北橫公路
![]() |
本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2年11月23日) |
北橫公路 | |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 |
![]() 北橫公路一景。 攝於台7線與台7甲線之路口,靠近百韜橋。 | |
道路性質 | 橫貫公路 |
最後通車日 | 1966年 |
通車長度 | 81.71公里 |
速限 | 30-60km/hr |
起點 | ![]() |
終點 | ![]() |

北橫公路復興區路段的羅浮橋(遠)及復興吊橋(近)

位於復興區北橫公路沿線的三光溪河谷

北橫公路舊百吉隧道
改道後的北橫蘇樂橋
北橫大曼橋
北橫公路,全名北部橫貫公路,常簡稱為北橫,是臺灣北部一條連接起東、西岸的橫貫公路,與中橫、南橫同為負擔起「東西橫貫公路」之運輸功能,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
目录
1 路線
2 歷史
3 沿線景點
4 沿線地理資訊
5 相關條目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
路線
北橫公路在公路總局編制之中,被納編為台七線。西起於桃園市大溪區,東迄於宜蘭縣大同鄉,全長約八十二公里。
歷史
北橫公路的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角板山三星警備道」,或稱為「角板山三星間道路」。戰後,1963年5月,北部橫貫公路根據原本的舊道拓寬。
1966年5月28日,於當時的三峽鎮大埔村舉行通車典禮,由當時的副總統嚴家淦親臨剪綵,省政府主席黃杰主持以及訓詞,內容如下:
「本省因中央山脈橫亙南北,使交通受阻,六年以前台灣省政府與退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合作,善用榮民的力量完成中部橫貫公路....五十二年五月,又開始建築北部橫貫公路之大同線,自台北大埔至宜蘭大同全長九十二公里,歷時三載,於本年四月完成。」[1]
沿線景點
- 大溪陵寢
- 慈湖陵寢
- 石門水庫
- 角板山
- 小烏來瀑布
- 巴陵
- 拉拉山
- 明池
- 棲蘭
沿線地理資訊
[2]
行政區 | 地名 | 台7線 里程數(公里) |
海拔 (公尺) |
備註 |
---|---|---|---|---|
桃園市大溪區 |
頭寮 | 4.940 | 接桃59線處 |
|
慈湖 | 7.648 | 247 | 接桃118線處 |
|
阿姆坪 | 9.593 | 接桃63線處 |
||
桃園市復興區 |
三民 | 12.051 | 接台7乙線處 |
|
水源地 | 16.480 | 458 | 接桃117線處 |
|
羅浮 | 22.845 | 345 | 接縣118線處 |
|
榮華橋 | 32.694 | |||
高義橋 | 37.804 | |||
巴陵 | 48.029 | 648 | 接桃116線處 |
|
四稜 | 56.216 | 1167 | ||
西村 | 61.881 | 1106 | 桃市宜縣界處 |
|
宜蘭縣大同鄉 |
明池森林遊樂區 | 66.1 | 1150 | |
棲蘭百韜橋 | 86.650 | 320 | 接台7甲線處 |
相關條目
- 中橫公路
- 新中橫公路
- 南橫公路
參考文獻
^ 《聯合報》,1966年5月29日,第二版。
^ 省道公路里程表 (PDF). 公路總局. 2015年5月28日.
外部連結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