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
儒家 |
---|
![]() |
儒學理論 仁 義 礼 智 信 天命 良知 天理 中庸 道統 聖賢 君子 王道 (儒家思想) |
儒門人物 堯 舜 禹 商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
宰予 冉耕 冉求 言偃 颛孙师 朱熹 |
古代儒者 中國 董仲舒 何休 鄭玄 王肅
程順則 向象賢 蔡溫 |
儒家經書 六经 五经 九經 四书 十三经
十三經注疏 四書章句集注 |
古典儒學 中国儒学 经学 今文經學 古文經學
琉球儒學 |
當代儒學 學者 熊十力 梁漱溟 马一浮 唐君毅
新儒家 孔教 學衡派 波士頓儒家 |
相关事项 六艺 孔子弟子 三纲五常 五经博士 书院 孔庙 衍聖公 科举 国子监 批林批孔孔子和平獎 |
儒家文化圈 |
《春秋繁露》,共分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卷第十:第三十九篇、第四十篇,卷第十二:第五十四篇」等三篇闕漏,賸七十九篇。由漢代董仲舒所撰。
「繁露」代表聨貫現象。「春秋」為事情、命名等各樣的解說。《春秋繁露》大力宣揚“三綱五常”的道德觀。當中內容包括楚莊王、竹林、考功名、通國身、三代改制、官制象天、堯舜湯武、服制、王道通、天容、天辨在、隂陽位、郊祀等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六·附录易纬·案语》稱《春秋繁露》是纬书:“盖秦汉以来,去圣日远,儒者推阐论说,各自成书,与经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书大传》、董仲舒《春秋》阴阳,核其文体,即是纬书,特以显有主名,不能托诸孔子。”

春秋繁露十七卷 宋嘉定四年胡槻江右计台刻本。国家博物馆藏
研究書目
Sarah A. Queen(桂思卓)著. 《從編年史到經典:董仲舒的春秋詮釋學》. 朱騰 譯. 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62035688.
参见
- 《演繁露》
- 《春秋繁露義證》
- 《朱子五經語類》
- 《別雅》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春秋繁露
- 《春秋繁露》全文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