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
![]() |
本条目需要擴充。(2015年2月11日) |
![]() |
当前條目的内容正在依照ja: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的内容进行翻译。(2018年5月7日) 如果您熟知條目内容并擅长翻译,欢迎协助改善或校对此條目,长期闲置的非中文内容可能会被移除。 |

呈現假死状態的後藤房之助伍長雕像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 |
假名 | はっこうだせっちゅうこうぐんそうなんじけん |
平文式罗马字 | Hakkouda Secchukougun Sounanjiken |
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是在1902年(明治35年)1月發生於日本青森县八甲田山的山難事件。當時的日本帝國陸軍第8師團的步兵第5聯隊,為了進行寒冷天氣的軍事訓練,由青森县青森市出發前往八甲田山的田代新湯,在雪中行軍途中遇難。
參加此次訓練的210人中有199人死亡(其中6名為救出後死亡),是日本的冬季軍事訓練史上最多死傷者的事故,也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山岳遭難事故。
目录
1 雪中行軍
1.1 行軍的目的
1.2 行軍的準備
1.2.1 弘前第31連隊
1.2.2 青森第5連隊
2 遇難部隊・青森歩兵第5連隊
3 遇難過程
3.1 第1日(1月23日)
3.1.1 天候惡化
3.2 第2日(1月24日)
3.2.1 決定帰營
3.2.2 遭難
3.2.3 登崖
3.2.4 第2露營地
3.2.5 青森屯營
3.3 第3日(1月25日)
3.3.1 彷徨
3.3.2 斥候隊
3.3.3 合流、第3露營
3.3.4 青森屯営
3.4 第4日(1月26日)
3.4.1 救援隊的捜索過程
3.5 第5日(1月27日)
3.5.1 救援隊繼續捜索與發現後藤伍長
3.5.2 發現神成大尉等人的遺體
3.5.3 向本部報告
3.6 第5日(1月27日)
3.7 第6日(1月28日)
3.8 第7日(1月29日)
3.9 第8日(1月30日)
3.10 第9日(1月31日)
3.10.1 發現倉石大尉等人
3.11 第10日(2月1日)
3.12 第11日(2月2日)
4 生存者
4.1 山口鋠少佐的死因
5 救助活動
5.1 捜索方法
5.2 遺体收容
6 遇難原因
6.1 気象条件
6.2 装備稚拙
6.3 指揮系統的混乱
6.4 極端的情報不足
6.5 認識不足
7 弘前歩兵第31連隊
7.1 行軍途中遭難隊的目撃説
7.2 案内人的的証言與被害
8 事件發生後的雪中行軍
8.1 第2次雪中行軍(戰前)
8.2 陸上自衛隊第5普通科連隊(戰後)
9 事件後的發展
10 關連設施
11 以此事為題材的作品
12 其他
13 脚注
14 参考文献
15 關連項目
雪中行軍
日本陸軍在1894年(明治27年)參與甲午戰爭時,曾在冬季寒冷地陷入苦戰。由於日軍預計將會在更寒冷的地方(如西伯利亞)作戰,所以在甲午戰爭結束後,便編排了一系列的緊急冬季訓練以作準備。後來在此事件發生兩年後(1904年),日本與沙俄果然爆發了日俄戰爭,證明了日軍原來的預想。
此次的雪中行軍參與成員包括:從青森出發的歩兵第5連隊210名士兵,從弘前出發的歩兵第31連隊37名士兵,和1名民間的從軍記者。其中遇難的是歩兵第5連隊的成員。
行軍的目的
青森步兵第5連隊是在假想沿著青森海岸的火車如果遭遇到俄國軍隊的進攻而不能行駛的情況下,在冬天要用雪橇搬運物資從青森經由田代、三本木到達八戶的可能性為主,在這段路程當中,最大的難處是青森到田代溫泉當中大約20公里的路程,青森步兵第5連隊預計在1月23日展開兩天一夜的演習計畫。
弘前步兵第31連隊的計畫則是在雪中的行軍方法以及相關服裝如何穿著,花了3年的時間準備和調查,才開始這次雪中行軍的演練,路線是弘前→十和田湖→三本木→田代→青森→浪岡→弘前,預計從1月20日開始12天11夜、總距離224公里的行程。
行軍的準備
弘前第31連隊
福島泰蔵大尉進行事前準備時,儘可能以不攜帶過多隨身物品為原則,請沿路的村落提供嚮導與糧食補給,全體人員一律配發灑過辣椒粉的雪地用草靴,並準備一條粗麻繩繫住所有人, 防止人員脫隊。
青森第5連隊
青森第5連隊出發後會經過溫泉,所以連隊人員的寒冷天候裝備極度不足,並未請當地居民擔任嚮導工作, 只攜帶地圖與指北針。青森第5連隊的糧食與炊具是自行準備, 並使用雪橇搭載。
遇難部隊・青森歩兵第5連隊
遇難過程
第1日(1月23日)
天候惡化
早上6點55分: 青森第5聯隊從本部出發。到達田茂木野的青森第5聯隊收到大規模寒流即將侵襲青森的訊息,村民告訴山口鋠務必要請嚮導, 但是山口鋠認為村民貪圖錢財, 而拒絕建議。
青森第5聯隊永井軍醫認為繼續行軍會造成大量凍傷者,請求折返,等到防寒裝備確實時再次出發,但是山口少佐認為當天傍晚可以到達田代新湯, 決定繼續出發。
16點過後,青森第5聯隊到達馬立場,離目標田代新湯還有3公里。但是後面的雪橇隊落後2公里, 大隊本部下令出動88人前往援助,大隊本部的15人則先出發前往田代新湯尋找宿營地。
雪橇隊在17點過後不久會合, 但此時已經日落, 不允許繼續前進。青森第5聯隊困在馬立場與田代新湯兩地中間的鳴澤。同時風雪急速增強, 視界被遮蔽大半。前方的大隊本部, 同樣遇到大風雪與積雪,開路困難,雪橇也難以前進。
山口鋠決定放棄雪橇,物品由雪橇隊員背負,造成嚴重負擔。前方探路的大隊本部也因為沒有嚮導而迷路,後來山口鋠決定派遣水野中尉等三人探路,結果三人也無法找到路線。20點後,山口鋠決定就地在雪地上露營。因青森第5聯隊並沒有受過雪地露營的訓練,挖了2.5公尺深度建築雪牆, 但無法保溫。
雪橇組員與炊事班於21點開始炊事,因為沒有土壤墊底, 只能在雪上直接埋鍋造飯。即使生火成功,雪一旦受熱融化, 煤炭與木柴往下沉, 大鍋也跟著一起歪斜掉。
23點,雪壕完成後, 青森第5聯隊到附近砍柴作為雪壕底部的墊材與燃料,因只有準備開山刀, 而且必須脫手套砍柴,導致許多人手指凍傷。
第2日(1月24日)
決定帰營
開飯時間為凌晨1點, 雖然飯只算是半熟。青森歩兵第5連隊預定在5點出發, 所有人雖然盡力防止睡著,但也有人意識不明。
2時30分, 山口鋠決定放棄行軍折返營區。但是出發後僅1小時,青森歩兵第5連隊再次迷路, 進入了鳴澤的溪谷地區。之後再次折回露營地, 又再次迷路,因指南針也已經因嚴寒與水氣而凍結不能使用, 只能等到天亮後行動。
遭難
青森歩兵第5連隊佐藤特務曹長對山口鋠少佐報告「知道前往田代新湯的道路」,山口鋠少佐於是再次變更命令, 繼續前往田代新湯。之後凍傷患者開始逐漸僵硬倒下, 因找不到避風處, 青森歩兵第5連隊只能繼續在暴風雪中前進。
登崖
第2露營地
青森歩兵第5連隊當天前進了14.5小時, 但是離第一天紮營地不過只前進了700公尺,這個地方後來被稱呼為鳴澤第二露營地, 也是最多人凍死之處。青森歩兵第5連隊沒有挖掘的體力,只能勉強踏開軟雪, 各隊起立組成二重到三重的圓圈, 以凍傷最重者在中心,一邊踏步一邊唱歌, 勉強維持意識,不少人終於倒下被暴風雪掩埋。
晚上9點的點名得知有三分之一的人員死亡, 三分之一嚴重凍傷,只有三分之一還算健康。
同日6點30分起床的弘前隊一樣也碰到惡劣天候,但是靠著麻繩避免落伍,完全跟隨嚮導的足跡,還可以保持一定的固定路線。
10點,弘前隊通過標高930公尺的犬吠山口, 18點30分到達戶來。
青森屯營
第3日(1月25日)
彷徨
半夜3點,青森歩兵第5連隊出發,結果再次迷路, 最後走上一座四周都是斷崖絕壁的山丘,神成大尉在此留下了「上天看來要放棄我們了」的絕望之言。
根據事後的推測,鳴澤溪谷地帶積雪大約6-9公尺深, 溫度將近零下20度,外加低氣壓帶來的強風,風速高達每秒29公尺(山區風速每秒增加一公尺, 體感溫度大約下降一度,因此連隊隊員面對的酷寒實際上將近零下40度)。
斥候隊
7點後,風雪略為減弱, 神成大尉與倉石大尉募集12名志願者一同前往田茂木野尋求村民的救援, 並且報告聯隊本部。
10點30分,志願者回報找到路線,於是全體人員立刻行動, 在15點通過馬立場。當天到達新的紮營地時, 僅有71人確認生存,當夜風雪再度增強, 尚存者的意識幾乎都非常模糊, 死者繼續增加。
合流、第3露營
凌晨1點青森歩兵第5連隊點名發現僅有30人仍活著,殘餘人員繼續前進, 天亮時已經可以看到遠方的陸奧灣。但是風雪再次增強, 前方的道路有兩條,由於山口陷入昏迷, 因此神成大尉與倉石大尉決定一半往左一半往右,分散風險避免連隊全滅,任何一隊到達田茂木野,立刻請村民過來救援另一隊。
向左前進的神成大尉選對道路,但因為暴風雪的關係也無法確認,神成大尉也氣力用盡無法繼續前進,他下令後藤房之助伍長繼續前進。倉石大尉與山口少佐則找到一座瀑布,兩側的斷崖已經凍結無法前進, 倉石等人只能躲在旁邊的凹地待援。數人志願前往探路, 但是全部失蹤。
青森屯営
第4日(1月26日)
救援隊的捜索過程
第5日(1月27日)
救援隊繼續捜索與發現後藤伍長
10點,第五連隊出動的搜索隊, 發現了奉神成大尉之命單獨尋求救援後藤伍長,後藤被發現時已渾身凍僵,呈現步哨般倚槍而立的不可思議姿勢,由於精神恍惚的後藤喃喃自語地說著「神成大尉、神成大尉」,搜索判斷行軍隊最高負責人之一的神成應在附近,隨繼續搜索。
發現神成大尉等人的遺體
搜救隊稍後在距離伍長100公尺外發現陷入彌留狀態的神成大尉與另外2名人員的遺體,醫護人員嘗試為神成進行搶救,但針頭卻因全身凍僵無法刺入,最後是以對舌頭注射的方式施打藥物,然而神成雖然短暫恢復意識,但仍立即因衰弱而死。
向本部報告
第5日(1月27日)
第6日(1月28日)
第7日(1月29日)
第8日(1月30日)
第9日(1月31日)
發現倉石大尉等人
弘前隊回到弘前的第31聯隊本部,當時一般民眾已經得知青森隊雪中行軍的慘劇,對於平安歸來的弘前隊給予熱烈歡迎。
搜索隊找到山口少佐與倉石大尉等9名生還者,山口少佐嚴重凍傷,倉石大尉在最後幾天沒有進食。
第10日(2月1日)
第11日(2月2日)
2月2日,捜索隊發現了因躲入獵戶的燒炭小屋而生還的長谷川特務曹長、阿部寿松一等卒、佐佐木正教二等卒、小野寺佐平二等卒4名生還者及其他4人的遺體(這4人因體能狀況較好,將小屋讓與長谷川等人選擇在屋外宿營而凍死),但佐佐木、小野寺兩人在救出後死亡。
山口少佐在青森的陸軍醫院, 因心臟麻痺與呼吸困難死亡。
生存者
最終生還者包含倉石一大尉(山形)、伊藤格明中尉(山形)、長谷川貞三特務曹長(秋田)、後藤房之助伍長(宮城)、小原忠三郎伍長(岩手)、及川平助伍長(岩手)、村松文哉伍長(宮城)、阿部卯吉一等卒(岩手)、後藤惣助一等卒(岩手)、山本徳次郎一等卒(青森)、阿部寿松一等卒(岩手)等11人。
山口少佐,三浦武雄伍長、高橋房治伍長、紺野市次郎二等卒、佐佐木二等卒、小野寺二等卒等六人之後於醫院過世。
除了倉石大尉、伊藤中尉、長谷川特務曹長以外、其他人都遭到截肢。
生還者中狀況最好的倉石大尉,日俄戰爭時1905年1月27日死於黑溝台會戰,伊藤中尉,長谷川特務曹長則身負重傷。
山口鋠少佐的死因
2月2日死亡的山口少佐,官方公布的死因為心臟麻痺,也有山口少佐生前心臟就不好的證言。
另外也有著為了將所有的責任推卸給山口少佐而被軍部暗殺的陰謀論,另外也有使用手槍自殺的說法。
軍部暗殺說則是來自於山口臨終前為他看護的山形衛戍病院的支援軍醫中原貞衛,數年後在可疑的狀況下死去。
最近弘前大學醫學部麻醉科的松木明知教授的研究結果推翻了手槍自殺說,因為凍傷的手指無法操作扳機
(主張的死因為哥羅芳劇藥所造成的休克死亡)
比起暗殺說,因為哥羅芳使用不當造成休克死亡的醫療過失論是更加合理的推測。
救助活動
捜索方法
遺体收容
由於山區的遺體搜索困難,附近的部隊全體出動,包括第5, 31聯隊, 砲兵第8聯隊與工兵人員。到了2月中甚至從北海道請來愛奴人, 並且請函館要塞司令官提供人力支援。
最後一人的遺體在5月28日被發現。
遇難原因
気象条件
装備稚拙
指揮系統的混乱
極端的情報不足
認識不足
弘前歩兵第31連隊
行軍途中遭難隊的目撃説
案内人的的証言與被害
事件發生後的雪中行軍
第2次雪中行軍(戰前)
第2次雪中行軍於1932年1月出發。参加者全員平安。
陸上自衛隊第5普通科連隊(戰後)
事件後的發展
福島大尉在此行兩年之後,對上級提出冬季野外作戰的注意要點,這篇文章日後被偕行社選為優秀論文獎。
關連設施
以此事為題材的作品
作家新田次郎在1971年將此故事改編為小說《八甲田山-死之徬徨》,森谷司郎在1977年改編為電影,但是小說與電影的劇情與原來相比都有所改變。
其他
脚注
参考文献
關連項目
- 八甲田山
- 渡部温
- 雪之进军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