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 |
本条目介绍正在播出的電視節目,其内容或会隨節目播出而增刪變更。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新闻联播 Xinwen Lianbo | |
---|---|
![]() 《新闻联播》片头(2002年至今) | |
别名 | 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
类型 | 新闻资讯节目 |
语言 | 汉语普通话 |
每集长度 | 通常30分鐘 |
主题曲 | 《Together Again》 |
制作 | |
制作人 |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
播映 | |
首播频道 | 中国中央电视台綜合頻道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聞頻道 CCTV大富 內地衛星電視及無線電視綜合頻道(轉播) |
播出国家/地区 | ![]() |
播出日期 | 1978年1月1日- |
《新闻联播》于2003年启用的演播室(仿制布景,并非彩电中心内的演播室实景)
《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日晚間19:00播出的一個重点时政新聞節目。
新闻联播在中国大陆拥有重要影響力,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1]。该节目于1978年1月1日启播,现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19时并机首播。中国大陆省级地方卫视同步转播,绝大多数地市级、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和部分广播电台也会同步转播。
目录
1 历史
1.1 启播
1.2 北京台更名为中央台后
1.3 直播化
1.4 革新
2 节目形式
3 播出时间
3.1 普通话原版播出时间
3.2 少数民族语言配音播出时间
3.3 地方卫视转播情况
3.4 地面频道转播情况
3.5 特殊安排
4 主播
5 片頭
6 评价
6.1 正面评价
6.2 批评与争议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
9 参见
历史
启播
1958年5月1日,根據全中國的省級電視台共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新闻联播節目(當時尚未定名),向微波幹線沿線10多個省級與直轄市級電視台提供联播訊號,每日播出時長為10-15分鐘,只有新聞影片,沒有配音。當時大部分的地方新聞影片都是以飛機或火車運送到北京,加上後續的處理過程,導致時效性不彰。
1958年9月2日,北京電視台《電視新聞》開播,是《新聞聯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在合肥、太原與成都分別開會,尋求如何加強全國電視新闻联播節目的供稿能力;當時北京電視台新聞部職員夏之平、朱繼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飛機穿梭三地,故名「飛行會議」。飛行會議提出了電視新聞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針」:「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短小精悍,新鮮活潑。」1978年,北京電視台新聞部開會製作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的新版片頭動畫,會中決議:全國電視新闻联播節目定名為《新闻联播》,使用藍底白字的片頭動畫。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開播,每日播出時長15分鐘,起初并无出镜主播。
北京台更名为中央台后
1978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78年12月31日,央视启用台内仅有的两台电子新闻采集(ENG)设备录制新闻影片,采访不久就可以播出,解决了以往使用电影胶片时常见的影音不同步、胶片黏贴处断裂等问题。1978年底,《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
当时央视还有一档国际新闻节目《国际新闻》,在《新闻联播》之后播出,播映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UPITN)提供的新闻影片、从香港收录的新闻影片与新华社提供的五分钟国际简讯。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名称并入《新闻联播》,之后完全并入《新闻联播》。在此期间,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影片改用微波干线传送至央视,《新闻联播》每日播出时长改为30分钟。
1980年7月7日起,《新闻联播》后面开始播送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1981年,“青岛会议”决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视台的记者都是央视的“集体记者”,有责任与义务给央视供稿;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00提前至19:00(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今《全国新闻联播》)的首播时间是20:00),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奠定《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4年,央视在香港成立第一个驻外记者站,《新闻联播》加录台湾华视新闻的新闻影片,也和亚太广播联盟A、B、C区的国家与地区交换新闻影片;同年,女主播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实践了“微笑播报”,虽然引起争议,但是观众反应良好。此后,《新闻联播》的女主播们几乎都沿用了“微笑播报”。
1986年1月28日,美国发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同月29日,央视台长杨伟光亲自拍板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这一消息,打破了《新闻联播》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
1988年3月15日,《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同日,《新闻联播》开始使用作曲家孟卫东创作的16秒的乐曲作为《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至今未改),播音员由1人改为2人播出,节目结束后打出编辑制作人员名单。至2009年10月18日,央视各节新闻所有制作过程一律都在彩电中心制作。
1989年6月4日,《新闻联播》对外播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清场镇压的消息,之后当天的主播杜宪和另一名主播薛飞离开播音岗位。
1990年7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收录和播出美国CNN国际新闻频道的新闻影片和美国联合通讯社的新闻影片。1992年10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起初与CCTV-1并机,1997年10月3日改为凌晨重播)。另外,90年代早期,CCTV-2也会同步播出《新闻联播》,后改为重播,现已取消。
《新闻联播》最早的片头问候语是“观众同志大家好”,1990年代上半期已改成“观众朋友晚上好”。
直播化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播形式改为现场直播(不过一些大段口播新闻仍然为录播)。同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升格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新闻联播》并更换新演播室,演播室的背景为长城、地球、CCTV字样方阵,演播室上方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字样。
1998年6月1日,《新闻联播》再次更换新演播室,演播室背景为蓝色的世界地图;它是央视第一个开放式理念的演播室,但由于场地和技术的问题达不到要求,只能象征性地布置一排机器[來源請求]。在随后的1999年6月1日、2000年1月1日、2001年8月1日和2003年1月1日,演播室做了四次调整,背景还是蓝色的世界地图。
2003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比照境外一些电视台的作法,《新闻联播》的背景换成了央视新闻部的机房。
2008年2月3日,央视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开始着手改进《新闻联播》,主要改进《新闻联播》用语、资讯量等方面。[2]
2009年9月28日,《新闻联播》开始采用16:9高清制式播出。在对新闻报导的画面中仍是以4:3的形式,不过给主持人镜头的时候是以16:9的形式。4:3格式仍然同时播出。
2009年10月19日,央视各节新闻所有制作过程一律都在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光华路至三环路的朝阳区内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制作。
革新
2010年10月1日,《新闻联播》打破常规,在国庆节当天采用“画中画”模式在节目开始直播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嫦娥二号于当天18时59分57秒,即新闻联播开始前3秒钟发射升空);并在节目播出到19时25分05秒时再次直播“星箭分离”的实况,两段直播全长6分07秒;此举被视为《新闻联播》开播32年以来现场新闻直播的创新和突破。[3]为此,《南方周末》的专栏作者评论说:“尽管政治并没有完全让步于新闻,但它起码做出了一种姿态,稍稍低下了它高昂的头颅。”[4]
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画面配置改版,同时由欧阳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5]
2012年12月15日,《新闻联播》头条播报美国校园枪击案[6],成为继1986年1月28日《新闻联播》头条播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后的又一次打破“先国内,后国外”的惯例。
2013年1月23日《新闻联播》中,央视评论员杨禹出现在与主播郎永淳的连线中,是为《新闻联播》开播35年来首次引入评论员[7]。同年1月26日,《新闻联播》首次连线外景记者[8]。
2013年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新闻联播》切入多路信号直播各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场景,并以《春节序曲》作为结束曲,被称为“史上最颠覆除夕新闻联播”[9]。这种结尾形式其后亦有出现。
2014年1月1日,《新闻联播》以“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为结尾,引起了中国大陆网友的好评,被称为“史上最卖萌的新闻联播”[10]。这种非常规结尾也被央视称作“彩蛋”[11]。
2014年3月23日,“央视新闻”微博称“结尾,有何惊喜”,引来关注;结果最后画面只是一副花开场景。[12]
2016年10月21日,正在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组成的组合体生活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通过天宫二号显示屏实时收看了《新闻联播》。这是《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13]。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开通“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及客户端之后,《新闻联播》和央视其他各档新闻节目的结尾语中,通常会加一段提示语,提醒观众可通过微博、微信及客户端获取更多资讯。另外,在《新闻联播》首播之前,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也曾向上述账号订阅者推送节目预告(或称剧透),以方便观众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了解当日节目内容,现已取消。2017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移动网”上线,包括《新闻联播》在内,央视新闻频道各节新闻的结尾改为提醒观众可通过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201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当天,《新闻联播》依惯例播报了当天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中央书记处成员、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纪委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的简历,并回顾中共十九大的内容,使得节目长达140分钟。
2018年1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宣布,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联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广泛地服务于海内外电视观众,即日起《新闻联播》在CCTV-4新增22:30重播时段(实则上只有亚洲版重播),而原三版凌晨各版本安排的《新闻联播》重播时间依然保持不变。
201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自当月29日起,《新闻联播》部分新闻片开始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负责配音[14]。
2018年9月14日,《新闻联播》在报道当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的新闻时,首次安排手语播报员出现在屏幕下方,以方便广大聋哑人及听障人士收看。
节目形式
从1982年报導中共十二大开始,中共中央把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从此,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新闻联播》都是中国大陆最权威的发布平台。新闻联播的主要的主持人之一罗京生前曾说过:“中央电视台是宣传部门,是党的喉舌,主要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5]
《新聞聯播》的宗旨是「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但新聞先後次序排列通常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國家領導人的排名先後而定的。在开场问候和主播口播新闻提要后,详尽新闻大致播出順序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外交、訪問、會議以及視察活動(若当日没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动向,则未必是头条);
中共中央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召开的某項會議;
思想教育類短片、专题性或系列性的新闻报導、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新闻(根据情况,有时会不安排播出);- 國內聯播快訊(根据情况,有时不安排播出或与《國際聯播快訊》同时播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非常委)會見外國政要活動(现今多改在《晚间新闻》播出);- 國際新聞、體育新聞(根据情况,有时会在开始时报導,通常在中国领导人向事件发生国领导人致电的新闻之后,且有时不安排播出);
- 國際聯播快訊(根据情况,有时会不安排播出)。
另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闻联播》节目结束之前会预告当天《焦点访谈》的内容及再次播报新闻提要。现在《焦点访谈》预告偶尔会在节目中出现,而结尾新闻提要现已取消。
《新聞聯播》形式、播报風格、片頭上皆甚少變化,主播之一的羅京曾說:主持人剪頭髮,得台長批准。[16]另一主播康輝在2013年7月的凤凰卫视節目《魯豫有約》中進一步解釋,如果主持人當日把頭髮輕微剪短的話,便沒有問題;但如果主持人因為當日剪頭髮以致形象出現改變的話,便得向台長請示,表示該主持人接下來的形象有可能會有改變,並且得到台長的批准。[17]
近年来,该节目播出的專題報導有《时代先锋》(2005年至今)、《重建启示录》(2010年10月24日至25日)、《“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2011年2月10日至6月13日)、《展望十二五》(2011年3月16日—?)、《走基层》系列(2011年8月至今)等。
目前“央视网”微信公众号会在每天节目结束后发布当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
播出时间
《新聞聯播》節目一般的播出時長為30分鐘;但是如果當日發生的事件與中國關係重大,或是在中國發生突發事件時,則會加長時間。加長的時間會根據事件的大小和性質做出調整,但除非是特別重要的事件,否則通常只會延長5分鐘。最長的一次是在中共十九大閉幕後的2017年10月25日,當天的節目時間延長了110分鐘(共140分钟);之前时间最长的纪录是中共十八大闭幕后的2012年11月15日,当天的节目时间延长了94分钟(共124分钟)。若加長時間,央视会事先电话通知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今天的节目大约需要多长,然后由总局监管中心将通知下发至地方电视台的安全播出预警系统,主持人亦会在节目的开场白中告知观众今天的节目大约需要多长。同时,在其播毕之后播送的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如当地电视台的新闻、大型晚会等)会推迟播出,而在其之前播送新闻的地方电视台除外。部分一线卫视为保证某一时段的节目按时播出,则会压缩电视剧时长。
除电视台外,部分广播电台(如上海东广新闻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汉语广播等)也会转播央视《新闻联播》。
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方電視臺為了服務漢語能力不佳的少數民族觀眾,會把《新聞聯播》以少數民族語言配音之後自行重播,新疆電視台播映的《新聞聯播》哈薩克語配音版就是一個例子;但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新闻联播》可能不会随汉语原版时间延长而延长,如康巴卫视的译制版本。另外,该节目在日本通过CCTV大富频道以同声传译方式用日语播出。
以下表中記錄的播出時長,是在節目未有延長的情況下的播出時長,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版本。
普通话原版播出时间
模式 | 频道 | 播出时间 | 备注 |
央視首播 |
CCTV-1(含港澳版) CCTV-13 ![]() |
當日19:00-19:30 (日本时间20:00-20:30) |
CCTV1国内高清版、港澳(标、高清)版画面为16:9格式的原始画面。 CCTV1国内版标清信号为原始画面切边成4:3拉伸播出。 CCTV1港澳版在《新闻联播》前后广告与国内版不同。 CCTV大富版本带提供中日双语音轨,副声道日语同声传译,标清、高清同一输出端,均是CCTV-1高清的转播画面。 |
央视重播 | CCTV-13 | 當日21:00-21:30 | 若當天19:00《新聞聯播》直播時出現失誤,21:00會播出修改後的版本 如要插播重要新聞,或19:00播出的重要新闻有新的进展 21:00則會改為直播或重新录制 除播出的重要新聞外均与首播版保持一致 之後其他频道的重播版本也與21:00版本保持一致。[18] |
CCTV-4[19] |
當日22:30-23:00(亚洲版) | 标清信号为原始画面切边成4:3拉伸播出,高清信号则左右黑带播出 |
|
次日02:00-02:30(亚洲版) | |||
次日03:00-03:30(欧洲版) | |||
次日05:30-06:00(美洲版) | |||
CCTV-1(含港澳版) |
次日05:00-05:30 | 因重播版本只有4:3格式 故CCTV1国内高清版、港澳(标、高清)版画面为左右黑带。 而CCTV1内地版标清信号为4:3拉伸播出。 CCTV1港澳版在《新闻联播》前后广告与国内版不同。 |
|
![]() |
05:45-06:15(日本时间次日06:45-07:15) | 录制CCTV-1高清版画面,且依旧提供中日双语音轨。 |
|
西藏电视台重播 |
西藏卫视 | 不固定,一般为次日03:20左右开始 | 周三凌晨检修时除外 |
少数民族语言配音播出时间
语种 | 频道 | 播出时间 | 备注 |
維吾爾語 | 新疆電視台維語新聞綜合頻道 (XJTV-2) |
當日22:00-22:30 | 自制片头。 |
哈薩克語 | 新疆電視台哈語新聞綜合頻道 (XJTV-3) |
||
柯爾克孜語 | 新疆電視台哈語综艺頻道 (XJTV-8) |
次日14:00-14:30 |
|
藏語 | 西藏電視台藏語衛星頻道 |
當日21:30-22:00 | (衛藏方言)曾在播出前播放藏语配音的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宣传片,后已取消。 片头为央视原版片头加字改制。 |
青海安多衛視 | 當日22:30-23:00 | (安多方言) 片头为央视原版片头加字改制。 |
|
四川康巴卫视 | 當日21:30-22:00 | (康巴方言)播出时无演播室画面 央视主播口播画面以蓝底白字字卡代替 同时提供汉语字幕。 片头为央视原版片头加字改制。 |
|
朝鮮語 | 延邊衛視 | 次日22:00-22:30 | 之前为延邊電視台製作,延边电视台主播播报 使用当天央視新聞聯播片段 结束时,延边电视台主播有鞠躬致谢(朝鲜族特色因素)。[20] 现除片头片尾外均改为根据央视原版直接配音,並以「國內外新聞」(韓語:국내외뉴스)名義播放。自制片头。 |
延邊广播电视台一套(YBTV-1) |
次日23:00-23:30(重播) |
||
蒙古語 | 內蒙古電視台蒙語衛視頻道 |
當日22:40-23:10 | 片头为央视原版片头加字改制。 |
地方卫视转播情况
除了央視之外,各個省市地方電視台也會按中宣部和廣電總局要求,在每日首播時轉播《新聞聯播》。部分教育台也会按照教育厅要求转播。只不過並非每家電視台的主频道都會轉播《新聞聯播》。广东、江苏两省的地市级电视台和长春电视台也曾经有不转播或安排非主频道转播《新闻联播》的情况,但自2014年4月起全部改为主频道转播。原先广州广播电视台安排在经济频道(2007年改为普通话播音)、英语频道(现生活频道)转播,自从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4年4月下达通知开始,广州电视台改在综合频道转播;广东省其他地市台亦于同日跟进,并将“公共频道”与“综合频道”互换来应对策略,实际上依然是“第一频道”转播《新闻联播》。
在2007年前,上海电视台无任何频道转播《新闻联播》节目(仅在《东方新闻》片尾打出制作人员名单时简要播出当日《新闻联播》的重点新闻),而上海市教委主管的上海教育电视台则有转播;但在2007年習近平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後,東方衛視開始轉播《新聞聯播》。
面向少数民族的卫视频道不会同步转播《新闻联播》,而是在之后播出相应民族语言的配音版。延边电视台所有频道均不安排转播,而是延边卫视、延边一套均安排播出其节目朝语配音版本。
对外频道方面,在地方电视台的国际频道中,只有深圳卫视国际版(美洲版除外)转播《新闻联播》,东方卫视国际版从2012年开始不再转播。而在中国时政大会活动等特别时期的北京时间当天晚上(如“中共十九大”时期),湖南国际频道、云南国际频道均会安排转播《新闻联播》。
地面频道转播情况
省级地面电视频道(非主频道)方面,目前仅有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每日转播《新闻联播》。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东南卫视(当时的呼号是“福建东南电视台”)在2006年之前都会转播《新闻联播》;但自2006年1月1日起,只有东南卫视继续转播《新闻联播》,综合频道则在同时段播出自制节目。但福建省各地市台综合频道为了配合福建省委要求每晚19:35必须转播《福建新闻联播》(除泉州电视台为安排二套转播),若当天《新闻联播》有延长,福建综合频道亦会跟进推迟(使用“清新福建”风光片垫片)。同属福建电视台的另一个卫星频道海峡卫视因定位对台宣传且对海外播出,晚上没有转播《新闻联播》的安排。
宁夏卫视和宁夏公共频道2014年前都有转播《新闻联播》,2014年起只有宁夏卫视转播。
另据传2008年湖南卫视向广电总局申请从2009年起不转播《新闻联播》但未获批准,不过此消息已被湖南卫视官方否认[21]。2013年亦传出翡翠台、本港台计划转播《新闻联播》,但都被该两家电视台否认。
特殊安排
- 1997年2月20日,香港的无线电视翡翠台及亚洲电视本港台当天的《六点半新闻报道》《六点钟新闻》直播时间均延长,到19:00开始在原来正在直播的新闻的基础上,轉播了央視《新聞聯播》(电视左上角标注“直播中央电视台”),報導鄧小平逝世的相關新聞,內容有羅京播報《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和公佈鄧小平治喪委員會名單、鄧小平治喪委員會公告(第一、二號),以及全國各地、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和國際社會對鄧小平逝世的反應等。[22]现凤凰卫视资讯台亦会在逢年末(12月31日)晚上《华闻大直播》栏目开始转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片段。
- 2007年6月30日和7月1日,深圳卫视(含国际版)直播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报道,故连续两天19点没转播《新闻联播》。
- 2007年10月2日,上海特奥会开幕,上海东方卫视因转播开幕式而未转播《新聞聯播》,CCTV-1等央视其它频道在《焦点访谈》结束后转而跟踪特奥会开幕式报道。
-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全国哀悼活动期间,央视除CCTV-4及外语频道之外,全部并机CCTV-1,也随之播出了《新闻联播》。
- 2009年7月6日,新疆卫视因转播有关“7·5事件”的新闻发布会而没有同步转播《新闻联播》,而是在当天19:35进行了录播。
- 2015年开始,部分通常不转播《新闻联播》的电视台或者电视频道,会在特定日子(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等)转播《新闻联播》。例如在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当天,部分原本不转播《新闻联播》的频道转播了《新闻联播》,如湖南经视、广东新闻频道、延边卫视、厦门卫视等。但上述频道当天的转播并非都是完整转播,比如湖南经视、贵州公共频道只转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片段后就切入其他节目,安徽公共频道转播到19:31切断(当天新闻联播有延时),播出《新闻故事会》。另外中共十九大期间,厦门卫视每晚都会转播《新闻联播》。
- 亚洲电视的國際台和亞洲台停播前曾长期播出包括《新聞聯播》在内的央视普通话新闻节目,2015年5月1日停播,之后於2015年8月10日復播《新聞聯播》,2016年2月1日再度停播。
- 2015年9月3日抗戰勝利纪念日当天,因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暂停娱乐综艺节目和加上当天股市休市,故CCTV-2、3、15也在当日参与转播《新闻联播》并对接当天晚上的纪念晚会。
- 2016年9月4日,因直播G20杭州峰会欢迎晚宴,CCTV-13自2003年开播以来首次未直播《新闻联播》。
- 自2017年中共十九大开始,在中国国内重要会议(如全国两会和中共党代会)期间,CCTV-4会在开闭幕日并机直播《新闻联播》。
- 2017年10月25日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当天,《新闻联播》播放时间长达140分钟,到晚上21:20结束,为开播以来史上最长。
- 2018年6月8日至10日,由于与山东卫视并机播出2018上合组织峰会特别报道,山东电视公共频道也同步转播了央视《新闻联播》。
- 香港TVB明珠台曾長期播出《新聞聯播》(以《中國新聞》名義,CCTV-4版本)節目,但隨著港台電視33於2017年5月29日開始轉播CCTV-1高清港澳版《新聞聯播》、加上因隨無綫裁減明珠台資源、同時因應奇妙電視旗下香港國際財經台啟播,以及《金融概要》提前至凌晨5時或之前播出的關係,此項安排已於2018年7月24日開始取消。
- 2018年9月16日,由于与广东卫视并机播出台风“山竹”特别报道,广东广播电视台所属的南方卫视、珠江频道及广东新闻频道也同步转播了央视《新闻联播》。
主播
每期节目的主播為一男一女。
其中,邢質斌、李瑞英、李修平、羅京、張宏民、王宁等六人被稱为“老三對”,此組合由1989年起的近十七年內從未改變。在2006年初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提交《讓〈新聞聯播〉換換人》提案,認為《新聞聯播》不僅主播面孔較老,且內容、節目包裝一成不變,觀眾年齡層趨於老化[23]。同年6月5日,央視新聞頻道改版,而當日的《新聞聯播》也改由康輝和李梓萌主播[24]。不過二人隨後再未出現在主播檯,直到2007年12月才與海霞與郭志堅共同陸續正式加入《新聞聯播》主播行列[25]。羅京在2008年8月因患癌而中止了《新聞聯播》的主播工作,其後於2009年6月離世[26];邢质斌也於同月退休[27]。2011年9月25日,歐陽夏丹和郎永淳加入主播行列[28]。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李瑞英、张宏民和李修平先後告別《新闻联播》,退居播音部二線[29][30]。2015年9月,郎永淳从央视辞职,成為新一代主播中第一位離開《新聞聯播》的人,節目主播陣容恢復三男三女[31]。2017年1月21日,剛強首次主持《新聞聯播》,王寧同時退居二線,并于当年4月正式宣告离开主播岗位[32][33];至此,「老三對」全部退出《新聞聯播》歷史舞台。
图解 |
在任男主播 |
在任女主播 |
未上任/卸任主播 |
---|
時間段 | 在任人數 (男/女) |
邢質斌 | 張宏民 | 羅 京 | 李瑞英 | 李修平 | 王 寧 | 康 輝 | 李梓萌 | 海 霞 | 郭志堅 | 歐陽夏丹 | 郎永淳 | 剛 強 |
---|---|---|---|---|---|---|---|---|---|---|---|---|---|---|
1989 至2006/06/04 |
6(3/3) | |||||||||||||
2006/06/05 | 8(4/4) | |||||||||||||
2006/06/06 至2007/12 |
6(3/3) | |||||||||||||
2007/12 至2008/08 |
10(5/5) | |||||||||||||
2008/09 至2009/06 |
9(4/5) | |||||||||||||
2009/06 至2011/09 |
8(4/4) | |||||||||||||
2011/09 至2014/05 |
10(5/5) | |||||||||||||
2014/05 至2015/03 |
8(4/4) | |||||||||||||
2015/03 至2015/09 |
7(4/3) | |||||||||||||
2015/09 至2017/01 |
6(3/3) | |||||||||||||
2017/01 至今 |
6(3/3) |
|
片頭
|
评价
正面评价
随着《新闻联播》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地方台上报《新闻联播》节目的条数、内容等甚至成了各级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和电视台的共同重视,反过来又抬升了《新闻联播》的社会地位。
2005年以来,《新闻联播》越发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越发关注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关注普通党员的奉献,关注普通单位的经验。弘扬了真善美,起到“感动中国”的公益效应,遏制了不良现象蔓延。
2006年新闻频道改版后,各节目都有自身的侧重点,而《新闻联播》则是全部新闻的精选与总结。其间,播音员的新老更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部分政商界人士也表示从《新闻联播》中发现了投资机会和政策红利。此外,一些人从《新闻联播》对领导人报導的手法中解读出中国政坛的动向[1]。
批评与争议
長期以來CCTV《新聞聯播》形成官方喉舌形象。中國國內一些學者和許多電視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認為:《新聞聯播》節目死板、套路現象嚴重,且官方強迫地方衛視以及眾多頻道每天晚上7點轉播新聞聯播。中國人民大學新闻学院教授陳力丹曾概括其套路為[34]: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 ××在釣魚台國賓館親切會見了××,賓主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
- ××出訪×××,會見了××,高度贊揚兩國關係,對××表示歡迎,支持××的立場。
外交部发言人××就××××發表聲明,對××提出抗議,繼續關注。
- “×五”期間,我國×××重點工程,突破×××課題,創造效益×××,實現利稅×××。
- ××省××市××縣××村加強學習“×××”的重要精神,切實為農民解決實事。
- ××海關加大打擊走私力度,破獲一起特大走私案件,查獲×××共×××件,價值人民幣×××元。
- 今天是×××紀念日,我國各地群眾、學生紛紛走上街頭,宣傳普及××知識,加強××教育。
- ××事件的原因已經查明,有關責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 今天是××誕辰×××周年紀念日,××舉行座談會,深入探討××对教育界的影响,緬懷這位××家。
- ××國群眾不滿×××,舉行抗議示威活動。
- ×國議會以××票支持、××票反對、××票棄權通過一項×決議。
- ×××,×××,请看今晚19点38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
剧作家沙叶新则将其概括为:“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抢救没有不及时的;美国没有不友好的,前总统没有不是老朋友的……”[35]
邓小平于1992年南巡期间,在公开发表的谈话中也批评到:“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36][37]”部分网民对此亦有“三个十分钟”(领导很忙、中国人民很幸福、外国水深火热)的戏谑性说法。
近年,这类现象有所改观[38],如2013年1月《新闻联播》首次出现评论员环节与现场连线环节,此后出现了一些细节变化使得有观众认为“更接地气了”[39]。但习近平2016年2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提出“党媒姓党”之后,节目风格回归保守,党员任志强在批评“党媒姓党”后遭到了处分。[40]
参考文献
^ 1.01.1 從《新聞聯播》看懂中國. 成报. 2014-06-11 [201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1).
^ 央视改进《新闻联播》 讲述老百姓心里话
^ 新闻联播打破常规创新方式 用“画中画”直播嫦娥二号发射. 中国网络电视台/凤凰网. 2010-10-01 [2010-10-01] (中文(简体)).
^ 方可成. 嫦娥二号 VS 新闻联播. 南方周末专栏. 2010-10-01 [2010-10-01] (中文(简体)).
^ 《《新闻联播》主播迎来新面孔 郎永淳、欧阳夏丹亮相》(中新网,2011年9月25日)
^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报美国校园枪击案. 网易. 2012-12-16 [2012-12-16] (中文).
^ 人民网:新闻联播首次引入评论员 杨禹:连线都是无稿直播
^ 视频:《新闻联播》35年来,首次与前方记者直播连线,优酷
^ 史上最颠覆除夕新闻联播,满场子跑直播
^ 新闻联播小“卖萌”为何有大反应?. 新华网. 2014-01-04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中文).
^ @央视新闻. 【新闻联播结尾再出“彩蛋”!】. 新浪微博. [2014-03-04].
^ [1]
^ "新闻联播"首在太空播出 天宫二号航天员同步收看. 北京日报. 2016年10月23日 [2016年10月23日] (中文).
^ 你好,总台!. 央广新闻. 2018-04-03 [2018-04-03].
^ “冷面”罗京西安交大开讲:职业决定了我不能笑
^ 罗京讲述主持人幕后故事:剪头发得台长批准
^ 鲁豫有约 康辉:"国脸"的台前幕后 2013-07-17 (21:26至22:04內容)
^ 如2012年12月8日直播時出現“混音”失誤,而重播版本則沒有。
^ 在中国时政大会活动等特别时期(如中共十九大),则参与并机CCTV-1的19点档《新闻联播》,此时取消了19点档《中国新闻》时段。
^ 朝鲜语新闻联播. AcFun. 2012-04-18 [2014-12-18]. [永久失效連結]
^ 湖南卫视:“不转播《新闻联播》”纯属谣言,网易娱乐
^ 無線電視翡翠台1997年2月20日轉播CCTV新聞聯播的畫面
^ 关于优化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结构的提案. 中國政協新聞網. 2006-03-02 [2017-05-03].
^ 央视新闻联播换新人 康辉李梓萌搭档紧张(图). 搜狐新聞. 2006-06-06 [2017-05-03].
^ 男主播郭志坚首次亮相新闻联播(组图). 新浪新聞. 2007-12-09 [2017-05-03].
^ 央视新闻主播罗京病逝 在好友陪伴下平静离世. 搜狐新聞. 2009-06-06 [2017-05-03].
^ 央视证实《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退休(图). 新浪影音娛樂. 2009-07-09 [2017-05-03].
^ 郎永淳欧阳夏丹加盟《新闻联播》 增加清新活力. 搜狐傳媒. 2013-05-10 [2017-05-03].
^ 李瑞英证实与张宏民告别《新闻联播》. 凤凰网. 2014-05-28.
^ 独家:李修平告别《新闻联播》 退居二线不再出镜. 搜狐娛樂. 2015-03-24.
^ 知情人士:央视主持人郎永淳已辞职. 鳳凰網. 2015-09-02.
^ 王宁告别《新闻联播》主播台 刘纯燕感慨平淡是真. 人民网. [2017-05-05].
^ 《新闻联播》又迎新主播刚强 王宁退居二线. 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7-01-23 [2017-05-03].
^ 陈力丹. 新闻理论十讲. 人民大学出版社. : 53. ISBN 978-7-309-06036-2 (中文(简体)).
^ 人大教授概括新闻联播套路 网友改版建议像玩笑. 搜狐. 2009-06-18 [2014-09-16].
^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381. ISBN 9787010018621 (中文).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
^ 《新闻联播》年谱
^ 新闻联播改版 两年两次大改版亮点全揭秘(图)人民网 2012-10-26
^ 《新闻联播》35年来,首次与前方记者直播连线. v.youku.com. [2018-11-12].
^ 民主中国. minzhuzhongguo.org. [2018-11-12].
外部链接
- 央視《新聞聯播》栏目主頁、30周年紀念
歷數《新聞聯播》主持人,2006年6月6日人民網
央視將建《新聞聯播》評價體系 接受各方評價,2009年4月21日東方早報
解密《新聞聯播》:審片室電話直通中南海,2009年4月21日新京報
YouTube上的20140202 焦点访谈 马年春节记忆(三) 《新闻联播》里的春节
YouTube上的新闻联播片头(1982至今,共8种版本)
- 芒果TV 央视《新闻联播》高清版点播
参见
- 晚间新闻
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类节目)
时间(前苏联官方电视新闻节目)
时事聚焦(前民主德国官方电视新闻节目)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