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鄧麗君

鄧麗君(Teresa Teng).jpg
鄧麗君在日本新橋演唱會上,攝影於1977年4月22日

女歌手
本名
鄧麗筠
罗马拼音
Teng Li-Chun
英文名
Teresa Teng
昵称
小鄧、永遠的軍中情人、亞洲歌姬
别名
日語:テレサ・テン
国籍
 中華民國
出生
(1953-01-29)1953年1月29日
臺灣 臺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1]:20
逝世
1995年5月8日(1995-05-08)(42歲)
 泰國清邁府清邁市
死因
氣喘發作
墓地
臺灣 臺灣新北市金山區金寶山筠園
职业
歌手
语言
臺語、國語、粵語、英語、日語、法語、印尼語、上海話、山東話、四川話、客家話、河北話 、馬來語
教育程度
新北市蘆洲區蘆洲國民小學、新北市私立金陵女子高級中學初中部、台北美國學校插班就讀主修英文、美國南加州大學進修
父母
鄧樞、趙素桂
音乐类型
華語流行音樂、臺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日本流行音樂、英語流行音樂、演歌
出道地点
臺灣 臺灣
出道日期
1965年
活跃年代
1965年—1995年
唱片公司


  • 宇宙唱片(1967年-1971年)


  • 百代唱片(1971年)


  • 海山唱片(1971年)


  • 麗風唱片(1971年-1976年)


  • 樂風唱片(1971年-1976年)


  • 寶麗多唱片(1974年-1981年)


  • 寶麗金唱片(1974年-2000年)


  • 金牛宮唱片(1983年-2000年)


  • 環球唱片(2000年-)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テレサ・テン
平文式罗马字
Teresa Ten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本名鄧麗筠,臺灣著名流行音樂歌手。是臺灣至亞洲地區均有廣大影響力的指標性音樂人物。1967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專輯,1970至80年代在华语地区達事業高峰,之后又在日本樂壇發展并大獲成功,影响力遍及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朝鲜半岛等。1990年代初淡出樂壇。生於外省家庭,因父親是中華民國國軍,鄧麗君畢生致力慰問國軍官兵,故又有「軍中情人」之稱。1995年氣喘發作猝逝於清邁;身後臺灣與香港歌壇分別頒發金針獎及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紀念「一代巨星」的光榮成就。2010年在美國CNN舉辦的「過去五十年聞名全球的五大指標音樂人」選舉中為侯選20組指標性音樂人之一。[2][3]




目录






  • 1 生平


    • 1.1 家世


    • 1.2 早年生活


    • 1.3 早年事業


    • 1.4 往日本發展


    • 1.5 護照事件


    • 1.6 返回臺灣


    • 1.7 中年


    • 1.8 逝世




  • 2 私生活及軼事


  • 3 大事年表


  • 4 作品


  • 5 獎項與榮譽


  • 6 紀念


    • 6.1 紀念設施


    • 6.2 紀念活動




  • 7 評價及影響


    • 7.1 臺灣


    • 7.2  日本


    • 7.3  香港


    • 7.4  中国大陆




  • 8 相關作品


    • 8.1 電視劇


    • 8.2 音樂劇


    • 8.3 書籍


      • 8.3.1 傳記和畫冊


      • 8.3.2 曲譜


      • 8.3.3 小說和散文






  • 9 參考文獻


  • 10 外部連結





生平



家世


1953年1月29日清晨,鄧麗君在臺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出生[1]:20。父親鄧樞是河北省大名縣大街鄉鄧台村人,因國共內戰而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台的國軍軍官,母親趙素桂則是山東省東平縣人[1]:15-16。父母以「丫頭」作為鄧麗君滿月前的諢名,鄧樞其後請部隊中頗有學問的楊姓軍官,為她取名麗筠[1]:23[4],雖然本字應念「雲」音,但家人與鄰居把「筠」字發「均」字音(與「君」亦同音),故鄧麗君就成為她日後投身歌唱事業的藝名[1]:24。她在家中排第四,有三兄一弟。



早年生活


及至兩三歲,鄧麗君隨家人先後遷居臺東縣池上鄉[1]:24及屏東市[1]:25。1959年,父親退役,舉家遷往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眷村,而鄧麗君入讀蘆洲國小。小學階段,她參與校內遊藝會演出,參加演講及朗誦比賽,也漸培養對歌唱的興趣[1]:40-44,課餘時間,她隨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漸嶄露頭角[5]。此時,鄧麗君7歲,是為歌唱生涯的萌芽期。可能由於分心歌唱,她沒有考入理想的公立中學,考進私立金陵女中[1]:45



早年事業


1964年,年僅11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廣播電台舉辦的黃梅調歌唱比賽,以一曲「訪英台」奪得冠軍;翌年以「採紅菱」在金馬獎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比賽奪冠。其後,鄧麗君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正聲廣播公司舉辦的歌唱訓練班,學習歌唱技巧,以第一名成績結業[1]:45。初中階段的鄧麗君,在課餘時間參加晚會演出,歌藝被「國之賓」歌廳老闆賞識,邀請在歌廳駐唱,以清純活潑形象定位,招牌歌曲正是「一見你就笑」[1]:57-58


隨着鄧麗君展開走唱生涯,漸無法兼顧演唱及求學,在1967年選擇休學展開歌唱事業[1]:62-63。不到1年時間,鄧麗君成為歌廳、夜總會、餐廳及飯店等爭相邀請演出的歌手,更成為台北七重天歌廳的駐場歌手,接拍電視廣告[1]:66,亦經常到參與勞軍義演[1]:69。1967年,鄧麗君加盟宇宙唱片,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鄧麗君之歌第一集·鳳陽花鼓》。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啟播,鄧麗君獲邀主持晚間黃金時間播出的節目《每日一星》,並為中視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主唱同名主題曲,成為她演唱第一首影視主題歌曲,令她家傳戶曉[1]:70-71。同年,鄧麗君參演首部電影由謝君儀執導的《謝謝總經理》,飾演能歌善舞的女大學生,片中她並唱了十首曲風青春活潑的歌曲,正式成為歌影視三棲的歌手[1]:72-75


1969年9月,鄧麗君參加和興白花油董事長顏玉瑩組織的颱風賑災義賣活動,其後積極參與慈善及海外登台活動,年底獲中廣推薦到新加坡參加慈善晚會義演[1]:108-109,並在1970年被白花油及香港《華僑日報》加冕為「慈善皇后」邀約赴港登台參加工展會期間演出活動[1]:77-79


1971年,鄧麗君演出於劇情近似個人生命經歷的電影《歌迷小姐》,並用自己賺來的積蓄在臺灣買下一座別墅;當時,她與馬來西亞博彩名人林水成之子林振發相戀,但林振發在1978年即因心臟病發作離世。[5]


1973年,鄧麗君經台北美國學校錄取為該校插班生;她在校內主修英文,並終於完成她的求學夢想。[6]



往日本發展


1970年代初期,日本寶麗多唱片公司指派佐佐木氏在香港尋找女歌手前往日本發展,並在東方歌劇院發現鄧麗君。隨後,舟木稔積極邀請她前往簽約,並成功說服不願讓女兒前去日本重新發展的鄧樞同意此一提議。[7][8]


1974年,鄧麗君在母親陪同下前往日本發展,並取藝名為テレサ・テン(音譯自她的英文姓名Teresa Teng)。鄧麗君在剛抵達日本時並不通曉日語,也無法適應當地生活節奏;除了努力學習日語,公司還安排她去夜總會和歌舞廳演唱。[9]同年3月1日,鄧麗君的首張日語單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無論今宵或明宵》)公開發行,但銷量只有十幾萬張。同年7月1日,她的第二張日語單曲《空港日语空港 (テレサ・テンの曲)》正式發行,並在一個月內以70萬餘張總銷量進入全日本流行榜前15名,還因此榮獲日本唱片大獎新人獎。[10]


1975年7月,鄧麗君簽約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並於9月在當地發行《島國之情歌第一集》專輯;在1975年至1984年這段期間,她陸續推出八集「島國之情歌」系列專輯,其中包含了日本流行歌曲、由日本流行歌曲改編翻唱的華語流行歌曲以及原創的華語流行歌曲。


1976年,鄧麗君在香港利舞台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兩日三場門票旋即銷售一空;此後,除前往美國進修時期之外,鄧麗君又於1977年、1978年、1980年、1981年在同一場地開辦個人演唱會。



護照事件


1979年2月14日,鄧麗君持印尼護照入境日本之情事遭媒體(中國時報攝影記者姚琢奇)[來源請求]披露;遭日本拘留。當時,鄧麗君因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政府已無官方邦交關係與雙方海關出入境程序之障礙(持中華民國護照入境日本須申請當地官方核發之「渡航證明書」,臺灣當地又有警備總部嚴加查核),而決定持印尼護照自香港搭乘中華航空CI116班機由東京羽田機場入境日本。同月22日,日本入國管理局東京事務所公佈調查結果,結果證明鄧麗君所持印尼護照並非偽造護照,她亦無為他人出售偽造護照,只是該護照之發給手續不合法規。同月24日,日本法務省裁決將鄧麗君驅逐出境並宣判她一年內不得再度入境。[8][7]


被日本政府驅逐出境後,她為避免遭臺灣官方與媒體調查追問,而持有蓋有美國入境簽證的中華民國護照前往該國,並決定在該國履行先前表演和唱片合約(1979年發行專輯《甜蜜蜜》和《小城故事》部分歌曲曾在美國錄製);當時,她雖在日本事業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但她的歌曲在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開始流行。[8][7]


1980年,中華民國政府派員前去美國與鄧麗君提議回臺事宜;當局以回臺參加勞軍和義演活動作為對護照事件不予追究之交換條件。[8][7]



返回臺灣


1980年10月4日,鄧麗君返回臺灣舉行演唱會,並將演出收入全數捐給自強愛國基金;在演唱會中,主持人田文仲向鄧麗君求證關於大陸地區邀約她前往演唱之事情,她表示曾在報紙上看見相關訊息但無人前來接洽,並隨後說道“如果,我去大陸演唱的話,那麼,當我在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三民主義在大陸實行的那一天。”[7]


1980年12月18日,鄧麗君在香港推出個人首張粵語大碟《勢不兩立》。


1981年8月,鄧麗君跑遍台灣各地軍營勞軍一個月;她前往看望各地國軍將士並為他們歌唱。此後,台視製作並播放了《君在前哨》電視特輯,鄧麗君也因該節目於1982年入圍金鐘獎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7][11]


1982年1月8日至11日,鄧麗君在香港伊利莎伯體育館舉行演唱會。同年,鄧麗君與香格里拉酒店董事長郭孔丞舉行訂婚儀式,但雙方因某些緣故而終未成婚。[5]該年年底,鄧麗君接受臺北ICRT電臺英語訪問表示,她一年會有四、五個月密集工作。因為保護嗓子,平日不抽煙,但會喝點小酒,淺嘗即止。她愛網球及釣魚,也愛看愛情電影。此外,她會利用空檔閱讀英文與日文書。[12]


1983年2月2日,鄧麗君發行個人首張古典詩詞概念專輯《淡淡幽情》。同年5月,她發行個人第二張粵語大碟《漫步人生路》。同年12月29日,她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出道十五週年亞洲巡迴演唱會首場演出。該年,香港寶麗金和歌林唱片在《淡淡幽情》發行後結束合作關係,她的後續華語專輯改由台灣金聲唱片和台灣寶麗金唱片代理發行。


1984年後,鄧麗君將歌唱事業重心移往日本樂壇[13],並甚少在香港再度公開演出。[5]



中年


1980年代後期,鄧麗君將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英國和法國。[5]


1988年,鄧麗君以700萬港元購入香港赤柱一棟雙層高西式別墅,並在裝修一年於1989年正式入住直至1995年逝世之前。


1989年,鄧麗君在天安門民主運動發生後表態支持參與學生;她在香港不顧周遭親友反對而參加了有關抗議集會。同年5月27日,她在香港跑馬地《民主歌聲獻中華》活動中於頸上掛著手書“反對軍管”的牌子並演唱歌曲《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14]該年,她在巴黎認識了擔任攝影師的法國人史蒂芬·保羅(Quilery Paul Puel Stephane)並開始交往。[5]


當時,儘管暫住巴黎,鄧麗君仍返回臺灣參與勞軍演出,並在金門前線馬山觀測所向對岸發出精神喊話。[15]


1990年,鄧麗君旅居法國,在朋友沈雲開的「新敦煌」酒樓相識相戀比她小15歲的法國攝影師史蒂芬·丹尼爾·拉斐爾·保羅(Steven Peul,1968年9月-)[16]。 保羅當時住在巴黎唐人區19號的一間酒樓上。鄧麗君因工作需要請保羅幫忙拍照。保羅由此而成為鄧麗君的私人助理,負責她的照片與錄影帶的攝製。保羅是家中獨子,父親名紀勒里,從小居住在法國北部諾曼第省。他原來是搞音樂的,還會作曲,但因為特別喜歡攝影,就到巴黎唐人區當了一名攝影師。保羅與鄧麗君相戀5年,到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在泰國因哮喘意外過世後,保羅獨自留在鄧麗君在香港的赤柱別墅里3年。直到1998年才返回法國生活。


隨著氣喘發作情況日益嚴重,鄧麗君在1994年12月底與男友保羅前往當時以空氣清新著稱且較少華人聚居的清邁調養度假,並開始著手寫作復出歌壇的歌曲。


1995年1月1日,鄧麗君因氣喘病發引致呼吸不順並前往當地蘭朗醫院求醫,但診斷結果顯示並無大礙。



逝世


1995年4月底,她與保羅入住清邁梅坪酒店(The Imperial Mae Ping Hotel)位在15樓的總統套房。同年5月8日泰國時間下午4時左右,鄧麗君氣喘病再次發作於保羅外出時;當時,她不斷用氣喘噴霧噴向面部試圖幫助呼吸,但因噴出劑量過大反令呼吸更為困難,她奔出房間求救並不斷呼叫「媽媽、媽媽」,最後在該層職員櫃台前不支倒地。酒店職員見狀立即將已經面無血色的鄧麗君送往蘭朗醫院急救(雖當時酒店附近有一小型醫院)。由於接近下班時間,繁忙交通使得車程延遲;途中,鄧麗君在再次發出微弱呼喊聲後停止呼吸,醫生們立即替她持續施加心外按壓及電擊接近45分鐘,但她最終於當地下午5時30分被宣告不治。


隨後,鄧麗君的家人和保羅都同意不讓她的遺體進行解剖驗屍;她的實際死因也因此無法確認。[17]


5月11日,她的遺體經空運抵達臺北。


5月25日,中華民國總統府頒發褒揚令以表彰她的愛國情懷和演藝成就,並准予在她的靈柩上覆蓋青天白日黨旗和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當時,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等四人擔任國旗覆旗官,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許水德等四人擔任黨旗覆旗官。此外,總統李登輝還特地頒發「藝苑揚芬」輓額給她,國民黨也追贈該黨最高榮譽獎章「華夏一等獎章」與她。時任臺灣省省長的宋楚瑜擔任她的治喪委員會主委並親自為其墓園「筠園」題名,行政院長的連戰、前任行政院長郝柏村、時任國防部長的蔣仲苓、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等政治人物也親臨致哀。中央電視台及香港、臺灣、日本地區的大眾媒體也紛紛在新聞中發出哀悼她過世的訊息。[18]


5月28日,眾人於臺北市第一殯儀館為她舉辦出殯儀式,她的遺體隨後在眾多歌迷目送下安葬於位在金山的金寶山筠園墓園;她父母與二哥遺體的也先後安葬於該墓園。[5]



私生活及軼事


1995年,她的男友保羅向媒體透露她在生前已與他訂婚,並計劃在同年8月結婚。[19][20]



大事年表



  • 1958年,至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芭蕾舞。

  • 1960年,開始公開歌唱表演。

  • 1963年,參加中華電台黃梅調歌曲比賽以《訪英台》獲得冠軍。




2013鄧麗君特展開幕記者會,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到場。



  • 1964年,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

  • 1966年,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採紅菱》奪得冠軍。

  •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學,加盟宇宙唱片公司;9月推出第一張唱片,正式以歌唱為職業。

  • 1969年,演出第一部電影《謝謝總經理》(導演:謝君儀);演唱中視開播首檔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及輪值主持中視歌唱節目《每日一星》;應新加坡總統夫人邀請,首度出國做慈善義演。

  • 1970年,獲白花油義賣「慈善皇后」榮譽。隨「凱聲綜藝團」到香港表演。在港拍電影《歌迷小姐》。

  • 1971年,到東南亞,即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與菲律賓一帶公演。

  • 1972年,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並再度當選「白花油慈善皇后」榮譽。十九歲這年,是她曲風的分水嶺,她從快節奏的少女歌曲,逐漸開始唱成熟型的抒情歌曲。

  • 1973年,與日本「寶麗多」機構(即寶麗金的日本分公司,現環球唱片)簽約赴日發展。到香港演唱於「香港歌劇院」、「漢宮」及「珠城」,後前赴越南演唱。

  • 1974年,以《空港》(《情人的關懷》日文原版)一曲當選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賞」。

  • 1976年,赴香港利舞台舉辦首次個人售票演唱會。

  • 1977年,成為「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禮」金唱片得主。這年發表《月亮代表我的心》、《香港之夜》和「何日君再來」等歌曲。其中最後一曲傳入神州大地,空前轟動。

  • 1978年,個人大碟《鄧麗君Greatest Hits》及《島國之情歌—第三集》同時獲香港第三屆金唱片。於日本以《東京夜景》獲得「正頑張中賞」。發表《何日君再來》和《夜來香》等歌曲。

  • 1979年,「香港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上,同時有3張大碟獲白金唱片獎,另有2張大碟獲金唱片獎。赴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大學(USC)進修兩年,學習日文、英文、生物及數學,4月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演唱會。發表《小城故事》和《甜蜜蜜》等歌曲,其中「甜蜜蜜」是翻唱印尼民謠,深入人心,歷久不衰。

  • 1980年,榮獲台灣第15屆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這次該獎項首次頒發。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登台。鄧麗君身在美國,然而其歌聲卻響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眾為鄧麗君歌聲而醉倒。據悉,連鄧小平也甚為欣賞鄧麗君獨特的演繹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張粵語大碟--《勢不兩立》,瞬即達到白金唱片數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舉行一連7場個人演唱會。10月返台於國父紀念館義唱,門票收入全數捐作自強愛國基金。年底赴東南亞作巡迴表演。發表《你怎麼說》和《在水一方》等歌曲。

  • 1981年,中華民國新聞局頒發「愛國藝人」獎座,與李季準主持金鐘獎典禮。在香港利舞台創下個人演唱會場次最多之記錄。6月於台灣義演,台視播出長達120分鐘的《君在前哨》特別節目。參加「香港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她所灌5張個人大碟同時獲白金唱片,勇破歷屆金唱片記錄。

  • 1982年,於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辦個人演唱會,推出《鄧麗君演唱會》雙唱片,面世即雙雙成為白金唱片。年底,她接受臺北ICRT電臺英語訪問,盤點數算她七至卅歲的歌唱生涯大事記。至此,她已發表超過上百張唱片,成績斐然。

  • 1983年,2月19-20日赴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大賭場」演唱,是首位在此簽約演唱的華籍女歌手;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並到香港紅勘開十五週年巡迴演唱會。推出廣東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聞。

  • 1984年,在東南亞各地舉辦15週年巡迴演唱會,其中在台北「中華體育館」那一站的演唱會被稱為「十億個掌聲」演唱會。重返日本推出《償還》專輯,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內接近一年,刷新日本樂壇歷史記錄。鄧麗君也因此獲得眾多獎項,其中包括「年度有線大賞」、「最受歡迎歌曲賞」,也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賞」之「最優秀歌唱賞」。

  • 1985年,在日本憑藉新歌《愛人》連續14周蟬聯日本有線點播榜冠軍,並再奪「有線放送大賞」,同時在日本樂壇創下兩項歷史記錄。《愛人》一曲不費吹灰之力便入選日本「第36回紅白歌合戰」。首次參與電視劇演出,《愛人》一曲更成為該劇主題曲。(「愛人」一詞在日文中為第三者之意。)。8月返台與張菲主持「反盜錄、反仿冒」義演晚會。12月在日本NHK大會堂舉行演唱會,命名《唯一一次》,可惜,一語成讖,那次真的成為鄧麗君在日本『唯一一次』大型演唱會。

  • 1986年,主持台視春節特別節目「與君同樂」。單曲《我只在乎你》(歌名原文為「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即《我只在乎你》日文原版)連續三年拿到日本有線大獎和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創下外國藝人在日本歌壇最輝煌的紀錄。再度順利入選日本「第37回紅白歌合戰」。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

  • 1987年,繼續穿梭於香港、台灣、美加及法國等地,但已處於半退休狀態,除參與慈善演出外,甚少於公眾場合露面。赴紐約參加「國際公益金」義演。。

  • 1988年,名作詞家慎芝女士過世專程返台弔唁。

  • 1989年,香港亞洲電視於農曆年初二晚直播煙花匯演,鄧麗君應邀出席,並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 1990年,應邀出席「無線電視」直播之慈善節目,作表演嘉賓。

  • 1991年,赴港為「愛心獻華東」賑災籌款,作慈善表演嘉賓。入選日本「第42回紅白歌合戰」。

  • 1992年,推出《難忘的Teresa Teng》專輯。

  • 1993年,三月赴港作亞洲電視時事烽煙節目龍門陣嘉賓。返台在台中國軍清泉崗空軍基地舉辦「永遠的情人」大型勞軍演唱會。

  • 1994年,參加華視慶祝黃埔軍校建校70週年所舉辦的「永遠的黃埔」晚會,為最後一次在台灣之公開演出。於日本推出《夜來香》唱片。

  • 1995年5月28日,在國人及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台北縣(今新北市)的金寶山「筠園」。同年獲香港電台追頒金針獎,以表揚其對樂壇的貢獻。



作品




獎項與榮譽




紀念



紀念設施



  • 筠園鄧麗君墓園——位於台灣新北市金山區的金寶山。


  • 鄧麗君日月潭紀念文物館- 位於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中山路163號三樓,於2014年7月20日開幕,由於鄧麗君曾告訴哥哥,她喜歡南投的日月潭,因為忙的關係,很遺憾沒能時常造訪,加上日月潭是國際知名風景區,決定在日月潭設置紀念館,方便歌迷追憶鄧麗君的絕代風華,該館展示鄧麗君旅法時的臥室,還有她購買的第一隻泰迪熊,及她每天出門必摸的幸運熊


  • 鄧麗君紀念文物館——位於台灣高雄市鼓山區河西一路田町倉庫3D棟,於2010年4月22日開幕。館內展出鄧的生前生活用品包括在香港使用過的公主床,法國開過的賓士車等。前棟設有簡報室,播放鄧麗君出生、成長,及歌唱事業發展過程。後棟則展出鄧家的客廳、餐廳、演出服裝、表演用的飾品,及鄧麗君喜愛的收藏。



香港甜蜜蜜新生咖啡店,裝潢佈置皆以鄧麗君為主題。



  • 臺北捷運蘆洲站設有鄧麗君銅像——於2011年月6月25日落成,這是由於鄧麗君幼年時活躍的新北市蘆洲區,而她曾就讀的蘆洲國小,在彩虹樓三樓校史室擺設鄧麗君文物,供教學使用,無對外開放參訪。[21]




臺北捷運蘆洲站鄧麗君銅像


  • 鄧麗君出生地紀念園區——位於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頂田路9鄰37號,是當年無償借予鄧父借住的三合院,經整修後於2012年9月8日開放,為閩式三合院建築型態,建築物總面積為450平方公尺,屬於縣定古蹟。鄧麗君在此待到七個月大後即隨父親遷居他處。

  • 甜蜜蜜新生咖啡店——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港鐵尖東站35號。甜蜜蜜新生咖啡店,是香港首間以鄧麗君為主題的咖啡店,由新生精神康復會開辦,「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及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資助。咖啡店2009年1月29日開業,聘請精神病康復者為服務生,提供就業及工作訓練機會[22]

  • 鄧麗君音樂生活館——位於中國大陸地區北京前門台灣文化商務區內。

  • 鄧麗君衣冠塚與紀念像——位於中國大陸地區上海市青浦區福壽園。[23]

  • 皇家美萍酒店——位於泰國清邁。鄧麗君去世的皇家美萍酒店套房第1502號如今已經被酒店改裝為低調的旅遊景點,當沒人入住此房間時,遊客需付費購買配套方可進入套房參觀。內有擺放當年鄧麗君光臨酒店的照片,並播放鄧麗君的歌曲。



清迈帝国美平酒店1502房间



紀念活動



  • 2010年5月14日,來自台灣及中國大陸的歌手於四川省體育館參與了「但願人長久——鄧麗君金曲群星演唱會」演出。當日所有歌手均義務獻唱,而所有的門票收入亦捐贈於罕見疾病兒童、四川地震重建、及青海地震重建基金等,以貫徹鄧麗君生前熱心公益和慈愛的精神。[24]

  • 2010年6月6日,在香港屯門的私營骨灰龕場“善緣”舉行了「鄧麗君逝世十五周年紀念會暨2010年心緣行動」,並在園區內豎立了一座1:1的鄧麗君等身銅像,當日有表演嘉賓演唱了《但願人長久》、《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和你》、《我只在乎你》等鄧麗君的經典名曲。[25]

  • 2010年,於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名人館內,鄧麗君為其中一位主題人物,館內展示鄧麗君部份私人珍藏文物外,包括有中國邀請鄧麗君出席活動的信函,鄧麗君參與日本大賞的服裝等外,亦利用科技展示了一些特色內容,當中包括有“永生玫瑰花藝創作”、“凌空體感互動藝術創作”、“200吋鄧麗君互動牆”以及三款“鄧麗君藝術公仔”等。[26]

  • 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1月8日,一齣以鄧麗君經典金曲為骨幹的音樂劇《愛上鄧麗君》於香港文化中心上演。及後更移師至中國多個城市巡迴演出。

  • 2011年1月7日,由香港電台主辦的「第33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設有緬懷逝世15年的鄧麗君環節,由車淑梅旁白,播放鄧麗君生前的片段及金曲。[27]

  • 2012年9月12日至17日,日本東京三越劇場陸續上演紀念鄧麗君誕辰60週年的舞台劇「戀人們的神話」(テレサ·テン生誕60周年記念公演 「恋人たちの神話」[28]

  • 2013年1月26日於北京萬事達中心舉行了紀念鄧麗君60週年誕辰演唱會。[29][30]。而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亦於同日起舉行了“追夢--永遠的鄧麗君”特展,至4月21日。[31]

  • 2013年5月12日,臺北小巨蛋舉辦了「鄧麗君 追夢 何日君再來」紀念演唱會。[32]

  • 2013年5月19日,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辦了「追夢-巨星耀北京 紀念鄧麗君60周年演唱會」。[33]

  • 2013年,台灣知名歌手周杰倫在台北和香港等地舉辦 「Opus Jay Chou 周杰倫 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並邀請鄧麗君當神秘嘉賓並跨時空合唱3個歌曲。

  • 2015年5月9日,由財團法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鄧麗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如果能許一個願‧鄧麗君20周年3D紀念演唱會」於台北小巨蛋舉行。並邀請台灣知名歌手費玉清擔任特別來賓。[34]

  • 2018年1月29日,Google doodle紀念鄧麗君65歲冥誕。[35][36]



評價及影響



臺灣 臺灣


鄧麗君的啟蒙老師左宏元:「她的歌聲像花捲,淡淡的,咬一口,便知內有層次,聽起來溫柔,卻很有力量。」[37]


曾任教育部部長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學者曾志朗表示非常喜歡鄧麗君的歌,聽到她的歌聲會讓人聯想到和平、純真、人間有愛,他最愛哼唱的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因為那是一首會平靜人心的歌。當年鄧麗君的歌響徹台灣大街小巷,對台灣來說是一個時代人物,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回憶早年還在美國洛杉磯教書時,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旁邊有一家長青書店,他經常在那家書店看見鄧麗君買書,她當時打扮得非常樸素輕鬆,綁馬尾、牛仔褲,不敢相信那是鄧麗君。


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表示:「由於鄧麗君的天賦和努力,加上她傲人的情操,當年在台灣物資缺乏的時候,用她的歌聲和用她各方面的表現來振奮人心,跟國人一起打拚,鄧麗君在各方面的貢獻,包括經濟、文化等,對國家的影響極大。」



 日本


鄧麗君在日本演藝界備受尊崇,不少歌手都把能與鄧麗君合唱視為心愿一樁,只可惜除了在現場的合唱之外,鄧麗君的日文專輯中並沒有合唱歌曲—但的確也有一些後期合成的合唱,比如與五木宏的合唱《そして…めぐり逢い》,以及《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就是後期合成的合唱。2010年1月發行的《デュエット&ベスト 新生》就是一張後期合成的合唱和重新編曲的鄧麗君日文歌曲精選集,在這張《デュエット&ベスト 新生》中與鄧麗君跨越時空合唱的歌手有夏川里美、秋元順子、村上哲也、BEGIN等等。[38][39][40]


日本歌手德永英明,於2010年4月特別發行《vocalist 4》翻唱專輯,緬懷鄧麗君逝世十五週年。此張專輯獲得連續四週冠軍,及單月冠軍,打破日本唱片史上翻唱專輯的紀錄。[41]



 香港


王菲有三張翻唱鄧麗君歌曲的專輯,分別是《風從哪裡來》、《鄧麗君故鄉情》和《菲靡靡之音》。王菲曾公開表示,鄧麗君是她的啟蒙老師[42]。曾在央視首播的“追夢·巨星躍北京——鄧麗君60週年紀念演唱會”演唱《清平調》、《獨上青樓》、《初戀的地方》和《微風細雨》[43]


張學友曾在第17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唱《但願人長久》、《甜蜜蜜》、《海韻》、《忘記他》和《假如我是真的》。


張五常在《鄧麗君現象的延伸》一文描述道,一九八四年初他有機會在香港看到她表演一場,認為橫看直看都是一百分,是炎黃子孫中數世紀一見的演唱天才。長得好看,唱得悅耳,舉手投足瀟灑利落,反應快,多種語言流水行雲,聽眾用什麽語言提問她就用什麽語言回應。北京當年不容許她到中國演唱是人類的損失。



 中国大陆


1980年代,她成為流行音樂的標誌,她的風格也讓她在中國大陸擁有了廣泛的歌迷,連當時文化部部長劉忠德都是她的歌迷[44]。她柔和的歌聲穿透了兩岸。鄧麗君和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老鄧)一起成為老百姓熟悉的名字,並流傳著「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等語、「只愛小鄧,不愛老鄧」等語。


中国中央电视台前副台长洪民生曾计划邀请邓丽君赴中國大陸演唱,但鄧麗君說過:「我回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那一天。堅持在大陸實現民主之前,將永不踏入大陸土地……。」,所以一直没有成事,邓丽君一生也都沒有在中國大陆演唱。[45]



相關作品



電視劇


















年份 劇名 備註
2007年 單元劇《台灣歌姬·鄧麗君》
(日語原名《鄧麗君物語〜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テレサ・テン物語〜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
朝日電視台報導鄧麗君逝世消息,全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在該年6月2日,以故鄉台灣為首,香港、新加坡等鄧麗君活躍的東南亞各個地區與國家,澳大利亞、日本,全歐洲、中東和近東的一部分,加上美國、加拿大,在各自的黃金時段同時播放。這是日本電視史上的首次嘗試。
2018年 电视劇《鄧麗君之我只在乎你》
(又名《邓丽君》)

2018年开拍的传记电视连续剧,由台湾女演员陈妍希饰演邓丽君,预计2019年播出。


音樂劇













年份 名稱 備註
2011年 《愛上鄧麗君》音樂劇 籌備3年多,耗資1.5億新台幣的音樂劇舉行世界巡迴演出,演出鄧麗君的則是中國的王靜,她是從百人中雀屏中選的,此音樂劇在2010年在香港、中國大陸、韓國等10多個城市演出,2011年則在鄧麗君的故鄉台灣演出七場,日後還會到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國家演出。


書籍



傳記和畫冊



  •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 / 策劃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作者 姜捷 / 出版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月25日

  • 鄧麗君全傳—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典藏紀念版 師永剛 昭君 編著 / 明報出版社 2005年3月

  • 鄧麗君私房相冊 師永剛 編 / 聯經 2005年5月

  • 情迷鄧麗君 林慧美,潘蔚能 / 知出版 2005年7月

  • 但願人長久典藏紀念冊 /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 普金傳播 / 2005年5月


  • 鄧麗君香港故居紀念冊 /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 普金傳播 / 2005年5月

  • 十億個掌聲 鄧麗君傳 / 師永剛 昭君 方旭 編 /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 鄧麗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普金传播 2006年

  • 鄧麗君 夢的延續 (Teresa Teng Love and Peace) /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 普金传播 2005年12月10日

  • 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鄧麗君第十年的真相(附CD) / [日]有田芳生 著 郭麗蘭 譯 / 普金传播 2006年1月

  • 美麗與孤獨—和鄧麗君一起走過的日子 / 西田裕司 著 龍翔 譯 /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1997年8月

  • 鄧麗君之夢 -- [日] 平野久美子 著 張正薇 高琦智 譯 / 尚登出版有限公司 1997年

  •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 / 姜捷 / 現代出版社 / 2013-04-30

  • 邓丽君全传 / 师永刚,楼河 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08-01

  •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 / 卜梵 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01

  • 邓丽君画传(修订版) / 师永刚 等着/作家出版社/2010-01-01

  • 情迷邓丽君 / 林慧美,潘蔚能 着/新星出版社/2005-11-01

  • 邓丽君私家相册·典藏本(附赠两张dvd)/ 师永刚,楼河 编着/作家出版社/2005-09-01

  • 一个真实的邓丽君——“美丽与哀愁”系列丛书 / 思君 编/东方出版社/2005-06-01

  • 邓丽君私家相册 / 师永刚,楼河 编着/作家出版社/2005-04-01

  • 邓丽君画传(赠VCD) / 师永刚,昭君,方旭 着/作家出版社/2004-01-01

  • 一代歌后—邓丽君 / 于立行 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09-01

  • 鄧麗君逝世十周年紀念特輯 /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 貴州文化音像出版社 / 2006年4月

  • 純情歌姫―テレサ・テン最後の八年間 鈴木 章代 (単行本 - 2007/4) / 角川書店 (2007/04)

  • 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テレサ・テン十年目の真実 (文春文庫) 有田 芳生 (文庫 - 2007/3) / 文藝春秋 (2007/03)

  • 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テレサ・テン十年目の真実 有田 芳生 (単行本 - 2005/3) / 文藝春秋 (2005/03)

  • テレサ・テンが見た夢―華人歌星伝説 平野 久美子 (単行本 - 1996/4) / 晶文社 (1996/04)

  • 追憶のテレサ・テン―ともに歩んだ9年間の日々 西田 裕司 (単行本 - 1996/4) / サンマーク出版 (1996/04)



曲譜



  • 最愛鄧麗君:簡譜 卓錦炎、卓錦漢 卓著出版社 (2010/12/27出版)

  • 最愛鄧麗君:鋼琴彈唱譜1 卓錦炎、卓錦漢 卓著出版社 (2010/12/27出版)

  • 最愛鄧麗君:鋼琴彈唱譜2 卓錦炎、卓錦漢 卓著出版社 (2010/12/27出版)

  • 一番日本语菁华:邓丽君的经典日文老歌 / 編者: 王帥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24日)

  • 最愛鄧麗君:簡譜 卓錦炎、 卓錦漢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1-06出版)

  • 最愛鄧麗君:鋼琴彈唱譜1 卓錦炎、 卓錦漢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1-06出版)

  • 最愛鄧麗君:鋼琴彈唱譜2 卓錦炎、 卓錦漢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1-06出版)

  • 鄧麗君專輯(附CD光盤1張) 趙誌軍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0-04出版)

  • 流金歲月鄧麗君:鋼琴戀曲(附cd一張)許經燕 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04-01

  • 風華絕代:鄧麗君歌曲精選(附光盤1張) 楚弦,心遇 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8-01出版)

  • 同一首歌:鄧麗君金曲100 孟欣 主編/現代出版社/2006-06-01

  • 鄧麗君金曲鋼琴曲集:在水一方(附光盤) 許樂飛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6-04出版)

  • 鄧麗君演唱歌曲集 湖南文藝出版社 編/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04-01

  • 甜蜜蜜二胡演奏鄧麗君演唱的歌曲選 陳義明 編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04-01



  • 初級者のピアノ曲集 やさしいテレサテンピアノ曲集 [楽譜] / 松山 祐士 (著, 編集) / ドレミ楽譜出版社; 菊倍版 (2009/12/10)

  • 初級者のための やさしいテレサテンの歌 ピアノ曲集 [楽譜] / 松山 祐士 (編集) / ドレミ楽譜出版社 (2004/5/10)

  • 中国語で歌おう! 決定版 テレサ・テン編 / 古川 典代 編 / アルク (2008/5/12)

  • 中国語で歌おう!―カラオケで学ぶ中国語 まるごとテレサ・テン編 / ファンキー末吉、古川 典代、ウェイウェイ ウー、 五星旗 / アルク (2001/12)



小說和散文


  • 鄧麗君的真實世界 / [日] 宇崎真 / 渡邊也寸志 著 魏裕梅 譯 / 臺灣先智 1997年


  • 恰似你的温柔:永远的邓丽君 / 岸芷汀兰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年5月)

  • 歌迷小姐:鄧麗君成名史 正翔、 瓊雄 / 作家出版社 (2005-09出版)

  • 怎能遺忘鄧麗君 / 莊奴 口述,楊曦冬 編著/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5-09-01

  • 香草美人鄧麗君 / 竇應泰 / 北方文藝出版社 (1998年)


  • テレサ・テンの真実―悲劇の歌姫、国境を越えた愛 宇崎 真、 渡辺 也寸志 / 徳間書店 (1996/01)


參考文獻





  1. ^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 姜捷(2013)《絕響-永遠的鄧麗君》,台北:時報出版;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策畫


  2. ^ CNN選50年音樂icon 米高稱王 張國榮力壓貓王打入三甲


  3. ^ 張國榮與鄧麗君候選CNN指標音樂人(圖)


  4. ^ 麗有清麗、秀美的意思;筠則是竹子的青皮,即代表竹子,寓意期望鄧長大後志向高潔、虛懷若谷,節節上升之意


  5. ^ 5.05.15.25.35.45.55.6 邓丽君未解之谜和抱憾之事. 凤凰网. 2010-05-10 [2013-01-21]. 


  6. ^ 香港鄧麗君歌迷會(2000)《鄧麗君逝世5週年紀念-香港故居開放展覽》特刊,第12-13頁


  7. ^ 7.07.17.27.37.47.5 鄧麗君逝世20週年 追憶天使美聲. www.cna.com.tw. 中央社. [2017-04-25]. 


  8. ^ 8.08.18.28.3 有田芳生. 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鄧麗君第十年的真相. 普金傳播有限公司. 2006-01-25 [2017-04-25]. 


  9. ^ 憶...鄧麗君的忍耐與努力. 高雄市: 聯合報. 2010-05-09.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10. ^ irisesinthesun, 鄧麗君Teresa Teng - Airport (Best newcomer award 1974 Japan), 2008-05-18 [2017-04-25] 


  11. ^ 鄧麗君1981年08月 台視《君在前哨》勞軍特輯. YouTube. [2017-04-25] (中文). 


  12. ^ 鄧麗君 1982 年12月31日ICRT電台英語訪問, [2017-11-18] 


  13. ^ BaiduTeresaTengBar, 鄧麗君3連覇「日本有線大賞」等之大賞及1986「日本唱片大賞」之金賞, 2013-07-18 [2017-04-25] 


  14. ^ 十八年后评六四 朝野中外大不同. archive.is. 2013-04-28 [2017-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15. ^ ABRAHAM1225329, 1991年年届38岁邓丽君在金门向大陆同胞喊话, 2007-09-14 [2017-04-25] 


  16. ^ 《壹讀:鄧麗君Paul為什麼不結婚》(2015年5月18日):“史蒂芬·保羅,法國人,1995年9月才滿28歲”


  17. ^ 绝密尸检照曝光 邓丽君被小男友气死?. 深圳晚报.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9) (中文(中国大陆)‎). 


  18. ^ ABRAHAM1225329, 邓丽君葬礼--覆盖中华民国国旗, 2007-09-13 [2017-04-25] 


  19. ^ Terry Gu, Teresa Teng those years before she passing away 鄧麗君 邓丽君 最後的秘密生活1, 2012-05-12 [2017-04-25] 


  20. ^ Terry Gu, Teresa Teng those years before she passing away 鄧麗君 邓丽君 最後的秘密生活2, 2012-05-12 [2017-04-25] 


  21. ^ 鄧麗君銅像揭幕 蘆洲新地標. 中國時報. [2013-01-22]. 


  22. ^ 香港首間鄧麗君小姐主題咖啡店. 新生精神康復會網站. [201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6). 


  23. ^ 東方新聞:鄧麗君衣冠塚與紀念像落戶上海2003年4月11日。


  24. ^ 邓丽君金曲群星演唱会


  25. ^ 騰訊娛樂:鄧麗君銅像在港揭幕 眾嘉賓演繹經典金曲。2010月6月7日。


  26. ^ 2010與鄧麗君相遇在臺北花博 - 名人館, 花博電子報第029期, 20100701


  27. ^ 第33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視頻


  28. ^ 記者會


  29. ^ 邓丽君诞辰60周年演唱会群星致敬


  30. ^ “邓丽君诞辰60周年”演唱会举行


  31. ^ 追夢 永遠的鄧麗君特展,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網頁。


  32. ^ 鄧麗君 追夢何日君再來 紀念演唱會[永久失效連結] 臺北小巨蛋網站相關活動頁面


  33. ^ 王菲獻唱鄧麗君紀念會 稱:她是我啟蒙老師 大公網


  34. ^ 鄧麗君虛擬演唱會 費玉清當嘉賓,中央通訊社。基金会还和王菲的唱片公司Faye Production合作,制作邓丽君和王菲版本的《清平调》。


  35. ^ 楊又肇. 「永遠的軍中情人」 Google塗鴉紀念鄧麗君65歲冥誕. 聯合新聞網.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9). 


  36. ^ Teresa Teng's 65th Birthday. Google doodle. 2018-01-29. 


  37. ^ 邓丽君老师左宏元:她的歌声像花卷(图). 中华娱乐网. 2010-05-08 [2013-01-21]. 


  38. ^ デュエット&ベスト 新生


  39. ^ そして…めぐり逢い


  40. ^ 愛ふたり


  41. ^ 日本Oricon公信榜


  42. ^ [1]


  43. ^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302100


  44. ^ CCTV-4 2007年5月8日 《天涯共此時》播出紀念鄧麗君逝世十二周年專題節目《永遠的鄧麗君》


  45. ^ 央视前副台长:老百姓过得苦 春晚却在拍马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2-27.,网易新闻




外部連結








  •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 鄧麗君 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香港影庫上鄧麗君的頁面(繁体中文)


  • 鄧麗君在时光网的页面(简体中文)


  • 鄧麗君在豆瓣電影上的页面(简体中文)






前任:
第一位

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
1980
繼任:
甄妮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Daniel Guggen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