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聖子。

「
神之子」重定向至此。關於綽號「神之子」的紐約洋基隊先發投手,詳見「
田中將大」。
基督教 系列條目
|
 |
|
|
|
- 马利亚
- 使徒
- 彼得
- 保罗
- 教父
- 早期基督教
- 君士坦丁
- 大公會議
- 奥古斯丁
- 东西教会大分裂
- 十字军东征
- 阿奎那
- 亞維儂分裂
- 威克里夫
- 揚胡斯
- 宗教改革
- 路德
- 喀爾文
- 慈運理
- 亨利八世
|
相关专题
- 艺术
- 节日
- 批评
- 合一运动
- 礼拜仪式
- 音乐
- 其他宗教
- 祷告
- 布道
- 象征
|
西方基督教
|
- 天主教
- 新教
- 复临派
- 再洗礼派
- 聖公宗
- 浸礼宗
- 喀爾文主義
- 公教会
- 福音主義
- 聖潔運動
- 信義宗
- 循道宗
- 五旬節運動
|
東方基督教
|
|
非三位一体派
|
|
|
Portal:基督教
|
|
基督徒认信的救世主(即基督) |
拿撒勒人耶稣
|
 |
圣经预言:弥赛亚(忧患之子)
谱系
圣母领报、圣灵感孕
基督论:道成肉身
降生(伯利恒星)——圣诞节
受洗(约旦河)——基督領洗日
受魔鬼試探(旷野)——四旬期
- 尽职
呼召十二使徒和門徒
- 山上宝训
- 行神迹
- 遭犹太人弃绝
山上显圣容——基督易容顯光日
进入耶路撒冷——棕枝主日
橄榄山讲论(橄榄山)
- 受膏抹
- 受难前夜
为门徒洗脚——濯足節
最后的晚餐——圣餐
- 应许:求父派遣圣灵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汲沦谷)
- 半夜被捕
受难当天——耶稣受难节
受犹太公会审判(猶太公會)
- 受彼拉多审判
受罗马士兵鞭刑及调戏荆棘冠冕
- 示众
游街——拜苦路
被釘死于十字架INRI(各各他山)
被埋葬(圣墓)
复活后显现——复活节
升天(橄榄山顶)——耶穌升天節
- 派遣圣灵——五旬节
基督教历史
大使命:传福音(传播年表)
初期教会、宗徒传承
基督教派系(教派列表)
自称为耶稣者、假先知、敌基督
再临:千年王国、最后的审判
|
|
神之子(英语:son of god,son of a god,或son of Heaven)是一個《希伯來聖經》和《新约圣经》中的用語,專指“上帝的獨生子”耶稣。《圣经·约翰福音》第3章第16节記載:「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路加福音》第20章第9-19节中以一個葡萄園園主的愛子來比喻聖子在世上的遭遇(园主的比喻)。
基督教神學一些流派傳統中,定位聖父、聖子、聖靈同“是”三位一體的上帝;而一些支持一位論的教派中,只有天父耶和華才是獨一的真神,耶穌是兒子,與聖父是不同等的。
新約聖經(啟示錄2:18~29)神之子
你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使者、說、那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的神之子、說、 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喫祭偶像之物。
我曾給他悔改的機會、他卻不肯悔改他的淫行。
看哪、我要叫他病臥在床、那些與他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
我又要殺死他的黨類、〔黨類原文作兒女〕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
至於你們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
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
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
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將他們如同窰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
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参考文献
亞伯拉罕諸教中的彌賽亞/基督
|
|
犹太教中的 弥赛亚君王
|
身 份 |
犹大支派大卫王后裔 → 以色列民族政治军事领袖(受膏者之一) → 弥赛亚时代创建者
|
|
经 典 |
希伯来圣经《塔纳赫》
|
|
末世论 |
七十個七 → 重建圣殿 → 弥赛亚复兴以色列
|
|
|
基督教中的 耶稣基督
|
身 份 |
圣子 → 道成肉身(出身·以马内利·受浸) → 人类的救主 → 千年王国创建者 → ...
|
|
经 典 |
希伯来圣经《旧约圣经》+《新约圣经》(含耶稣的教导)=《圣经》全书
|
|
事 迹 |
道成肉身 →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宝血救赎之功 → 复活 → 显现 → 升天 → ...
|
|
末世论 |
假先知和敌基督兴起(“神迹奇事”惑众) → 中东和约的订立和撕毁 → 敌基督自我神化亵渎圣殿 → 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合一的邪恶强权 → 大灾难(含攻击以色列的中东战争、宗教战争、世界大战、哈米吉多頓) → 耶稣再临和审判
|
|
|
伊斯兰教中的 爾撒圣人
|
身 份 |
伊斯蘭教的先知 → 未死而被安拉接走(猜测十字架上的是某替身) → 马赫迪的助手
|
|
经 典 |
希伯来圣经《讨拉特》(“失真”) → 新约圣经或其四福音书《引支勒》(“失真”) → 《古兰经》为准
|
|
末世论 |
犹太假麦西哈旦扎里(独眼) → 宗教政治军事领袖马赫迪(被十二伊玛目派认为即隐遁的伊玛目) → 爾撒再临 → 反犹圣战 → 伊斯兰教征服地球
|
|
|
基督教神学
|
|
页面分类 |
|
系统神学 |
圣经論 |
默示 · 正典 · 聖經研究 · 解經 · 律法與福音 · 释经学
|
|
神论 |
基督论 · 圣灵论 · 三位一体 · 圣父 · 圣子(位格合一 · 道成肉身 · 耶稣 · 逻各斯 · 基督中心论) · 圣灵 · 上帝中心论 · 不變性 · 无动情性
|
|
宇宙论 |
創世 · 天使 · 天使等级 · 人论 · 堕天使 · 撒旦 · 神義論
|
|
救赎论 |
赦免 · 領養 · Assurance · 赎罪 · 洗礼 · 改宗 · 信念 · 宽恕 · Glorification · 恩典 · 不可抗拒的恩典 · Imputation · 称义 · Lapsarianism · Means of grace · Mortification · Ordo Salutis · 预言 · 復和神學 · 赎回 · 重生 · 悔改 · 死人复活 · 拯救 · 成圣 · Theosis · 与基督联合
|
|
罪論 |
亚当 · 基督教人类学 · 人的堕落 · 自我中心 · 原罪 · 罪 · 神義論 · 全然败坏
|
|
教会学 |
圣礼 · 宣教学 · 教政体制(会众制 · 主教制 · 长老制) · Synod · Conciliarity
|
|
末世论 |
Summery of differences · 历史主义 · 理念主义 · 时代论 · Futurism · 末世预言实现论 · 千禧年主义(千禧年前论/千禧年后论/无千禧年论) · Adventism · 敌基督 · Apocalypse · Apocalypticism · 圣约神学/新圣约神学 · 末世 · 神的国 · 地狱(阴间 · 火湖) · 最后的审判 · 新天新地 · 新耶路撒冷 · 被提 · 耶稣再临 · Soul sleep · 大灾难 · 天使战争
|
|
|
历史神学 |
基督教神学史 · 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主义的争论史 · 使徒时代 · Canon · Patristics · Caesaropapism · 半伯拉纠主义 · Iconoclasm · 经院哲学 · Thomism · Conciliarism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 宗教改革 · 反宗教改革 · 虔敬主义 · 大觉醒运动
|
|
实践神学 |
辨惑學 · Biblical law · 輔導學 · 基督教教育 · 基督教伦理学 · Homiletics · 禮儀學 · 宣教學 · 道德神学 · 教牧神学 · Polemics · 政治神學 · 解放神學
|
|
聖經神學 |
舊約神學 · 新約神學 · 保羅神學
|
|
教派传统 |
东正教神学
|
否定神学 · Cataphatic theology · 经纶 · Essence–Energies · 和子说 · Gnomic will · Metousiosis · Phronema · Phyletism · Proskynesis · Sobornost · Symphonia · Tabor light · Theoria · 成神论 · 诞神女
|
天主教神学
|
赦罪 · 宗徒繼承 · 聖母升天說 · 聖傳主義 · 大公会议 · 圣像画敬奉 · 圣母无染原罪 · 赎罪券 · 婴儿洗礼 · 基督教礼拜仪式 · 圣母论 · 弥撒 · 現代主義 · 自然法 · 教宗不能錯誤性 · 司祭職 · 炼狱 · Quartodecimanism · 真實臨在 · Sacerdotalism · 圣礼 · 圣人 · 道茂學派 · Transubstantiation · Ultramontanism · 解放神学
|
圣公宗神学
|
Anglo-Catholicism · Evangelical Catholic · 高派教会 · 低派教会 · Latitudinarian
|
新教神学
|
普遍承认的新教神学
|
Adiaphora · Assurance · Believer's baptism · Priesthood of the believer
|
Theology of other protestant traditions: Faith healing · Glossolalia
|
阿民念主义 / 卫斯理主义
|
Christian perfection · Conditional 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 · Imparted righteousness · Lordship salvation · Prevenient grace
|
信义宗神学
|
Two kingdoms · Loci Theologici · 十字架神学
|
Confessional Lutheran · Haugean · Lutheran Orthodoxy · Lutheran scholasticism · 新路德主义
|
加尔文主义
|
Free Grace theology · 神恩独作 · 预定论 · 五个唯独(唯独信心 · 唯独恩典 · 唯独圣经 · 一切荣耀归于上帝 · 唯独基督) · 取代论 · 全然败坏 · 加尔文主义五要点
|
其他传统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 再洗礼派 · 时代论 · 福音派 · 基要派 · 弥赛亚犹太教 · 五旬节派 · Pietism · Restorationism
|
|
|
基督教主题首页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