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腾冲市 | |
---|---|
概览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云南省保山市 |
区划类别 | 县级市 |
区划代码 | 530522 |
建置时间 | 2015年 |
政府驻地 | 腾越镇 |
现任市委書記 |
何偉 |
现任市長 |
楊正曉 |
乡级行政区数 |
18 |
- 镇数 | 5 |
- 乡数 | 13 |
地理 | |
总面积 | 5,845 平方千米 |
人口及經濟 | |
总人口(2003) | 66.8万人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679100 |
电话区号 | +86 (0)875 |
網站:腾冲市政府网 |
腾冲市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的一个县级市,腾冲市由云南省直辖、保山市代管,治腾越镇。以中缅边境贸易、著名侨乡,以及二战中缅印战区的主战场著称。腾冲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目录
1 历史
2 地理
2.1 气候
3 行政區劃
4 旅游景点
5 文化
5.1 小吃
6 名人
7 友好城市
8 参看
9 备注
10 参考资料
历史
諸葛亮治平定孟獲等部落首領。- 南北朝時期由南朝閹縻管理。
- 大理國段氏脫離唐朝自立。
- 元朝征服大理,納入大理世襲總管管轄。
明朝在此筑城屯兵。- 明末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游历至此。
- 19世纪末,腾冲成为清朝雲南省与时缅甸、印度(英屬東印度公司)贸易的重要口岸。
- 1911年,同盟会成员在腾越厅发动腾越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在云南的先声。
- 1913年,废腾越厅,置腾冲县,属云南省,其后为迤西道、滇西道、腾越道治所。
- 1942年,腾冲县成为滇西抗日抗战的主战场。
- 1942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后为第十二、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腾冲县皆为督察区驻地。
- 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经过127天的血战,全歼日军。腾冲县成为全国沦陷区中,国民革命军第一个彻底光复的县城[註 1]。
- 1949年底,第二次国共内战战事进入尾声。12月,卢汉云南起义。随云南全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1950年后,腾冲县历属保山专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专区、保山地区、保山市。
- 1980年代以后,腾冲再度成为云南的第二大贸易口岸,特别以翡翠贸易为大宗。
- 2010年,在腾冲县清水乡驼峰村重建的驼峰机场,就是为了纪念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主要的空中通道“驼峰航线”。
- 2015年,经民政部批准,撤销腾冲县设立腾冲市。[1]
地理
腾冲的国境线长达148.7公里,从腾冲到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腾冲县处于横断山西南端。腾冲位于高黎贡山西麓,气候与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气候类型包括从热带季风气候到高山气候的多种类型。因此不仅森林覆盖率高,而且物种极为丰富。
气候
腾冲属高原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19.8℃。冬季干燥,日照时间长,夏季多雨潮湿。
腾冲县(1971-200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16.4 (61.5) |
18.0 (64.4) |
21.2 (70.2) |
23.0 (73.4) |
24.1 (75.4) |
23.6 (74.5) |
23.2 (73.8) |
24.3 (75.7) |
24.1 (75.4) |
22.6 (72.7) |
19.6 (67.3) |
17.2 (63) |
21.4 (70.5) |
平均低温℃(℉) |
0.9 (33.6) |
2.4 (36.3) |
5.4 (41.7) |
9.5 (49.1) |
13.5 (56.3) |
16.9 (62.4) |
17.3 (63.1) |
17.1 (62.8) |
16.1 (61) |
12.3 (54.1) |
6.8 (44.2) |
2.4 (36.3) |
10.1 (50.2)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15.7 (0.618) |
30.3 (1.193) |
39.8 (1.567) |
75.5 (2.972) |
128.5 (5.059) |
285.9 (11.256) |
278.7 (10.972) |
249.1 (9.807) |
159.9 (6.295) |
144.2 (5.677) |
48.6 (1.913) |
21.8 (0.858) |
1,478 (58.189) |
平均降水日数(≥ 0.1 mm) |
4.3 |
6.5 |
9.7 |
16.3 |
18.6 |
26.0 |
28.5 |
26.2 |
21.1 |
14.8 |
7.1 |
3.5 |
182.6 |
平均相对湿度(%) |
71 |
67 |
65 |
71 |
78 |
88 |
90 |
88 |
87 |
84 |
79 |
75 |
78.6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243.6 |
210.1 |
221.3 |
191.1 |
174.9 |
93.7 |
73.6 |
111.2 |
130.0 |
175.6 |
212.3 |
243.4 |
2,080.8 |
来源:中国气象局 |
行政區劃
腾冲市下轄:[2]腾越镇、固东镇、滇滩镇、猴桥镇、和顺镇、界头镇、曲石镇、明光镇、中和镇、芒棒镇、荷花镇、马站乡、北海乡、清水乡、五合乡、新华乡、蒲川乡和团田乡。
满邑社区、热海社区、天成社区、秀峰社区、山源社区、火山社区、文星社区、观音塘社区、洞山村、朝阳村、洞坪村、永乐村、沙坝村、黄坡村、玉璧村、尚家寨社区、田心村、马常村、大宽邑社区、东升村、凤山村、油灯村、盈水村、岗峨村、山河村、云山村、侍郎坝村、核桃园村、勐连街村、上勐连村、寸家寨村、下勐连村。
旅游景点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腾冲地热火山、柱状节理(神柱谷),腾冲热海温泉。
- 国家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艾思奇故居。
-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和顺古镇
- 中国最西的道教名山:云峰山
- 中国唯一、世界三个酸性湖泊之一:腾冲青海
- 北海湿地
- 扯雀塘
- 樱花谷
荷花温泉,玛御谷温泉
- 江东银杏村
- 滇缅抗战博物馆
文化
小吃
腾冲有下列著名的小吃。
- 腾冲饵丝
腾冲饵丝是用腾冲特产硬米制作的,它有丝状和卷成块的 ,丝状的一般是汤了再吃,把水煮开后,加上特制好的汤(汤可以是用骨头熬的,带点淡淡的甜味:也可以用干腌菜煮汤,干腌菜做的汤清谈带点酸味,不油腻),再加上一些肉末、葱花、蒜油,制作简单不费时。卷成块的一般用来炒着吃,也就是大救驾。不过炒也可以,汤也可。
- 大救驾炒饵块
大救驾就是把饵块切成小块加上番茄、葱、鸡蛋、少量的蒜和一些常用的香料一起炒,不过炒饵块要乘热吃,冷了会变硬,口感会不好。
- 青龙过海汤
青龙过海汤是用干腌菜、胡辣子、葱、薑、蒜加开水冲制而成:如果用干腌菜煮汤还可以加上白豆腐、棕苞米,味道会更好。
- 撒撇
撒撇为傣族特色小吃之一,其主料是一种特制的细米线,他与凉粉有点相似, 但味道截然不同,主要是在蘸水上。撒撇有酸撒和苦撒。酸撒是用柠檬水加韭菜、芝麻油、辣子油还有其它香料调制而成,苦撒与酸撒的差别就是用牛苦水代替柠檬,苦撒可以去热。一般米线上加一些牛干巴、牛肺。因其解暑去热故而在云南十分流行,但是并非腾冲所独有。
名人
李根源,辛亥革命人物,同盟会会员。
李根澐,辛亥革命人物,同盟会会员
张文光,辛亥革命腾越起义领袖。
张鉴桂,辛亥革命人物,抗日将领,第八战区中将参谋长;
寸性奇,辛亥革命人物,国民革命军抗日将领,在中条山战役中殉国追赠中将;
王万龄,黄埔一期,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中将;
张耀枢,黄埔一期,国民革命军少将;
李弥,黄埔四期,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中将;
杨伯勋,中央滇军干校一期,黄埔四期,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少将;
张问德,辛亥革命人物,抗日县长;
张天放,抗日和民主革命代表。
寸树声,爱国民主人士。
艾思奇,中国哲学家。
友好城市
中国海门市[3]
中国黑河市爱辉区[4]
新西蘭远北区[5]
参看
- 黑河-腾冲线
- 徐霞客
- 驼峰航线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备注
^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县城被中国军队收复后,再度沦陷。1944年8月30日、9月2日,八路军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部队收复文登县、荣成县两县县城,未再度沦陷,故是中国军队最早彻底收复的县城。
参考资料
^ 民政部批准云南省撤销腾冲县设立腾冲市. 县民政局. 2015年8月5日.
^ 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腾冲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7.
^ 刘海滢. 海门与云南腾冲缔结友好城市. www.hmrb.com.cn. 《海门日报》. 2017-01-09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 腾冲市与爱辉区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www.tcxw.com.cn. 腾冲新闻网. 2017-05-25 [2018-05-15].
^ 腾冲与新西兰远北区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www.baoshan.cn. 保山新闻网. 2017-03-31 [2018-05-15].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