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貫太郎











































鈴木貫太郎

Kantarō Suzuki 1931.jpg

第42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任期
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
君主
昭和天皇
前任
小磯國昭
继任
東久邇宮稔彥王
个人资料
出生
1868年1月18日
(慶應3年十二月廿四)
和泉國大鳥郡伏尾新田(現大阪府堺市)
逝世
1948年4月17日(80歲)
日本千葉縣野田市
配偶
鈴木トヨ
鈴木たか
专业
海軍
签名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鈴木 貫太郎
假名
すずき かんたろう
平文式罗马字
Suzuki Kantarō

铃木贯太郎(1868年1月18日-1948年4月17日),日本海军大将,曾任天皇侍从武官长,在二二六事件中被重伤。在日本战败前夕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45年4月-1945年8月),對於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策具有主要影響。



生平


1868年1月18日,出生於和泉國大鳥郡伏尾新田(今大阪府堺市中區伏尾,關宿藩的飛地),是關宿藩藩士鈴木由哲的長男。1871年,本籍移至千叶县東葛飾郡關宿町(今野田市)。1877年,移居群馬縣前橋市。1884年,於海軍兵學校第14期入學,1887年毕业。在甲午戰爭时为水雷艇艇长,因率鱼雷艇冲入威海卫锚地击沉铁甲舰“定远”而扬名。


1898年,於海军大学首期毕业。海军大学毕业后为该校教官。日俄战争时,任第二舰队驱逐队司令,擊沉俄軍戰艦3艘、巡洋艦2艘,幫助日本海軍在对马海峡海战大勝,自己則獲贈功三級金鵄勳章。後任驻德國武官。1914年,晉升海軍次官,進行西門子事件的事後處理。1923年(大正12年),晉升海軍大將。1924年,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1925年,擔任海軍军令部部長。1929年1月,服预备役,担任侍从长。1929年2月,兼任日本枢密院顾问官。


1936年,在皇道派青年将领发动的帝都不祥事件(二二六事件)中,鈴木遭叛军安藤輝三大尉率領兩百人圍殺,鈴木中兩彈倒地,安藤打算向鈴木補刀。不過鈴木之妻鷹子上前泣阻,表示「自己願以命相代」,安藤眼見鈴木傷重將死,動了惻隱之心,向鈴木妻子道歉,表示他們對鈴木本人非常尊敬,是為了政治改革而不得不殺鈴木,並命部下們齊向鈴木敬禮後即離去,鈴木遂能保全性命。


1940年6月24日,任枢密院副议长。1940年7月,任教育审议会总裁。1944年,任枢密院议长。1945年4月组阁,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压制日本陆军强硬派,敦促昭和天皇下决心接受《波茨坦宣言》,结束战争。日本投降后,以「自己的使命已结束」為由,宣布内阁总辞。后再度任枢密院议长、皇族审议会总裁。他的一生,亲眼看见了日本海军的兴起、壮大與衰落。


著名的《终战诏书》(玉音放送)就是由时任日本首相的铃木贯太郎起草,迫水久常、川田瑞穗、安冈正笃执笔完成,其他内阁大臣亦曾参与修订。


1948年4月17日,死於肝癌,葬於千叶县東葛飾郡關宿町實相寺。大多數遺物在千葉縣野田市鈴木貫太郎紀念館展示。



外部連結



  • 鈴木貫太郎內閣與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鳥飼行博研究室



























































官衔
前任:
小磯國昭

日本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第42任:1945年
繼任:
東久邇宮稔彥王
前任:
原嘉道
平沼騏一郎


日本 日本樞密院議長
第20任:1944年-1945年
第22任:1945年-1946年
繼任:
平沼騏一郎
清水澄

前任:
原嘉道

日本 日本樞密院副議長
第14任:1940年-1944年
繼任:
清水澄
前任:
重光葵

日本 日本外務大臣
第42任:1945年(兼任)
繼任:
東鄉茂德
前任:
重光葵

日本 日本大東亞大臣
第42任:1945年(兼任)
繼任:
東鄉茂德
军职
前任:
山下源太郎

日本 日本海軍軍令部總長
第8任:1925年-1929年
繼任:
加藤寬治
前任:
竹下勇

日本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第15任:1924年
繼任:
岡田啟介
前任:
竹下勇

日本 日本海軍第1艦隊司令長官
第14任:1924年
繼任:
岡田啟介
前任:
村上格一

日本 日本海軍吳鎮守府司令長官
第15任:1922年-1924年
繼任:
竹下勇
前任:
小栗孝三郎

日本 日本海軍第3艦隊司令長官
1921年-1922年
繼任:
中野直枝
前任:
伏見宮博恭王

日本 日本海軍第2艦隊司令長官
1920年-1921年
繼任:
中野直枝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