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主义




改良主义(Reformism)是相对激进革命而言的修正主義政策。




目录






  • 1 概要


  • 2 主張


  • 3 評價


    • 3.1 正面評價


    • 3.2 負面評價




  • 4 例子


  • 5 參考





概要


改良主义主张在现有架构和基础上渐进演变、逐步进步,反对激烈变革,反对疾风骤雨式的推翻现有架构重新构造新架构的革命。



主張


改良主义宣扬阶级调和、阶级合作,主张在保存现有制度相对长期不变的条件下实行逐步社会改良的一种政治思潮。改革者會讓保守派安心,在不影響現有的社會制度下推動改革,在改善經濟同時,他們的改革亦得以實現,達到一定成果。反對者則認為改良主義者背叛革命,與當權者及既得利益者妥協,會使原有的革命目標無法實現。



評價



正面評價


根據史學家楊天石的定義,採用暴力或激烈方式徹底改變一種社會制度者為革命,採用非暴力方式以求對一種社會制度作溫和、緩慢改革者為改良。[1]:278界定可能不嚴密,但區分卻是清楚、明白。[1]:278
有說法認為,社會通過改良不斷革新,避免暴力革命衍生破壞和衝擊,推動社會生產秩序井然,自然是好事。[1]:293不斷改良,也就不斷進步。[1]:293社會蒙發展之益,而無代價過大之虞。[1]:293否則天天革命,社會將無寧日,也會走向進步和發展之反面。[1]:293改良和革命如影隨形。[1]:293



負面評價


歷史常例是:改良受阻,革命就會滋生。[1]:293因此一旦改良主義的主張失敗,原來的改良主義者,或者向前發展成為革命派;或者堅持原有立場,反對革命,甚至成為舊秩序保護者。[1]:293



例子



  • 容閎

  • 社會民主主義

  • 第三條道路



參考





  1. ^ 1.01.11.21.31.41.51.61.71.8 楊天石:〈論國民黨的社會改良主義〉,刊呂上芳:《論民國時期領導精英》,香港: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