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空軍
本條目存在隱藏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的标准。(2015年9月12日) |
中華民國空軍 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 (ROCAF) | |
---|---|
存在時期 | 1920年-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於 | 中華民國 |
軍種 | 空軍 |
規模 | 35,000人 , 約540架飛機 |
隸屬於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駐地 | 臺北市中山區 |
格言 | 「忠勇」 |
專用顏色 | 藍色 |
參與戰役 | 國民革命軍北伐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共內戰 越南戰爭 大漠計畫 |
指挥官 | |
空軍司令 | 張哲平(空軍二級上將) |
空軍副司令 | 熊厚基(空軍中將) 張延廷(空軍中將) |
空軍參謀長 | 劉任遠(空軍中將) |
空軍副參謀長 | 李大偉(空軍少將) 待定 |
佩章 | |
軍旗 | |
國籍標誌 | |
低能見度 |
系列条目 |
中華民國軍事 |
---|
中華民國國防部
|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
|
中華民國國軍
|
後備救災作戰部隊
|
相關軍事制度
|
臺灣軍事史
|
兵役法規
|
另見
|
其他臺灣系列 地理 - 經濟 - 交通 歷史 - 政治 - 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
中華民國空軍(英语: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缩写为 ROCAF)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空中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下轄空軍作戰指揮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空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空軍保修指揮部、空軍軍官學校,各作戰聯隊及基地指揮部等單位,員額約35,000人左右,是東亞地區重要航空部隊之一。
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之中指出中華民國空軍的任務是:「平時負責臺灣海峽偵巡、維護臺海空域安全,堅實戰備整備及部隊訓練任務,充實戰力完成戰備,主動協助災害防救;戰時全力爭取制空,並協同陸、海軍遂行各類型聯合作戰,以有效發揮空軍作戰之效能,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1]
目录
1 歷史
1.1 早期
1.2 抗日戰爭
1.3 國共內戰(大陸時期)
1.4 國共內戰(臺海戰役)
2 空軍勤務援助
2.1 飛龍計畫
2.2 越南戰爭
2.3 大漠計畫
2.4 印度洋大地震(2004年)
2.5 海地地震(2010年)
2.6 強烈颱風海燕(2013年)
3 願景及展望
4 軍備
5 採購計畫
5.1 執行中
5.2 計劃中
6 組織架構
6.1 編制
6.2 指揮
6.3 兵力
6.4 新兵入伍訓練中心
6.5 空軍兵科
7 標誌及佩章
7.1 軍徽
7.2 軍旗
7.3 機身國籍識別標誌
7.4 帽徽、領徽
7.5 階級肩章
8 軍事院校
9 主專長
10 名人
11 紀念
12 相關條目
13 参考文献
14 外部連結
歷史
早期
- 1910年5月13日,孫中山向革命黨人訓示:「飛航習練,為我黨人才中之不可無,其為用自有不能料之處。」號召華僑與國內青年學習航空。
- 1912年11月,北洋政府陆军部设立航空事务处,统管全国航空行政。
- 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東渡日本,籌辦航空學校於東京,並致書海外華僑,強調飛機為近世軍事運用之最大利器,籌款興辦航空。
- 1913年,北洋政府設立「南苑航空學校」。
- 1914年2月,北洋政府派出了4架飛機對白朗起義軍進行偵查,是為中國戰爭史上首次將空軍投入實戰。
- 1916年6月,孫中山委任日本人坂本壽一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航空總政司令,指揮兩架飛機在山東省濰縣對袁世凱軍進行威慑性飛行。[2]
- 1920年,航空局成立於廣州大沙頭,直轄飛機第一、二兩隊,為中國空軍建軍之始,當時僅有飛機三架與 JN-4 機兩架。
- 1921年,雲南設立航校;東三省成立航空處;浙江設立航空教練所。
- 1923年1月,孫中山因六一六事變與陳炯明決裂,組「討賊軍」向陳炯明主根據地廣東東江進軍,航空局所屬兩隊飛機隨行參戰,航空局長楊仙逸因飛機裝彈爆炸殉職,為中國空軍殉難之第一人。
- 1923年,廣州飛機製造廠完成「樂士文」機一架,為中國自製飛機之創舉。
- 1923年,北京政府設立「保定航空學校」;江蘇設立航空隊。
- 1924年,孫中山創立「廣東軍事飛機學校」於廣州,並有寇蒂斯機三架,由黃埔軍校畢業生中遴選八人學習飛行,號召青年群起學習,此為中國空軍飛行教育之濫觴,校址初設廣東山下「皮革」,後遷大沙頭飛機場附近之營房。
- 1925年,山東設立航空教練所,馮玉祥相繼成立西北邊防督辦公署航空司令部與西北軍航空處。
-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航空隊進抵武漢,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
- 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市,成立航空處,飛機重編為一、二兩隊。
-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攻克北京,接收北京政府之航空機構,為中華民國航空行政統一之始;航空處改為航空署,直隸於軍政部,轄航空隊四個隊,共有飛機24架。
- 1929年,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擴建空軍,首創航空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奠定國民革命軍空軍之基石。
- 1931年,中央軍校航空班遷杭州筧橋,改稱「軍政部航空學校」。
- 1932年,中央軍校航空班擴設為中央航空學校於杭州筧橋。[3]
- 1933年,制定空軍官制,航空署改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隊增編轟炸、驅逐、偵察各一隊,共為七隊。
- 1934年,航空署遷南昌,改為『航空委員會』,航空隊擴編為八個隊;籌設中央航空學校洛陽分校。
- 1935年,增編第 11、12、13、14 航空隊。
- 1936年,航委會遷回南京,空軍部隊擴充為九個大隊,統轄31個中隊,空軍至此始初具規模。
抗日戰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國空軍與日本侵略者作戰,造就了高志航和劉粹剛等空戰英雄。1938年5月,中華民國空軍出動首次獨特的任務,使用两架馬丁B-10轰炸机飛至日本本土,在長崎和佐賀市投放宣傳單。這比美軍杜立德1942空襲東京早了四年。戰爭中,密碼破解行動發揮了作用, 有一個配屬於日本登陸上海的部隊之無線電截聽單位,其中日本海軍少佐(海軍少校)和知恒蔵(Tsunezo Wachi)和一位中文密碼專家海軍大尉山田(Yamada),使日本能夠先發制攻擊國府空軍機場[4],造成中華民國空軍之損失。之後和來華助戰的蘇聯志願航空隊和美國人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一起保衛南京、武漢和昆明等城市,珍珠港事變後,中華民國空軍還聯合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共同作戰,开拓驼峰航线,配合盟軍反攻日本,以中國作為空軍基地,轟炸日本本土。二戰時期,中華民國空軍曾轟炸由日本統治的臺灣,在當時防空海報中被稱為「重慶機」。[5]
在1941年中租借法案通過、同年底日本對美宣戰以前,歐美國家基於各自對國際利益的顧慮,刻意忽視日軍在中國戰場的行動;致使中華民國空軍長期操作性能相對落後的劣勢機種與日本軍機對抗。抗戰前期除了蘇聯航空志願隊赴華參戰,國民政府還有試圖招募以外籍飛行員為核心的戰鬥部隊,但是招募而來的部隊戰力極差,因此於1938年解散;直到1941年陳納德獲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首肯下同意招募組織美籍志願部隊參與對日戰爭。
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加同盟國後,中華民國空軍自官校第12期學生起大量選派學員赴美訓練,提供更為完整的飛行教育;同時美國正式援助各型戰機供中華民國操作,藉以替換蘇聯製機種。包括早期的P-40戰鷹戰鬥機、P-43、P-66、A-29等機,後續與美軍同步運用P-40、P-51、B-24、B-25等現役機種,並合組「中美混合聯隊」,編制2個戰鬥機大隊(三大隊、五大隊)、1轟炸機大隊(一大隊),中美兩國飛行員共同組織的戰鬥部隊在中緬印戰場屢獲空中優勢,替抗戰勝利打下基礎。
1943年11月25日發生「中美混合團聯合空襲日軍駐新竹基地」戰役,使日本在臺灣新竹的日軍航空隊遭到慘重的損失。[6]
自民國25年蔣中正50歲生日的“五十獻機”全國活動之後,至抗日戰爭開戰前,1937年(民國26年),中華民國空軍編制如下:
空軍前敵總指揮:周至柔
副總指揮:毛邦初
參謀長:石邦藩
- 第一大隊:輕轟炸機大隊,轄第1中隊、第2中隊,裝備18架诺斯罗普-伽玛2E轻型轰炸机;大隊長曹文炳;抗戰爆發後諾機移交至二大隊補充
- 第二大隊:輕轟炸機大隊,轄大隊部、第9、11、14中隊,裝備诺斯罗普-伽玛2E轻型轰炸机共27架;駐守在杭州及廣德,大隊長張廷孟;
- 第三大隊:驅逐機大隊,轄大隊部、第7、8、17中隊,裝備美國波音281戰機10架、義大利布瑞达~27战斗机2架、菲亚特一32飞机6架、霍克3戰機9架;駐守在南京的句容,大隊長蔣其炎;
- 第四大隊:驅逐機大隊,轄大隊部、第21、22、23中隊,裝備美國寇蒂斯霍克3戰機28架;駐守在南昌,大隊長高志航,1937年11月高志航戰死後李桂丹接任,李後於隔年武漢會戰戰死,由毛瀛初繼任。四大隊到1945年抗戰勝利前一共經歷13任大隊長更迭
- 第五大隊:驅逐機大隊,轄大隊部、第24、25、28中隊,裝備美國寇蒂斯霍克3戰機28架;駐地南昌,大隊長丁紀徐;
- 第六大隊:偵察機大隊,轄大隊部、第3中隊、第4中隊及第5中隊,裝備美國道格拉斯飛行器公司O2MC偵察機45部;駐地南京,大隊長陳棲霞;
- 第七大隊:偵察機大隊,轄大隊部、第6、12、15、16中隊,編制2架O2MC偵察機、錢斯渥特飛機公司可塞機27架;駐地西安,大隊長陶佐德;
- 第八大隊:重轟炸機大隊,轄大隊部、第10、19、30中隊,裝備6架意大利Savoia-Marchetti S.72、6架德國He111-A0轟炸機,5架美國馬丁139W轟炸機;駐地南昌,大隊長李懷民;
- 第九大隊:對地攻擊機大隊,轄大隊部、第26、27中隊,裝備美國A-12攻擊機20架;駐地蚌埠,大隊長劉超然。
此外尚有5支直轄中隊:13中隊(7架道格拉斯O2MC)、第18中隊(8架道格拉斯O2MC、3架可塞機)、20中隊(11架可塞機)、29中隊(9架霍克3、3架霍克2)、31中隊(9架O2MC)。
除正規編制外,尚有暫編第32、34、35中隊,由航校教官編成之訓練單位。
總機數為295部,可用機數為234架,餘64架在維修中。
從七七事變到武漢失守,空軍殉國的飛行員約202位,平均年齡不超過23歲。部分殉國官兵如下:
高志航,第4大隊,大隊長,民國26年12月21日於周家口機場殉國,年29歲,被譽為中華民國的空軍“戰神”。
劉粹剛,第24中隊,中隊長,民國26年12月26日於高平迫降時殉國,年25歲,生前擊落敵機11架。
閻海文,第25中隊,飛行員,民國26年8月17日於淞滬會戰中被擊中後落入敵陣自殺殉國,年21歲。
樂以琴,第21中隊,副隊長,民國26年12月3日南京上空殉國,年22歲,淞滬會戰中一個月內擊落敵機9架,被譽為中華民國的空軍“空中四大天王”。
李桂丹,第4大隊,大隊長,民國27年2月18日武漢空戰中殉國,年24歲,在武漢空戰中創12分鐘獨殲敵機3架記錄。
沈崇誨,第9中隊,分隊長,民國26年8月19日淞滬會戰於餘山海面執行轟炸任務,因機件故障駕戰機撞擊敵艦殉國,年26歲,同機飛行員陳錫純。
陳錫純,第9中隊,飛行員,民國26年8月19日淞滬會戰於餘山海面執行轟炸任務,因機件故障駕戰機撞擊敵艦殉國,年23歲。
國共內戰(大陸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除了裝備持續接受美國援助全面換裝美式機種外,也接收日軍降機及工廠,組織架構也另外進行調整及改組,1945年9月裁撤了中美空軍混合團另行成立了「空軍第一聯隊」指揮戰爭期間由混合團指揮的一、三、五大隊,原先的航空委員會也正式於1946年6月改組為空軍總司令部,下轄5個軍區司令部,總編制人員數為129700人,作戰用飛機共556架。全空軍共編制為8個大隊又1個中隊的作戰單位。
為配合空軍番號整編及機種統一,自1946年6月起,空軍各主要作戰部隊番號及配備機種如下:
- 第一大隊(漢口):轟炸機大隊,轄1、3、4、9中隊,操作機種B-25J
- 第二大隊(上海):運輸機大隊,轄2、6、11、30中隊,操作機種C-46D;後配合任務屬性改名為空軍空運第二大隊、第二十大隊
- 第三大隊(徐州):戰鬥機大隊,轄7、8、28、32中隊,操作機種P-51D/K;32中隊1946年8月1日解編
- 第四大隊(北平):戰鬥機大隊,轄21、22、23、24中隊,操作機種P-51D/K;24中隊1946年8月1日解編
- 第五大隊(南京):戰鬥機大隊,轄17、26、27、29中隊,操作機種P-51D/K;29中隊1946年8月1日解編
- 第六大隊(北平):混編大隊、轄5、18、19中隊,操作機種為日本各型降機,5中隊操作轟炸機,18、19換裝驅逐機,因料件補充困難在1946年6月撤銷編制
- 第八大隊(上海):轟炸機大隊、轄33、34、35中隊,操作機種B-24M
- 第十大隊(南京):運輸機大隊、轄101、102、103、104中隊、操作機種C-46D、C-47B;原名空軍空運第一大隊,避免內部編號兩個第一混淆在1948年1月變更代號
- 第十一大隊(西安):戰鬥機大隊、轄41、42、43、44中隊,操作機種P-47D(41、42、43)、P-40N(44);42中隊因1946年7月換裝新機時發生集體迷航墜毀事件,於該年9月番號正式撤銷
- 第十二大隊(南京大校場):偵照部隊,轄第12中隊,操作機種F-5E、F-10
除1946年6月解編的六大隊日製戰機,1946年6月整編後空軍編制計有12支戰鬥機中隊、7支轟炸機中隊(4中3重)、8支運輸機中隊、1支偵察機中隊,總規模28中隊
1948年5月,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上將開始計劃把一部分機關撤到臺灣,稍後更進一步將航空工業與研究單位撤往臺灣。[7]:1841948年11月至1949年前半年,撤退速度突然加快,空軍總司令部、各軍區司令部、訓練司令部、供應司令部、航空工業局、軍校、各戰鬥部隊多數戰力約35,000人撤退到臺灣。[7]:184空軍戰機叛逃數量非常少。[7]:184中華民國空軍因此掌握臺灣海峽制空權及航道。[7]:184
國共內戰(臺海戰役)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後,中華民國空軍仍掌握中國大陸東南一帶的空中優勢;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引進噴射戰鬥機後,原本甚至可遠赴上海轟炸的空軍優勢便逐漸壓縮回福建省一隅。冷戰期間,因臺灣海峽、金馬等地多次出現大規模軍事衝突,中華民國空軍承擔起捍衛制空權的任務,多次取得空戰勝利,甚至出現追擊解放軍戰機回機場擊落敵機的紀錄。
除了空中優勢,在蔣經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牽線下,空軍組成兩支特殊任務中隊(34中隊:黑蝙蝠中隊、35中隊:黑貓中隊)專責穿越「竹幕」,滲透深入中國大陸,執行高風險性之空中情報蒐集作業。
1970年代以來,由於國際政治及區域戰略形勢的轉變,中華民國空軍的主要任務逐漸轉變為維護臺海空域制空權,以確保臺澎金馬地區的安全。
名稱 | 時間 | 戰果 |
十一五南麂山空戰 | 1955年10月15日 | 孫嗣文擊落敵米格機一架,首創軍刀機擊落米格機之紀錄。 |
七二一閩海空戰 | 1956年7月21日 | 歐陽漪棻擊落敵米格機二架、擊傷二架。 |
八一四平潭空戰 | 1958年8月14日 | 領隊李忠立少校擊落一架,秦秉均上尉擊落一架,中尉潘輔德、少尉尹滿榮可能合力擊落一架。我七號機劉光燦於返航時,在平潭附近失事墜海殉職。 |
九八澄海空戰 | 1958年9月8日 | 劉憲武上尉擊落二架、餘鐘禔少校、秦秉鈞上尉、梁金中中尉各擊落一架、朱偉明少尉擊落一架、梁金中中尉擊傷一架。五比零紀錄。 |
九一八金門空戰 | 1958年9月18日 | 孫嗣文少校,劉心業中尉,陸養仲少尉各擊落一架,林文禮上尉擊落二架。總計,兩次戰役戰果豐碩,以五比零擊敗敵機。 |
九二四溫州灣空戰 | 1958年9月24日10時34分 | 米格十七型機被錢奕強擊落兩架,李叔元、傅純顯、宋宏焱、馬大鵬、夏繼藻、王淵博各擊落一架,唐積敏、李載權合力擊落一架,共計九架。又劉賡元、宋宏焱各擊落一架,冷培澍擊傷一架,此役前衛分隊一至四號機先後使用空對空響尾蛇飛彈命中敵機,此為全世界首次以響尾蛇飛彈擊落米格十七型飛機之先例。安全飛返基地。 |
雙十馬祖空戰 | 1958年10月10日07時33分 | 路靖少校擊落一架、丁定中上尉擊落二架、葉傳煦上尉擊落一架、張迺軍少尉與米格機互撞後下落不明,羅承光、靳大紀各擊傷一架。空軍以五比一獲勝。 |
一一三空戰 | 1967年1月13日13時02分 | 第三大隊中校輔導官蕭亞民率上尉飛行官胡世霖,少校分隊長楊敬宗上尉,飛行官石貝波駕F-104G 機四架,於十二時五十一分起飛,航向金門東北執行任務。十三時零七分,長機及二號僚機發現解放軍兩架並辨認為米格十九型機,長機發射飛彈一枚未射出,二號機胡世霖上尉同時亦射出飛彈一枚,命中敵機並冒出黑煙,向右下方雲中急墜。十三時零八分四號機石貝波上尉,接敵至四千呎時判明為解放軍米格十九型機後,即發射飛彈一枚,目睹敵機中彈著火墜入雲中,空戰結束後,楊敬宗上尉失蹤確認殉職。 |
空軍勤務援助
飛龍計畫
1962年1月12日,美國中情局駐臺北代表克萊恩向蔣經國表示,將裝有電子反制設備之C-123運輸機予臺灣,便於反攻大陸時特種作戰空投之用,此為中華民國國防部所稱之「飛龍計畫」[8]之始。9月時,國軍已有30名飛行員赴北卡羅萊納州接受C-123機飛行訓練;1963年2月,美方5架C-123運抵臺灣;7月2日,國軍結訓飛行員駕駛C-123機,在南越執行了首次任務,並在榮市以西之山區空投了代號為「巨人」(Giant)之特戰部隊。[9]
1964年2月,美方再與蔣經國商議。美方決議加強對越北之敵後作戰情報工作,商請中華民國同意美國徵求選用駕駛該型飛機共9個組的空勤人員,並要求中華民國現役空軍飛行員以退役身分轉任中華航空公司,受當時美國支持的越南航空公司雇用,由駐越美軍司令部特戰組節制指揮,協助空投南越情報員至越北。[10]
此任務一直持續到1968年間結束。
越南戰爭
越方亦請求中華民國提供C-46運輸機,主要用於救援難民。
大漠計畫
中華民國空軍從1979年開始每年派遣近百名現役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以 沙烏地阿拉伯 軍人的身份軍援 葉門阿拉伯共和國 的祕密計劃。直到1990年,南北葉門統一,大漠計畫才结束,中華民國空軍共在12年中派出700多位人員[11][12][13]。
印度洋大地震(2004年)
在幫助東南亞海嘯救災任務前,中華民國空軍C-130塗掉國徽,以避免與沒有中华民国建交之國家的政治爭論
[14][15]
海地地震(2010年)
中華民國國防部並派出空軍C-130運輸機中轉美國亞利桑那州軍事基地加油後,經另一邦交國多明尼加轉往海地運送人道救援物資,這也是中華民國空軍史上最遠航程的海外飛航任務。[16][17]
強烈颱風海燕(2013年)
國防部快速派遣C-130運輸機是首架降落菲國機場的人道救援軍機,總計出動了18架次,運送緊急救援物資逾130噸。[18][19]
願景及展望
- 2009年12月,軍方和漢翔簽訂「翔展計畫」合約,漢翔獲得168億新臺幣的經費,將在4年內為71架經國號進行升級為F-CK-1A/B MLU。其餘56架F-CK-1A/B將於第一波升級結束之後再行評估[20]。
- 2011年9月21日,美國政府同意最新對臺軍售F-16A/ B戰機升級案,性能相當於E/F型[21]。
- 2013年5月15日,空軍一架F-16單座戰機因機件故障墜落高雄外海。同年5月20日空軍一架幻象2000戰機在苗栗後龍墜海。兩起事故導致不少軍方人士及立委關注本土國防工業之發展。立委林郁方表示,臺灣應該掌握一些本土國防工業,像國產的IDF經國號戰機妥善率就很高,問題就在於可以隨時更換零件、隨時保養。前空軍作戰部司令李貴發提醒軍方,了解原本規定應該檢查項目,是否不夠周全,造成維修與檢查盲點。建議軍方與這兩型戰機製造廠商深入研究與了解,以免影響飛行員信心。另外也表示對於發展本土國防工業,他則憂心經國號戰機性能較差的問題,但仍支持本土國防工業應該要加強[22]。
- 2014年9月25日,空軍司令部以建立「早期預警、防敵奇襲、遠距接戰」之空軍戰力為目標[23]
- 建立遠距偵蒐、爭取早期預警。
- 整合C4ISR系統,有效發揮戰場管理功能。
- 自力研製、籌購遠距精準反制武器,提升反制效能。
- 規劃下一代戰機、強化整體戰力、爭取攻勢機動。
- 整合產、官、學資源,重點發展航太科技,獲取主動優勢。
- 精實兵力結構、適切組織調整,發揮編裝效能。
- 精進教育訓練,提升人員素質,達到以質勝量。
- 未來以購買F-35B第五代匿蹤垂直起降戰機為目標
- 未來以購買F-18、F-15戰機為可能選項
軍備
中華民國空軍軍備以美制裝備為主,直到1990年代的二代機計畫購入了法國幻象戰機、美國F-16戰機還有中華民國經國號戰機全軍大致上共有330架主力戰機。
F-CK-1經國號戰鬥機
F-16戰隼戰鬥機
幻象2000-5戰鬥機
E-2K空中預警機
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
C-130H力士型運輸機
開放參觀的海鷗部隊EC225直昇機(新竹基地)。
示範低空垂降救援的S-70C(臺北松山基地)
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T-82防空炮
搭配天兵防空系統的麻雀飛彈發射器
MIM-23鷹式飛彈
Antelope Air Defense System 捷羚防空飛彈系統
歐瑞康GDF-006 35快砲
採購計畫
執行中
- F-16延壽升級案:2011年9月21日美國政府同意最新對台軍售案,提升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至F-16V[24]。包括:
- 176套主動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AESA雷達)
- 176套嵌入式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
- 176套ALQ-213電戰管理系統
- 86具戰術資料鏈終端機
- 128具頭盔瞄準系統加夜視鏡
響尾蛇空對空飛彈:140枚AIM-9X實彈、56枚訓練彈、5具遙測數據包- 16套GBU-31V1聯合直接攻擊炸彈組
- 80套GBU-38 JDAM聯合直接攻擊炸彈組
- 雙模/全球定位雷射導引炸彈(6枚GBU-10加強型鋪路爪II型或GBU-56雷射JDAM,80枚GBU-12加強型鋪路爪II型或GBU-54雷射JDAM,16枚GBU-24加強型鋪路爪III型)
- 64枚CBU-105傳導引爆炸彈並附風偏導正彈藥投放載具
- 153具LAU-129飛彈發射架並附飛彈介面
- 升級現有82套ALQ-184電子反制莢艙以納入數位射頻儲存記憶體技術(DRFM)或購買全新電子反制莢艙(AN/ALQ-211(V)9整合DRRFM的空中整合防衛性電戰包(AIDEWS),或AN/ALQ-131整合DRFM的萊艙)
- 升級現有28具SHARPSHOOTER神射手電子光學紅外線瞄準莢艙、26具AN/AAQ-33狙擊手瞄準系統或28具AN/AAQ-28 Litening精確瞄準系統
- 升級現有158具APX-113敵我辨識整合詢答機
- 於機身施塗HAVE GLASS II電磁波吸附匿蹤塗層
- 66架新型T-5藍鵲高教機(包括雷虎小組的座機)(2017年~2021年)
- 織女星專案:戰機引擎研發,增加引擎推力[25]
- 陸基機動性近迫防空快砲系統
計劃中
- 自研自製新一代戰機
- 計畫採購其中之一:F-18E/F或F/A-18XT、F-15C/D、F-15 2040C。[26]
- 計畫採購F-35B戰機[27]
- 計畫採購KC-135空中加油機(評估中)[28]
組織架構
編制
- 內部單位(2室、7處、1儀隊)
- 附屬機關(5指揮部、1學校、1中心、7聯隊)
2017年12月1日番號更名第一聯隊至第七聯隊
聯隊 | 基地 | 操作機型 |
---|---|---|
空軍第一戰術戰鬥機聯隊(原443戰術戰鬥機聯隊) | 臺灣臺南 | F-CK-1 |
空軍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原499戰術戰鬥機聯隊) | 臺灣新竹 | Mirage 2000(幻象2000) |
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原427戰術戰鬥機聯隊) | 臺灣臺中 | F-CK-1 |
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原455戰術戰鬥機聯隊) | 臺灣嘉義 | F-16/S-70C/UH-60M/EC-225(空軍救護隊) |
空軍第五戰術混合聯隊(原401戰術混合聯隊) | 臺灣花蓮 | F-16/RF-5/RF-16 |
空軍第六混合聯隊(原439混合聯隊) | 臺灣屏東 | E-2K空中預警機/C-130H力士運輸機/P-3C反潛機 |
空軍第七飛行訓練聯隊(原737戰術戰鬥機聯隊) | 臺灣臺東 | F-5E/F-5F |
- 任務編組(2中心)
指揮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歷任空軍司令
兵力
35,000人
新兵入伍訓練中心
- 空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 空軍基地訓練指揮部
- 空軍測評戰研中心
- 空軍戰術訓練中心
空軍兵科
空軍沒有兵科,只有專長區分。
- 軍官專長:補給、政戰、飛彈(防空部隊)、電戰、飛行、領航、航空工程
- 士官專長:補給、政戰、飛彈(防空部隊)、電戰、飛行、領航、航空工程
- 空軍所有士官兵著禮服之領章統一圖示,以一對翅膀及三葉螺旋槳合體之徽章為主。
標誌及佩章
軍徽
青天白日國徽象徵軍人效忠國家,保衛國家疆域之意涵。- 飛鷹雙翅:飛鷹是飛行速度最快、膽量最大的鳥類,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空軍都用飛鷹當成象徵,在空軍軍徽的飛鷹代表「有我無敵,冒險敢死」之精神。
國花梅花象徵克服惡劣環境、堅忍不拔之精神,代表國軍軍人有克服自然堅忍不拔之毅力,為救國戰勝一切的本能,贏得最後之勝利。- 嘉禾代表祥瑞及豐收戰果之意。
軍旗
機身國籍識別標誌
一般
低視度
帽徽、領徽
階級肩章
軍事院校
-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
- 中華民國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主專長
- 軍官專長:補給、飛行、領航、步兵、防空砲兵、政戰、飛彈、電戰、航空工程、攔管。
- 士官專長:補給、飛行、領航、步兵、防空砲兵、政戰、飛彈、電戰、航空工程。
不同於陸軍、海軍以官科分別及官科領章肩章圖示辨識,空軍所有士官、軍官、將官穿著禮服的領章統一圖示、以一對翅膀及三葉螺旋槳合體的徽章為主
- 徽章請參考士兵臂章內的等級上方標誌
名人
唐飛,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院長
王叔銘,參謀總長、中華民國前駐約旦王國大使
周志開,1942年10月25日一架由中華民國空軍周志開駕駛的P-43戰鬥機在陝西省洋縣上空擊落日本軍百式司令部偵察機一架,首開P-43戰鬥機在中國的空戰紀錄。
杜兆华,二战期间壮烈成仁
高志航,素有「空軍戰神」之稱,為第四大隊隊長,於周家口遭日軍投下的炸彈而殉職。
阎海文,国民政府空军飞行员,在执行轰炸日军指挥部命令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阎跳伞后误落敌阵,遭重重包围,阎用随身手枪毙敌多人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日军敬佩其壮烈行为,为其立碑“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柳哲生,對日抗戰結束時擔任第5大隊24中隊長,獲頒9星星序,意即9架正式擊落紀錄,中華民國空軍官方認可擊落架數最高的王牌飛行員
陳瑞鈿,美國華僑,二次大戰美國第一位王牌空戰英雄之一。
樂以琴,對日抗戰著名王牌之一,於八一四時在上海上空同日擊落四架日軍戰機,後又於南京上空擊落一架日機,最後戰死殉國。
劉粹剛,中華民國空軍早期王牌之一。
李學炎,李學炎軍旅渝一甲子,竭盡心力守護領空,共獲頒宣威獎章、飛虎獎章、勝利勳章、雲麾勳章及美國自由勳章等25座勛獎章,勛績卓著。
衣復恩,中華航空的創辦人,亦曾擔任蔣中正座機駕駛。中將退役後,曾擔任亞洲化學董事長。
陳懷生,本名陳懷。空軍黑貓中隊隊員,隊徽就是出自他的設計,於1962年9月9日駕駛U-2偵察機偵查大陸江西地區,遭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發射飛彈擊落身亡。
周永隆,中華民國空軍作戰飛行時數記錄保持人
歐陽漪棻,1956年7月21日駕駛F-84戰鬥機獨力擊落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兩架米格-17、擊傷兩架米格-17,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 胡世霖、石貝波,一一三空戰駕F-104星式戰鬥機擊落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米格戰機
李叔元,九二四空戰,創下世界首位空軍飛行員使用AIM-9響尾蛇飛彈擊落米格戰機紀錄--新竹機場
華錫鈞,空軍前35中隊(黑貓中隊)飛行員,航空工業發展中心主任,後兼任中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被譽為是「IDF之父」。
吳康明,安翔計畫經國號戰機戰機原型試飛員,現為漢翔公司顧問
伍克振,試飛IDF經國號戰機二號原型機進行穿音速試驗時失事
馮鵬年,臺灣電視史上第一位氣象科畢業的氣象主播與第一位男性氣象主播
俞川心,知名氣象主播,前空軍氣象聯隊少將聯隊長
李富城,知名氣象主播,前空軍氣象聯隊副聯隊長
施孝瑋,知名軍事專家,軍事雜誌總編輯,前空軍499戰術戰鬥機聯隊基地勤務大隊
劉廣英,氣象學家,前空軍氣象聯隊氣象中心少將聯隊長
蕭天潤,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後駕機投誠中華民國,是著名的反共義士之一
何子雨,中華民國空軍少校,2017年11月,駕機執行訓練時失踪。
紀念
1940年,空軍抗戰3周年,時任航空委員會祕書長的宋美齡,建議國民政府為紀念八一四空戰,這首次中日空戰的勝利,進一步激勵民心士氣,鼓舞全國人民抗戰熱情,決定將每年8月14日這一天,定為中華民國"空軍節"。[29]。
相關條目
- 國民革命軍
- 中華民國國軍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中華民國空軍軍歌
- 飛虎隊
- 中美空軍混合團
- 黑蝙蝠中隊
- 黑貓中隊
- 大漠計畫
- 中華民國空軍第12戰術偵察機中隊
- 中華民國空軍46中隊
- 第21戰鬥機中隊
- 中華民國空軍雷虎特技小組
- 空軍氣象聯隊
- 中華航空
- 美國對台軍售
- 江國慶案
- 國軍與解放軍間的駕機叛逃事件
参考文献
^ http://air.mnd.gov.tw/Publish.aspx?cnid=938&p=56502&Level=1
^ http://cwlam2000.0catch.com/cafx33.htm
^ http://air.mnd.gov.tw/Publish.aspx?cnid=954&p=12569&Level=3
^ Layton, Edwin T.; Pineau, with Roger; Costello, John. "And I was there" : Pearl Harbor and Midway--breaking the secrets 1st ed. New York: W. Morrow. 1985. ISBN 0-688-04883-8.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 Freddy貼出戰時防空海報 訴說當時臺灣人生命記憶
^ 藍天飛虎李學炎將軍辭世 忠勇氣節永流芳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2-19.
^ 7.07.17.27.3 松田康博:〈蔣介石的領導風格與遷臺戰略〉,刊呂芳上主編:《論民國時期領導精英》,香港: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 關於飛龍計畫的解密檔案,可在國史館查到,但國史館目前不開放網上閱覽,需親至觀看;與此相關的諸多特種任務計畫,如南星、快刀、新生、野龍、神龍等計畫,不在此文討論範圍內,故略過。
^ The Way We Do Things-Black Entry Operations into North Vietnam,Thomas L. Ahern(英文)
^ 〈蔣經國與納爾遜會談紀要(四)〉,《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5-010301-00006-007,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20A。
^ 劉忠武. 大漠案揭密:中華民國兵援外交祕史. 智庫. ISBN 9867264096.
^
羅添斌. 失落的大漠中隊─中華民國空軍的祕密任務. 麥田. ISBN 9577087450.
^
曾瓊葉. 鐵翼雄鷹:大漠計畫口述歷史.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2010. ISBN 978-986-02-5807-3/ISBN 978-986-02-5807-3.
^ http://news.asiaone.com/news/asia/taiwan-c-130-aircraft-deliver-relief-supplies-philippines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31/n2805073.htm
^ 我國C-130H運輸機完成運送援贈海地的救援物資
^ C-130海地救援 國軍製作紀念章,TVBS
^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11290043-1.aspx
^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11120039-1.aspx
^ 萬劍飛彈測試畢 103年部署, 中央社新聞
^ 馬政府:軍購金額創紀錄 續爭取F-16C/D型
^ 摔戰機 立委籲發展本土國防. 中央社. 2013-05-20 (中文(台灣)).
^ http://air.mnd.gov.tw/Publish.aspx?cnid=1780&Level=1
^ 馬政府:軍購金額創紀錄續爭取F-16C/D型(新頭殼、2011年9月22日)
^ 中科院啟動研發 新戰機雛形10年後見
^ 空軍將向美採購F-18戰機 壓制共軍蘇30戰機
^ 我對美軍購提出採購F-35戰機 國防部長嚴德發證實
^ 國防部長證實 已向美方提採購F-35戰機
^ 八一四空战. 中國軍網. 2005-07-19 [201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中華民國空軍
- The Northrop F-5 Enthusiast Page
-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原空軍退役人員協會)
- 98年度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
- 中華民國空軍戰史-台海戰役
|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