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比里亞
提比里亞
| |
---|---|
希伯來語轉寫 | |
• 轉寫 | Teverya |
提比里亞夜景 | |
![]() ![]() 提比里亞 在以色列的位置 | |
坐标:32°47′40″N 35°32′00″E / 32.79444°N 35.53333°E / 32.79444; 35.53333坐标:32°47′40″N 35°32′00″E / 32.79444°N 35.53333°E / 32.79444; 35.53333 | |
行政区划 | 北部区 |
政府 | |
• 类型 | 城市 |
• 市長 | 罗恩·科比 |
面积 | |
• 总计 |
10,872 杜纳亩(11 平方公里 或 4 平方英里) |
人口(2015年)[1] | |
• 總計 | 42,610 |
聖經人物或地方名稱 | |
---|---|
天主教譯名 |
提比里亞 |
新教譯名 |
提比里亞 |
伊斯兰教譯名 |
提比里亞 |
希伯來語 | טבריה |
希伯來語轉寫 | Təverya |
提比里亞希伯來語拼音 |
Ṭəḇeryāh |
古希臘語 | Τιβεριάς |
阿拉伯語 | طبرية |
阿拉伯語轉寫 | Ṭabariyyah |

1862年的提比里亞舊城廢墟
提比里亞或太巴列(希伯來語:.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kenaz","Taamey David CLM","Taamey Frank CLM","Frank Ruehl CLM","Keter YG","Shofar","David CLM","Hadasim CLM","Simple CLM","Nachlieli","SBL BibLit","SBL Hebrew",Cardo,Alef,"Noto Serif Hebrew","Noto Sans Hebrew","David Libre",David,"Times New Roman",Gisha,Arial,FreeSerif,FreeSans}טְבֶרְיָה,Tveria,Tiveria (audio) 帮助·信息,阿拉伯语:طبرية,Ṭabariyyah,古希臘語:Τιβεριάς,Tiberiás,希臘語:Τιβεριάδα,Tiveriáda,英语:Tiberias,/taɪˈbɪəriəs/),以色列城市,位於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海畔的下加利利。1948年被以色列占领。目前是以色列的一個古城。
提比里亞建於公元20年,由大希律王的兒子、加利利行省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於Rakkat的廢墟上所建,並成為加利利行省的省會。「提比里亞」的名字源自當時羅馬帝國的君主提庇留。
希律王執政時,猶大行省的猶太人拒絕前往當地殖民,認為當地不潔淨,因為當地有一個墳場。提比里亞被視為是猶太教四大聖城之一,猶太傳統相信彌賽亞在當地崛起,而猶太公會亦會在當地復興。
姊妹城市
提比里亞的友好城市有:
中國无锡市,自2007年起
法国蒙彼利埃,自1983年起
德國厄姆斯,自1986年起
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自1989年起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圖爾薩
美國纽约州大內克
參考文獻
^ List of localities, in Alphabetical order (PDF).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 [2016-10-16].
外部連結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提比里亞 |
- Tiberias - City of Treasures: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Tiberias Excavation Project and information about how you can volunteer and help excavate the site
- Three early photos of Tiberias
- Pictures of Tiberias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