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




火槍有下列幾種意思:




五代(10世纪)归义军,《降魔變》絹畫中的噴火器火槍(圖中右上角),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法國巴黎市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明代的火槍,為裝上噴火器的長槍。



  • 附有燃燒物的槍矛,用途是投擲縱火,也會以投石機來發射,於《武經總要》[1]中有記載。

  • 綁上噴火筒的槍矛,如梨花槍、飛火槍,最早可能出現於五代(敦煌壁畫中有描繪紀錄),宋代時宋朝與金朝對北方民族的戰爭中被使用,在明朝書籍《武備誌》的介紹中,火鎗的柄長六尺,槍頭約一尺,槍頭付雙鈎鐮雙噴筒,並註明此槍因有兩噴筒而得名為火鎗。

  • 現代人對古代槍械的統稱。如:鳥銃、種子島銃、褐筒、傑撒伊步槍亦屬之。



參考文獻





  1. ^ 《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二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