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區




坐标:23°09′55″N 120°10′37″E / 23.165256°N 120.177040°E / 23.165256; 120.177040























































佳里區
Jiali District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佳里區位於臺南市內西方
佳里區位於臺南市內西方
行政區管轄
臺南市
行政區類別

舊稱 蕭壠社
總面積 38.9422平方公里
(臺南市的第27位
戶數 20,745戶
人口 59,073人(2019年2月)
(臺南市的第11位
區長 葉誌明
區公所位址 六安里忠孝路5號
區劃 16里257鄰
機關網站
佳里區公所
郵遞區號 722
鄰接行政區
學甲區、將軍區、七股區、
西港區、麻豆區

臺南市位置圖
佳里區位置圖

佳里區位於臺灣臺南市西部,北鄰學甲區,西鄰將軍區,西南連七股區,東鄰麻豆區,南接西港區。縣市合併前為全縣人口最多的鎮。全境地勢平坦,海拔約5.5公尺,境內有將軍溪與七股溪流經。


本區是北門地區鹽分地帶的門戶及政經中心。日治時期以來出了許多鹽分地帶文學家及詩人,被視為臺灣文學重鎮。此外也是西拉雅系平埔族蕭壠社的聚居地,為臺灣最早的西拉雅文化發源地之一。代表作物為牛蒡,有「牛蒡的故鄉」之美譽。本區足球風氣鼎盛,有四級足球,均曾獲全國冠軍。




目录






  • 1 歷史


    • 1.1 蕭壟屠殺事件


    • 1.2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 2 行政區劃與主要聚落


  • 3 人口


  • 4 歷任首長


    • 4.1 鎮長


    • 4.2 區長




  • 5 經濟


  • 6 地方名人


  • 7 交通


    • 7.1 公路


    • 7.2 鐵路


    • 7.3 客運




  • 8 教育


    • 8.1 高級中等學校


    • 8.2 國民中學


    • 8.3 國民小學




  • 9 醫療社福


  • 10 公共設施


    • 10.1 藝文場館


    • 10.2 公園


    • 10.3 運動場館




  • 11 旅遊


  • 12 宗教


    • 12.1 長老教會


    • 12.2 蕭壠廟宇


    • 12.3 西港廟宇


    • 12.4 佳里興廟宇




  • 13 特產


  • 14 目前近況


  • 15 參見


  • 16 參考文獻與備註


  • 17 外部連結





歷史


佳里區舊稱「蕭壠」或「蕭壟」,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譯,意為「契約之地」。昔日蕭壠社與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共稱平埔族四大社。[1]「蕭壠(Soulang)」一語有「河川曲流處」的意思,剛好可以說明這個社的特色:位於曾文溪下游,瀕臨河岸亦靠近海口,是各社中最依賴魚產的村子。[2]荷治時期荷蘭人曾授予蕭壠社民牛隻使用,為第一批引進台灣的牛隻。另外荷蘭人為了在地的基督教信仰教育,1659年也在此設立東印度地區第一間以當地人為招募對象的「蕭壠神學院」,這也成為了臺灣第一所神學院。[3]


明鄭時期,鄭成功死亡之後,鄭襲和鄭經因為繼位問題爆發戰爭,雙方軍隊就此在佳里區交戰。


清朝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蕭壠居民協助清朝官兵平亂有功,乾隆皇帝恩旨,賜名蕭壠為「旌義」,以示獎勵。[4]


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北臨古曾文溪(今將軍溪),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十九世紀中葉古曾文溪改道、臺江陸浮後,佳里區才位於內陸至今。


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下之永定里及開化里,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1787年後諸羅改名嘉義,繼續隸嘉義縣管轄;清末1887年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為郡治;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蕭壟屠殺事件



因日本某親王(據說是北白川宮能久)於臺南鹽水被暗殺,當時軍隊行經蕭壟,而導致於1895年農曆9月3日蕭壠居民被血腥屠殺,死亡人數據達兩千人。當時的生還者回憶:「事後,庄民前來收屍,整整裝十八輛牛車之多,由於死亡人數太多,連棺木都一棺難求。」因此佳里區在每年農曆九月三日,有祭拜因走番仔反而犧牲的祖先習俗。


1895年10月10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區),當地義軍領袖林昆岡,以敢死隊之勢捍衛區裡。然而武器窳劣不敵,退據蕭壟街(今臺南市佳里區)。於是日軍大肆搜索,民兵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躲到坑裡避難的臺灣人無一幸免。


關於佳里的舊地名「蕭壠」,有傳說即認為是得自當地在事件中消失了很多人後而取的「消人」。由於早在1699~1704繪製之康熙臺灣輿圖即有出現蕭壟社的地名,因此此傳說不足採信。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現時佳里區的範圍,在過去各屬蕭壠堡、佳里興堡與西港仔堡的一部分。













































































政權 起訖年份 行政區

荷治時期
1644~1661

北部地方會議區蕭壠社

明鄭時期
1661~1664

天興縣
1664~1683

天興州

清治時期
1684~1787

臺灣府諸羅縣
1787~1887
臺灣府嘉義縣
1887~1895

臺南府嘉義縣

日治時期
1895~1897

臺南縣嘉義支廳
1897~1898

嘉義縣蕭壟辦務署
1898~1901

臺南縣蔴荳辦務署
1901~1909

鹽水港廳蕭壟支廳
1909~1920

臺南廳蕭壟支廳
1920~1933

臺南州北門郡佳里庄
1933~1945
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

中華民國時期
1945~1950

臺南縣北門區佳里鎮
1950~2010
臺南縣佳里鎮
2010至今

臺南市佳里區


行政區劃與主要聚落




佳里區中山路上的老街屋(佳里金唐殿旁)


本區共轄16里,因歷史與地緣關係可劃分為五個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警察派出所,隸屬於佳里分局。1963年下廍里改名為嘉福里、1969年中元里改名為忠仁里。2018年鄰里整併,營頂里、溪州里合併為營溪里;禮化里、興化里合併為佳興里;頂廍里、嘉福里合併為下營里;通興里、龍安里、蚶寮里合併為塭內里;三協里併入子龍里;漳州里併入海澄里;安西里拆成安西里與文新里,且光復路以東部分併入東寧里;建南里拆成建南里與南勢里。


  • 佳里地區:六安里(區公所)、安西里、忠仁里、東寧里、建南里、南勢里、鎮山里、文新里

(佳里市區,角頭:東勢角、潭墘、大路尾、南勢、三五甲)

  • 子龍地區:子龍里、民安里

(子龍廟、同安寮、新宅、後莊、潭墘、菜寮)


  • 塭內地區:塭內里

(塭子內、外渡頭、林投內、蚶寮、頂破坪一部、埔頂、東勢寮、港墘)

  • 延平地區:下營里、海澄里

(下營(頂下廍)、番子寮、北頭洋、萊竿寮、後港腳)

  • 佳興地區:佳化里、佳興里、營溪里

(佳里興(細分:頭前許、後壁曾、潭仔墘)、蘇厝寮、營頂、溪州)


人口


以下為依據佳里戶政事務所2018年2月底的資料:






















































































































































里名 鄰數 戶數 人口 地區
溪州里 10 148 416
佳興
營頂里 10 290 774 佳興
佳化里 13 837 2407 佳興
禮化里 15 366 1033 佳興
興化里 18 504 1369 佳興
六安里 18 1782 4774 佳里
東寧里 20 780 2030 佳里
忠仁里 15 1155 3350 佳里
安西里 57 4692 14069 佳里
建南里 38 3638 10241 佳里
鎮山里 23 2135 6612 佳里
龍安里 19 418 1180
塭內
通興里 14 384 1101 塭內
蚶寮里 11 344 894 塭內
海澄里 15 882 2546 延平
嘉福里 12 368 1008 延平
頂廍里 11 371 1065 延平
民安里 10 614 1785 子龍
子龍里 17 1010 2711 子龍
總計 346 20713 59335

佳里人口雖尚未突破六萬人,但由於該區為大北門區政經中心,加上市區地價普遍較高,使周邊鄉鎮通勤者並未設籍於佳里,因此據估計每天流通於佳里區應在六萬人以上。[5]



歷任首長



鎮長












































































































任次 姓名 就職日期 備註
代理
李瑞池
1946.1
官派
1
1946.11
改為間接選舉(鎮民代表)
2
1948.11

1
1951.8.1
改為直接選舉(民選)
2
1953.8.1

3
1956.8.1

4
魏順安
1960.1.15

5
1964.3.1

6
林四河
1968.3.1

7
楊加興
1973.4.1
(《佳里鎮志》就職日期有誤,此為更正日期)
8
莊三立
1977.12.30

9
1982.3.1

10
魏順益
1986.3.1

11
黃仙井
1990.3.1

12
1994.3.1

13
邱建男
1998.3.1

14
2002.3.1

15
徐正男
2006.3.1



區長


由直轄市長官派。



























任次 姓名 就職日期 備註
1
王崑源
2010.12.25
代理區長
2
黃慶堂
2011.11.23

3
葉誌明
2017.03.01



經濟


本區在縣市合併前為臺南縣5個五萬人口以上的鄉鎮市之一,僅次於北方的新營與南方的永康、仁德、歸仁[6],如此的人口也造就了商業機能的發達,市區約以文化路、延平路、新生路、光復路所包圍的區塊為核心區域,而中山路、光復路、延平路等主要的南北向街道沿新生路以南也有相當的繁榮度,金融機構等亦不在少數。鄰近學區的安西路一帶近年來則因黃昏市場興起、連鎖超市的進駐等因素帶動人潮的往來。近郊另有連鎖大型賣場大潤發進駐,是臺南市中部地帶唯一的一間量販店[7];其他商店業者,如全聯福利中心、寶雅生活館、麥當勞、85度C、丹丹漢堡、屈臣氏、康是美、大樹藥局等亦在本區設有連鎖分店。


本區的紡織業曾風光一時,但隨著產業外移等因素已趨近沒落。海澄里境內設有佳里工業區(萊竿寮工業區),以輕工業為主。而臺南沿海地區的虱目魚產業在本區還設有加工工廠,虱目魚罐頭也被視為佳里的特產之一。農業部分除稻作等糧食作物之外,以胡蘿蔔、花卉、牛蒡為主要的經濟作物。



地方名人




1933年吳新榮醫師等於佳里醫院前




1935年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會式,坐者左起張深切、葉陶(兩人中間小孩為楊逵長子楊資崩)、○○○、石錫純、林茂生、王烏硈、○○○、毛昭癸、○○○、吳乃占。立者前排右起吳新榮、王登山、○○○、○○○、吳萱草、王詩琅、郭水潭、○○○、曾對、○○○、鄭國津、○○○、黃清澤。立者後排右起林精鏐(後改名林芳年)、徐清吉、○○○、○○○、葉向榮。以上係香雨書院創辦人淨慧居士綜合楊建、羊子喬、吳南圖、郭昇平四人指認並參照吳新榮、郭水潭當年6月1日日記整理。打○○○者係四人均無法指認。日記上列名,但不在上述指認名單者尚有黃大賓、郭丙寅、黃平堅、陳桃琴、郭維鐘等。




  • 高文瑞:戰後曾出任臺南北門家政學校、北門農校、北門中學校長、實施地方自治後當選臺南縣第一、二屆縣長,對地方建樹頗多。

  • 戴再生:早年經營戴竹營造及康乃馨公司,事業有成後步入政壇,曾任縣議員、副縣長、議長等職,為民喉舌,熱心公益,積極爭取經費建設鄉里,深受民眾肯定。


  • 郭水潭:筆名郭千尺,1906年生,1995年去世,為鹽分地帶前輩作家,其作詩見長,有「世紀之歌」、「三等病室」、「向棺木慟哭」、「斑鳩與廟守」、「故區之歌」等,小說「某男人的手記」、「福爾摩沙」等。

  • 林清文:1919年生,1978年去世,鹽分地帶前輩詩人及劇作家。著有新劇劇本「廖添丁」,重要詩作有「新生之歌」、「疼愛生命之日」、「給規矩男不二男」,其長篇自傳體小說「愚者自傳」曾在自之晚報副刊連載。


  • 林芳年:本名林精鏐,筆名李秋華,1941年生,佳里區子良廟人,為抗日宿儒林芹春長男。林芳年是橫跨兩代的臺灣新文學作家,也是戰後鹽分地帶創作力最旺盛的作家,能詩、小說及散文,亦能寫評論,算是全能作家。著有小說「失去歡樂的春天」、「情脈」、「森走的自由」、「瘦猿的人生」等。

  • 楊順明:筆名羊子喬,1951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出版詩集「月浴」、「收成」、散文集「太陽手記」、「輪迴」,評論集「蓬萊文章台灣詩」、主編「鹽分地帶文學選」、「光復前臺灣文學」、新詩四卷。


  • 黃勁連:1947年生,嘉義師專、中國文化大學中系文藝組畢業。現任「蕃薯詩社」、總編輯,臺南市「傳統文教基金會」、「區城生活學苑」、閩南語班教席。編有<台譯千家詩>、<台譯唐詩三百首>等。


  • 林佛兒:筆名林白,1941年生專事小說、散文的創作,創立國內知名的「林白出版社」發行書籍數千種,著有「尋找春格里拉」、「南方的果樹園」、「北回歸線」等書。

  • 王榮周:東吳大學法律系畢、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曾任財政部證管會主秘、財政部專門委員、國庫署長、臺北市國稅局長、調查局長、財政部常務次長。


  • 蘇新:日治時期臺灣共產黨幹部,曾為臺灣共產黨「改革同盟」成員、臺灣共產黨中央委員。


  • 高育仁:曾任第四屆台灣省議會議員、第七任臺南縣縣長、第七、八屆台灣省議會議長、立法委員,前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兼任三三會常務監事。

  • 陳秉輝:鄭成功的軍人。


  • 吳清基:臺灣學者,臺南市佳里區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兼任教授。曾擔任教育部技職司長、常務次長、政務次長、臺北市副市長、教育部部長等職。現任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龍華科技大學校務諮詢顧問。


  • 許強:佳里佳里興人,日治時期著名醫師,為內科學權威。


  • 吳耀庭:大统集團創辦人。



交通



公路




  • 台19線:學甲區 - 佳里區 - 西港區


  • 市道176號:七股區 - 佳里區 - 麻豆區



鐵路


昔日佳里曾有糖業鐵路隆田線經由麻豆連接至縱貫線隆田車站,1980年7月結束客運業務。



客運




  • 大台南公車[8]


  • 興南客運佳里站



























































































編號
路線
營運單位
備註
藍幹線 安平工業區-西港-佳里 興南客運
藍1 佳里-苓子寮、西埔內-南鯤鯓

藍2 佳里-溪底寮-南鯤鯓

  • 佳里開8:00~18:30班次繞駛井仔腳。

  • 部分班次繞駛蘆竹溝。


藍3 佳里-學甲-蘆竹溝
藍3區間車 佳里-學甲
  • 每日一班:佳里站5:25發車,於學甲5:40折返。

藍10 佳里-馬沙溝-將軍漁港
  • 部分班次繞駛中社。

藍10區間車 佳里-馬沙溝
藍11 佳里-城子內-青鯤鯓

藍12 佳里-後港-青鯤鯓
藍13 佳里-城子內-西寮
藍20 佳里-台區-青鯤鯓-馬沙溝遊憩區
藍21 佳里-義合-九塊厝

  • 每週二、四、六部份班次繞駛佳里榮民之家。

藍22 佳里-七十二份-九塊厝
藍25 佳里-七股-土城子-南台灣創新園區
橘幹線 佳里-麻豆轉運站-善化轉運站-大內-玉井

棕幹線
新營-鹽水-佳里

興南客運
新營客運

  • 部分班次行經麻油寮、飯店里,不經大埔。


  • 國道客運














編號
路線
營運單位
備註
1628
臺北-漚汪
統聯客運
經中港轉運站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 國立北門高級中學

  • 國立北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 臺南市立佳里國民中學


  • 臺南市立佳興國民中學【佳里興】



國民小學




  • 臺南市佳里區佳里國民小學【西國校】


  • 臺南市佳里區子龍國民小學【子龍廟】


  • 臺南市佳里區佳興國民小學【佳里興】


  • 臺南市佳里區塭內國民小學【塭仔內】

  • 臺南市佳里區仁愛國民小學


  • 臺南市佳里區延平國民小學【番仔寮】

  • 臺南市佳里區信義國民小學


  • 臺南市佳里區通興國民小學【埔頂】



醫療社福



  •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佳里奇美醫院

  • 新生醫院

  • 以琳內科診所洗腎中心/以琳之家

  • 臺南市北區家扶中心佳里服務處


  • 台灣世界展望會佳里中心


  • 慈濟基金會佳里共修處

  • 華山基金會佳里天使站



公共設施







藝文場館



  • 蕭壠文化園區

  • 臺南市佳里區圖書館

  • 蕭壠兒童圖書館

  • 佳里藝文中心(仁愛國小禮堂)



公園



  • 中山公園(佳里公園)

  • 佳里體育公園

  • 佳里道路公園(公園大道)

  • 好望角三角公園


  • 蕭壠分線堤岸、彩虹橋




運動場館



  • 佳里複合式運動場

  • 蕭壠足球場

  • 佳里網球場

  • 佳里羽球館

  • 佳里游泳池(整修關閉中)

  • 緣內多健康生活館SPA游泳池(民營,原名佳東)

  • 多摩市休閒會館游泳池(民營)

  • 佳里桌球俱樂部(民營)




旅遊



  • 北頭洋平埔文化村(西拉雅族蕭壠社平埔遺跡、西拉雅族原住民)/北頭洋夜祭


  • 蕭壠文化園區(原佳里糖廠)

  • 中山公園(原北門神社遺址、吳新榮紀念像、北門七子紀念步道)


  • 佳里興震興宮:交趾陶/古天興縣治紀念碑


  • 佳里金唐殿(南瀛三大代天府):剪粘/蕭壠香(南瀛三大古香南瀛七大香

  • 佳里老街(中山路,仿巴洛克建築街屋)

  • 義民街商圈


  • 佳里夜市(週四,平等街)

  • 安西夜市(週三、六,光華街佳西路口)(星期六攤位較多)

  • 仁愛夜市(週二、五,祥和五街)[9]


  • 驛棧香草園休閒農場(佳里龍貓村)

  • 彼緹娃藝術蛋糕觀光工廠


  • 嘉南大圳佳里段(於六安里)


  • 佳里國小足球隊、佳里國中足球隊、北門高中足球隊、佳里足球俱樂部/佳里四級足球



宗教



長老教會


佳里教會



蕭壠廟宇




  • 佳里金唐殿(大廟)

  • 十七角頭廿四庄廟宇



西港廟宇




  • 西港玉勅慶安宮(大廟)

  • 佳里塭內蚶寮永昌宮

  • 佳里外渡頭中社子厚德宮

  • 佳里蚶寮福安宮

  • 佳里埔頂通興宮

  • 佳里東勢寮通聖宮

  • 佳里港墘港興宮



佳里興廟宇




  • 佳里興震興宮(大廟)

  • 佳里興第七甲潭仔墘保興宮

  • 佳里興西一甲頭前許長興宮

  • 佳里興東一甲東池宮

  • 佳里興代天宮

  • 佳里興玉池宮

  • 佳里子龍廟永昌宮

  • 佳里菜寮朝安宮

  • 佳里後庄北極殿

  • 佳里營頂佳福寺



特產



  • 稻米

  • 玉米

  • 甘蔗

  • 荖藤

  • 酪梨

  • 牛蒡

  • 紅蘿蔔

  • 洋香瓜

  • 西印度櫻桃

  • 火鶴花

  • 洋桔梗

  • 蘭花

  • 向日葵

  • 虱目魚



目前近況


佳里區是近代最早發展的鄉鎮區之一,居住在此的以閩南人和部分外省人為主。不過由於人口外移加上人口老化的影響,所以現在居住在佳里區的輕中壯年齡層(20~50歲之間)的人口不算太多。加之以在佳里區要謀生實屬不大容易,導致年輕的人口往外遷移,這也造成了在臺灣各地的旅外臺南同鄉會成員年年增加。雖然在地方政府政策和觀光兩路安排下,在佳里區和附近的西港區、七股區、將軍區及學甲區的返鄉的人口雖略有增加,但補不上流失的速度。在佳里區主要的大姓是黃姓(六安里)和洪姓(六安里),再次為陳姓和翁姓(洪姓和翁姓以六桂堂為堂號)。



參見


  • 蕭壠社大屠殺


參考文獻與備註





  1. ^ 《關於佳里鎮》,臺南縣佳里鎮公所官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4-29.


  2. ^ 《舊文獻.新發現 台灣原住民歷史文獻解讀》[永久失效連結]


  3. ^ 《蕭壟神學院》 - 臺灣第一在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4. ^ 《臺案彙錄庚集》,「廣東、泉州等莊義民...業經降旨賞給「褒忠」、「旌義」里名匾額,以示獎勵。」


  5. ^ 《佳里房價上漲1到2成 建商新案開工多》,好房網News


  6. ^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99年版》,頁156。(國家發展委員會)


  7. ^ 自2014年全買大賣場麻豆店關閉後,目前中臺南一帶僅有大潤發佳里店一間大賣場。


  8. ^ 大台南公車 路線查詢.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9. ^ 近年來攤販數量銳減,可能已消失。




外部連結







  • 佳里區公所

  • 佳里地政事務所



  • 走讀佳里之美

  • 佳里刈香情

  • 佳就在這里 佳里區微電影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