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
入門
|
諸基本教義
|
道 - 仙 - 炁 修炼 - 陰陽 - 性命
|
眾人物
|
老子 - 关尹子 - 文子 列子 - 庄子 - 鬼谷子 张道陵 - 魏伯阳 - 许逊 魏華存 - 葛洪 - 寇谦之 陆修静 - 陶弘景 - 孙思邈 五祖七真 - 陈抟 - 王文卿 司马承祯 - 刘一明 - 邵元节 褚伯秀 - 陈景元 - 王重陽 丘处机 - 张三丰 - 陈撄宁
|
眾神仙
|
三清四御
元始天尊 - 靈寶天尊 - 道德天尊 玉皇上帝 - 后土娘娘 - 紫微 - 勾陳 南極長生大帝 - 太乙救苦天尊
先天尊神 西王母 - 东王公 斗姥元君 - 三官大帝 - 五方五老 玄天上帝 - 雷聲普化天尊
天地山川百神 九皇大帝 - 太陽星君 - 太陰星君 魁斗星君 - 嫦娥娘娘 東嶽大帝 - 水仙尊王 - 四海龍王 金光聖母 - 雷公
冥府 酆都大帝 - 十殿閻君 - 五方鬼帝 黑白無常 - 陰陽司 - 判官 - 日夜遊神
聖賢仙真 盘古 - 女娲 - 伏羲 - 神农 - 黄帝 八仙 - 純陽祖師 九天玄女 - 骊山老母 百花仙子- 麻姑 - 三茅真君 - 黃大仙
護法神 托塔李天王 - 中壇元帥 - 二郎真君 驅魔真君鍾馗 - 關聖帝君 溫元帥 - 田都元帥 - 四大元帥 馬天君 - 王靈官 - 五營神將 法主真君 - 輔天真君 - 弼天真君
民間俗神 天上聖母 - 泰山娘娘 - 灶君 - 福祿壽 - 財神 - 门神 - 城隍 - 境主 - 福德正神 - 月老 - 文昌帝君 - 天醫真人 - 包公 -保生大帝 - 開漳聖王 - 廣澤尊王 - 靈安尊王 - 三山國王 - 古公三王 - 九龍三公 -西秦王爺 - 洪聖大王 - 虎爺 - 七星娘娘 - 金花娘娘 - 臨水夫人 - 註生娘娘 - 武夷真君 - 巧聖先師 - 岳武穆王 - 姜太公 - 張仙 - 清水祖師 - 董公祖師 - 五府千歲 - 五年千歲 - 五福王爺
|
諸宗派
|
黄老道- 方仙道 - 太平道 - 五斗米道 天师道 - 灵宝派 - 上清派 楼观道 - 茅山宗 - 閣皂宗 - 重玄派 天心派 - 东华派 - 神霄派 - 清微派 净明道 - 閭山派 - - 普庵派 - 太一道 - 真大道 全真道 - 金丹南宗 - 正一道 - 玄教 龍門派 - 天仙派 - 隱仙派
|
諸典籍
|
道德經 - 南華經 - 沖虛經 - 通玄經 陰符經 - 黄庭经 - 參同契 - 悟真篇 靈寶五符經 - 五嶽真形圖 - 三皇文 靈寶度人經 - 大洞真经 - 西昇經 清静經 - 心印经 - 功課經 - 感應篇 定觀經 - 內觀經 - 胎息經 - 文始經 北斗經 - 玉樞經 - 玉皇經 - 三官經 抱朴子 - 玄綱論 - 化书 - 云笈七签
|
洞天福地
|
玉京山 - 崑崙山 - 洞天 十洲三島 -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 七十二福地 道教名山
|
諸主題
|
歷史 - 音樂 - 宫观 - 醮儀 - 道術 - 道曆
|
|
|
閭山派,又稱閭山道、閭山教等,是一個華南道教重要流派,以福建為中心。相傳其發源於閩北武夷山脈的建陽,流行於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江蘇、湖南等地,與台灣、東南亞。
濫觴
閭山派道教,本是福建與江西流行的一種巫術,重祭典儀式與法術,吸收了道教淨明道、正一道等派與佛教禪宗、淨土宗、密宗瑜伽派、儒家忠君孝親等三教的理論與思想,廣納許多神佛,主要以各種法事,為人消災除厄,並傳播到華南與東南亞各地。
《海瓊白真人語錄》:“問曰:今之瑜珈之為教者,何如?答曰:彼之教中謂釋迦之遺教也。釋迦化為穢跡金剛,以降螺髻梵王,是故流傳。此教降伏諸魔,制諸外道,不過只三十三字金輪穢跡咒也。然其教中有龍樹醫王以佐之焉。外此則有香山、雪山二大聖,豬頭、象鼻二大聖,威雄、華光二大聖,與夫那叉太子、頂輪聖王及深沙神、揭諦神以相其法,故有諸金剛力士以為之佐使。所謂將吏,惟有虎伽羅、馬伽羅、牛頭羅、金頭羅四將而已,其他則無也。今之邪師雜諸道法之辭,而又步罡捻訣,高聲大呌,胡跳漢舞,搖鈴撼鐸,鞭麻蛇、打桃棒,而於古教甚失其真,似非釋迦之所為矣!然瑜珈亦是佛家伏魔之一法。”
支派
閭山派奉晉代著名道士許旌陽真人為祖師,也祭祀董奉真人等神。主要有幾種支系:
三奶派:又稱紅頭派,奉臨水三夫人:陳靖姑(陳大奶)、林九娘(林二奶)、李三娘(李三奶)等三位女神為宗師,多行廟會作醮、婚壽喜慶之儀式等。
法主公派:又稱烏頭派,奉法主真君為宗師,多行喪事、驅魔。
徐甲派:奉徐甲真君為宗師,多行喪事、驅魔,現多混入紅頭派、烏頭派。
另一種為流行於華南的道教派別「普庵派」,也相當程度上融合了閭山派的法術思想,奉臨濟宗的普庵禪師為宗師,號稱小法。
參見
- 道教
- 臺灣民間信仰
- 普庵派
- 許遜
- 臨水夫人
- 法主公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