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余杰 | |
---|---|
出生 | (1973-10-03) 1973年10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 |
現居地 | 美國維吉尼亞州 |
職業 | 小说家、评论家、散文家、诗人 |
國籍 | 美國 |
教育程度 | 碩士 |
母校 | 北京大学 |
創作時期 | 1998年至今 |
體裁 | 小说、评论、散文 |
主題 | 民主、自由、人权 |
代表作 | 《火与冰》 《铁屋中的呐喊》 《刘晓波传》 《卑贱的中国人》 《中國影帝溫家寶》 《1927:民國之死》 |
獎項 | 席殊读书俱乐部“十大好书”之一 1998年 《火与冰》 《亚洲周刊》“年度最尖锐评论奖” 2000年 《为自由而战》 美国纽约万人杰基金会“万人杰文化新闻奖” 2002年 香港汤清基督教文艺奖 2006年 《香草山》 纽约特雷恩基金会“公民勇气奖” 2012年 |
受影響於 | 加尔文主义 |
余杰(1973年10月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成都蒙古族人,人文及政治题材作家,独立中文笔会副会长(2005年-2007年),积极参与中國人权活动并公开表达自己观点。曾在多位人权律师和作家组成的家庭教会、北京方舟教会聚会,现居美国並於2018年正式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
目录
1 生平
2 奖励和荣誉
3 學術訪問
4 評价
5 主要作品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生平
1973年,余杰生在四川省成都市。13歲開始发表文学作品。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近代文学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硕士论文为《〈知新报〉研究》。
1998年,出版随笔集《火与冰》,被其自稱為“抽屉文学”。该书尖锐批判中国大陆的文化和政治弊端,在知识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
此后,陆续出版《尴尬时代》、《我的梦想在燃烧》、《拒绝谎言》、《致帝国的悼词》等多部杂文集和长篇小说《香草山》,以及研究日本文化和中日关系的《铁与犁》、《暧昧的邻居》,研究美国文化的《光与影》等著作。
2000年,余杰研究生毕业之后,受聘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但中国现代文学馆据中國作家協會指示拒不履行已与余杰签署生效的工作协议[1][2]。余杰后在网络和海外媒体发表《致中国作家协会的公开信》,痛斥官方的文化专制主义,呼吁知识分子一起捍卫言论自由[3],大陆数十名作家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声援[4]。《纽约时报》[5]、《时代周刊》等国际媒体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
此后,余杰成为完全靠稿费维持生活的独立作家。2000年以来,其作品越来越难于在中国大陆发表,遂更多发表于香港《開放雜誌》、《苹果日报》、台湾《印刻》杂志以及美国中文网站《观察》、《民主中国》、《人与人权》、《议报》、《博讯》等。
2003年,受洗成为基督徒,余杰開始深切介入一系列人权案件。先后参与多封重要公开信的起草或签名,为遭审判的西藏活佛阿安扎西、被判处重刑的“新青年读书会”成员、被起诉的家庭教会牧师蔡卓华、被剥夺人身自由的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等人呼吁。余杰一直密切关注以“天安门母亲”为代表的“六四”受难者及其家属、受到官方打压的基督教家庭教会及上访者和遇难矿工等弱势人群的基本人权。
2003年,余杰与王光泽、刘晓波等发表公开信,呼吁当局“迅速迁移毛泽东尸体,将毛主席纪念堂改为文革博物馆,将毛像从天安门城楼取下”。2004年,在六四事件十五周年前夕,余杰与王怡联名发表公开信,谴责中共十五年前的的行為,建议中共当局及对死难者及其家属早谢罪并启动政改。2005年,余杰与丁子霖、刘晓波联名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公开信,谴责法国政府游说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与刘晓波一起推动独立中文笔会捍卫言论自由的努力,多次受秘密警察骚扰。
2006年5月11日,余杰以中国大陆家庭教会成员和异议作家的身份,与王怡、李柏光一起在白宫受到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接见,针对中国大陆的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深入交谈。西方主流媒体评论说,这是中国家庭教会的“破冰之旅”。
余杰曾先后赴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6]、芝加哥大学[7][8]、巴黎第七大学[9]、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悉尼科技大学、莫纳什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10]、國立臺灣大學[11][12][13]等学府访问和讲学[14]。
2012年1月11日流亡美国,並於翌日抵達華盛頓特區,自由亞洲電台專訪中他稱在2011年長期被軟禁在北京家中[15][16][17]。随后在美国发表了《揭露中共暴政,奔向自由世界》的声明[18][19],并表示他获得刘晓波妻子刘霞授权,将出版《刘晓波传》。[20]
2012年10月,余杰获得纽约特雷恩基金会之“公民勇气奖”,是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个华人。他又表示已受美國政府保護[21]。
2014年2月24日,表態反對民主進步黨凍結台獨黨綱:「民主與獨立,宛如天使之兩翼,缺一不可。……以國際形勢而論,在世界範圍內,獨立的潮流壓倒了統一的號召。晚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獲得獨立的國家的數量,幾乎跟原有國家的數量一樣多。……民進黨更應當捍衛而不是放棄台獨理念。民進黨還應當張揚和傳播獨立的崇高價值:有了獨立,才會有自由;有了獨立,才會有民主;有了獨立,才會有人權;有了獨立,才會有尊嚴。」[22]
2018年,余杰正式入籍美国。随后,他在Facebook发文声称要“捍卫美国、守护台湾、解构中国”,并表示自己的两个人生目标是“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和自由民主价值”和“解构中国”。其言论引发了众多中国网民的强烈不满。[23][24]
奖励和荣誉
- 1998年,处女作《火与冰》被席殊读书俱乐部评为 “十大好书”(文学类)之一
- 2000年,政治评论《为自由而战》获《亚洲周刊》(英文版)“年度最尖锐评论奖”
- 2002年,获美国纽约万人杰基金会之“万人杰文化新闻奖”
- 2006年,长篇小说《香草山》获得香港汤清基督教文艺奖。
- 2012年,纽约特雷恩基金会之“公民勇气奖”。
- 2015年,《我聽見斧頭開花》獲得香港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之「文藝創作組年獎」。
學術訪問
- 2003年春,余杰入选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计划”
- 2003年秋,受日本参议院邀请访问日本
- 2004年春,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
- 2004年秋,获法国外交部邀请访问法国
- 2005年冬,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亚太作家论坛”
- 2006年夏,赴德国柏林出席国际笔会年会
- 2007年春,应台湾《印刻》杂志邀请访问台湾
- 2007年夏,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席“反右运动五十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評价
八九民运学生领袖王丹认为:“余杰以犀利的言论频繁轰炸沉闷的中国知识界,以初生牛犊之势令人刮目相看,显示了在九十年代前期出现了自由知识分子断层之后,八九一代学人开始展示实力。余杰使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学人的锐气和清醒,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25]
主要作品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
参考文献
^ 【人物访谈】张敏:“求仁得仁”的余杰
^ 余杰 -- 个重要的人权信息
^ 余杰《致中国作家协会的公开信》
^ 中国“自由主义”学者声援余杰
^ Beijing Journal; Chinese Scholar Learns the Danger of Criticizing(英文)
^ 大学的危机与人文教育的缺失——在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会的演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1.
^ 余杰芝大演讲「中国网络言论自由」
^ 大陆著名独立作家余杰芝加哥演讲
^ 余杰应法国外交部邀请访问法国,向法国各界介绍独立中文作家笔会
^ 余杰:引导大学师生追求有信仰的人生——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伍渭文牧师访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17.
^ 余杰:台湾民主稳定 迥异于中国媒体报导
^ 大陆流亡作家看台湾余杰:知识分子应抵抗权力诱惑
^ 余杰台北演讲 称刘晓波不可能流亡海外
^ 余杰:美国游历
^ 中国异见作家余杰抵达美国 - 2012年1月12日 BBC中文网
^ 遭受迫害的異議作家余杰抵達華盛頓,2012年1月12日美國之音中文網
^ 北京異議作家余杰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2012年1月12日自由亞洲電台
^ 流亡异议作家余杰详述遭中国警方酷刑经过[永久失效連結]
^ From Virginia Suburb, a Dissident Chinese Writer Continues His Mission. 紐約時報. 2012-02-25. (英文)
^ 余杰将出版《刘晓波传》[永久失效連結]
^ 商業電臺:內地異見作家余杰獲美國政治庇護
^ 余杰. 凍獨是死路,獨立是活路. 自由時報. 2014-02-24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中文(台灣)).
^ 中国家庭教会牧师王怡:从公知到基督徒. BBC. 2018-12-13 [2019-01-17].
^ 中国网民发帖批评余杰.
^ 流亡者的書架:認識中國的50本書. 金石堂書店. [2016-11-10].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余杰 |
余杰的Facebook專頁- 《關鍵評論網》余杰專欄
- 《新頭殼》余杰專欄
- 《民報》余杰專欄
- 《風傳媒》余杰專欄
- 《想想論壇》余杰專欄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