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又称上海共产党发起组。
概述
五四运动后,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华,考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实况和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1]。通过与李大钊、陈独秀的联系,经讨论取得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致意见。在魏金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积极开展了建党活动。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负责,成员有李汉俊、沈玄庐、戴季陶、陈望道、施存统、杨明斋、俞秀松、沈雁冰、邵力子、李震瀛、李启汉、沈泽民、李达、周佛海十四人,后戴季陶[2]、张东荪陆续退出。陈独秀被推为书记(12月后由李达、李汉俊分别代理)。小组以《新青年》为公开机关刊物[3]。同年11月,创办秘密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同月,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布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引导无产阶级去同资本家斗争,并要夺权政权。此外,1920年8月,领导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了《劳动界》周刊,目的是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在沪西小沙渡纱厂开办劳动补习学校,领导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和上海印刷工会[4],并通过这两个工会分别开办《机器工人》和《世友画报》[5]。此外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举办外国语学社,选拔留学生到苏联。1921年,有20名学生分三批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其中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彭述之、汪寿华等人,学社由杨明斋负责[5]。
1920年底,陈独秀等人形成了建立全国性共产党组织的设想,并于次年初起草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党章。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随即,陈独秀、李达、李大钊等商议确定在上海召开,上海小组负责人李达和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通知他们各派2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达、李汉俊作为该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至此,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完成其历史使命[6]。
参考
^ 何平主编. 毛泽东大辞典.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08: 41. ISBN 7-5078-0476-3.
^ 熊月之主编.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1: 437. ISBN 7-208-05281-6.
^ 马光仁主编. 上海新闻史 1850-194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04: 512. ISBN 978-7-309-10416-5.
^ 武可贤编. 简明中共党史辞典.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12: 189.
^ 5.05.1 廖盖隆主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创立时期分册.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03: 161. ISBN 7-5035-0063-8.
^ 蔡鸿源,徐友春编. 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 合肥:黄山书社. 2012.08: 19. ISBN 978-7-5461-2303-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
人物 |
马克思 · 恩格斯 · 列宁 · 托洛茨基 · 普列汉诺夫 · 克鲁泡特金 · 卢那察尔斯基 ·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 梅林 · 布哈林 · 幸德秋水 · 河上肇 · 片山潜 · 河上清 · 堺利彦 · 高畠素之 · 福田德三 · 山川均 · 山川菊荣 · 福井准造 · 蔡爾康 · 何殷震 · 梁启超 · 赵必振 · 朱执信 · 劉師培 · 井勿幕 · 马君武 · 江亢虎 · 刘泽荣 · 张永奎 · 陳博生 · 俞颂华 · 张东荪 · 伊文(A. A. 伊万诺夫) · 柏烈伟 · 茅原华山 · 丸山幸一郎 · 铃木长次郎 · 吉野作造 · 安部矶雄 · 李大钊 · 陈独秀 · 邵飘萍 · 张西曼 · 李泽洛维奇 · 谢麦施科 · 霍多洛夫 · 威廉斯基-西比里亚科夫 · 布尔特曼 · 波波夫 · 阿格辽夫 · 波塔波夫 · 古尔曼 · 斯托帕尼 · 维经斯基(吴廷康) · 季托夫 · 金万谦(谢列勃里亚科夫) · 杨明斋 · 马马耶夫 · 斯托扬诺维奇 · 黄凌霜 · 霍赫洛夫金 · 福罗姆别尔格 · 近藤荣藏 · 姚作賓 · 黄介民 · 朴镇淳 · 朴爱 · 李东辉 · 金河球 · 金立 · 张民权 · 姜般若 · 舒米亚茨基 · 克拉斯诺晓科夫 · 刘谦(费奥多罗夫) · 杨匏安 · 俞秀松 · 施存统 · 张太雷 · 张国焘 · 李汉俊 · 李达 · 陈公培 · 黄日葵 · 李梅羹 · 恽代英 · 邓中夏 · 朱务善 · 杨东莼 · 周恩来 · 张申府 · 高語罕 · 张闻天 · 胡漢民 · 戴传贤 · 沈玄庐 · 高一涵 · 赵世炎 · 成舍我 · 陈望道 · 杜国庠 · 陈愚生 · 王光祈 · 霍多洛夫 · 毛泽东 · 易礼容 · 何叔衡 · 董必武 · 邵力子 · 沈雁冰 · 李季 · 刘仁静 · 陈公博 · 周佛海 · 罗章龙 · 諶小岑 · 李振瀛 · 李树彝 · 李立三 · 瞿秋白 · 王乐平 · 陈启修 · 李启汉 · 袁振英 · 黄平 · 李中 · 沈泽民 · 林修梅 · 谭平山 · 彭湃 · 阮啸仙 · 张若名 · 谭植棠 · 柯柏年 · 张伯简 · 魯易 · 陈碧兰
|
|
组织 |
国外相关组织 |
共产国际 ·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书记处 · 远东国际间谍处 · 远东国际书记处 · 赤色职工国际 ·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 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西伯利亚局 · 俄国共产党远东州委员会→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远东局 · 远东共和国 · 达尔塔通讯社 · 中俄通信社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部 ·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 国际工会联合会远东局 · 社会民主党 · 日本社会主义同盟 · 旅俄华工联合会 · 俄国共产党华员局→远东俄国共产党华员局 · 韩人社会党 · 高丽共产党(上海派) · 中国少年共产党
|
|
早期相关组织 |
中国社会党 · 中国无政府共产党 · 支那共产党 · 东方共产党 · 中国青年共产党 · 共产主义同志会 · 真(理)社 · 社会主义研究会 ·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人社 · 少年中国学会 · 学生救国会 · 新潮社 · 国民杂志社 · 平民教育讲演团 · 工读互助团 · 曙光社 · 人道社 · 互助社 · 新中国社 · 仁社 · 互助社 · 改造社 · 觉悟社 · 新生社 · 新民学会 · 文化书社 · 俄罗斯研究会 · 利群书社(共存社) · 励新学会 · 星期评论社 · 康米尼斯特学会 · 中华工业协会 ·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 上海学生联合会 · 上海机器工会 · 改造联合
|
|
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 |
重庆共产主义组织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革命局 ·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无正式名称) · 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 · 共产党武汉支部 · 广州共产党 · 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无正式名称) · 中国共产党香港早期组织 · 中国共产党天津早期组织 · 中国共产党南京早期组织
|
|
|
相关报刊 |
晨报副镌 · 民国日报·觉悟 · 时事新报·学灯 · 建设 · 星期评论 · 新青年 · 每周评论 · 苏维埃·俄罗斯 · 共产党 · 中华新报 · 解放与改造 · 上海生活(俄文报纸) · 新潮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