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四平市 | |
---|---|
![]() 四平市烈士纪念塔 | |
![]() 四平市在吉林省的地理位置 | |
概览 | |
国家 | ![]() |
省 | 吉林省 |
行政区类型 | 地级市 |
行政区划代码 | 220300 |
下级行政区 | 2市辖区、2县级市、1县、1自治县 |
设立地级市 | 1983年8月30日 |
市委书记 | 赵晓君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赵守信 |
市长 | 韩福春 |
政协主席 | 杨枫 |
政府驻地 | 铁西区 |
毗邻 | 松原市、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铁岭市辽、通辽市蒙 |
地理 | |
经纬度 | 43°09′58″N 124°21′00″E / 43.166°N 124.350°E / 43.166; 124.350坐标:43°09′58″N 124°21′00″E / 43.166°N 124.350°E / 43.166; 124.350 |
总面积 | 14,382 km² |
- 佔吉林省比例 | 7.52 % |
- 排名 | 全省第8位 |
- 市区面积 | 1,076 km² |
最高海拔 | 青顶子山,611 m |
气候类型 | 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
年均温(1971-2000) |
4-6 ℃ |
年降水(1971-2000) |
578.5 mm |
人口 | |
总人口(2015户籍) |
326.41 万人 |
- 佔吉林省比例 | 12.26 % |
- 排名 | 全省第3位 |
- 市区人口(2015户籍) | 58.4 万人 |
人口密度 | 227 人/km² |
经济 | |
GDP(2015) |
1,233.25亿 元(本币) 198亿 美元(汇率) |
- 佔吉林省比例 | 8.36 % |
- 排名 | 全省第4位 |
人均GDP | 37,685 元 6,051 美元(汇率) |
- 排名 | 全省第8位 |
其他 | |
时区 | UTC+8(东八区) |
邮政编码 | 136000 |
电话区号 | +86 (0)434 |
车辆号牌 | 吉C |
網站:四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吉林统计年鉴-2016》 |
四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与辽宁省相邻,北靠长春市、南临铁岭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一座工业城市。
目录
1 历史
2 地理
3 政治
3.1 现任领导
3.2 行政区划
4 人口
5 资源
6 经济
7 交通
8 教育
9 名胜古迹
10 媒体
11 文化
11.1 美食
12 名人
13 对外交往
14 其他
15 参考来源
历史
四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的商代。燕国遗址表明汉族在春秋时期已开始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境内原住民族包括扶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和朝鲜族等。
汉代至两晋十六国属扶余国。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唐代后期属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辽代属东京道通州,金代归咸平路韩州,元代属开元路,明代属辽东都司北境。
清代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光绪四年(1878年),设置奉化县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修建的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在今四平设站。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南满支线全线通车,正式定名为“四平街站”,四平开始成为区域性的商业中心。1907年后,四平的经济在南满铁路的带动下稳步增长。

国共内战四平战役
1921年,新镇建成,名为“四平街”。1931年,日本军入侵东北,建立满洲国,期间四平建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包括酿酒,榨油和面粉等。1937年12月,满洲国设立“四平街市)”,隶属奉天省。1941年7月,满洲国析奉天省建置“四平省”,“四平街市”改为“四平市”。
抗日战争之后,苏联军占领四平,1946年1月,国民政府接管四平。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爆发内战,四平经历了几次重大战役。战争结束后,四平几乎被毁。
- 第一次四平战役:1946年3月15日-3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6000多人从国军手中夺取四平。
第二次四平战役:1946年4月18日-5月18日。国民政府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率其部下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攻下四平街。林彪部队十万余人撤退。在四野作战副科长王继芳向中华民国政府军投诚的影响下,国军大举往长春、永吉进攻。- 第三次四平战役:1947年6月11日-6月30日。解放军反攻,国军坚守。解放军所谓东北民主联军总指挥林彪、罗荣桓,前线指挥李天佑、洪学智、邓华。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大城市攻坚战。国军前线指挥71军陈明仁。最终东北民主联军的进攻失败。
- 第四次四平战役:1948年3月4日-3月13日。这时东北民主联军已完成从苏联俘虏的70余万伪满洲帝国陆军的改编,并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实力大增。解放军动员第一纵队、第三纵队、第七纵队14万苏械日械步兵绝对优势兵力进攻四平。3月4日开始外围战斗,3月12日开始总攻,3月13日结束。全部歼俘四平一万四千余名守军,总攻不到一天就拿下四平。
1949年5月,撤销辽北省,四平市改属辽西省。1954年7月,撤销辽西省,四平市划归吉林省。1958年10月,设立四平专区,四平市归四平专区管辖。1983年8月,撤销四平专区,设立四平市(地级市)。四平市设立铁西区、铁东区,辖怀德、梨树、伊通、双辽4县。1985年3月,撤销怀德县,设立公主岭市(地级市),伊通县划归公主岭市。四平市辖梨树、双辽2县。1986年1月,公主岭市改为县级市,由四平市代管;伊通县重归四平市。1988年8月30日,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1996年5月,原双辽县改为双辽市(县级市),由四平市代管。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增设辽河农垦管理区。2013年9月18日,公主岭市(县级市)正式脱离四平市的管辖,成为吉林省的省管县试点城市,并赋予其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但在地理划分上仍属四平市范围。
地理
四平市位于平原和丘陵地带之间的过渡,东南为丘陵地带,西北为松辽平原。全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于六月至八月,年均温7.0℃,1月均温−12.9℃,7月均温23.9℃。冬季长,寒冷,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和潮湿。
四平市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5.8 (42.4) |
16.1 (61) |
21.2 (70.2) |
29.6 (85.3) |
35.0 (95) |
37.3 (99.1) |
36.2 (97.2) |
36.1 (97) |
33.3 (91.9) |
28.1 (82.6) |
20.6 (69.1) |
12.2 (54) |
37.3 (99.1) |
平均高温℃(℉) |
−7.4 (18.7) |
−3.1 (26.4) |
5.2 (41.4) |
15.3 (59.5) |
22.1 (71.8) |
26.6 (79.9) |
28.2 (82.8) |
27.3 (81.1) |
22.4 (72.3) |
14.2 (57.6) |
3.5 (38.3) |
−4.5 (23.9) |
12.5 (54.5) |
每日平均气温℃(℉) |
−13.5 (7.7) |
−9.3 (15.3) |
−0.7 (30.7) |
9.0 (48.2) |
16.0 (60.8) |
21.1 (70) |
23.7 (74.7) |
22.3 (72.1) |
16.0 (60.8) |
7.7 (45.9) |
−2.0 (28.4) |
−10.0 (14) |
6.69 (44.05) |
平均低温℃(℉) |
−18.4 (−1.1) |
−14.7 (5.5) |
−6.2 (20.8) |
2.8 (37) |
9.8 (49.6) |
15.9 (60.6) |
19.6 (67.3) |
17.8 (64) |
10.5 (50.9) |
2.3 (36.1) |
−6.7 (19.9) |
−14.6 (5.7) |
1.5 (34.7) |
历史最低温℃(℉) |
−33.3 (−27.9) |
−34.6 (−30.3) |
−29.9 (−21.8) |
−19.5 (−3.1) |
−3.0 (26.6) |
3.8 (38.8) |
11.0 (51.8) |
5.2 (41.4) |
−2.9 (26.8) |
−13.2 (8.2) |
−24.4 (−11.9) |
−31.3 (−24.3) |
−34.6 (−30.3)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5.5 (0.217) |
5.6 (0.22) |
15.5 (0.61) |
31.8 (1.252) |
57.8 (2.276) |
99.8 (3.929) |
176.9 (6.965) |
133.5 (5.256) |
53.1 (2.091) |
32.9 (1.295) |
12.9 (0.508) |
7.4 (0.291) |
632.7 (24.909) |
平均降水日数(≥ 0.1 mm) |
4.4 |
4.4 |
5.1 |
7.3 |
10.4 |
12.7 |
15.3 |
12.0 |
8.5 |
6.8 |
5.4 |
4.7 |
97.0 |
平均相对湿度(%) |
66 |
62 |
55 |
50 |
54 |
67 |
79 |
79 |
72 |
65 |
64 |
65 |
64.8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204.0 |
209.2 |
249.2 |
246.3 |
263.6 |
246.0 |
212.2 |
222.5 |
241.1 |
225.5 |
182.8 |
181.1 |
2,683.5 |
来源:中国气象局 |
政治
现任领导
机构 |
![]() 中国共产党 四平市委员会 书记 |
![]() 四平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
![]() 四平市人民政府 市长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平市委员会 主席 |
---|---|---|---|---|
姓名 |
赵晓君[1] |
赵守信[2] |
韩福春[3] |
杨枫[4]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满族 |
籍贯 |
吉林省伊通县 |
吉林省松原市 |
吉林省公主岭市 |
|
出生日期 |
1961年2月(57-58歲) | 1963年5月(55歲) | 1965年2月(53-54歲) | 1960年6月(58歲) |
就任日期 |
2015年10月 | 2017年1月 | 2017年1月 | 2012年12月 |
行政区划
四平市现辖2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 市辖区:铁东区、铁西区
- 县级市:公主岭市、双辽市
- 县:梨树县
- 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四平市行政区划图 | |||||||||||
---|---|---|---|---|---|---|---|---|---|---|---|
![]() 铁西区 铁东区 梨树县 伊通满族 自治县 公主岭市 双辽市 | |||||||||||
区划代码[5]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6] (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行政区划[7] |
|||||
街道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社区 |
行政村 |
||||||
220300 | 四平市 |
Sìpíng Shì | 14,382.33 | 铁西区 | 136000 | 31 | 56 | 17 | 2 | 210 | 1159 |
220302 | 铁西区 |
Tiěxī Qū | 184.03 | 站前街道 | 136000 | 5 | 2 | 1 | 38 | 20 |
|
220303 | 铁东区 |
Tiědōng Qū | 891.51 | 四马路街道 | 136000 | 8 | 3 | 1 | 43 | 54 |
|
220322 | 梨树县 |
Líshù Xiàn | 3,541.72 | 梨树镇 | 136500 | 13 | 6 | 31 | 295 |
||
220323 | 伊通满族自治县 |
Yītōng Mǎnzú Zìzhìxiàn | 2,527.14 | 伊通镇 | 130700 | 2 | 12 | 3 | 8 | 187 |
|
220381 | 公主岭市 |
Gōngzhǔlǐng Shì | 4,140.60 | 东三街道 | 136100 | 10 | 18 | 2 | 1 | 54 | 404 |
220382 | 双辽市 |
Shuāngliáo Shì | 3,097.34 | 辽南街道 | 136400 | 6 | 8 | 4 | 1 | 29 | 190 |
注:梨树县数字包含辽河农垦管理区所辖孤家子镇。 |
人口
区划名称 |
常住人口[8](2010年11月) |
户籍人口[9] (2010年末) |
||
---|---|---|---|---|
总计 |
比重 (%) |
每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
||
四平市 |
3385156 | 100 | 240.42 | 3405475 |
铁西区 |
278741 | 8.23 | 1649.36 | 277580 |
铁东区 |
334884 | 9.89 | 586.49 | 333276 |
梨树县 |
782630 | 23.12 | 208.31 | 800400 |
伊通满族自治县 |
475245 | 14.04 | 190.78 | 481998 |
公主岭市 |
1092936 | 32.29 | 269.33 | 1092692 |
双辽市 |
420720 | 12.43 | 138.67 | 419529 |
注:梨树县的常住人口数据中包含辽河农垦管理区72261人。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386325人[10]。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增加93999人,增长2.86%。年平均增长率为0.28%。其中,男性为1716071人,占总人口的50.68%;女性为1670254人,占总人口的49.3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74。0-14岁的人口为437706人,占12.92%;15-64的人口为2676515人,占79.0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72104人,占8.04%。
全市有汉、满、蒙古、回、朝鲜、壮、锡伯等30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中占91%。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各种矿藏达37种。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锰、铜、锌、金、银等, 其中银的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石英砂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地下资源主要有煤。
土特产有红花、圆参、山里红、榛子、海棠。盛产葡萄、红果、人参、鹿茸、甜菜、蘑菇和野生药材。
经济
这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肥沃的黑土地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玉米、水稻、大豆、葵花籽、小麦等优势突出;其中玉米和葵花籽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第一位。全市粮食总产量、出口量均占全国第一位,总产量连年突破50亿千克。畜牧业也比较发达,猪、牛、羊禽也连续几年呈两位数增长,是国家重点牛、羊肉、填鸭生产基地。
工业以机械、能源、化工、食品为主体,有电子、纺织、军工、电力、钢铁、卷烟、造纸40多个行业,省以上优质产品250多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产品有联合收割机、轮式装载机、鼓风机、改装汽车、钨钼制品、玻璃、卷烟等。
交通

四平火车站月台
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京哈、沈齐、长化、长通铁路纵横交错。北哈、阿柴干线公路在此交会。
四平火车站位于铁西区英雄大路,是全国18大编组站之一,沈阳铁路局直属一等站。京哈、平齐、四梅、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多条铁路在市区交汇,客货向北通向长春,哈尔滨和黑龙江大部分城市,向南通向沈阳、大连、北京和国内大部分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显著。上下行自动化驼峰,站线79条,客场规模为3台(1侧2岛)10线,客流流动方向为上进下出。车站接发列车日均330列,编解列车日均80多列。
四平东站位于紫气大路东起始端,地处哈大客运专线节点位置。四平东站站台型式为2台6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人,预计2030年年发送量1104万人。站房综合楼批复面积为5300平方米,其中旅客客运面积为4000平方米,其他设备用房面积为1300平方米。广场与站台面高差为-3.68米,车站形式为线侧下式车站,进出站形式为“下进下出”。
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大庆至广州、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贯穿四平东西南北。
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集通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长营高速公路,铁朝高速公路(京四高速),伊辽高速公路与长双高速公路。
国道:102国道,303国道。四平市还有一条环城一级公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与102国道,303国道相连。四平距大连国际航运中心550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1个多小时车程,四平本地的军民两用机场即将开通国内航班。
教育

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0年末,四平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9538人;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11013人;普通中学194所,在校生16.46万人;农、职业中学16所,在校生7750人;小学1262所,在校生30.9万人。
其中有省重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前身为四平师范学院。学校在上个90年代以来有较快发展,在东北高校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名胜古迹
现存有大青山村文化遗址,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纪念地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
媒体
- 四平广播电视台(相关条目:四平广播电视台主频道)
- 四平日报
文化
美食
- 李连贵熏肉大饼
- 猪肉炖粉条
- 朝鲜冷面
名人
- 慈禧太后
对外交往
四平市与日本长野县须坂市、美国威斯康星州沃索市、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市建立友好城市。全市有三资企业近300家。共有60多处较大的宾馆和饭店,其中包括三星级的四平宾馆、吉平宾馆以及二星级的红嘴宾馆。
其他
台灣台中市北屯區的衛道中學校門口即有一條四平路,便與該地地名有關。
参考来源
^ 赵晓君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四平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主任赵守信). 中国经济网.
^ 韩福春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四平市八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杨枫). 中国经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四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四平市国土资源局.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7》.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年5月. ISBN 978-7-5037-812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12月. ISBN 978-7-5037-665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10》. 群众出版社. 2011年11月. ISBN 978-7-5014-4917-0.
^ 四平市统计局. 《四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