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搖滾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後搖滾
曲風起源

實驗搖滾
德国泡菜摇滚
氛围音乐
獨立搖滾
前衛搖滾
太空搖滾
自由爵士乐
簡約音樂
電子


文化起源
1980年代中期的英國、美國、加拿大

典型樂器

吉他 – 貝斯 – 鼓 – 合成器 – 其他較少見的樂器如 – 歌聲、薩克斯風、雙簧管、鐵琴、鋼琴、小提琴、大提琴

普遍程度
大部分在獨立音樂界
延伸曲風
電子音樂
融合曲風

後金屬
区域特色

魁北克、冰島、伊利諾和格拉斯哥

後搖滾(Post-rock)在分类上尚有争议,有些人将其看作摇滚乐的一种。后摇的一个特点是,所用乐器一般与摇滚乐相同,但节奏、和声、旋律、音色及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都有别于传统摇滚。


後搖滾於1980年中期,在歐美音樂界開始被提出。在後搖滾音樂裡,許多常見的音樂產業傳統現象都被顛覆改寫,例如吉他不再是主要角色;沒有歌詞或主唱;打破傳統歌曲長度,有些樂曲甚至長達二、三十分鐘,後搖滾甚至想打破唱片工業創造一首膾炙人口單曲的願望。


后摇滚体现了很多流派的特点,比如氛围音乐、爵士乐、电子音乐和实验音乐。


后摇中人声很少见,且当有人声的时候,它也不是像传统的那样作为主旋律并且有清晰的歌词,而更像一种乐器。在后摇中,人声多为很轻柔的哼唱,不规律地分布在整首歌中。




目录






  • 1 词源


  • 2 歐美後搖滾樂團


    • 2.1 美国后摇滚乐团


    • 2.2 加拿大後搖滾樂團


    • 2.3 冰島後搖滾樂團


    • 2.4 英國後搖滾樂團


    • 2.5 愛爾蘭後搖滾樂團


    • 2.6 意大利後搖滾樂團


    • 2.7 西班牙後搖滾樂團




  • 3 亞洲後搖滾樂團


    • 3.1 臺灣後搖滾樂團


    • 3.2 中國大陸後搖滾樂團


    • 3.3 香港後搖滾樂團


    • 3.4 澳門後搖滾樂團


    • 3.5 日本後搖滾樂團


    • 3.6 泰國後搖滾樂團


    • 3.7 马来西亚後搖滾樂團




  • 4 参考资料





词源


“后摇滚”一词被认为是[誰說的?]在被批评家Simon Reynolds英语Simon_ReynoldsBark Psychosis英语Bark_Psychosis的专辑Hex评论时创造的,这篇评论于1944年在Mojo英语Mojo_(magazine)期刊上发表。[1] Reynolds 之后(于1994年五月)在The Wire期刊上详细阐述了其想法。[2][3] 他使用“后摇滚”这一词汇形容“用摇滚乐乐器做非摇滚的事情,用吉他做主要音色和组织乐章,而不是即兴重复段和强力和弦”。随后他进一步阐述了“后摇滚”一词:.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Perhaps the really provocative area for future development lies... in 赛博格 (cyborg) rock; not the wholehearted embrace of 铁克诺音乐 (Techno)'s methodology, but some kind of interface between real time, hands-on playing and the use of digital effects and enhancement.


Reynolds于2005年七月在其博客的一篇文章中表述他使用“后摇滚”一词要早于在Mojo期刊上的文章,此处Reynolds提到在Mojo上文章发表之前使用“后摇滚”的案例位于Melody Maker英语Melody_Maker报刊中。[4] 之后他在博客中说到发现“后摇滚”一词不是其独有的创造。“虽然我真的相信我创造了这一词汇,但是后来发现十几年间这一词汇都被使用着”。在1975年,“后摇滚”由美国记者James Wolcott英语James_Wolcott于一篇关于音乐家Todd Rundgren英语Todd_Rundgren的文章中使用,尽管此文章中“后摇滚”的意思不尽相同。[5] 这一词汇在The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英语The_Rolling_Stone_Album_Guide也曾使用,用于对一种大致与Experimental rock英语Experimental_rock或“out-rock”风格相似的音乐形式命名。另一个在1944之前使用这一术语的例子可以是在1992年四月,被发现在Steven Walker位于墨尔本的音乐出版物Juke中对90年代noise-pop乐队The Earthmen的访谈中,在访谈中他将其描述为“post-rock noisefest”[6]



歐美後搖滾樂團



美国后摇滚乐团



  • Hammock英语Hammock_(band)

  • This Will Destroy You英语This_Will_Destroy_You

  • 天空爆炸

  • Tortoise英语Tortoise (band)

  • Caspian英语Caspian (band)



加拿大後搖滾樂團



  • Do Make Say Think英语Do Make Say Think

  • Godspeed_You!_Black_Emperor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英语Godspeed_You!_Black_Emperor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Thee Silver Mt. Zion Memorial Orchestra英语Thee Silver Mt. Zion Memorial Orchestra



冰島後搖滾樂團



  • 詩格洛絲 (Sigur Rós)


英國後搖滾樂團


  • Mogwai


愛爾蘭後搖滾樂團


  • God Is an Astronaut英语God Is an Astronaut


意大利後搖滾樂團


  • I Am Sonic Rain英语I Am Sonic Rain


西班牙後搖滾樂團


  • 12Twelve英语12Twelve


亞洲後搖滾樂團



臺灣後搖滾樂團



  • 受崇拜的雞腿 Honoured Drumstick

  • 西尤島 the siyuland

  • 驢子耳朵

  • 銀巴士 Silverbus

  • 甜梅號

  • 阿飛西雅 APHASIA

  • 法式綺思

  • Selfkill

  • 錫盤街

  • 企鵝熊愛吃雞肉球

  • 2HRS

  • 柳葉魚

  • 八厘米天空

  • 昆虫白

  • The Eternal Flatliner

  • Triple Deer

  • Guirum

  • I'msonic rain

  • Perique

  • 草莓救星

  • Goodbye! Nao!

  • Nuin8 扭音八

  • 滲透Inner Sense

  • 晨曦光廊

  • 聲子蟲

  • 愚人船Ship of fools

  • Posh Inverse 優雅逆轉

  • Ego-Fugue 自我意識神遊

  • Cicada

  • 川秋沙

  • 大象體操

  • 大波起司

  • BorderLand 邊境地帶

  • 昴宿 Pleiades

  • About Sound

  • Shimmer Riot

  • 穿越稜鏡

  • Beware the sky falling 天空 樂園

  • 輕晨電

  • Tree Murmurs

  • Presidon't sad

  • 既視感 Kishikan

  • Swirrl

  • 妙蛙種馬

  • 龍頭

  • 生活要事

  • 旅人

  • Predawn Anxiety黎明前的焦慮

  • Constant & Change 康士坦的變化球

  • Triple Deer

  • Sodium

  • 步行者 Pacers

  • 異鄉人樂團

  • 暖嶼Fuermusha

  • 死未來 The Dead Future

  • 桑諾斯Somnus


緩緩



中國大陸後搖滾樂團



  • spin axis

  • 惘聞

  • 花伦

  • 21 Grams

  • 梵高(乐队)

  • 黃燈車庫

  • 沼澤

  • 时过夏末

  • LasDawn

  • 離(乐队)

  • Grace Latecomer

  • 寂寞.夏.日

  • Maze

  • 穿心莲

  • Pentatonic

  • ChineseFootball

  • Chimneycrow

  • 戈多(乐队)

  • Prague

  • Friday Journey Quietude

  • Grace Latecomer

  • Chet's Secret

  • Time in muscat

  • 落(乐队)

  • 蔓(乐队)

  • 文雀(乐队)

  • 48V

  • 羊秘密

  • In It

  • 灰烬周三

  • Misswoman

  • 小巫师

  • 滑梯(乐队)

  • Storyline

  • Triple Smash

  • 奇怪的日子

  • Michael

  • Illness Sickness

  • 琥珀(乐队)



香港後搖滾樂團



  • Chochukmo

  • 儉德大廈

  • Elf Fatima

  • 四方果

  • The Fragile

  • Slept in Spray

  • 話梅鹿

  • More Reverb

  • Topsy Wave

  • tfvsjs

  • Life Was All Silence

  • 盛葉

  • Monovan



澳門後搖滾樂團


  • WhyOceans


日本後搖滾樂團



  • toe


  • Mudy on the 昨晚

  • Anoice

  • Mouse on the keys

  • 百景

  • euphoria

  • ovum

  • MONO

  • texas pandaa

  • Miaou

  • envy

  • world's end girlfriend

  • saisa

  • 3nd

  • sgt.

  • zhiend

  • toconoma



泰國後搖滾樂團



  • Inspirative

  • Desktop Error

  • Jia Pa Bor Sue 吃飽無事

  • LenMo

  • Lomosonic



马来西亚後搖滾樂團



  • 雪糕公民

  • Deepset


  • coma (馬來西亞樂團)

  • The Metaphor

  • mutesite

  • LOCH

  • Dirgahayu



参考资料





  1. ^ Reynolds, Simon. Bark Psychosis: Hex. Mojo. March 1994 [2008-07-08]. 


  2. ^ Reynolds, Simon. S. T.. The Wire. May 1994 [July 8,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2, 2001). 


  3. ^ The Wire 20. The Wire. November 2002 [July 8,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7, 2004). 


  4. ^ Reynolds, Simon. S. T.. blissblog. July 14, 2005 [November 28, 2006]. 


  5. ^ Wolcott, James. Todd Rundgren – Street Punk in Self-Imposed Exile. Creem. July 1975 [July 8,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4, 2007). 


  6. ^ Walker, Steven. S. T.. Juke. April 1992 [September 28, 2017].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