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巴米亞京斯基(俄语:Князь Барятин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1815年5月14日-1879年3月9日),俄羅斯帝國親王元帥。1856年至1862年任高加索總督,在位期間攻滅高加索伊瑪目國,並成功穩定了高加索局勢長達三年,是繼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列加爾頓再度穩定高加索超過一年時間之總督。1879年3月9日,在出訪德意志帝國時患病,在瑞士日內瓦休養時去世,享年63歲。
學生
巴米亞京斯基曾於帝俄最高軍事教育機構尼古拉參謀學院長期擔任教官,著名之學生包括皇帝亞歷山大二世、後來完全平定高加索之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等著名人士。
參考來源
- Генерал-Фельдмаршал Князь Барятин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Принцип проконсула, «Вокруг света», № 6 (2741), июнь 2002
- Императорский Дом: выдающиеся сановники.
車臣
|
|
政權 |
車臣獨立政權 |
高加索伊瑪目國
北高加索酋長國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
|
俄羅斯車臣地方政權 |
俄羅斯帝國高加索總督區
俄羅斯共和國
捷列克蘇維埃共和國
北高加索蘇維埃共和國
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車臣自治共和國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格羅茲尼州
車臣共和國
|
|
|
思想 |
- 穆里希德
- 蘇菲派
- 穆里德派
- 穆哈吉爾
- 血族復仇
- 圖庫姆
- 泰普
- 瓦哈比派
- 恐怖主義
-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
|
文化背景 |
- 車臣文學
- 車臣音樂
- 車臣飲食
- 車臣服裝
- 車臣神話
- 車臣人名
|
|
車臣語 |
- 阿拉伯字母
- 西里爾字母
- 喬治亞字母
- 亞京斯諾-奧帕耶高方言
- 米列斯基方言
- 車臣印古什方言
- 車臣外來語
|
|
|
戰爭 |
- 第六次俄土戰爭
- 第八次俄土戰爭
- 第六次俄波戰爭
- 高加索戰爭
- 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
- 北高加索戰役 (俄國內戰)
- 1940至1944年車臣起義
- 第一次車臣戰爭
- 第二次車臣戰爭
- 北高加索叛亂
|
|
貨幣 |
|
|
槍械 |
|
|
地理 |
- 格羅茲尼
- 阿爾貢
- 古傑爾梅斯
- 沙里
- 烏魯斯-馬爾坦
- 車臣平原
|
|
|
相關事物 |
事件 |
- 扁豆行動
- 卡爾巴赫大屠殺
- 1951年東哈薩克車臣人大屠殺事件
- 1958年格羅茲尼暴動
- 車臣獨立
- 黑寡婦
- 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
- 別斯蘭人質危機
- 高加索酋長國
- 2010年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事件
- 2013年12月伏尔加格勒爆炸事件
- 2014年格羅茲尼爆炸事件
- 對車臣人的民族清洗
|
|
車臣人 |
- 謝赫曼蘇爾
- 加齊‧穆罕默德
- 哈姆扎特‧貝克
- 沙米爾
- 昆塔·哈吉
- 阿巴哈迪‧穆罕默德
- 巴辛格‧巴利諾夫斯基
- 哈吉‧穆拉德
- 斯欽‧穆拉
- 烏宗‧哈吉
- 焦哈爾·杜達耶夫
- 澤利姆漢·揚達爾比耶夫
- 阿斯蘭·馬斯哈多夫
- 沙米爾·巴薩耶夫
- 多卡·烏馬羅夫
|
|
俄羅斯人 |
- 亞歷山大一世
- 尼古拉一世
- 亞歷山大二世
- 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葉爾莫洛夫
- 漢斯·卡爾·馮·弗里德里希·安東·迪比奇
- 伊凡‧帕斯凱維奇
- 諾曼‧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
- 帕維爾‧赫里斯托福羅維奇‧馮‧葛拉必
- 格里戈里‧安德烈‧馮‧羅森
- 小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
- 葉夫根尼‧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洛文
- 米哈伊爾‧謝苗諾維奇‧沃龍佐夫
- 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列加爾頓
-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巴米亞京斯基
- 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
- 米哈伊爾·瓦西里維奇·伏龍芝
-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 鮑利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
- 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
- 佛拉基米爾·佛拉迪米羅維奇·普丁
- 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
- 謝爾蓋·瓦季莫維奇·斯捷帕申
- 伊戈爾·迪米德里羅維奇·謝爾蓋耶夫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