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东汉时拘弥王
成国,請見“
成国 (拘弥)”。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郕国 |
周朝诸侯国
|
国君之姓
|
姬姓
|
爵位 |
伯爵
|
国都 |
1西周时,宗周畿内 2郕(山东省)
|
始封此國者 |
周武王
|
创始年 |
前11世纪 |
始祖 |
郕叔武
|
灭亡年 |
前408年 |
亡国之君 |
不詳 |
灭亡原因 |
齊國攻滅 |
史书记载 |
春秋(始見於隐公五年)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郕(chéng)国,又作成國,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在今河南省范县一带, 伯爵爵位,國君為姬姓,建國君主是郕叔武,前718年秋,因其先年攻衛,所以衛宣公報復攻郕。前709年,魯桓公、杞武公在郕地会盟。前701年,宋庄公、魯桓公在郕之夫钟会盟。前686年,魯庄公、齐襄公攻郕国,郕国降齐。前616年,郕國國君去世,郕國世子奔魯,在魯國的幫助之下得以即位,再度成為魯國附庸;春秋後期,郕君淪為魯大夫,郕更成為孟孫氏採邑,郕君受制於孟孫氏;前408年,為齊國攻滅。
君主列表
山東封國
郕叔武,周文王第七子。
成伯邦父,西周晚期人。[1]
成伯孫父,西周晚期人。[2]
郕伯[3]
畿內諸侯國
国君名号 |
统治年数
|
成肅公
|
|
成简公
|
|
此后世系失考
|
成桓公
|
|
参考
^ 吳鎮鋒:《金文人名匯編》,中華書局2006年8月第1版,第115頁。
^ 吳鎮鋒:《金文人名匯編》,中華書局2006年8月第1版,第115頁。
^ 《左傳》文公十二年。
周代姬姓诸侯及畿内采邑
|
|
周太王子 |
太伯吴国 · 仲雍虞国 · 王季
|
|
王季子 |
周文王 · 虢仲东虢国 · 虢叔西虢国
|
|
周文王子 |
伯邑考 · 周武王 · 管叔鮮管国 · 蔡叔度蔡國 · 郕叔武郕国 · 霍叔处霍国 · 周公旦鲁国 · 衛康叔卫国 · 毛叔鄭毛国 · 聃季载聃国 · 郜子郜国 · 雍子雍国 · 曹叔振鐸曹國 · 錯叔繡滕国 · 畢公高毕国 · 原公原国 · 酆侯酆国 · 郇侯郇国
|
|
周武王子 |
周成王 · 邘叔邘国 · 唐叔虞晋国 · 應侯應國 · 韓侯韓國
|
|
周公旦子 |
伯禽鲁国 · 君陳周国 · 凡伯凡国 · 蔣伯齡蒋国 · 邢朋叔邢国 · 茅侯茅国 · 胙国 · 祭国
|
|
畢公高子 |
楷伯楷国 · 毕仲毕国
|
|
唐叔虞子 |
公明贾国
|
|
召公奭子 |
燕侯克燕國 · 次子召国
|
|
其他 |
单公单国 · 芮公芮国 · 曾國 · 唐国 · 魏国 · 息国 · 耿國 · 滑國 · 焦國 · 周宣王子长父杨国 · 周厉王子友鄭國 · 周惠王子叔带甘國 · 周僖王子虎王叔国 · 周顷王子王季子劉國 · 周貞定王子揭西周国 · 西周威公少子根东周国
|
|
周朝諸侯列國
|
|
西周及東周春秋时期諸侯國 (前1046年-前453年) |
周王畿 |
周 (王) |
|
重要諸侯國 |
秦國 (伯) · 吳國 (伯) · 齊國 (侯) · 魯國 (侯) · 燕國 (侯) · 蔡國 (侯) · 曹國 (伯) · 衞國 (侯) · 宋國 (公) · 晉國 (侯) · 楚国 (子) · 越國 (子) · 鄭國 (伯) · 陈国 (侯)
|
|
畿內諸侯國 |
酆國 (侯) · 溫國 (子) · 劉國 (子) · 榮國 (公) · 甘國 (公) · 樊國 (仲) · 尹國 (公) · 周國 (公) · 王叔國 (公) · 原國 (公) · 召國 (公) · 單國 (伯) · 詹國 (侯) · 鞏國 (伯) · 毛國 (伯) · 畢國 (公) · 應國 (公) · 井國 (伯) · 大骆国 (公)
|
|
位於山東省 |
祝國 · 聶國 · 紀國 (侯) · 鄅國 (子) · 邾國 (子) · 莒國 (子) · 向國 (子) · 極國 · 邿國 · 滕國 (侯) · 薛國 (侯) · 郳國 (子) · 濫國 · 郯國 (子) · 鄟国 · 郕國 (伯) · 宿國 (男) · 譚國 (子) · 遂国 · 須句國 (子) · 鄫國 (子) · 鄣国 · 淳于國 (公) · 郜國 (子) · 茅國 (伯) · 任國 · 邳国 · 牟國 (子) · 根牟國 · 於餘邱國 · 偪陽國 (子) · 郭國 (伯) · 顓臾國 · 铸国 · 陽國 (侯) · 费国 · 諸國 · 介國 · 阚国 · 过国 · 萊國 (公) · 戎國
位于今山东省的先秦列国
|
|
姬姓国 |
鲁国 · 曹國 · 滕国 · 郕国 · 郜國 · 邢国 · 茅国 · 阳国 · 極國
|
|
任姓国 |
|
|
姜姓国 |
齐国(姜齐) · 纪国 · 州国(淳于) · 鄣国 · 向国 · 㠱国 · 逄国 · 北齐国
|
|
风姓国 |
|
|
己姓国 |
|
|
嬴姓国 |
|
|
偃姓国 |
有鬲 |
|
曹姓国 |
|
|
妘姓国 |
|
|
董姓国 |
鬷(三㚇) |
|
妫姓国 |
|
|
姚姓国 |
|
|
姒姓国 |
杞国 · 谭国 · 鄫国 · 费国 · 斟鄩 · 斟灌
|
|
漆姓国 |
鄋瞒(长狄) |
|
子姓国 |
莱国 |
|
其他 |
有穷 · 寒国 · 王寿 · 莘国 · 戎國 · 郭國 · 牟國 · 根牟國 · 鄟国 · 薄姑 · 介國 · 甲父 · 厥国 · 贯国 · 於餘邱國 · 蔑国
|
|
本模板依照王克奇、王钧林主编的《山东通史·先秦卷》(ISBN 978-7-01-008479-4)分类,所涉姓氏及地望可能存在争议,详细参见各国条目。 |
|
|
位於河南省 |
江国 · 檀國 (伯) · 殷國 (公) · 南燕國 (伯) · 鄢國 · 密国 · 胡國 · 焦國 (伯) · 共國 (伯) · 凡國 (伯) · 葛國 (伯) · 东虢国 · 杞國 (侯) · 謝國 (侯) · 申國 (侯) · 呂國 (侯) · 鄶國 · 戴國 (公) · 息國 (侯) · 黃國 (子) · 蓼國 (侯) · 繆國 · 番国 · 光國 (子) · 偪国 · 弦國 (子) · 滑國 (伯) · 邘國 (叔) · 蔣國 (伯) · 邶國 · 祭國 (伯) · 道國 · 柏國 (子) · 胙国 · 雍国 · 項國 · 頓國 (子) · 管國 (侯) · 姒國 · 蓐國 · 房國 (子) · 莘國 · 許國 (男) · 韋國 (伯) · 東不羹國 · 西不羹國
位於今河南省的先秦列國
|
|
姬姓國 |
王叔国 · 温国 · 劉國 · 荣国 · 甘國 · 单国 · 巩国 · 應國 · 原国 · 密国 · 胡國 · 焦國 · 共國 · 凡国 · 东虢国 · 北虢國 · 息國(鄎國) · 蓼国(鄝國、廖國、飂國) · 潘國(番國) · 滑國 · 邘国 · 蔣國 · 祭国 · 沈国 · 管国 · 霍国 · 胙国 · 雍國 · 韋國 · 卫国(康國) · 樊國 · 蔡國 · 聃国
|
|
子姓國 |
|
|
姞姓國 |
|
|
任姓國 |
|
|
姜姓國 |
|
|
己姓國 |
|
|
嬴姓國 |
|
|
偃姓國 |
蓼国(繆國)
|
|
妘姓國 |
|
|
隗姓國 |
|
|
祁姓國 |
|
|
厉姓國 |
|
|
妫姓國 |
|
|
柏姓國 |
|
|
姒姓國 |
|
|
其他 |
鄢國 · 邶國 · 道國 · 項國 · 頓國 · 檀國 · 姒國 · 蓐國 · 莘國 · 西不羹國 · 東國 · 盟國 · 越戲方 · 闕鞏國
|
|
本範本依照張民服主編的《河南省史•區域建置志》及王貴民《春秋會要》(增訂本)分類,所涉姓氏及地望可能存在爭議,詳細參見各國條目。 |
|
|
位於山西省 |
西虢國 (公) · 北虢國 · 荀国 (侯) · 虞國 (公) · 魏國 (侯) · 賈國 (伯) · 霍國 (侯) · 耿國 · 楊國 (侯) · 倗國 (伯) · 霸國 (伯) · 冀国 · 黎國 (侯) ·
|
|
位於陝西省 |
酆國 (侯) · 樊國 (仲) · 周國 (公) · 召國 (公) · 詹國 (伯) · 毛國 (伯) · 畢國 (公) · 井国 (伯) · 梁國 (伯) · 北芮国 (伯) · 南芮国 (伯) · 小虢國 · 崇国 · 韓國 (侯) · 杜國 (伯) · 郝国 · 密须国
|
|
位於湖北省 |
鄀國 (子) · 軫國 · 鄂國 (侯) · 曾國 (侯) · 夔國 (子) · 羅國 (子) · 鄧國 (侯) · 權國 (公) · 鄖國 (子) · 絞國 · 賴國 · 鄾國 (子) · 廩國 · 穀國 (伯) · 貳國 · 州國 (公) · 庸国 · 麇国 (子) · 唐國 (侯) · 聃国 · 卢国 (侯) · 陰國
|
|
位於安徽省 |
沈國 (子) · 六國 (伯) · 英國 · 桐國 · 養國 (伯) · 蕭國 (侯) · 舒國 (子) · 舒庸国 · 舒鳩國 · 舒蓼國 · 舒龍國 · 舒龔國 · 舒鮑國 · 宗國 · 巢國 (伯) · 皖國 (伯) · 廬國 (子) · 鍾離國 (子) · 州來國 · 南胡國 (子) · 越章国 (子)
|
|
位於河北省 |
邢國 (侯) · 孤竹国
|
|
位於四川省 |
蜀國 · 巴國 (子) · 都國 · 西黃國 · 鱼国
|
|
位於江蘇省 |
邗国 · 鍾吾國 (子) · 彭国 · 徐國 (侯) · 奄国
|
|
|
東周戰國時期諸侯國 (前453年-前221年) |
周王畿 |
周 (王) ·
東周國 (君) · 西周國 (君)
|
|
主要諸侯國 |
秦國 (王) · 燕國 (王) · 楚國 (王) · 趙國 (王) · 魏國 (王) · 韓國 (王) · 齊國 (王)
|
|
其他諸侯國 |
姜齊國 (侯) · 魯國 (侯) · 蔡國 (侯) · 衞國 (君) · 宋國 (王) · 晉國 (侯) · 越國 (王) · 鄭國 (伯) · 杞國 (伯) · 邾國 (子) · 薛國 (侯) · 郳國 (子) · 滕國 (侯) · 莒国 (子) · 任國 · 郯國 (子) · 费国 · 邳国 · 中山國 (王) · 巴國 (子) · 安陵國 (君)
|
|
周体系外 |
蜀國 (帝) · 苴國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