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募兵制

中華民國募兵制係指在中華民國實行的募兵制兵役制度。募兵制在《國軍軍語釋要》中解釋為:「募兵制即志願兵制,其特質為國家與服役者間為法律契約關係。服役之動機係基於獲得報酬,以軍人為職業,對國家無服役義務與責任,服役者亦不限於本國國民。」依照現行法律,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民,須在中華民國設有戶籍滿二十年後,才能參加志願役士兵的考選。
目录
1 沿革
2 歷年成果
2.1 募兵計劃啟動
2.2 募兵實驗營
2.3 擴大辦理
3 當前困境
4 反對質疑
5 相關條目
6 注釋
7 參考來源
沿革
1954年時,參考美軍與日本顧問意見修改的《兵役法》,訂出軍士官以志願考選,士兵以屆齡徵集為主的兵役制度。而此期間尚無關於志願役士兵的募兵法源;直至1959年的《志願士兵服役條例》開始,才有讓中華民國國民志願入營或留營服役的法律依據,但由於士兵兵員充足,基本上志願役士兵在國軍士兵中的歷年占比一直很低。
因為2000年修正的《兵役法》以及總統陳水扁的當選政見下,中華民國國防部才正式成立專案小組,進行有關志願役士兵的招募規劃與評估;2003年,立法院通過志願士兵服役條例修正案,正式確立以志願役士兵為主,義務役士兵為輔的制度,並預定在2017年達到全志願役士兵的目標,即全募兵制。
2005年,再度修正兵役法與志願士兵服役條例,擴大招募範圍,只要是高中職以上學歷的屆齡男女都可報名,並提高志願役士兵的薪資。
目前志願役薪資為(2015):二等兵:33,625元、一等兵:35,230元、上等兵:36,845元。[1]
2011年,由於所徵收兵員不足,時任總統馬英九宣佈2013年全募兵制跳票,遭到在野民進黨全面痛批將引發民怨[2]。遂於2012年1月2日行政院核定「募兵制實施計畫」後,由國防部展開「募兵制」的執行驗證工作。最後行政院核定展延進程至2016年。
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完全募兵制,非志願役而達到役齡的常備役男性則改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訓期改前5週新兵基本訓,後11週初級至中級專長訓,無須下部隊,仍會抽籤分配至外島受訓)[3];另外,一般替代役役期從1年又15天縮短至6個月,研發及產業儲訓替代役役期則由3年縮短至1年半[4] 。
歷年成果
募兵計劃啟動
2001年,時任總統陳水扁施行廢除徵兵改募兵的政見,行政院著令國防部正式成立專案小組,進行有關招募評估。
募兵實驗營
2002年,時任國防部長湯曜明在立法院報告[5]時,首度透露將研擬指職士兵的甄選辦法;2003年,開始試辦指職士兵募兵營,當時選定陸軍天弓飛彈、海軍陸戰隊步兵、空軍修補大隊各一個營,共三梯次,成效如下:[6]
區分 | 陸軍天弓飛彈營 | 海軍陸戰隊步兵營 | 空軍修補大隊 | 合計 |
---|---|---|---|---|
需求人數 | 201 | 335 | 111 | 647 |
獲得人數 | 63 | 194 | 71 | 328 |
不足數 | 138 | 141 | 40 | 319 |
達成率 | 31% | 58% | 64% | 51% |
- 當中有超過5成是志願留營,非新兵,後放寬錄取,獲得數增為367人,獲得率增為57%,但最後僅有271人核定轉服,達成率為46%。
擴大辦理
募兵制初期的成果並不理想,於是在2004年11月,行政院院會組成『兵役制度全面檢討改進推動小組』。在該小組指導下,國防部與內政部完成『現行兵役制度檢討改進方案』(簡稱『兵改方案』),並於2005年1月通過擴大招募的方針,最終目標為達到全志願役士兵。
年份 | 需求人數 | 獲得人數 |
獲得% |
---|---|---|---|
2004 | 376 | 98 |
26% |
2005 | 6561 | 6644 |
101% |
2006 | 11068 | 10145 |
92% |
2007 | 15249 | 17224 |
113% |
2008 | 13232* | 9267 |
70% |
2009 | 14377 | 10303 |
72% |
2010 | 25000 | 15000 |
60% |
2011 | 11490 | 6500 |
57% |
2012 | 15311 | 11069 |
72% |
2013 | 28531 | 10942 |
38% |
2014 | 10557 | 15024 |
142% |
2015 | 14000 | 18550 |
132% |
2016 | 15000 | 16880 |
112.5% |
- 2008年需求數為推算值,根據2003-2008年總需求數47133減去其他各年得出
- 2016年統計[7][8]
2018年10月國防部統計,扣除維持員額(學生、入伍、受訓、住院調療及留職停薪)1萬9千人及文職、聘雇(8,000人),志願役總人數達到全軍81%(15萬3000人),目前國軍目標提升志願役官兵比率至全軍90%(16萬9000人),1994年後出生役男仍需服軍事訓練役[9]
當前困境
招募數字造假:數字造假問題可說與募兵制實施過程伊始就形影不離,包含國防部以射箭畫靶方式將需求人數往實到人數調低,製造百分比上升假象,其實軍中人力嚴重不足,[10]甚至士官受訓幾周就轉軍官,免讀官校的政策都出現,但依然招募一千多人預備士官只來8人的狀況出現,而各大軍官學校入學人數也都腰斬,還有不少就讀幾周後就自動退學,而官方一直對外宣稱募兵人數還夠。
士官兵素質大幅降低:由於必須達到政策目標,國防部不斷放寬最低錄取標準,據2009年統計,義務役士兵大專院校畢業以上學力佔65.8%,而志願役僅佔18.5%,近來國防部還開放志願役食勤兵、駕駛、修護等部份專長職缺降至國中畢業甚至輕罪前科犯也可報名。[11]為了留住志願役士兵,將原本服役滿一年半(升上等兵)後才有資格晉升下士的規定,修改為一年(一等兵)即可晉升,使得士官素質良莠不齊。
續約率低:志願士兵歷年平均續約率為低於五成,顯示國民約滿後不願續約比率相當高,而當中未待約滿即提早離退的比率為5%-6%,致使國軍兵力缺口逐年擴大。如2003-2008年統計,計畫招募人數為47133人,實際招募數52239人,但實際結訓分發至各部隊者為41812人,不少人在受訓階段便已放棄;又如第一批結訓分發志願役士兵(2003-2005年,當時最低服役契約期間為3年)為4920人,至2009年5月底已經退伍3575人,續約者1345人,續約率為27.33%。[12]
同酬不同工:由於薪資相等,故願意續約者多屬後勤支援部隊及女性職缺。如前述1345人中,服務於機關、廠庫者為1124人,佔83.57%;於野戰部隊者為221人,佔16.43%,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後勤部隊工作穩定且離家較近,而野戰部隊因為演訓或任務特性,可能時常變動。
長留久用原則失效:反而造成招募困難,為了提高續約率所以志願役人員無須輪調,因此反而造成外(離島)等較為艱苦單位職位長期出缺,故目前暫時以義務役人員調駐優先充任艱苦單位。
裁軍方向錯誤;軍種本位主義造成士氣低落,自李登輝總統推行大規模裁軍以來,國軍總兵力由原60萬大軍降成今日之21.5萬人。裁軍本應以需求度不高之部隊為優先裁併或裁撤,但由於陸海空各軍種間看法不一,為裁而裁,導致許多重要精銳單位,皆有遭受裁併或裁撤(例如: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總兵力由3萬5千人縮編成僅9千人或是中華民國憲兵持續縮編員額等等),造成基層人員不知何時可能提早面臨強制退伍,而有士氣低落之現象。
內部法治管理:申訴制度不健全與官兵犯法懲處過輕:由洪仲丘事件、阿帕契打卡案可知,洪案及後續處罰過輕代表國軍在精實案後內部管理過於惡劣,有別於精實案前一切講求依法行政與高效率的國軍,讓全民更理解為何年輕人不願意加入國軍,而在各軍種之中,以中華民國陸軍評價最為差勁,而中華民國空軍則反之最為優良、最受人民歡迎。
反對質疑
中華民國海軍備役中將,前海軍副參謀長蘭寧利是募兵制最全力反對者之一,認為國軍的募兵制是重大戰略錯誤,是藍綠兩黨討好選舉的產物,募兵的結局就是潰不成軍最後只能向解放軍乞和。[13]
2018年海軍推出年曆,上面主打女性軍官以模特姿勢和髮型拍宣傳照,蘭寧利大表不滿痛批不倫不類不符軍規,披頭散髮如何在充滿機械的軍艦上活動,其中也有民間模特穿上軍裝冒充軍人拍照,像選美或秀場賣藝,其認為「討好和騙術只會換得更大的瞧不起」認為募兵來的都會是是弱不經風的媽寶。[14]
前國防部聯三作戰次長吳斯懷認為,簡單的小學數學都能算出募兵制下場,卻全社會討論二十年紛擾還形成政策,匪夷所思,全台以1999年至2002年這四年出生的男嬰數量總和,推估潛在兵源大約是57萬2000餘名,要維持21萬5000的兵力規模,等於不到三人就有一人要自願去當兵,這是誰都知道不可能的天方夜譚,一樣是少子化的日本有1億2千萬人,給更高的薪水且基本上國情戰爭風險低,才募集到24萬自衛隊員,照數據推算募兵下場就是有一天國軍只剩6萬人,因為軍人不是終身綁定會有退伍會有自願離開,中壯世代幾年後終究會多數離開。[15]
相關條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中華民國國軍
- 中華民國徵兵規則
- 白團
- 駐台美軍
- 精實案
- 精進案
- 精粹案
- 精進士官制度
- 臺灣兵役制度
注釋
^ https://rdrc.mnd.gov.tw/rdrc/Recruit/A-left02a05.aspxRetrieved 2015-10-24.
^ [1] 2015全募兵制跳票? 高志鵬:馬英九2016再來當總統好了 今日新聞 2011-03-29
^ [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2190081-1.aspx 役男4個月軍事訓練 107年起不用下部隊] 中央通訊社 2017年12月19日
^ [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71021 全募兵制實施後 一般替代役役期擬縮短至半年] 自由時報 2014年12月1日
^ 湯曜明:將研擬辦理指職士兵甄選的構想
^ 國防部募兵制實驗現況及兵役員額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六會期,2004.10.14。
^ 募兵制玩數字遊戲
^ 去年招募成績》志願役士兵超標 軍士官缺很大
^ 國防部:志願役人力達15萬3千餘員 編現比81﹪
^ TVBS官方頻道-少康戰情-募兵真相
^ 顧巴肚!軍方合格伙房兵大缺兵 降低標準國中程度也行
^ 國軍募兵制規劃及執行情形之探討. 第31卷第第2期[永久失效連結],審計部,2011.1。
^ 退將痛批募兵
^ 海軍月曆引爭議
^ 募兵黑箱
參考來源
擴充實施募兵制之相關配套措施[永久失效連結],行政院研考會,2007年10月。- 立法院公報 第 101 卷 第 14 期 委員會紀錄
我國兵役制度之研究-全面募兵制改革的預評估,蔣才選,2010- 2002年臺灣軍事回顧-新華網
陳水扁公布「國防政策白皮書」,中國時報 ,1999。
我國實施募兵制的可行性探討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