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七星关区 | |
---|---|
概览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毕节市 |
区划类别 | 区 |
区划代码 | 520502 |
政府驻地 | 市东街道 (毕节市) |
总面积 | 3,412.2 平方千米 |
总人口 | 1,137,383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551700 |
电话区号 | +86 |
车牌首号 | 贵F |
七星关区是中国贵州省毕节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是毕节市的行政中心,全市总面积3414.9平方公里,总人口127.53万人。聚居着22个民族。
目录
1 历史
1.1 古代
1.2 近现代
2 地理位置
3 行政区划
4 参考文献
历史
古代
- 殷周至元朝,属牂牁、夜郎、罗施等国。在历史上曾是历代郡、府、路、司、卫、道、署的所在地。秦设汉阳县,汉改平夷郡,唐设羁縻州,宋设羁縻禄州,元设长官司和驿,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设毕节卫,毕节之名,始于此。明朝建制。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撤卫设县。
近现代
- 1934年1月,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毕节建立;1935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现毕节市林口镇的“鸡鸣三省村”召开了常委分工会议;1936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毕节创建。
- 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市成了试验中心。
- 1993年12月10日撤县设市。
- 2002年,毕节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之一。
- 2011年,县级毕节市被撤消,在原区域设立七星关区[1]。
地理位置
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经104° 51′-105° 55′,北纬27° 03′-27° 46′,海拔高于1600米。邻四川省与云南省。
由于云贵高原的位置毕节气候温和而湿润,冬无严寒(但阴冷),夏无酷暑。1月平均气温 2.7 ℃,7月平均气温 21.6 ℃,年平均气温 12.8 ℃。
行政区划
七星关区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27个镇、2个乡、6个民族乡:
市西街道、市东街道、三板桥街道、大新桥街道、观音桥街道、洪山街道、麻园街道、碧阳街道、德溪街道、碧海街道、鸭池镇、梨树镇、岔河镇、朱昌镇、田坝镇、长春堡镇、撒拉溪镇、杨家湾镇、放珠镇、青场镇、水箐镇、何官屯镇、对坡镇、大银镇、林口镇、生机镇、清水铺镇、亮岩镇、燕子口镇、八寨镇、田坝桥镇、海子街镇、小坝镇、层台镇、小吉场镇、普宜镇、龙场营镇、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野角乡、大河乡、团结彝族苗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大屯彝族乡和田坎彝族乡。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民政部关于贵州省撤销毕节县设立毕节市的批复
^ 国务院批准毕节撤地设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年11月12日。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