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台






大炮台花園



地圖


澳門的大炮台(葡萄牙語: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大三巴炮台),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


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原為軍事用途。現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台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台花園。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兩個景區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部分。


澳門大炮台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業,後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從1623年至1740年間,曾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官邸。


此軍事禁區在1966年解禁,向公眾開放為旅遊景區。大炮台曾改建為澳門氣象局,後澳門氣象局於1996年遷至氹仔。大炮台曾分別於1992年、1993年及1996年進行修葺工程。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門博物館。




目录






  • 1 建築特色


  • 2 歷史文物


  • 3 景色


  • 4 相關條目


  • 5 参考文献


  • 6 外部連結





建築特色


大炮台為昔日軍事防線之核心,建基石為3.7米厚的花崗石。大炮台城牆由石摻雜貝殼粉而成,闊90米、高9.15米,向上修窄至2.7米厚。[1]大炮台佔地約1萬平方公尺,形狀呈不規則四邊,邊長約為100米。大炮台城堡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山上,頂層的中央曾有一座3層高的塔樓,現已不存在。現頂層為花園,可俯瞰澳門360度的景致。



歷史文物



  • 大炮台城堡

  • 澳門博物館:館藏

  • 澳門古鐘:原置於聖羅撒敎堂的3尺古老銅鐘,鑄造於清康熙13年(1674年)



景色




相關條目


  • 澳門炮台


参考文献





  1. ^ 《澳門文化特色的佐證》,澳門文化司署




外部連結







  • 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局








澳門歷史城區

建築

媽閣廟 | 港務局大樓 | 鄭家大屋 | 聖老楞佐教堂 |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 崗頂劇院 | 何東圖書館大樓 | 聖奧斯定教堂 | 市政署大樓 | 三街會館(關帝廟) | 仁慈堂大樓 | 大堂(主教座堂) | 大堂巷七號住宅(盧家大屋) | 玫瑰堂 | 大三巴牌坊 | 哪吒廟 | 舊城牆遺址 | 大炮台 | 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基督教墳場(包括馬禮遜小教堂) | 東望洋炮台(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保育危機)


前地

媽閣廟前地 | 亞婆井前地 | 崗頂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板樟堂前地 | 大堂前地 | 耶穌會紀念廣場 | 賈梅士前地




坐标:22°11′49.6″N 113°32′32.72″E / 22.197111°N 113.5424222°E / 22.197111; 113.5424222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