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廈炮台






自筷子基仰視炮台




炮台下的景色


望廈炮台(或稱望廈山炮台莲峰山炮台)是位於澳門望廈山市政公園之古老炮台。由於位處海拔60米高的望廈山上,故曾是葡萄牙殖民地時期的軍事防禦據點之一。



沿革


望廈炮台初建於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64年-1866年(清同治三年)重修落成。望廈炮台由澳門總督亞馬留負責監督興建,是為葡萄牙在澳門實施殖民主義之後第一座興建之炮台。昔日是澳門重要的軍事防禦據點之一,可裝置10門大炮,其位置可俯瞰澳門關閘一帶地區之活動。1960年,望廈炮台停止使用。曾駐有來自葡屬非洲的士兵,故又稱黑鬼山


在望廈山東麓、俾利喇街以東澳廣視對面,有一兵營,但於2008年面對保留的呼聲仍然被拆毀,現已建成社會房屋望賢樓。



特色


望廈炮台佔地約700平方米,形狀為矩形,而門口旁的火藥庫則是圓形。炮台圍牆身為花崗石,約有6米高。炮台的入口寬2.5米,高3米,門是厚木門,入口屋頂則鋪設長麻石。其入口的圍牆上設有11個槍眼,另炮台上設有一個高出平台4米的混凝土觀察台。炮台內,有通道通往附近之火藥庫和觀察台。與澳門區內的其他炮台不同,此炮台的炮口是朝向中國,直指關閘方向。



相關條目


  • 澳門炮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