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

香港的士站站牌

香港市區常見的Toyota Comfort的士(2008年)

2015年引進香港市區的日產NV200採用特大車箱設計,內設免費Wi-Fi,USB充電服務,更備有輪椅上落斜板,幫助傷健人士

福特Trannsit Connect的士

2013年引進香港的豐田Prius油電混合車的士

比亞迪e6電動的士
香港的士,即香港的出租车,「的士」一字是從它的英語「Taxi」音譯出來的。乘客上車後指明目的地,司機直接駕駛前往,是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車費根據車程及等候時間而定,而存放行李、電話召喚的士及使用收費道路等則需繳付附加費用。香港各區設有不少的士站供乘客等候的士,而部分停車禁區亦設有一些的士專用的上落客位置。
於2011年,Hotels.com於網上進行全球的士服務調查,了解全球各地的的士在安全、衛生、司機駕駛技術、對道路的熟悉程度、服務態度、價格及召喚的方便程度7個範疇進行評核,結果得出香港的士排名全球第3[1]。但在兩年後的同類調查卻急跌至排名15[2]。
目录
1 歷史
2 種類
2.1 市區的士
2.2 新界的士
2.3 大嶼山的士
2.4 其他
3 收費
3.1 歷年收費
4 交通地位
5 設施
5.1 的士站
5.2 過海的士站
5.3 的士上落客區
6 車輛品牌及型號
6.1 豐田( Toyota )
6.2 日產
6.3 比亞迪
6.4 福特
6.5 南京金龍
7 類型
7.1 旅行版的士
7.2 四座位的士
7.3 環保的士
7.4 七人車款五座位的士
7.5 多功能的士
8 附加服務
8.1 I-TAXI創新的士資訊系統
8.2 GPS派遣系統
8.3 八達通繳付的士車費
9 經營模式及牌照
10 未來發展
10.1 擴大新界的士經營範圍
10.2 專營的士
11 安全
11.1 交通安全
11.2 司機安全
11.3 乘客安全
12 的士業機構及計劃
13 公會及相關的士團體
14 圖片集
15 相關事件
16 參考資料
16.1 政府資料
17 參見
18 外部連結
歷史
早於1920年代,香港島已經有的士行駛,至1926年擴展服務九龍半島。當時的士只有3至4個座位,收費方式分為按照時間和距離議價及按照計程器(咪錶)收費兩種。1941年香港日治時期前,的士通常在各渡輪碼頭及各大酒店門口等待,如果需要在其他地方乘搭的士,則需要預先致電的士公司。
的士牌照於早年由香港政府直接售予的士公司,至1964年起改以招標方式公開拍賣,競投者不限於的士公司。根據運輸署記錄,1947年已登記及領牌的士數目為329輛,翌年遞升至344輛,一直至1957年,再倍增至693輛,1959年,再大幅提升至851輛。1960年的士數目突破1,000輛至1,026輛,自此每年均有增長趨勢,於1965年、1967年及1973年又分別提升至2,536、3,649輛及4,754輛,達破2,000、3,000及4,000輛數目。1977年登記數字達衝破6,203輛,1981年達11,061輛,1984年至15,984輛,自1990年代起香港政府收緊發牌,增長進一步放緩下,1998年起一直維持在18,138輛至今。 [3]
1984年1月12日至14日發生香港的士罷駛事件,事源時任運輸司施恪向香港立法局提出批准香港的士加價17%同時,增加的士牌照費及首次登記稅項各17%,並且引用《保障公共稅收令》,使建議獲批准後即時生效,的士業界全無反對機會。此舉引起的士業界強烈不滿,最初為罷駛抗議,其後在13日晚間演變為騷亂,被稱為1984年的士騷亂、1984年九龍騷亂,最終防暴警察超過16年以來首次發射催淚彈平息事件。是次騷亂造成32人受傷、逾170人被拘捕。香港政府最終對的士業界讓步,事件以立法局在同月18日召開的特別會議上否決上述議案作結。
種類
香港的士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市區的士、新界的士和大嶼山的士。的士分類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由於市區之的士乘客比較多,因此分類後可以避免郊區缺少的士載客。第二,由於郊區交通不便,居民比較依賴的士服務,因此有需要設立一種車費較便宜之的士服務,專門行走郊區地方。根據2016年5月資料,香港共有15,250輛市區的士、2,838輛新界的士和50輛大嶼山的士。[4]每日的服務人次分別達1,100,000、207,900及1,400次。
市區的士

香港市區的士
市區的士,俗稱紅的、紅跑、紅艇或紅雞,因為車身漆上紅色而得名。市區的士可接載乘客來往香港島、九龍、新界所有有道路連接的地點(包括深圳灣口岸、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其他邊境禁區)、大嶼山的東涌、機場島、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北大嶼山、迪士尼樂園、愉景灣(只限二白地區)及馬灣,晚上11:00至早上6:30亦可前往落馬洲管制站(皇崗口岸)。市區的士不論營業與否,禁止前往大嶼山其他地區(如:石門甲道以南的東涌道、二白地區以外的愉景灣、南大嶼山)及無陸路連接的離島(如:長洲、坪洲、南丫島等)。市區的士的收費是三種的士中最高,由於需求較大,現時有15,250輛行走。
新界的士

香港新界的士
新界的士,俗稱綠的或草蜢,因車身漆上綠色而得名,於1976年9月23日起正式發牌。雖稱為新界的士,惟並不代表能在全個新界行走。實際上新界的士只准於以下範圍營運[5][6][7][8][9]:
屯門區的所有地方
元朗區的所有地方
北區的所有地方(包括邊境禁區,惟必須持有有效禁區紙)
大埔區的所有地方(包括西貢北)
西貢區的大部分地方(將軍澳新市鎮除外),但不包括:飛鵝山道、清水灣道在它與新清水灣道的交匯處以西的路段、安達臣道、由安達臣道在它與清水灣道的交匯處以南的路段通往其他地方的所有道路(即蕉欄樹、寶琳路馬游塘、茅湖仔、翠林一帶)。在將軍澳新市鎮內經營範圍:港鐵坑口站、將軍澳醫院(只限急症室)、影業路、坑口道、昭信路在坑口道與環保大道之間的路段、環保大道在昭信路與石角路之間的路段、石角路、常寧路在它與培成路的交匯處以北的路段、重華路、培成路在它與重華路的交匯處以南的路段、銀澳路、名成街、清水灣道。港鐵坑口站附近之路段只可行車而不准停車。
荃灣區的部份地方:包括青龍頭或深井的所有地方,青山公路汀九段迴旋處以西路段、港鐵荃灣站、荃錦公路大帽山郊野公園範圍及以北路段(以南路段可行車但不准停車,只可用作來往荃灣站、城門隧道及青荃橋之用)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只限使用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及竹篙灣公路來往);屯門公路全段、屯門公路至西樓角路之間的青山公路荃灣段、西樓角路、蕙荃路、象鼻山路、德士古道、屯門公路至荃青交匯處之間的荃灣路等亦可行車但沿途不准停車,只可用作來往荃灣站、城門隧道及青荃橋之用。
葵青區的港鐵青衣站,只限使用青荃橋、青敬路、青衣北岸公路、青衣西路、青嶼幹線或新汀九橋進出,沿途不准停車。
沙田區的部份地方:包括馬鞍山區、馬料水(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學園)的所有地方,亦可前往威爾斯親王醫院和沙田馬場。來往威爾斯親王醫院只限使用沙田圍路、大老山公路、銀城街及插桅杆街;沙田圍路、大老山公路及銀城街沿途不准停車。
離島區的機場一、二號客運大樓、地面運輸中心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只限使用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機場路及各直接連接前述交匯處之道路。
觀塘區的順利邨:由觀塘區界線至順清街的一段新清水灣道、順清街與順景街之間的一段順利邨道、順景街、順景街與新清水灣道之間的一段利安道。
落馬洲管制站(皇崗口岸)(只限晚上11:00至早上6:30)、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以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福田口岸)
- 除不在營業期間外,在上述相關的地區以外均不准新界的士行走
- 新界的士如經沙田來往港鐵荃灣站/青衣站、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必需使用城門隧道進出。
- 沙田來往西貢必需使用西沙路。
大嶼山的士

香港大嶼山的士
大嶼山的士,俗稱藍的、藍燈籠、藍精靈或嶼的,因車身漆藍色而得名。大嶼山的士只可以於大嶼山和赤鱲角營運(包括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愉景灣二白地區),短程收費為三種的士中最低。由於大嶼山還有不少偏遠地方尚未有行車道路連接(包括:分流、芝麻灣半島、二澳、狗嶺涌、澄碧邨、大白、煎魚灣和沙螺灣等地),因此的士需求較少,現時登記大嶼山的士只有75輛行走。
- 在大嶼山和赤鱲角以外的地區,不論營業與否,均不准大嶼山的士行駛。
其他
以上所有類别的的士,均可於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港迪士尼樂園載客。
收費
香港的士收費是參考本地物價指數和本地生產總值的,由政府制定並作定期檢討。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樣物價均向上提高,起錶價(首2公里)從1975年3月的HK$2增至現時的HK$19-$24,而跳錶價(以後每200米或每分鐘等候時間)由1975年3月的HK$0.2增至現時的HK$1.2-$1.7。
除了港幣之外,大部分香港的士司機均接受以香煙繳付車資,通常每支香煙都能折抵大約HK$2車資。[來源請求]
目前香港的士收費表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24 |
HK$20.5 |
HK$19 |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直至應收款額達HK$65.5 |
HK$1.7 |
HK$1.5 |
HK$1.5 |
應收款額於HK$65.5-$83.5之間 |
HK$1.2 |
|||
應收款額於HK$83.5-$154之間 |
HK$1.2 |
|||
在應收款額達HK$154或以後 |
HK$1.4 |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6 |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HK$5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不適用於愉景灣隧道)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由馬灣往大嶼山/赤鱲角(或相反)的附加費為HK$6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乘客須依法按錶繳付的士車費。
- 運載行李、動物及鳥類收費:
- 一般來說,司機可就下列行李收取行李附加費:
- 每件擺放在車尾行李廂內的行李;或
- 每件擺放在車廂內而長×闊×高總和超過140厘米的行李。
- 殘疾乘客的輪椅及拐杖毋須收費。
- 有關運載任何動物或鳥類的條款及條件,可由的士司機酌情決定。
- 車費收據:乘客可向司機索取車費收據。如收據打印設備失靈或在調整收費後未及調校,司機應發出手寫收據或在機印收據上寫上新收費。
- HK$500及HK$1,000紙幣不設找續。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根據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收費,在不涉及等候時間收費的情況下,分別為:
- 市區的士9公里車程收費為HK$83.5;
- 新界的士8公里車程收費為HK$65.5;及
- 大嶼山的士20公里車程收費為HK$154。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 現行的士使用收費隧道或收費道路之收費:
香港仔隧道:HK$5
紅磡海底隧道:HK$10
東區海底隧道:HK$25
西區海底隧道:HK$65
將軍澳隧道:HK$3
城門隧道:HK$5
獅子山隧道:HK$8
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HK$8
大老山隧道:HK$20
大欖隧道:HK$44
- 青嶼幹線已於2017年8月20日起實施雙向收費,惟乘客無論是前往或離開大嶼山/馬灣均需繳付雙程青嶼幹線附加費(而來往大嶼山及馬灣則需繳付四程青嶼幹線附加費)。
- 市區及大嶼山的士可免費使用愉景灣隧道,但只限來往二白灣指定地點(包括香港愉景灣酒店、愉景灣社區會堂及愉景北商場)。
歷年收費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22 |
HK$18.5 |
HK$17 |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直至應收款額達HK$60.5 |
HK$1.6 |
HK$1.4 |
HK$1.4 |
應收款額於HK$60.5-$78之間 |
HK$1 |
|||
應收款額於HK$78-$143之間 |
HK$1 |
|||
在應收款額達HK$143或以後 |
HK$1.2 |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不適用於愉景灣隧道)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由馬灣往大嶼山/赤鱲角(或相反)的附加費為HK$6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根據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收費,在不涉及等候時間收費的情況下,分別為:
- 市區的士9公里車程收費為HK$78;
- 新界的士8公里車程收費為HK$60.5;及
- 大嶼山的士20公里車程收費為HK$143。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 市區及大嶼山的士於2014年10月26日起可免費使用愉景灣隧道,但只限來往二白灣指定地點(包括香港愉景灣酒店、愉景灣社區會堂及愉景北商場)。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20 |
HK$16.5 |
HK$15 |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直至應收款額達HK$55.5 |
HK$1.5 |
HK$1.3 |
HK$1.3 |
應收款額於HK$55.5-$72.5之間 |
HK$1 |
|||
應收款額於HK$72.5-$132之間 |
HK$1 |
|||
在應收款額達HK$132或以後 |
HK$1.2 |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由馬灣往大嶼山/赤鱲角(或相反)的附加費為HK$6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根據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收費,在不涉及等候時間收費的情況下,分別為:
- 市區的士9公里車程收費為HK$72.5;
- 新界的士8公里車程收費為HK$55.5;及
- 大嶼山的士20公里車程收費為HK$132。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8 |
HK$14.5 |
HK$13 |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直至應收款額達HK$53.5 |
HK$1.5 |
HK$1.3 |
HK$1.3 |
應收款額於HK$53.5-$70.5之間 |
HK$1 |
|||
應收款額於HK$70.5-$130之間 |
HK$1 |
|||
在應收款額達HK$130或以後 |
HK$1.2 |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根據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收費,在不涉及等候時間收費的情況下,分別為:
- 市區的士9公里車程收費為HK$70.5;
- 新界的士8公里車程收費為HK$53.5;及
- 大嶼山的士20公里車程收費為HK$130。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8 |
HK$13.5 |
HK$13 |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直至應收款額達HK$70.5 |
HK$1.5 |
HK$1.2 |
HK$1.3 |
應收款額於HK$70.5-$130之間 |
HK$1 |
|||
在應收款額達HK$130或以後 |
HK$1.2 |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根據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收費,在不涉及等候時間收費的情況下,分別為:
- 市區的士9公里車程收費為HK$70.5;及
- 大嶼山的士20公里車程收費為HK$130。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6 |
HK$13.5 |
HK$12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HK$1.4 |
HK$1.2 |
HK$1.2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5 |
HK$12.5 |
HK$12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HK$1.4 |
HK$1.2 |
HK$1.2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及大老山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5 |
HK$12 |
HK$12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HK$1.4 |
HK$1.2 |
HK$1.2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及大老山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4.5 |
HK$12 |
HK$12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HK$1.3 |
HK$1.2 |
HK$1.2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東區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5*(回程費)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大欖隧道及大老山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4.5 |
HK$12 |
HK$12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HK$1.3 |
HK$1.2 |
HK$1.2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東區海底隧道 | |||
西區海底隧道 | |||
青嶼幹線 |
HK$30 |
||
其他收費隧道及收費道路#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及大老山隧道。
種類 |
市區的士 |
新界的士 |
大嶼山的士 |
---|---|---|---|
基本收費 | |||
首2公里或其任何部分收費(起錶) |
HK$14 |
HK$10.8 |
HK$10.8 |
以後每200米車程或其部分 或 每分鐘等候時間或其部分 (跳錶) |
HK$1.2 |
HK$1.1 |
HK$1.1 |
其他收費 | |||
每件行李 (擺放在車廂內的輕便行李除外) |
HK$5 |
HK$4 |
HK$5 |
每隻動物或鳥類 | |||
每程電召預約服務 | |||
傷殘人士賴以行動的輪椅及拐杖 |
免費 |
||
使用收費隧道之附加費 | |||
紅磡海底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 HK$10*(回程費)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東區海底隧道 | |||
其他收費隧道# |
司機所付的隧道費及道路使用費 |
- 有∗號表示在下列情況毋須繳付回程費:
- 在過海的士站上車;或
- 最終目的地非位於海港的另一方。
- 有#號表示包括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香港仔隧道、將軍澳隧道及大老山隧道。
交通地位
的士是香港主要路面交通工具之一。據2005年統計數字顯示,的士佔總公共交通的9.1%排名第4,排在鐵路(36%)、專營巴士(35%)及公共小巴(15.7%)之後,每日約有102.6萬人次使用量。[10]行走範圍之廣遍及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各區,幾乎除了一些離島外所有路面均能到達。故此,的士同時具備彌補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鐵路等未能覆蓋的地區,以及日間交通工具未能涉及的服務時間等等的不足。香港亦是世界上的士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設施
的士站
乘客和的士均須按次序上車和候客。
過海的士站
乘客在此種的士站登上的士,必須過海(由香港島前往九龍/新界或相反),但只須付單程隧道通行費。
的士上落客區
一些原本為所有路面車輛或大部分路面車輛禁止停車上落客貨的位置(停车禁區),劃作容許的士停車的地点,的士只能在该地点即時上落客,並不能在該位置的禁區內停车等候。
的士站
一過海的士站
九龍塘站的士站
銅鑼灣時代廣場的士站
尖沙咀天星碼頭市區的士站
環球貿易廣場的士站
中環碼頭市區的士站
沙田一市區的士站
灣仔的一個只准上落客站
大埔墟站外的新界的士站
東涌站外的市區的士站
西鐵綫天水圍站外的只准上落客站
上水站外的市區及新界的士站
車輛品牌及型號
香港的士使用的車輛型號必須經過香港政府檢定。現時使用的車型絕大多數為豐田皇冠Comfort(亦是東京的士的主要用車),亦有少量的日產Cedric、日產NV200、豐田Prius、豐田Noah、豐田JPN Taxi、比亞迪e6以及福特全順Connect Taxi的士服務中。
早期的香港的士於1940年代誕生,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期間,的士當時主要使用歐洲車及美國車,分別有DeSoto Deluxe、Plymouth Diplomat、摩利士Morris Oxford、柯士甸Austin Minor、Austin Cambridge、Dodge、Willys、Standard、快意Fiat、希路敏 Hillman Minx、雪鐵龍Citroen、標緻Peugeot、福特Ford、福斯、平治200D火水燈(W115)及之前兩代等。其中以摩利士及平治佔最多。日本車則在60年代初期開始引入,其中包括五十鈴Isuzu Bellel、太子Prince Skyline、Gloria等。
2015年2月4日,福特汽車引述一間市場研究公司於2014年所進行之調查數據,表示接受訪問的400名香港人和旅客中,逾4成認為現行香港的士陳舊及負載空間不足,逾9成半傾向選乘比較現時安全、舒適及可以提供更多行李箱空間之的士。
豐田( Toyota )

市區版豐田金豐石油氣的士

豐田金豐的士駕駛席

豐田Alphard豪華的士駕駛席
豐田的士首先於1979年打入香港市場。最早期的型號是LS90系,特點是四圓燈設計,配用編號為L的2188cc四汽缸柴油引擎,馬力66匹。1980年推出LS110系,分前期及後期,前期是四盞方燈,配米黃色內籠,後期改用石英大燈,灰色內籠,引擎仍使用2188cc的L系。1983年並特別為一位傷殘的士司機設計一部配用自動軚波、電窗、風油軚及絲絨座椅的特別版本。1984年推出LS120系,特點是有黑色的C柱,引擎改用2446cc的2L,馬力有75匹。這代同時有數部傷殘司機版本,但波棍是設在中控台上,故此只得4個乘客座位,而LS120亦有兩代,頭燈設計略有不同,而內籠開始轉用深藍色設計。1988年推出LS130系,並分有四期,第一期稱為鑽石皇冠,大約一年後加設風油軚,其他設計不變,但改稱為翡翠皇冠,1990年作出小改款,改用新設計的鬼面罩和加設電動調較兩邊門側倒後鏡,型號為LS131系列,代理稱之為明珠皇冠,最後一期加上電鎖,改稱為琥珀。1993年推出LS140系,代理稱為銀禧皇冠,1994年再作出小改款,型號為LS141系列,代理稱為金禧皇冠。
1995年起,皇冠S150系私家車與的士車身開始分開發展,的士版即是金豐(Comfort)的士車身,車架開始放棄使用分離式大陣,改用單體硬殼式結構,而車廂方面改用灰色為主的色調,柴油版金豐的士採用2L引擎,是為LXS10。
1997年豐田代理引入15部豐田金豐石油氣的士樣版到港試驗,特點是配用日本本土愛用的沙板倒後鏡,引擎容量為1998的3Y-PE,馬力79匹,是為YXS10。1999年石油氣的士試驗成功,並開始全線引進,車身外觀一直沒有大改變,但加設自動波作為選配設備。2000年加設六幅式合金輪圈作為標準配備,2001年有另一款五幅式輪圈可選,並增設引擎轉數錶。2002年隨著皇冠皇室型的改款而改用相同的倒後鏡,同時錶版的里程計亦由機械式改為液晶式顯示。2005年車尾窗內的迫力燈改用LED燈,及兩側前沙板加設一對指揮燈。大約2004年,代理不再引入手波型號,故此一律配用自動波箱。2006年,代理增加了一款稱為「愛心的士」的型號,特點是左邊的B柱被移前10cm,故左邊前門會比標準版本細小,而後門則較長,B柱並設有手挽、左後座亦可向左面旋轉,以便行動不便人士如長者、受傷者或殘疾人士上落,而這款的士亦使用電動車門,取代手動遙控設計;車價方面比標準版貴10,000港元左右。2007年,豐田金豐的士作出小改款,車尾冚改用新款高亮度L型大面積尾燈組,配合全電鍍牌框,而車頂的的士招牌換上全新圓拱型設計,並換上白光燈照明,換上跟車身同色的倒後鏡,車尾還貼有LPG 2.0的字樣,是繼豐田七人車款5座位的士Alphard Hybrid之後再推出的新款載客的士。2008年8月開始,為符合歐盟最新廢氣排放標準,新到港的豐田皇冠的士,波棍會由設於軚盤左側改為設於地台上,排氣喉位置亦重新編排,故此乘客座位由5個減至4個,但規格與舊款的5座位的士相同,輪呔方面則改用15吋195呔,引擎型號為1TR-FPE VVT-i,馬力114匹[8]。
豐田金豐的士於2017年停產,由石油氣加電力混能的JPN Taxi取代,皇冠汽車亦於2018年引入JPN Taxi,跟最後一款金豐的士一樣,設有4個乘客座位。
現時常見的金豐的士
金豐的士機械零件分佈
2007年新推出的豐田金豐的士車尾
日產

大嶼山日產Cedric石油氣的士
直至1968年起,日本製造之的士開始成為主流,主宰了香港市場及間接使的士平民化。最成功的型號為日產Cedric 130系,由於該車有四盞車頭燈,所以綽號為「四眼仔」,然後到1971年的230系,即行內俗稱為「大籮柚」,這時期平治開始退出本地的士市場,而摩利士Oxford在1970年代初已停產,並很快在市面上消失,此後其他歐美品牌之的士亦逐漸被日製的士慢慢地取替。1975年Cedric推出330系列,行內俗稱為大白鯊。1976年9月23日,香港政府開始把正式發牌的新界的士車身髹上綠色,實施限制經營地區。1979年推出430,行內俗稱為火柴盒,這代開始,內籠由黑色轉成深藍色。由130系至430系列,日產的士一律配用2164cc四汽缸柴油引擎,最大馬力有64匹。1983年日產推出Y30系列取代430,行內俗稱為番鹼盒,開始改用大容積至2289cc的型號為TD23的新引擎。然後到1987年轉款為Y31,並提供普通版(圓燈及全手攪車窗)及豪華版(石英大燈,駕駛位及左後門設有電窗)兩種。1991年Cedric Y31私家車和的士車身開始分家,的士版即目前在街上所見的行運通石油氣的士那款。但早期仍是配用黑色泵把,及配用再加大容積2500cc柴油引擎。大約1994年至1995年,引擎進一步加大至2700cc,這款車車尾並印有2.7字樣,以茲識別。1997年日產代理引入15部日產Cedric Y31石油氣的士樣版到港作試驗,其中10部是1994年曾在日本落地行走的中古車,目的是用作試驗已用了數年的石油氣的士的用途。而另外5輛全新車,則配上跟車身顏色相同的泵把,並配用新款鬼面罩及尾燈,引擎容量為1998cc,馬力85匹。2005年年底,日產香港代理商停止銷售的士,此舉令日產的士於香港的數量開始逐年下降。直至2013年,日產再度於香港推出Cedric Y31歐盟環保五型石油氣的士,外觀與上一代變化不大,惟改用黑色防撞欄柵,新款Cedric沿用的五座位設計則成為其獨特賣點,將幾近壟斷香港市場的豐田自2008年推出的四座位金豐的士比下去。
2014年12月,鑑於日本即將於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日產位於日本的廠方決定停產Cedric Y31的士,改由同廠的NV200型號替上,以便2020年東京奧運期間招待到訪當地外遊人士。[11]2015年2月,香港有車行引入了日產NV200的士,並被冠名為「星群的士(SynCab)」,此批的士的車廂較普通的士為寬敞,載客量仍保持4人,但車尾則可以放置大型行李及方便使用輪椅的殘疾人士直接上落車,而不用將輪椅收起。同時,「星群的士」亦提供wifi、USB充電等設施,供乘客於旅程中使用。[12]
比亞迪

市區版比亞迪e6的士
2013年3月,比亞迪宣布於該年4月至12月將會在香港推出首批45輛e6純電動的士,5座(4乘客連司機1人),兩小時可以充滿電力,行駛300公里,供予車主租賃或者購買,目標於2015年在香港大規模營運3,000部或以上[13][14],同時游說香港政府向車主提供更換車輛資助[15][16]。眾的士車行對此反應熱烈,首批計劃投入使用的45部電動的士全部以半年期限合約租出,電動的士已經通過運輸署驗車程序,於同年5月15日正式投入服務。[17]的士有5個座位,兩小時可充滿電,每次可行300公里。比亞迪表示,正在全香港停車場設立9座充電站,合共47台充電器[18][19][20]。
2016年7月尾,由於電動的士需長時間充電,收入大減兩成,未能完全適應本地經營模式,加上種種地理環境問題,因此所有電動的士全部撤回[21]。
直到2017年11月為止,仍有1輛比亞迪電動的士服役中。
福特

福特全順Connect Taxi (2016年)
福特的士於2000年開始引進,首批型號福特Falcon的士於同年第3季投入服務,市區,新界及大嶼山均有採用,因該車是屬於旅行型,因此車身較長,並設有特大的行李存放空間,座位方面,以5座位為佈局,相對適合作為機場出入用途。引擎方面,是採用容積3900cc的環保石油氣引擎,馬力200匹。不過基於燃油價格及維修成本高昂等不利因素,於經營困難之情況下,導致該款的士不受用家歡迎,大約2003年開始被陸續淘汰掉,使福特Falcon的士於短短數年間銷聲匿迹,而全港最後一輛福特Falcon新界的士亦行駛到2008年9月中旬退役,標誌着福特Falcon的士全數正式駛進歷史。
直至2012年4月,福特汽車將香港的官方代理權授予英資汽車經銷商英之傑以重返香港市場。
2013年2月1日,福特汽車出口與發展部總監Hal Feder來到香港,向香港傳媒表示計劃於2014年開始向香港的士車主出售的士,車型名為福特全順Connect Taxi,無論款式、尺寸、內籠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均為香港市場度身訂做[22]。福特全順Connect Taxi採用雙趟門設計,外形尤如七人車,車身比較市面的士大,後排距離前排比較闊,後排座位採用分割式的獨立座位設計,亦有比較市面的士大約3倍的運載貨物空間(達1,600公升容量),採用液化石油氣燃料系統,比較一般石油氣的士潔淨5至8成,入氣後可以行駛500公里[23]。稍後將會與香港的士車行合作安排測試車輛,售價比較豐田所生產的香港的士稍貴3萬港元[24]。
於2015年2月4日,福特汽車全順Connect Taxi正式推出[25],第一輛的士亦於年中出牌。
南京金龍
2016年,本地的士業為對抗手機叫車程式UBER帶來的衝擊,正積極在港開拓豪華的士市場,有見及此,一間的士車行正向內地電動汽車生產商南京金龍引入一款名為D11的十二座電動客車,外型參照德國平治Sprinter的設計,有別於日產NV200及福特Transit Connect,它擁有特大的車身,車廂內籠比一般普通的士較寬敞舒適,更聲稱車尾可放置約6個28吋行李箱,此車動力可提供250公里的續航力,車頂還加裝太陽能板,以展示環保動力,來港後均採用五乘客座位格式,座椅均設有按摩器供乘客使用,預計最快於2016年第二季投入服務,初期會有約20-50輛營運,務求於香港的士市場上佔一席位,並填補日產Cedric Y31停產後五座位的士的空缺。
類型
除現時香港街道最常見的五座位的士外,為配合不同時代的乘客需要及習慣,香港亦存在或曾經存在不同規格及座位數目的的士。
旅行版的士
自香港開埠以來,的士普遍是一般以四門三廂式房車改裝而成,但曾經有一段時間推出過旅行車型之的士。
2000年,香港福特汽車代理引進了首批澳洲福特Falcon石油氣旅行版的士,賣點是有特大的行李存放空間,特別適合用作機場出入的用途。雖然車身較大,但車廂卻比較狹窄,加上引擎容量達到3900cc,石油氣消耗量比一般日製的士多達一倍有多,故即使有200匹馬力輸出,也未能得到用家的青睞。大約在2003年開始,這批旅行版的士開始逐漸消失於市面上,原因是這款車耗油量高,維修費用昂貴,從而加重了經營成本,再加上技術及安全性問題,亦因此試驗失敗,並且不能普及。由於在現時油價及維修成本高昂等不利因素,導致使用這款車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全港最後一輛福特Falcon石油氣旅行版的士在2008年9月10日起停止營運(退役前車牌號碼:EH1196,此車退役前多數在元朗區服務,亦是這款車唯一一輛新界的士),标志著旅行版的士從此在香港絕跡。
四座位的士

豐田汽車皇冠車行四座位的士
每一部的士在車頭與車尾同時設有一綠底白字的半圓形牌,上面寫上該的士的乘客上限數,而香港的士普遍以5座位為主,但曾有一段時間推出過4座位的士。
1984年,政府容許引進4座位的士,首款引進的為第4代三菱Lancer,配用1.8升引擎柴油引擎,前輪驅動,當時號稱是起動速度最快的車型。後來亦引入日產Sunny B12、日產Bluebird 910、日產Crew、豐田Corona CT141、大發Charade、五十鈴Gemini,也有一款豐田皇冠LS120系Deluxe版本(配地台波箱),另外亦有多款樣版的四座位的士,包括萬事得323、萬事得626、五十鈴Aska、福特Telstar,只是這幾款車試驗反應不太理想,最終只有少數行駛。4座位的士特色是車廂較小,最多只能乘載4人,但同時佔路面地方也較少,速度較快,節省燃油,較環保,相對適合只有1至2人時乘搭。可是,現實情況是4座位的士實用性低,市民付一樣的價錢而坐少1人,因此不受精打細算的香港人所接受。加上絕大部份的4座位的士均為前輪驅動車型(Corona及Bluebird例外),耐用性及維修方便程度不及傳統的後輪驅動車型. 1990年代中期開始,4座位的士已漸漸被淘汰,至近年4座位的士已沒有出現於路面上。除此之外,政府在近年推廣石油氣的士,而以福特、日產及豐田為主的的士製造商均以5座位的士作標準,進一步使4座位的士消失於市面。據運輸署記錄,過去超過十年內均沒有4座位的士登記。不過,在2008年3月在香港代理日本豐田汽車的皇冠車行稱,因應符合歐盟最新的廢氣排放標準(使用新型歐盟環保五型引擎後,廢氣排放部分有所改動),在2008年8月起,新出的士由五座位改為四座位。但規格就與五座位的士一樣。2009年2月起,由代理香港九成以上石油氣的士的皇冠車行所進口的新型四座位的士正式出牌載客。此外,為方便市民辯認四座位的士,的士燈箱長度亦改為17吋,顏色亦有所改動,市區的士燈箱會以紅底白字顯示。新界方面,則以綠底白字顯示。至於大嶼山方面,則以藍底白字顯示。但是後來出現了幾種不同款式的燈箱,現時以白底及空心字體佔最多。
到目前為止,除皇冠Comfort之外,亦出現數款不同型號的四座位的士,包括少量的豐田Prius,比亞迪E6,日產NV200和Ford Transit Connect。豐田Prius因成本高而遭棄用,全港剩餘3輛。
環保的士

石油氣的士的標示貼紙
1990年代,香港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於是在路面交通方面著手推行一系列措施,而環保的士便是其中一項。由於當時的柴油車並不先進,經常排放黑煙及有毒物質,政府於是採取以其他較少污染之的士取代柴油的士。1997年,香港豐田代理皇冠汽車及日產代理合誠汽車分別引入共15輛石油氣的士作樣版來港(豐田和日產各佔15部),即共30輛,其中10輛日產是1994年在日本曾落地行走的二手車,目的是用作試驗已用了數年的石油氣的士的用途;而另外的5輛全新車則有跟車身同色的泵把及新款的鬼面罩及尾燈,當時石油氣的士引擎為1,998cc,馬力分別有79匹及85匹。及至1999年,石油氣的士試驗成功,並全面逐步取代所有柴油推動之的士。政府後又發放一次性資助金來鼓勵的士車主將旗下的柴油的士全部更換成石油氣的士。至此,香港進口柴油的士和柴油的士的登記數字減至相當低的水平。由2001年8月1日起,法例規定柴油的士不得進口香港,[26]但並沒有禁止柴油的士在香港行走,所以舊有的柴油的士則可以繼續使用。2002年7月,行政長官董建華曾稱,自引進石油氣的士和超低硫柴油後,有關的空氣質素超標次數,較以往2年少45%,排放黑煙的汽車亦減少約一半。[27]據2004年12月的統計,香港共有18,100輛已登記石油氣的士,已達的士總數的99%,此外在各區有上50個石油氣加氣站在經營。政府在推廣石油氣的士時以「噪音低和污染少」仍賣點,卻曾遇到不少打擊,如有司機誤以為石油氣的士較容易發生爆炸;早期石油氣的士的加汽站收費昂貴,站點又不足;從柴油車換成石油氣車的費用高昂;石油氣車起動較慢等。然而,隨著政府的強制推行和一段適應期,現時有關問題已大為改善。政府亦曾考慮過以天然氣或電力作的士之環保能源,可是由於能源費和換車的費用不菲,因此未有全力推行。2012年底,皇冠汽車引入混燃的豐田Prius的士,並於2013年2月開始投入服務。隨著政府推出強制更換商業用柴油車輛計劃,全港碩果僅存的金禧皇冠柴油的士(車牌:GL2649,1995年出廠)終於2014年6月因運輸署廢氣排放測試未能通過而退役。根據運輸署統計數字,截至2016年1月,全港尚有一部金豐柴油的士登記,為新界的士(車牌:GT5043)。
七人車款五座位的士

混燃款新界的士Toyota Alphard Hybrid
2007年6月開始,由七人車款改裝而成,使用混燃的豐田Alphard五座位的士誕生。由於燃費較高,根據2007年8月的香港電油價格,市區行走每公里燃費約需港幣1元正,高速公路行走約需港幣5角至6角,故此,此款車在營運時期只以電召形式提供服務。車費跟一般新界的士相同。可是,基於現時燃油油價高昂及此款車營運成本過高,在嚴重虧損的經營環境下,全港兩架豐田Alphard的士(車牌:MW4329、MY4160)在2008年年中退出營運。
多功能的士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情況嚴重,一間車行決定大舉引入能夠容納輪椅出入的無障礙的士──星群的士,型號為日產NV200,以傷殘人士、旅客及商務人士為主要對象,首批20輛於2015年2月10日投入服務,至同年5月增加至50輛,至同年年底增加至200輛;視乎市場反應,良好的話將會增加至700輛。每輛星群的士最多可以接載4人,當中包括一個輪椅座位。除了方便輪椅出入,星群的士附送WiFi及USB充電服務,而且最多可以容納大小行李各4件,即合共8件。車資與普通的士一樣,預約則需要額外支付60港元。星群的士為香港首批同時使用石油氣及電油行駛的混能環境保稟的士,為了減少碳排放量,的士啟動時會使用電油,然後自行切換至石油氣行駛。每輛成本約30萬港元,比較普通的士貴約10萬港元[28]。
附加服務
I-TAXI創新的士資訊系統
隨着的士服務不斷提升,2008年的士業界引進I-TAXI創新的士資訊系统,及獲得運輸署批准,並且獲得逾10個的士團體及的士車行認同及全力推出市場,目前部分的士安裝了I-TAXI創新的士資訊系统,乘客現時可在的士車廂內看到免費資訊。
GPS派遣系統
2007年,科浪國際(2336)旗下航天科浪宣佈,推出專為香港的士行業而設的智能派遣系統,並命名為「TAXI4U」,該方案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科技配合先進數據庫處理技術來整合的士營運,該項服務不但有助業界提升營運效率,亦由於它可記錄司機接載乘客的詳細資料,可讓乘客享受更方便快捷及安全可靠之的士服務。
據了解,「TAXI4U」乃本地首個成功開發及應用於的士行業之智能派遣系統,得到多個的士團體、流動通訊系統營運商及相關政府部門全力支持。當的士營運中心收到客人電召後,可應用後台的智能乘客管理系統,通過無線網絡以最短時間派遣附近的的士前往目的地接載乘客。
該公司把智能交通的科研技術,完實用於「TAXI4U」方案內,包括Kenji汽車黑盒系統及VTRACK4U軟件,再加上航天科浪在公共交通的經驗,在得到的士團體的支持,「TAXI4U」將很快投入服務,並象徵著香港智能的士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帶動整個的士行業邁進資訊的新年代。
此外科浪國際主席更揚言把「TAXI4U」推展至國內城市,由於國內即將舉行多個國際大型項目如2010年世界博覽會、2010年亞運會等,科浪國際期待以能抓緊如此龐大的市場商機。
現時,「TAXI4U」已獲得香港的士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早前已就TAXI4U服務進行測試,的士團體對其效果感到非常滿意,不但可協助加強營運效率,更重要是可提升業界的服務水平及專業形象,對香港市民及遊客提供更快捷可靠的服務。TAXI4U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及潛力,在不久的將來,為市民提供更優質及多元化的士服務。
八達通繳付的士車費
2011年7月18日,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與動力媒體有限公司宣布在動力媒體旗下其中300部的士引進八達通繳付車費服務,乘客可以八達通繳付車費[29]。
經營模式及牌照
的士車行
的士車行
大部分的士是獨立個人擁有及經營,但亦有一些的士是由的士公司(的士車行)擁有,由司機自行租用或僱用司機營運。每輛的士配一牌照,惟1986年起,香港政府已停發新的士牌照以控制的士數量,從而減少交通擠塞及路面的空氣污染情況,故只能在自由市場/透過車行買賣牌照或是在舊有的士取消登記時參與公開競標。因此在供不應求下,造成牌價高企,現時一般的士牌照最高達670萬港元(紅的)(約86萬美元),比香港不少住宅單位價格更昂貴。故此,買賣的士牌照亦成為一種投資,主因是的士牌照具永久性質,且對比於買賣物業,的士牌照不會因隨著時間如樓齡而影響價值。
的士牌照的轉讓手續並不繁複,一天內便可辦理轉名文件手續及交易,更與物業買賣一樣可進行按揭,因而也與利率走勢的變化緊扣。近年來,更有不少中國內地公司看中的士牌照的投資潛力而進行炒賣活動[30]。各種因素促使的士牌照價格年年遞升,屢創新高,同時造成不少司機只能租車營業,而不能成為持牌車主。
未來發展
擴大新界的士經營範圍
為配合大型基建項目落成啟用,運輸署建議興建中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容許新界的士行駛。屆時,新界的士可由新界西北直接使用屯赤連接路,便可到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香港國際機場或香港迪士尼樂園。
專營的士
政府在2017年3月建議透過專營權模式推出專營的士試驗計劃,為期5年。專營權不可轉讓及不能續期,年期屆滿後需要重新競投。建議新增600輛專營的士,起錶收費約32至36港元。的士業界反對有關建議,批評是多餘及不切實際。
安全
交通安全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香港的士於2004年至2016年交通意外宗數為[31]:
年份 | 宗數 |
---|---|
2004年 | 3,457 |
2005年 | 3,752 |
2006年 | 3,744 |
2007年 | 4,004 |
2008年 | 3,926 |
2009年 | 3,926 |
2010年 | 3,801 |
2011年 | 4,053 |
2012年 | 4,259 |
2013年 | 4,395 |
2014年 | 4,211 |
2015年 | 4,332 |
2016年 | 4,493 |
司機安全
香港的士車廂內普遍無設置前後座之間的透明間隔板或者防護網,直至1995年9月元朗區一名新界的士司機被劫殺後,香港政府曾經試驗在部分新界的士前排座位上加裝防護網,以保障司機安全,惟最終無採用。至2009年5月,運輸署批淮於前後座之間裝設透明隔板,以防止的士司機遇劫。
乘客安全
鑑於私家車和的士的交通意外頻生,香港政府於是於1983年10月1日起立法規定,硬性強制私家車司機旁前座位置必須扣帶安全帶[32],條例於1989年7月1日擴展至小巴及的士[33]。至2001年1月1日,條例擴展至的士後座乘客。[34]
雖然在的士車廂內吸煙是違法行為,但一般香港的士司機都不會阻止乘客在車廂內吸煙,但是香港的士司機普遍都不歡迎乘客在車內飲食,一如香港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的士業機構及計劃
- 優質的士服務研討會[8]
- 香港的士服務標準計劃
公會及相關的士團體
-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
-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
- 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
圖片集
的士車身廣告 (2)
的士車身廣告 (3)
一輛清潔中的香港的士
一輛暫停載客的香港的士
一輛行駛中的香港的士
一輛暫停載客的市區的士
一輛暫停載客的新界的士
一輛暫停載客的大嶼山的士
相關事件
- 慢駛
- 罷駛
- 的士台
- 車身廣告
- 電台
- 禮貌司機選舉
- 香港的士罷駛事件
- Uber
降魔的(2017年無線電視翡翠台劇集)
參考資料
^ 全球最佳的士 港爆冷膺第三《東方日報》2011年8月25日
^ 全球的士比拼 香港排名暴跌至十五
^ 運輸署-2005交通統計年報 (英文)
^ 《香港便覽》 - 交通,政府新聞處,2013年9月
^
第374E章 道路交通(車輛登記及領牌)規例 ─ 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許可地區,《香港法例》,2017年12月15日
^ 新界的士七月擴經營範圍,《香港政府新聞網》,2005年4月29日
^ 新界的士團體不滿未能進入博覽館範圍經營,《香港電台》,2005年12月21日
^ 8.08.18.2 《運輸署年報-2005》
^ 的士經營範圍
^ 1995至2005年按交通工具分類平均每日乘客人次(千次),《2006運輸資料年報》,香港運輸署
^ 日產全新NV200的士正式發佈 2014年12月11日
^ 的士新貴 NV200溫馨接送 2015年4月3日
^ 內地電動的士大軍殺到 《星島日報》 2013年3月22日
^ 首批可租可賣 年省燃費11萬 內地電動的士大軍殺到 《星島日報》 2013年3月22日
^ 比亞迪45部電動的士攻港 《東方日報》 2013年3月22日
^ 電動的士配套 港遜內地 《星島日報》 2013年3月22日
^ 比亞迪45的士租罄 月租8000 電動的士 下月港開車. 明報(雅虎). 2013年4月25日.
^ 45輛純電動的士今起載客 《明報》 2013年5月15日
^ 首批45部電動的士營運 《星島日報》 2013年5月15日
^ 國產電動的今起載客 《東方日報》 2013年5月16日
^ 充電慢阻搵食 電動的士絕迹《東方日報》 2016年7月31日
^ 福特明年推「港的」 破豐田壟斷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2-07. 《明報》 2013年2月4日
^ 福特「未來的士」明年中銷港 《東方日報》 2013年10月22日
^ 福特明年進軍港的士市場 《星島日報》 2013年2月4日
^ 特大的士登陸香江 《東方日報》 2015年2月5日
^ 運輸資料年報2005 第八部:關注環境
^ 行政長官致辭全文,《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2年7月3日
^ 巨無霸的士瞄準商務輪椅客 《東方日報》 2015年1月29日
^ 八達通與Motion Power合作全力推動八達通的士 的士數目將增加300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1-01.
^ 的士牌價425萬歷史新高內地客掃貨貴97年15%學者警告泡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經濟日報》 2010年07月09日
^ "運輸署統計數字"
^ 香港工商日報, 1983-10-05 第7頁
^ 華僑日報, 1989-07-01 第5頁
^ 兩點式帶不護上半身,《太陽報》,2006年09月24日
政府資料
- 運輸署-的士
- 香港法例第374A章第42條:的士計程表的構造
-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的士從業員守則
- 優質的士服務督導委員會
參見
- 澳門的士
- 台灣計程車
- 香港交通
- 泥鯭的士
- 影子的士
- 1984年香港的士罷駛事件
- 機場客貨車
折扣的士(如:八折的士)
曾榕,金邊的士公司創辦人,香港四大的士車行之一。
外部連結
- 香港的士牌價近年走勢圖表
- 「金邊的士」盛極一時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香港的士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