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
序 | 书名 | 作者 | 今本 卷數 |
---|---|---|---|
01 | 史记 | [西汉]司馬遷 | 130 |
02 | 汉书 | [东汉]班固 | 100 |
03 | 后汉书 | [刘宋]范曄 | 120 |
04 | 三國志 | [西晋]陈寿 | 065 |
05 | 晋书 | [唐]房玄龄 等 | 130 |
06 | 宋书 | [梁]沈約 | 100 |
07 | 南齐书 | [梁]蕭子顯 | 059 |
08 | 梁书 | [唐]姚思廉 | 056 |
09 | 陈书 | 036 | |
10 | 魏书 | [北齐]魏收 | 114 |
11 | 北齐书 | [唐]李百藥 | 050 |
12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 等 | 050 |
13 | 隋书 | [唐]魏徵 等 | 085 |
14 | 南史 | [唐]李延壽 | 080 |
15 | 北史 | 100 | |
16 | 旧唐书 | [后晋]劉昫 等 | 200 |
17 | 新唐書 | [北宋]欧阳修 等 | 225 |
18 | 旧五代史 | [北宋]薛居正 等 | 150 |
19 | 新五代史 | [北宋]欧阳修 | 074 |
20 | 宋史 | [元]脱脱 等 | 496 |
21 | 辽史 | 116 | |
22 | 金史 | 135 | |
23 | 元史 | [明]宋濂 等 | 210 |
24 | 明史 | [清]张廷玉 等 | 332 |
相關 | 東觀漢記 | [東漢]劉珍 等 | 022 |
相關 | 新元史 | [民國]柯劭忞 | 257 |
相關 | 清史稿 | [民國]赵尔巽 等 | 529 |
《東觀漢記》,漢代人稱之為《東觀記》,一百四十三卷[1],是一部以紀傳體撰寫東漢歷史的史書,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當代史。記事起於光武帝,終於靈帝,由漢代劉珍、延篤等撰,因修史館設於東觀而得名。
在三國時代以後,將之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2],唐代以後漸以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记》。
目录
1 修纂過程
2 流傳過程
3 輯佚過程
4 目錄
5 注釋
6 參考
修纂過程
《東觀漢記》前後經過四次修纂。漢明帝時,明帝讓班固與陳宗、尹敏、孟異三人共撰《世祖本紀》,又編次光武帝功臣和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3]。此次與班固合力修史者,除陳宗、尹敏、孟異三人外,尚有杜撫、馬嚴、劉復、賈逵等四人[4],是《東觀漢記》的初次修纂。
第二次修纂在漢安帝永寧年間,鄧太后下詔命劉珍、李尤、劉騊駼、劉毅等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據《史通·古今正史篇》,還尚有《紀》、《表》、《外戚》等傳,時間起於建武,終於永初,書始名《漢記》,不久,工作地點遷至南宮東觀。後來劉珍、李尤等人相繼去世,伏無忌、黃景等奉命續修〈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及〈匈奴南單于〉、〈西羌傳〉、〈地理志〉,此書自此始具規模。
第三次修纂在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桓帝命邊韶、崔寔、朱穆、曹壽續修,作〈孝穆皇傳〉、〈孝崇皇傳〉和〈順烈皇后傳〉,又增安思等皇后入〈外威傳〉,崔篆諸人入〈儒林傳〉。崔寔、曹壽又與延篤作〈百官表〉和順帝功臣〈孫程傳〉、〈郭鎮傳〉,又作〈鄭眾〉、〈蔡倫〉等傳,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
第四次修纂在漢靈帝、漢獻帝時,靈帝熹平年間,蔡邕、馬日磾、楊彪、盧植、韓說、劉洪等繼續修書,作〈靈帝紀〉和列傳四十二篇。蔡邕據其師胡廣傳授給他的「舊事」草成十志初稿,入東觀後即與張華、劉洪共撰十志,作《朝會》、《車服》二志。後因事徙朔方郡,上書求還,並續成十志,後避桓帝名諱,改稱「意」。此十志,據《後漢書·蔡邕傳》李賢注引《蔡邕別傳》,有〈律曆〉、〈禮〉、〈樂〉、〈郊祀〉、〈天文〉、〈車服〉,據《史通》,尚有〈朝會〉,嚴可均《全後漢文》注謂除前8志外,缺者乃〈五行〉、〈藝文〉也。但因漢末戰可及董卓西遷長安,以至散佚不全。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遷都許昌之後,楊彪進行最後一次總整理,但未能把散逸的篇章如數補齊。
《東觀漢記》成於眾人之手,經幾代人不斷遞修才成書。[5]直至東漢以後,仍有續補。但無一人對此從頭至尾進行整理加工,形成「著述無主,條章靡立」的現象,所以各篇之間,詳略不一,筆調不一。但由於《東觀漢記》是官修當代史,修史者擁有豐富的材料來源,從起居注到私家著作,都可以直接取材,故保留大量原始材料。
流傳過程
東漢時初名《漢記》,三國兩晉時如此,至南北朝時改稱《東觀漢記》。晉代以前《東觀漢記》和《史記》、《漢書》合稱三史。晚出的後漢史著作,無不取材於《東觀漢記》。傅玄认为《东观汉记》烦杂。南朝宋范曄依據《東觀漢記》,“窮覽舊籍,刪煩補略”,歷時十三年,完成《後漢書》。《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躍居東漢正史地位。
《東觀漢記》在魏晉南北朝時未聞有亡失,隋代時尚有143卷之多[6],至唐代開元年間著錄有127卷。至宋代時散佚愈多,北宋末年時尚存著錄43卷,此本在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時亡去,後獲一蜀本剛經校勘,釐定為八卷,至此散佚殆盡。自元代以後,則無一完篇傳世。
輯佚過程
清代康熙時,姚之駰首次網羅斷簡殘篇,查閱《後漢書》李賢注等五種書籍,共得840餘條,輯為8卷,簡稱《姚本》。因收羅不廣,掛漏殊多,且編排雜亂及考證不精,至乾隆時修《四庫全書》,據姚本,以《永樂大典》、《太平御覽》等書所載補葺,增加十分之六,厘訂為24卷,分帝紀3卷、年表1卷、志1卷、列傳17卷、載記1卷,並編佚文1卷,刊入《武英殿聚珍叢書》,簡稱《聚珍本》。
但聚珍本存有三個缺點,其一在輯文方面尚有不足,未能輯出所有佚文,其二在帝紀、列傳部分,有關某一人的遺文,皆連綴成一篇,在連綴過程中,或增或刪,有失原貌。其三承姚之駰輯本之弊,在每條輯文之後,一律不注出處,使後人在徵引時,欲加校核而無從入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人吳樹平依據武英本《東觀漢記》,重新翻檢大量古類書、史書和古注,輯得遺文數百條,並利用各種資料比勘互校,釐訂歧異舛誤文字,並注明出處及注釋,整理出《東觀漢記校注》二十二卷,是目前《東觀漢記》版本中最好的一種。
目錄
卷 | 题 | 内容 |
---|---|---|
卷一 | 紀一 | 世祖光武皇帝 |
卷二 | 紀二 | 顯宗孝明皇帝、肅宗孝章皇帝、穆宗孝和皇帝、孝殤皇帝 |
卷三 | 紀三 | 恭宗孝安皇帝、敬宗孝順皇帝、孝沖皇帝、孝質皇帝、威宗孝桓皇帝、孝靈皇帝 |
卷四 | 表 | 諸王表、王子侯表、功臣表、恩澤侯表、百官表 |
卷五 | 志 | 律曆志、禮志、樂志、郊祀志、天文志、地理志、朝會志、車服志 |
卷六 | 傳一皇后 | 光烈陰皇后、明德馬皇后、章德竇皇后、敬隱宋皇后、孝和陰皇后、和熹鄧皇后、安思閻皇后、順烈梁皇后、竇貴人、孝崇匽皇后、孝桓鄧皇后、靈帝宋皇后、靈思何皇后 |
卷七 | 傳二宗室諸王孝皇 | 齊武王縯、北海靖王興、北海敬王睦、趙孝王良、劉弘、劉梁、城陽恭王祉、東海恭王彊、沛獻王輔、楚王英、濟南安王康、東平憲王蒼、阜陵質王延、廣陵思王荊、中山簡王焉、琅邪孝王京、彭城靖王恭、樂成靖王黨、樂成王萇、下邳惠王衍、梁節王暢、清河王慶、平原王勝、孝穆皇、孝崇皇、 |
卷八 | 傳三 | 劉玄、朱鮪、申屠志、王郎、蘇茂、龐萌、王閎、彭寵、盧芳 |
卷九 | 傳四 | 李通、鄧晨、來歙、鄧禹、鄧訓、鄧鴻、鄧陟、鄧悝、鄧弘、鄧閶、鄧豹、鄧遵、寇恂、馮異、馮彰、岑彭、岑起、賈復、賈宗、馮駿、張豐、秦豐、鄧奉 |
卷十 | 傳五 | 吳漢、蓋延、陳俊、陳浮、臧宮、耿況、耿弇、耿國、耿秉、耿恭、銚期、王霸、祭遵、祭肜、祭參、郭況、鄧讓、孫咸、蔣翊、楊正、耿嵩、張重、姜詩 |
卷十一 | 傳六中興功臣 | 任光、任隗、李忠、李純、邳彤、劉植、劉歆、劉嘉、耿純、朱祜、景丹、王梁、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
卷十二 | 傳七 | 竇融、竇固、竇憲、竇章、馬援、馬廖、馬防、馬光、馬客卿、馬嚴、馬融、馬棱、朱勃、樊重、樊宏、樊鯈、樊梵、樊準、陰睦、陰識、陰興、陰傅 |
卷十三 | 傳八 | 卓茂、魯恭、魯丕、魏霸、劉寬、伏湛、伏盛、伏恭、伏晨、侯霸、韓歆、宋弘、馮勤、郭賀、趙憙、牟融、韋彪、韋豹、桓虞、趙勤、王阜、宋楊 |
卷十四 | 傳九 | 宣秉、宣彪、張湛、王丹、陳遵、王良、杜林、郭丹、吳良、承宮、鄭均、趙溫、桓譚、馮衍、馮豹、田邑、申屠剛、鮑永、鮑昱、郅惲、蘇竟、郭伋、杜詩、孔奮、張堪、廉范、王堂 |
卷十五 | 傳十 | 朱浮、馮魴、馮石、虞延、鄭弘、梁統、梁竦、梁商、梁冀、梁不疑、張純、曹褒、鄭興、鄭眾、范升、陳元、賈逵、司馬均、汝郁、張霸、張楷、桓榮、桓郁、桓焉、桓典、桓鸞、桓礹、丁綝、丁鴻、楊喬、毛義、薛苞、劉平、趙孝、魏譚、倪萌、王琳、淳于恭、江革、劉般、劉愷、蔡順、趙咨 |
卷十六 | 傳十一 | 班彪、班固、班超、班始、第五倫、玄賀、鍾離意、宋均、朱暉、樂恢、何敞、鄧彪、張況、張歆、張禹、徐防、張敏、胡廣、袁安、張酺、韓稜、周榮、郭躬、趙興、陳寵、陳忠、尹勤、梁諷、何熙、應順、應奉、應劭、李恂、龐參、祝良、陳龜、巢堪、鄭璩、張表 |
卷十七 | 傳十二 | 崔篆、崔駰、崔瑗、崔寔、申屠蟠、閔貢、荀恁、馮良、楊震、楊秉、楊賜、張綱、陳球、杜安、杜根、李雲、蔡邕、左雄、周舉、黃香、黃瓊、黃琬、李固、陳寔、吳祐、任尚、張耽、朱遂、張奐、段熲、陳蕃、王允、李膺、郭泰、荀曇、劉祐、宗資、符融、韓卓、孔融、皇甫嵩、袁紹、呂布、丘騰、韓昭、趙序、韋毅、周珌、郭汜 |
卷十八 | 傳十三彙傳 | 衛颯、茨充、任延、王景、秦彭、王渙、董宣、樊曄、李章、周紆、陽球、鄭眾、蔡倫、孫程、苗光、郭願、曹節、劉昆、劉軼、洼丹、觟陽鴻、楊政、歐陽歙、戴憑、牟長、尹敏、高詡、魏應、薛漢、召馴、周澤、孫堪、甄宇、張玄、李育、杜篤、高彪、李業、劉茂、所輔、溫序、索盧放、李善、周嘉、李充、范丹、劉翊、郭鳳、郭玉、逢萌、周黨、王霸、嚴光、井丹、梁鴻、高鳳、鮑宣妻、龐淯母 |
卷十九 | 傳十四不明年代 | 蔣疊[7]、丁邯、須誦[8]、周行[9]、劉訓、梁福[10]、范康、宗慶、喜夷[11]、卜福[12]、翟歆[13]、魏成[14]、畢尋[15]、段普[16]、邢崇[17]、陰猛[18]、張意[19]、沈豐、蕭彪、陳囂[20] |
卷二十 | 傳十五四裔 | 匈奴南單于、莋都夷、西羌、西域 |
卷廿一 | 載記 | 王常、劉盆子、樊崇、呂母、隗囂、王元、公孫述、延岑、田戎 |
卷廿二 | 散句 | |
補遺 | ||
附錄 |
注釋
^ 據《隋書·經籍誌》著錄,全書一百四十三卷。《舊唐書·經籍誌》著錄為一百二十七卷,蓋亡佚十六卷。
^ 《續漢書.郡國志》:「今錄中興以來郡縣改異,及《春秋》、三史會同、征伐地名。」三史,謂《史記》、《漢書》及《東觀記》也。《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權謂蒙曰:孤統軍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法,大有益。」……自唐以來,《東觀記》失傳,乃以范蔚宗書當「三史」之一。 (《十駕齋養新錄》卷六,頁119)
^ 見《後漢書·班固傳》、《史通·古今正史篇》。
^ 見《後漢書·馬嚴傳》、《北海靖王興傳》,《史通·覈才篇》,《太平御覽》卷一八四引《東觀漢記》。
^ 《四库全書總目提要》列出作者有:班固、陈宗、尹敏、孟异、刘珍、李尤、刘騊马余、伏无忌、黄景、边韶、崔寔、朱穆、曹寿、延笃、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韩说、刘洪等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5《别史类》补充刘复、贾逵、马严、杜抚、刘毅、王逸、邓嗣、张华等人。
^ 《隋志·经籍志》着录,《东观汉记》一百四十三卷,“起光武记注至灵帝,长水校尉刘珍等撰。”
^ 《北堂書鈔》卷五四:蔣疊,字伯重,為太僕,久在臺閣,文雅通達,明故事,在九卿位,數言便宜,奏議可觀。
^ 《北堂書鈔》卷七三:須誦為郡主簿,獲罪詣獄,引械自椓口,口出齒,獲免。
^ 《北堂書鈔》卷七八:周行為涇令,下車嚴峻,貴戚跼蹐,京師肅清。
^ 《艺文类聚》卷一百:司部災蝗,臺召三府驅之。司空掾梁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審使臣驅蝗何之?災蝗當以德消,不聞驅逐。」時號福為直掾。
^ 《北堂書鈔》卷三五:喜夷為壽陽令,蝗入輒死。
^ 《北堂書鈔》卷五三:卜福為廷尉,執謙求退,上以為太中大夫。
^ 《太平御覽》卷二〇一:翟歆,字敬子,父于,以功封臨沮侯。歆當嗣爵,以母年老國遠,上書辭讓,詔許,乃賜關內侯。
^ 《太平御覽》卷二〇一:魏成曾孫魏純坐訐訕,國除。
^ 《太平御覽》卷二〇一:利取侯畢尋玄孫畢守姦人妻,國除。
^ 《太平御覽》卷二〇一:首鄉侯段普曾孫段勝坐殺婢,國除。
^ 《太平御覽》卷二〇一:夕陽侯邢崇孫之為賊所盜,亡印綬,國除。
^ 陰猛好學溫良,在儒林著称,以博通古今,由郎转任太祝令、太史令。引《太平御覽》卷二二九
^ 《太平御覽》卷二三八:張意拜驃騎將軍,討東甌,備水戰之具,一戰大破,所向無前。
^ 《太平御覽》卷六一五:陳囂,字君期,明韓詩,時語曰:「關東說詩陳君期。」
參考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吳樹平,《東觀漢記校注》,中華書局,2007年6月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