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徽 | |||||
![]() 中国铁路高速标志 | |||||
主要运营商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
铁路里程 | |||||
总里程 | 25,000公里(15,534英里)[1] |
||||
铁路轨距 | |||||
主要铁路 | 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
||||
|

由北京南站发出的复兴号CR400AF型电力动车组

京沪高铁运行的CRH5A动车组

通过技术转化改进的CRH380A动车组

京津城际铁路,现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的路线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 ![]() | |||||||||||||||||||||
---|---|---|---|---|---|---|---|---|---|---|---|---|---|---|---|---|---|---|---|---|---|
|
中国高速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始建設於2004年,2008年中國大陸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2]。截至2017年12月總里程达2.5万公里,其中運營時速可達300公里的路線,總里程超1萬公里[注 1],占世界66%以上[3],有29個省級行政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開通高鐵,官方於「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定义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因此一部分的新建路線雖然符合國際定義(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4])的高鐵,但官方並不認為是高鐵(如福廈鐵路、廈深鐵路等),而中国大陆新建的高铁路线仍持續兴建中,預計2025年,中国大陆将建成约38,000公里的高速铁路网[5]。
中国人口众多和流动频繁,对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的高速铁路需求巨大。而中国各地气候和地形不一,也为高铁建设带来挑战。因此,中国将特有的线路建设、运营调度系统、通信和网络系统、机械、材料进行相互配合,建成了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地形的高铁,例如经过零下40度高寒地带的哈大高铁、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和最南端的高铁、穿越热带地区和台风频发环境的海南环岛高铁、经过大风区和戈壁沙漠的兰新高铁和隧道长度超过总长度一半的贵广高铁[6]。
中國高鐵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促進沿路地區的經濟發展,也使得中国进一步迈向“高铁社会”[6][7],使相鄰省份成為一日生活圈。目前無运营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鐵路运营的區域僅剩正在建設高鐵的宁夏回族自治区[8],以及暫無高鐵計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西藏自治区。在中国大陸,高铁路线包括客运专线、城际线、国铁一级线,以及既有改造线[9]。而目前利用建設經驗所新研製的技術並能開始進軍海外,參與輸出高鐵的承建競爭,例如土耳其高速列車、印尼高鐵、美國西部快線等,但也有部分項目被擱置。
2013年2月1日实行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从高速铁路中移除了既有线提速线路,高速铁路仅仅指新建设计开行250km/h(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10]。2014年1月1日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比I級鐵路更高一級)。未能符合其中一項者,皆為快速鐵路[11]。
目录
1 发展历史
1.1 早期规划
1.2 铁路提速
1.3 技术之争
1.4 技术引进
1.5 技术转化
1.6 首轮建设
1.7 贪腐丑闻
1.8 建设停滞
1.9 重新探索
1.10 二轮建设
2 建设规划
2.1 建设意义
2.2 建设成本
2.3 车站规划
3 线路规划
3.1 八縱八橫主通道
3.2 区域连接线
3.3 城际客运线
4 相关技术
4.1 车辆技术
4.2 轨道技术
4.3 海外項目
5 管理运营
5.1 线路命名
5.2 售票方式
5.2.1 购票限制
5.3 事故和事件
5.4 票价
5.5 航空竞争
5.6 运输规模
6 相关统计
6.1 运行速度
6.2 速度纪录
6.3 车次运行长度
7 注释
8 參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10 參見
发展历史
中国大陸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发展较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晚,起步较其晚了20至30年,但自21世纪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12]。
早期规划
在动车组列车开行前,中国铁路运行的列车速度普遍较慢。图为广三铁路运行的普速列车。
1964年,日本新干线通車后,中国便开始关注境外高铁的发展。1978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在日方安排下乘坐東海道新幹線由东京赴京都,途中表示“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真快,我们也需要快”。当时,中国铁路运输里程为5.2万公里,没有高铁线路,客运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每小时120公里,且因停站过多和经常晚点造成平均速度仅有每小时43公里[13][14],而邓小平当时乘坐的新干线0系电力动车组营运最高速度为每小时210公里。自此以后,在1980年代初,中国的铁路官员开始着手规划高铁建设。当时在日本研习期间的铁路系统官员张曙光观看了邓小平考察新干线的影片后,便有了着手规划高铁的念头,表示要让中国人也能坐上高铁[15]。而中国领导人以后每次访日,双方必定会谈到新干线,日方也会必定安排乘坐和参观新干线,同时将中日高速铁路建设方面的合作上升到了“日中友好的象征”的高度[16]。1984年,中国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高速铁路》一书,是中国第一本高铁书籍,全书整理了日本、法国、德国等国高铁发展情况,书中前言中也写道:“曾经被称为衰老化的客运工具——铁路,因为高铁将获得新的生命契机”。这本书也为早期中国建设高铁的研究起到了一定作用[17]。
中国大陸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1990年代初,当时京沪高速铁路正处于构思阶段,而既有线长期处于极度饱和状态。2007年,京沪既有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全国的5.2倍[18]。1990年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讨论,这是中国大陸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19]。1994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后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19]。
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總理李鵬曾表示,九五計劃期間,中国將開始修建連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速鐵路。由于龐大的建設費用,加上高速列車造价昂贵,当时他沒有提及具體的時間[20]。1995年4月5日李鹏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的报告中再次指出,京沪高速铁路在“九五”期间只能作前期准备工作[21]。1996年3月,由李鹏发表、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表示,“下个世纪前10年,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工程。……着手建京沪高速铁路,形成大客运量的现代化运输通道。”京沪高速铁路的动工计划正式被推迟到21世纪[22]。
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而中国铁路此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23]。在中国大陸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期间进行的三次中国大陸铁路大提速的基础上,铁道部随后制定了《“十五”期间铁路提速规划》正式将高速铁路建设列入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连接中國大陸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运网,总里程达16000公里[24];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及以上,实现高速铁路、部分繁忙干线客货分线[25];而用于高速铁路车辆的交流电传动、动车组技术研究也同步进行,并开展时速270km高速动车组(DJJ2)的研制[26]。
铁路提速

广深铁路于1998年至2007年开行的新时速列车

高鐵服務員
1993年,中国大陆铁路旅客列车平均运行速度仅为48.1公里。为此,在1997年4月1日,中国大陆的铁路实施第一次提速调图,将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提高到140公里,平均运行速度也提高到时速54.9公里,之后中国实行了四次铁路大提速[27]。
最著名的提速案例为广深铁路的电气化提速改造。1980年代末,当时的铁道部决定从国情实际出发,以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作为突破口,为未来发展高速铁路进行探索和试验。选定试验区段对既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可以用较少的投资、较短的时间将既有线路改造成能够开行时速160公里旅客列车的准高速铁路。而当时的广深铁路具有其它铁路线所没有的优越条件,包括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地形条件较好、长度适中等,使其成为首要的试验目标[28]。1989年,铁道部成立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广州铁路局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广深线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提高到160km/h进行了前期可行性研究[29]。但由于1990年代初进行准高速改造时资金不足,故推迟了电气化的实施,在过渡阶段使用内燃机车牵引。至1996年,广深铁路总公司改制为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深铁路运用发行H股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持续投入建设准高速铁路、高速电气化及配套工程[30]。1997年2月,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广深线高速电气化工程全面开工;1998年5月28日,广深线高速电气化工程竣工,同年8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广深铁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賃、最高營運速度达200km/h、被命名为「新時速」的X2000擺式高速动车组运行广深城际列车[31]。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高速铁路的开端[32]。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中国大陸第一种高速铁路机车[23]。
2007年4月18日,中国大陆铁路开始实施第六次铁路提速,涉及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京九、兰新等铁路干线。提速后,线路允许速度达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2.2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6003公里,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达846公里[27]。此次提速使中国铁路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动车组列车,也使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从2007年4月18日起,中国大陆铁路陆续开行140对普通动车组列车,陆续使用158列CRH1、CRH2和CRH5电力动车组。当时动车组列车票价参照的是1997年原国家计委公布的高等级软座快速列车票价水平,一等车客票基准价为每公里0.3366元(人民币,下同);二等车客票基准价为每公里0.28元[33][34]。
技术之争
1998年6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向在座的一千多位院士提出“京沪高速铁路是否可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问题[35]。此后,以何祚庥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开始支持磁悬浮,而铁道部则支持采用轮轨技术。京沪高铁项目论证也出现了“磁悬浮派”和“轮轨派”。当时中共中央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口号,也是这一争论的背景。为了证明轮轨高速铁路的优越性,铁道部于1998年开始设计生产200公里电力动车组。而科技部也在2000年初成立了磁悬浮预可行性研究小组,同年年底磁悬浮项目获得立项[36]。2000年6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上海建设高速磁悬浮[37],尽管磁悬浮速度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磁悬浮还没有在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得到广泛使用。因此,上海磁浮的盈亏情况、磁悬浮的电磁辐射、噪音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均是专家和民众关注和争议的焦点[38][39][40]。
1999年,秦沈客运专线开始建设。该线于2003年建成运营,有铁道部官员认为,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但中国国家铁路局官网未予以承认[41][42]。为了挑战外资主导地位,在2002年,铁道部推出了完全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花费1.4亿元人民币研发的动车组列车“中华之星”。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最快速度纪录[23][43][44]。中国也先后研发了DDJ1型电力动车组、先锋号电力动车组、DJF3型电力动车组等电力动车组,但最终以失败告终[36]。
2003年,刘志军担任铁道部长,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并大力推进高速铁路技术进步,甚至不惜大规模负债建设、非法挪用资金及牺牲铁路系统职工待遇,中国高速铁路因此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而高速铁路技术争论以铁道部胜出告终[36]。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大陸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45],正式宣布规划建设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45]。同时《规划》也提出,对京沪高速铁路和其他三条南北向高速铁路线采用轮轨技术,为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建设铺平了道路[46][47]。中国政府认为,磁悬浮和既有线路的制式不统一,无法联网。其次造价也要比轮轨昂贵很多。另外磁悬浮目前投入商用的只有上海磁悬浮,经验不足。而已有的轮轨技术则已经十分成熟,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上,也比磁悬浮更有优势[13]。
于2001年开始运营的DJJ1型电力动车组,2012年退役
DJJ2型电力动车组,曾创造321.5公里的最快速度纪录
上海磁悬浮列车
技术引进

通过技术引进后生产的CRH1A型电力动车组
通过技术引进后生产的CRH2A型电力动车组
尽管“中华之星”等自主研发的电力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创造了历史记录,但由于当时中国高铁的设计要求低于国外高速铁路标准,整体核心技术不成熟,距离商业运营还有很大距离,同时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可靠性、稳定性不足,列车的工艺水平比较差,在试验不到兩年後就放棄了商業化,因此当时自主研发的电力动车组很快隕落。于是,中国政府从2004年起,改從外國企業引進高速列車[20][48]。
早在1998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期间,日方安排江泽民乘坐东北新干线。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小渊惠三对江泽民说,中国的高速铁路项目,日本将“官民并举,倾力协作”。2000年4月,日本运输省官员曾表示中国建设京沪高铁项目时,日本不仅可以向中国出口车辆,而且要向中国转移新干线系统的技术[16]。2003年4月,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高层曾向日本铁路业者表示“中国选定新干线的可能性为95%”。此消息发布后,引发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反响,他们表示反对采用这一技术,并在网上发起签名活动[16]。
2004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铁路动车组进行公开招标。2004年6月17日,《人民铁道》和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招标公告,铁道部拟采购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共计10包200列。公告明确投标主体是国内企业,但它必须取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最初铁道部与拥有新干线700系及800系技术的日本车辆制造及日立製作所洽商,但日车及日立均表明拒绝向中国出售车辆及技术转移。其后中方改向川崎重工业洽商,当时川崎重工业销售业绩并未如预期理想,便出售3组E2系动车组及其车辆技术予中国。此举最初仍遭到JR东日本、日车及日立反对,后经一轮谈判,川崎重工业在其他日本公司不反对的情况下,向中国出售E2系车辆及技术。中国铁道部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保证了招标工作按计划推进[48]。
2004年10月,川崎代表“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签订出口铁路车辆、转让技术的合同。中国方面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为数6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的动车组,总价值93亿元人民币。其中3列在日本完成,另有6列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将通过技术转让,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建造,当时一些高技术部件仍然依赖进口。2005年8月,铁道部向四方机车、川崎重工、三菱电机、株洲所、株洲南车电机及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六方签订51列CRH2A型动车组机电产品技术转让合同。首列CRH2A于2006年3月1日从神户港装船,3月8日运抵青岛。而中国利用龐大的市場,通过招标和技术引进,开始在国内生产CRH1、CRH3和CRH5。其中,西门子公司向长春轨道客车招标,提出引进“维拉罗E”的技术,但西门子因为提出高昂的转让技术、车辆造价费用而无法在第一轮招标获得任何订单。2005年,西门子参加第二轮竞标。当时中方给出更严格的条件。最后西门子完全接受中方的技术转让方案和价格方案,和唐山轨道客车进行合作,生产出CRH3列车。这两次招标,使得中国高铁同时引进了四家的先进技术,为日后的国产化道路打下了基础[20][48]。
技术转化

通过技术转化改进的CRH380B型电力动车组

通过技术转化改进的CRH380CL型电力动车组

通过技术转化改进的CRH380D型电力动车组
中国铁路客车制造商在接纳引进的的外国技术后,通过部件、设计的改进和技术转化,以实现制造下一代高速列车的目标。
2008年2月,科技部、铁道部共同签署《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根据《计划》,中国将在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制新一代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为京沪高速铁路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保障。《计划》也指出中国将建立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时速350公里及以上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49]。其中CRH380型高速动车组正是该联合行动计划最重要的项目,2009年正式立项启动了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重大项目。在分析京津城际铁路等高速铁路积累的大量数据和经验的基础上,铁道部提出了新一代动车组的性能提升方向、技术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形成了一整套的列车系统设计方案和各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50]。
2009年6月,铁道部向国内动车组制造企业招标采购共320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51]。2010年10月26日起,经过技术转化后的CRH380A正式在沪杭客运专线投入服务[52]。
2010年10月19日,铁道部宣布开始研究和开发超高速铁路技术,使列车最高速度提高到每小时500公里[53]。
2012年开始,铁道部及接替机构中国铁路总公司集合中国有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展开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工作。2014年9月,中国标准动车组方案设计完成[54];2015年6月30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下线,并于当天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试验工作[55]。2016年7月起,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进行综合试验,在郑徐客运专线从时速200公里逐级提速至时速420公里。于7月1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实现了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的目标。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拟运营高铁动车组列车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56]。该列车于2016年8月15日首次载客运行[57]。
2014年4月3日和10月22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分别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和技术评审,获准批量装车[58]。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59];随后,装载中国北车自主化牵引系统的CRH5A型动车组在哈尔滨铁路局开展正线试验[58]。
但一些人士认为[谁?],中国高铁在技术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侵权行为。对此,铁道部总工程师何武华表示,中国高铁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多项专利,因此中国高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60]。但亦有觀點[谁?]指出在申請海外專利時需要公開所有技術,存在技術泄漏的風險,為此川崎重工選擇了對中國進行技術轉讓。但中國搶先申請專利,顯然違背約定有損相互信任,也直接關係到中國的信譽[61][62]。
中国于2007年开始引进动车组以后,仅花了数年的时间就将国外技术转化为自主研发技术,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是高铁发展方面的成功典型案例[63]。
首轮建设

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1日通车
2009年,兴建中的武汉站
在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颁布实施后的三年(也就是2007年),中国政府就着手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2008年11月27日,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宣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于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正式颁布实施[64]。新方案将客运专线规划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并将城际客运系统由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扩展到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65][66]。该规划出台后,大批(准)高速铁路相继上马开工建设[67]。同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营运[68]。
2009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长距离干线高速铁路武广高铁(今京广高铁武汉站到广州南站段)开通运营。它的开通,将使武汉到广州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约10小时缩短为3小时,也使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连为一体[69][70]。2010年2月6日,世界上首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运行时速为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71]。2010年10月26日,沪杭客运专线开通,同时开行经过技术转化后的动车组CRH380A列车[52]。2011年6月30日,总长1318公里,連接中國首都北京與國際大都會上海的京沪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它的建成将北京和上海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到了5小时以内,也实现了“千里京沪一日回”[67]。
截至2011年1月,中国已建成高铁线路总里程达8,358公里,位居世界首位[72]。同年1月4日,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2011年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年内将突破1.3万公里。当年安排新开工项目70个,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项目15个[73]。
贪腐丑闻

2009年刘志军在京津城铁北京南站会见美国众议院议长蘭希·佩洛西和美国众议院议员艾德·马基。刘志军于2011年因贪腐问题落马。
刘志军时代的高铁运行速度达350km/h,在盛光祖时代已全面降速。
2011年2月,时任铁道部长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和贪腐问题被免职。由于刘志军任内期间,大幅度建设高铁线路,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刘志军因此被誉为“中国高铁之父”[74]。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估计,刘志军收受与铁路建设项目有关的贿赂达10亿元人民币[75]。后来调查人员发现,在2010年京沪高铁修建时所使用的投资款中,有1.87亿元被挪用[76]。而另一名铁道部高级官员张曙光也因腐败问题被停职[75],之后被法院认定其受贿金额达到4755万元人民币[77]。
在上述二人被停职后,中国媒体开始对高铁安全、高昂票价、财务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进行批判[78][79]。
2011年4月,新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由于高铁建设所暴露出来的贪腐问题,一些高铁建设项目的安全可能受到影响,完工日期可能需要推迟[75]。鉴于2011年时高铁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安全经验匮乏[80],因此盛光祖也宣布,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所有设计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面降速运行,以每小时300公里最高速度运行[78][81][82]。此举是为了应对因高票价[83]、低旅客发送量和高能耗使用所带来安全性的担忧[79]。2011年6月13日,铁道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减速并不是因为安全问题,而是为250公里/小时的列车提供更实惠的车票,并提高旅客发送量。 由于高速列车运行期间耗电量大,因此对昂贵的机械也会造成更多的磨损。铁路官员也宣布,大部分设计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的线路,最高时速降为每小时300公里。而京津城铁和其他设计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的城际铁路,仍然按原标准运行[84]。而经过技术转化后生产的CRH380A列车,虽然最高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80公里,但在实际运行时则限制在每小时300公里[85]。2011年5月,环境保护部发布消息,因环评无法通过,两条新建高速铁路津秦客运专线、胶济客运专线被停止建设运行[86][87]。同年6月,铁道部表示,高速铁路建设没有放缓[88]。在政治和舆论压力下,国家审计署已经于2010年开始,对京沪高铁的建设质量和审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截至2011年3月,京沪高铁在审计方面没有发现重大质量问题[89]。另外,从2011年7月20日起,济南至北京、天津的高铁列车班次数量,由于旅客发送量低而减少,这也再次引起了普通民众对高铁的需求和利润的担忧[90]。
盛光祖接任铁道部部长后,因主张高铁降速而备受争议[91][92][93][94],其也因此被网友称为“盛高阻”或是直接称之为“高阻”(取高铁阻碍者之意,这一谑称早在7.23事故之前即已出现)[95][92]。
建设停滞
2011年上半年,铁道部总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09万亿元人民币[96][97]。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铁道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81%,53.06%和57.44%[98],到2011年中期达到58.58%[99]。截至2011年10月12日,铁道部已经发行了1600亿人民币的债券,接近当年累计投资额的一半[97]。据中华铁道网在2011年8月对23个铁路建设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仅有三成正常施工,处于停工、半停工和进展缓慢的占到70%。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因违纪被免职及“7·23”甬温线事故为此次停工事件的主要原因[99]。受影响的线路包括厦深、南广、贵广、石武、津保和沪昆等线路[100][96]。10月,共有10,000公里的高铁建设工程因故停止[100]。另外也有一些线路由于资金不足而延缓开工日期,包括津保、哈佳、郑徐、海南西环等[99]。
为了缓解铁路建设面临的信贷短缺,财政部宣布减免对铁路建设融资债券所产生的利息,国务院也下令国有银行重新向铁路项目贷款[100]。2011年9月,铁道部宣布获得超过2000亿元融资,为津保、兰渝、厦深等线路的复工提供支持[101]。
另外,在2012年9月,重庆市发改委在回复市民来信时表示,渝西高铁计划被搁浅,以兰渝鐵路和西成高铁取代[102]。
重新探索
2013年8月兴建中的贵广客运专线。该线是中国第一条穿越喀斯特地貌的高铁,桥梁和隧道占路线的83%[103]。该线开通后,贵阳至广州的时间从原来的20小时缩短至4小时[104]。

在京广高铁运行的CRH380AL
2012年初,为了振兴当时中国的经济放缓,中国政府决定重新投资高速铁路。当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了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也对行业表示了信任。一年内,铁道部的预算从6430亿美元,增加到9650亿美元[105]。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106]。同年12月26日,总长2298公里,跨越多种地形、气候带和地质条件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通车[107]。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高铁总里程达9,300公里,客运量已超过温州动车事故前的水平[108][109]。在财政方面,京津城铁、京沪高铁和沪杭城铁均报告其进入亏损状态[110][111][112][113],而沪宁高铁则实现盈利[112],获得了3.8亿元的经营利润[111][112]。但是,中国高铁由于腐败、安全和高额票价的问题,当时仍然处于亏损状态[113]。
2013年,随着杭福深客运专线(全线)、西宝客运专线、渝利铁路以及武汉、广西城际铁路等线路的开通,中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114][115]。
二轮建设

北京南站停靠的各种型号动车组
2014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条跨越高寒高原风沙戈壁地区的准高速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通车[116][117]。同年开通的线路还包括大西客运专线(太西段)[118]、杭长客运专线[119]、贵广客运专线、南广铁路[120]、成绵乐客运专线[121]、青荣城际铁路[122]和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等,总长度突破1.6万公里[123]。截至2014年,中国大陆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区市[124],高铁网络覆盖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55%以上[123]。当年动车组列车开行数量,从6月的1277对,增至12月的1556.5对[124][125]。
为了应对经济放缓,中国政府又批准新建一些高铁线路,包括商合杭客运专线[126]、郑万高速铁路[127]、连镇铁路[128]、临曲客运专线[129]、哈牡客运专线[130]、银西铁路[126]、大张客运专线[126]和浙江[131]、江西的城际铁路线[126]。此外,中国也有出口高铁技术的计划[132]。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调研中国铁路总公司,谈到中国高铁的发展,他说每次出访推销中国高铁心里特别有底气[17]。
2015财年,京津城铁、沪宁城铁、京沪高铁、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广深港高铁运营首次实现盈利[133],其中,京沪高铁在2015财年实现约66亿元人民币的最终利润[134]。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标志着世界首条环岛准高速铁路全线贯通。此时,中国高铁總里程突破1.9万公里[135]。
截至2016年5月15日,中国共开行动车组列车2100多对,占全部开行旅客列车(3400对)的五成以上[136]。至今,动车组列车已经成为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军”[137]。
2016年9月10日,随着郑徐客运专线的开通,中国高铁總里程突破2万公里[138]。
2016年12月28日,一批新的高速铁路开通,包括贵阳到昆明段通车,沪昆高速铁路上海至昆明南站間全線贯通[139],以及南昆高速铁路百色至昆明段通车,南宁到昆明南站全線贯通[140],从此,昆明與其他城市間有了方便的陆地高速交通连结,云南省结束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
2017年12月6日,西成客运专线全线通车;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开通,自此四川盆地北上南下的快速出川铁路通道被打通,川渝两省市与全国各地的陆路交通得到极大改善。西成客专促进成都和西安以及北方地区之间交流,渝贵铁路则不仅增加了成都、重庆和贵阳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极大缓解了春运时期往返珠三角和川渝方向高密度的探亲和务工客流压力,春运川渝返乡旅客的乘车环境也由拥挤不堪、旅途漫长的普速客车变为舒适快捷的动车组,四川各城市至珠三角地区的旅行时间普遍由2天缩短为朝发夕至[141]。
根据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同时規劃佈局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并發展城際客運鐵路。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速鐵路總里程将达3萬公里,将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将达3.8萬公里;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和縣域基本覆蓋[142]。
建设规划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摄于2009年施工期间)
建设中的哈大客运专线 (2010年6月)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均由政府和国有企业管理、规划和资助。
建设意义
中国和境外的批评者一直质疑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昂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必要性,而大多数务工人员则无力承担高铁的车票费用[143]。然而,中国政府已经表明,虽然高铁建设造价昂贵,但这些建设项目也会推动一些政策目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流动频繁,因此对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的高速铁路需求巨大,也为旅客提供快速,可靠和舒适的出行方式[6]。
虽然中国高铁的运营时间比发达国家要短,但“高铁经济效应”已明显显现,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高铁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高铁的空间效应将进一步显现[65],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144]。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通过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与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以提高经济生产力和长期竞争力[143][145]。另外,高铁开通后,一些既有线释放了运能,缓解了货运能力长期紧张的局面,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有效降低,这对于铁路更有利可图[144][146]。
- 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高铁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也推动了对建筑、钢铁和水泥行业的需求,短期刺激经济。其中,京沪高铁共聘用了11万工人施工[145][147][148]。
- 促进跨城市经济一体化及二线城市的增长。高铁的引入,使得二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增加59%,楼价也比预期平均实际增长4.5%[149]。高铁的开通也产生“同城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围绕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链条,形成比较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例如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的不断开通,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支撑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各城市不同的产业体系等的发展。此外,高铁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半径和活动范围出现明显扩大和拓宽的现象,生活方式和节奏逐渐发生变化,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形成了“高铁社会”。同时使老年人异地养老变成现实,如廊坊、昆山、德州等地的养老院开始吸引北京、上海的老年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舒适的养老生活[6][65][144]。
- 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电力动车组能源使用量比其他交通工具要少,并且可以从更多种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获取电力。而汽车和飞机没有这些特点,因为这些能源更依赖于进口石油[146]。
- 发展高铁设备产业。高铁的建设,也将中国发展成为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主要来源国[147]。中国的轨道装备制造商引进进口技术后,直接进入本地化生产过程,之后进行了技术转化,甚至开始准备出口海外,与外国供应商竞争。 在中车四方取得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型授权生产权的六年后,中车四方可以自行生产CRH2A列车,而川崎重工业也在高铁上结束与中车四方的合作[150]。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的高速铁路技术,可以承担从通信信号、工务工程、牵引供电、机车客车制造乃至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一揽子”出口[151]。
- 拉动产业的发展。高铁的建成,带动了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使两个直辖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城市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144]。
- 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一些高铁线路客流量的增长,充分说明了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使原先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65]。
建设成本

2010年施工中的沪杭高速铁路

2011年5月,建设中的广深港高速铁路深圳段
中國自从經濟步入“新常態”后,高铁建设从之前的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化升級[152]。在中国全部投入建设高铁的款项中,有约40-50%是由中央政府通过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提供,而另外40%由原铁道部发行的债券提供,而其余10-20%则由省级和地方政府提供[99][146]。
据业内人士分析,原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从2006年中国开始修建京津城铁,铁道部首次出资27亿后,至2010年,铁道部方面的高铁投资已经远超1万亿[153],其中包括2010年头10个月的310亿[154]。由于大规模高铁建设资金任务繁重,因此铁道部已经开始考虑引入社会资金。2010年2月,铁道部将持有京沪高铁4.537%的股权挂牌,公开向社会招标以60亿的价格转让。同时,铁道部计划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以更好地管理高铁投资的债务与股权[153]。
线路 |
长度(公里) |
设计最高时速(公里/小时) |
总建设成本(亿人民币) |
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 (人民币) |
参考资料 |
---|---|---|---|---|---|
秦沈客运专线 |
404 |
250 |
157 |
3890万 |
[155] |
合宁铁路 |
166 |
250 |
250 |
1.506亿 |
[156] |
胶济客运专线 |
364 |
250 |
110 |
3021万 |
[157] |
石太客运专线 |
190 |
250 |
170.75 |
8987万 |
[158] |
合武铁路 |
351 |
250 |
168 |
4786万 |
[159] |
甬台温铁路 |
268 |
250 |
162.8 |
6075万 |
[160] |
温福铁路 |
298 |
250 |
180 |
6040万 |
[161] |
福厦铁路 |
275 |
250 |
152.59 |
5549万 |
[162] |
成灌铁路 |
65 |
250 |
133 |
2.0462亿 |
[163] |
昌九城际铁路 |
131 |
250 |
58.32 |
4452万 |
[164] |
长吉城际铁路 |
111 |
250 |
96 |
8649万 |
[165] |
海南东环铁路 |
308 |
250 |
202 |
6558万 |
[166] |
京津城际铁路 |
115 |
350 |
215 |
1.8696亿 |
[167] |
武广客运专线 |
968 |
350 |
1166 |
1.2亿 |
[168] |
郑西客运专线 |
455 |
350 |
353.1 |
7760万 |
[169] |
沪宁高速铁路 |
301 |
350 |
500 |
1.6611亿 |
[170] |
沪杭客运专线 |
150 |
350 |
292.9 |
1.9527亿 |
[171] |
京沪高速铁路 |
1318 |
350 |
2209 |
1.676亿 |
[172] |
高铁建设完毕后,除了需要通过票款偿还贷款外,还需要通过车站及列车服务、线路使用、广告获得大量收入来偿还[173]。尽管载客量令人瞩目,但几乎每条高铁线路在其运营的第一年都遭受了亏损。以京津城铁为例,该路线开通两年来,累计开行列车10.4万列,运送旅客4100万人。而京津城铁的修建投资额达204.2亿元,每年的运营总支出约18亿元,其中包括银行贷款100亿和每年6亿多的还贷利息,年利息利率在6.3%至6.8%之间,贷款周期为5-10年[174]。在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底,京津城铁共运送旅客达1870万人,平均每天运送旅客5.5万人,营收11亿元,亏损7000万;而在开通运营的第二年,京津城铁客运量增加到2230万人,收入增加到14亿元,亏损5000万。根据京津城际高铁项目建议书,京津高铁预期的设计年运量约3000万人次,营业额接近18.4亿。但在投入运营时,出现盈亏持平,甚至略有盈余的迹象。据华建管理公司的会计师文清路分析,京津城铁在年运营费用支出达18亿的基础上,需要实现年运送旅客量在4000万人次以上,才能实现“算小账”中的略有盈余[174]。2013年,京津城铁客运量上升到2585万人次[175]。该线路每年最大载客量可达1亿人次[176],初期成本的回收期为16年[174]。
在其他线路方面,石太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后的第一年,总亏损8亿元,到2010年,当年预计亏损9亿元;2009年9月开通的沿海铁路,当年亏损达3.77亿[153]。郑西客运专线自2010年2月开通运营以来,预计2010年全年收入为6亿,但必须支付11亿元的利息。在2012年前三季度共亏损18.7亿元[177]。虽然这些线路所造成的亏损由铁路部门承担,但一些地方政府也会采取补贴的方式(如成灌铁路),此举可以提高该线路的利用率[176]。2014年12月,河南省政府将对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实行暂定5年的运营亏损补贴机制[178]。
根据2010年预测,从2014年开始,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将迎来还债高峰[153]。一些经济学家也建议高铁线路需要通过进一步政府补贴的方式,以降低票价,提高乘客量和最终收入[176]。
由于中国高速铁路网络不断扩大,因此乘客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高铁票价日后也会更加便宜,同时工资也会出现大幅增长的迹象[179]。
车站规划
根据2009年版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规定,车站名称应与车站所在地地名一致,且在全国范围内不应有相同的车站名称。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区的,应使用该城市的名称命名。当车站位于县、乡(镇)或村所在地时,应以当地县、乡(镇)或村庄的名称命名。而在2014年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则删除了这些内容。因此在中国大陆,有一些高铁站的实际位置,与站名标识的位置相距较远[180]。
2018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181]。
线路规划
![]() |
本文或本章節是關於中國大陸未來的建設或計划。 | ![]() |

中国高鐵运营网络:
设计时速在300 - 380 km/h之间的新建高铁路线
设计时速在200 - 299 km/h之间的新建高铁路线
设计时速在200 - 250 km/h之间的提速改造既有线
未实施提速改造的其他铁路线

此地图显示2020年高铁网建成后,从北京出发前往各省会城市的最快铁路运输时间。
2008年,铁道部计划建成25,000公里的高速铁路网,列车的最快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50公里[148][182]。2009年,中国对高铁建设投资了近500亿美元,总建设成本为3000亿美元[148]。
根据2016年7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复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四縱四橫的基礎上擴增的路線。此外,中国政府同时規劃佈局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并發展城際客運鐵路[142][183]。具体规划路线如下:
八縱八橫主通道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图
- 八纵(南北向)
- 沿海通道:大连(丹东)-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青岛(烟台)-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
- 京滬通道: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包括南京-杭州、蚌埠-合肥-杭州,并行北京-天津-东营-潍坊-临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
- 京港通道:北京-衡水-菏泽-商丘-阜阳-合肥(黄冈)-九江-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支线为合肥-福州,包括南昌-福州(莆田)
- 京哈-京港澳通道 :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包括广州-珠海
- 呼南通道:呼和浩特-大同-太原-郑州/洛阳-襄阳-常德-益阳-邵阳-永州-桂林-南宁
- 京昆通道: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成都-昆明
- 包(銀)海通道:包頭-延安-西安-重慶-貴陽-南寧-湛江-海口
- 蘭(西)廣通道:蘭州-西寧-成都-貴陽-廣州
- 八横(东西向)
- 綏滿通道: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
-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 青銀通道: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
- 陆桥通道: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 沿江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包括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万州-达州-遂宁-成都
- 沪昆通道: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
- 厦渝通道:厦门-龙岩-赣州-长沙-常德-张家界-黔江-重庆
- 广昆通道:广州-南宁-昆明
区域连接线
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覆盖。
- 东部地区:北京-唐山、天津-承德、日照-临沂-菏泽-兰考、上海-湖州、南通-苏州-嘉兴、杭州-温州、合肥-新沂、龙岩-梅州-龙川、梅州-汕头、广州-汕尾等。
- 东北地区:齐齐哈尔-乌兰浩特-白城-通辽、佳木斯-牡丹江-敦化-通化-沈阳、赤峰和通辽至京沈高铁连接线、朝阳-盘锦等。
- 中部地区:郑州-阜阳、郑州-濮阳-聊城-济南、黄冈-安庆-黄山、巴东-宜昌、宣城-绩溪、南昌-景德镇-黄山、石门-张家界-吉首-怀化等。
- 西部地区:玉屏-铜仁-吉首、绵阳-遂宁-内江-自贡、昭通-六盘水、兰州-张掖、贵港-玉林等。
城际客运线
在优先利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服务城际功能的同时,规划建设支撑和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连接大中城市与中心城镇、服务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际客运铁路。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网;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关中、北部湾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骨架网;滇中、黔中、天山北坡、宁夏沿黄、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建成城际铁路骨干通道。
相关技术
车辆技术
中國大陸目前制造和运营中的高速列車分为和谐号电力动车组及復興號電力動車組,均為动力分散式列車。
和谐号系列列車目前包括CRH1系列、CRH2系列、CRH3系列、CRH5系列、CRH6系列以及CRH380系列。其中CRH6F兼具高速动车组和地铁车辆技术优势,具有速度快、载客量大、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等优点,适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需求[184]。而CRH380系列通过主要关键技术系统和生产管理体系的提升,使得中国高铁列车实现了全国产化[151]。
轨道技术

广深高铁轨道板(日系CRTS-I型)
沪杭高铁无砟轨道和轨道板(德系CRTS-II型)
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的硬件之一,以往这类技术仅日本和德国拥有,中国大陸缺乏轨道板制造技术,遂选择引进外国技术及自主研发。2004年9月,中国先于遂渝线使用自主技术,兴建全长13.16公里的无碴轨道试验段,至2007年1月建造完成,并在1月4日至1月10日间以CRH2型动车组进行高速测试[185]。
中国大陸也从德国引进无碴轨道技术,选择了博格(Max Bögl)、睿铁(RAIL.ONE)及旭普林(Züblin)等公司,当中京津城际铁路使用了博格式轨道板[186],武广客运专线则使用睿铁的RHEDA 2000无碴轨道技术[187],郑西客运专线使用旭普林技术[188]。
随着山东华东数控成功研制出供生产博格板使用的数控磨床,中国大陸已具备了自行制造大量博格板的能力[189]。
中国大陸方面又把不同款式的高速轨道板以型号分类,例如基于日本新干线的轨道板被称为CRTSⅠ型[190];基于德国博格的轨道板又被称为CRTSⅡs型板式无砟轨道[191]。中国大陸自主研制的新型轨道板被称为CRTSⅢ型,于2009年开始研制,2015年投入使用[192]。
海外項目
中國自輸入外國技術後,經過技術國產化,現時已經進行技術輸出。自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台后的10月起,他已经分别向泰国、澳大利亚、中东欧、非洲、英国、美国等地推销过中国高铁技术,被媒体称为“超级推销员”[193]。
目前已实现中国高铁技术出口的海外高铁项目有:
土耳其高鐵:中国大陸海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安卡拉-伊斯坦堡高速铁路,由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至最大城市伊斯坦堡高速铁路的二期工程2014年7月25日通车[194]。- 俄羅斯高铁: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合作,准备新建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并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式签约,总金额约24亿人民币、设计时速最高将达到400公里[195]。
印尼高铁:2015年9月29日,中国大陸拿到印尼高铁的订单,准备兴建从印尼首都雅加达到万隆的约140公里高铁[196]。
管理运营
线路命名
中国高速铁路的命名比较混乱,一些民众、专业媒体,甚至铁路部门都没有完全对所有的名词概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主要路线命名有[197][198]:
- 在2009年12月前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之前,与既有线路走向平行的路线以“XX客运专线”命名。
- 在2009年12月后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规定,与既有线路走向平行的路线以“XX高速铁路”取代“客运专线”这一称谓命名[199]。
- 在城市之间开行旅客列车的铁路线,线路长度相对较短,站间密度较大,设计旅客发送量大,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的路线,以“XX城际铁路”命名。
- 新建的电气化线路,或对既有线路实行电气化改造的线路,如杭深线、宁蓉线[200]。
售票方式

深圳北站,旅客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通过闸机。
从2011年6月1日起,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实行购票实名制。乘客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方可购票,有效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按规定可使用的有效护照、回鄉證、港澳通行证、台胞證、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等[201][202]。
对于自动售票机的购票者而言,由于自2011年6月1日起中國大陸全面实行购票实名制,因此全国各地火车站自动售票机也需要使用有效证件购票,但目前绝大多数火车站售票机能读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回鄉證(2012版)、台胞證(只要有晶片)、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若持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如:护照、回鄉證、港澳通行证、台胞證等乘客需到人工售票窗口购票[203](不过广深动车组列车沿线车站的自动售票机则可以使用护照、港澳通行证和回鄉證购票[204])。
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于网络购票的旅客可选择前往各火车站、代售点领取传统纸质票,或直接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入闸上车(需上车站和下车站均具备居民身份证检票条件)[205]。
购票限制
至今为止,目前仅被人民法院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老赖)在购买动车组列车车票时,将会被受到限制。2015年8月25日起,所有被各级人民法院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及单位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均不能购买G字头列车(高速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及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座以上座位。此行为被人民法院定位为“高消费行为”[206]。
另外,在2016年8月,有媒体传闻称从2016年8月15日起所有在动车组列车吸烟的乘客,除接受罚款外,其动车组乘坐权也被暂停,旅客需持本人身份证件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若旅客签订协议书后,再次在动车组上违法吸烟的,将终身禁止购买动车组列车车票[207]。但在2016年9月2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回应称,铁总从未出台过这种规定,此政策属于误传[208]。
2018年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和飞机的意见》,规定对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的、查处的倒卖车票、制贩假票的,以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予以行政处罚的旅客,各铁路运输企业将限制涉事旅客购买动车组列车车票,为期180天。另外,对冒用优惠(待)身份证件、使用伪造或无效优惠(待)身份证件购票乘车的、持伪造、过期等无效车票或冒用挂失补车票乘车的、无票乘车、越站(席)乘车且拒不补票的旅客,各铁路运输企业将限制涉事旅客购买动车组列车车票。涉事旅客补齐所欠票款后(自补票次日算起),铁路运输企业恢复对其发售车票;涉事旅客补齐第一次所欠票款一年内,三次发生上述行为的,行为责任人补齐所欠票款90天后(含90天),铁路运输企业恢复发售车票,不补齐所欠票款,铁路运输企业不对其恢复发售车票。意见同时规定,对其他领域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有关责任人,也将被限制乘坐动车组列车席位(有效期为一年,一年期满自动移除;在有效期内其法定义务履行完毕的,有关部门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铁路总公司移除名单),包括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以及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座以上座位,适用旅客包括:
- 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
- 在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领域中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拖欠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到期债务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人;
- 在社会保险领域中存在以下情形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人:用人单位未按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且拒不整改的;用人单位未如实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且拒不整改的;应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具备缴纳能力但拒不缴纳的;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服务机构违反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定的;拒绝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
- 证券、期货违法被处以罚没款,逾期未缴纳的;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逾期不履行公开承诺的;
- 被人民法院按照有关规定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或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名单的;
- 相关部门认定的其他限制乘坐火车高级别席位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人。
以上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09]。
事故和事件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一列从北京南站始发前往福州站的D301次高速动车(车号为CRH2-139E)与一列从杭州站始发前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车号为CRH1-046B),两车方向一致,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至温州南间K584+300处(甬台温铁路瓯江特大桥),D3115疑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追尾,追尾致D3115次动车第15同第16节,两车厢脱轨坠桥,D301次动车第1到4节车厢脱轨,四车厢脱轨1节坠桥[210]。发生事故的动车组车型为CRH1B和CRH2E[211]。截至24日上午8时,事故已导致成224人伤亡,其中40人遇难,184人受伤[212]。由于当时铁路官员缺乏问责制度,导致事故发生后引发舆论反响,加剧了对中国高铁安全和管理的关注[213][214][215]。一时间,针对中国高铁的各种批评和反高铁声音大幅度出现,其中不乏欠缺科学精神和理智的声音[80]。
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暂停了新的铁路项目审批,并对现有铁路运输系统进行了安全检查[216][217]。2011年8月11日,中国政府宣布,在调查结果公布前,暂停新建高铁路线的审批[218][219]。8月13日起,中国境内9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将全面降速降价,350公里时速高铁降速至300公里,250公里时速高铁降速至200公里,票价则比原票价降低5%左右[220]。在当年7月到9月,中国高铁旅客发送量为1.51亿人次,下降了近3000万人次[100]。而在2012年的“春运”期间,动车组列车并没有呈现往年春运时的火爆场面,票源充足[221],相反T字头、K字头普通列车的车票需求量却相比于往年出现了暴涨[222]。另外,此次事故也将威胁到中国出口高铁技术的计划[223]。
票价
据西班牙媒体统计,中国高铁的票价与西班牙、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相比,为全世界最低,每公里的票价为0.04欧元,远低于西班牙的0.19欧元,以及法国的0.22欧元、德国的0.27欧元、意大利的0.25欧元和日本的0.22欧元[224]。但由于中国的个人收入差距很大,许多人的收入远低于平均值(2011年中国私营单位年均工资仅24556元,而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只有21810元),因此高铁票价对于一般大众而言相对要贵[224][225]。
2018年4月28日起,铁路运输企业将依据价格法律法规,对部分线路高等级席别票价进行调整,部分线路动车一等座票价上涨约30%[226]。2018年7月调图后,部分线路动车二等座票价也将实行优化调整,如贵广客运专线全程二等座票价除部分车次打折外将全面上涨,由267.5元涨至323元。
航空竞争

上海虹桥站到达厅往虹桥机场的通道口处设有东航、上航与上海铁路局推出的空铁联运产品的取票提示
由于近年来中国已有多条高铁建成,因此航空业危机已然显现。据武汉天河机场2011年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600公里以下航程的航班已经有六七成停飞;当年春运期间,天河机场发送旅客量同比下降8.52%,为23年来首次下滑,而武广高铁旅客的平均上座率比2010年同期增长60%以上[227]。截至2013年10月,中国高速铁路每月载客量是航空的两倍[179]。
为了应对高铁挑战,航空公司和机场已经开始转变战略,一些航空公司和机场也开始筹划“空铁联运”,把高铁车次、时间和飞机航线进行搭配,旅客只需要买一张套票就可以实现飞机和火车的换乘[227]。此外,自2016年11月1日起,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实施《关于深化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800公里以下航线、800公里以上与高铁动车组列车形成竞争航线的旅客运输票价交由航空公司依法自主制定[228]。
运输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客流量最高的国家[229]。
统计年份 |
高铁年载客量(亿人次) |
2007 |
0.61 |
2008 |
1.28[230] |
2009 |
1.8 |
2010 |
2.9[231] |
2011 |
4.4 |
2012 |
4.86[232] |
2013 |
6.72[232] |
2014 |
8.93[233] |
2015 |
11.61[234] |
2016 |
14.43[235] |
2017 |
17.13[236] |
相关统计
运行速度
2011年7月1日后中国所有高铁进行第一次降速,运营时速从350公里降低为300公里,原设计时速250公里则只以200公里运行。由于此次大降速和后面的降速都是在盛光祖任期内执行,时任铁道部部长的盛光祖被国内车迷戏称为“盛高阻”(取高铁阻碍者之意)。之后在23天发生7.23追尾事故后进行第二次降速。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中铁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广发認為现在不少高铁以时速200公里的速度运营是巨大浪费,建议高铁恢复350公里时速[237]。2016年6月,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与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就中国高铁是否有条件恢复350公里时速进行了交流[238]。2017年9月21日,中国铁路实行新的运行图,在京沪高铁开行数对由复兴号电力动车组担当、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列车[239]。2018年8月8日,京津城际铁路也实现达速,恢复2011年降速前的350km/h的时速运行。[240]
速度纪录
中国高速铁路速度纪录[注 2] | |||
---|---|---|---|
纪录创造日期 |
车型 |
中国铁路第一速(试验瞬时速度) |
地点 |
电力机车 | |||
1997年1月 |
韶山8型电力机车 |
212.6 km/h[241] |
北京环行铁道 |
1998年6月24日 |
韶山8型电力机车 |
239.6 km/h[242] |
京广铁路 |
内燃动车组 | |||
2002年12月9日 |
NZJ2“神州号”内燃动车组 |
210.7 km/h[243] |
秦沈客运专线 |
电力动车组 | |||
1998年 |
X2000“新时速”摆式电力动车组 |
200 km/h[244] |
广深铁路 |
1999年8月 |
DDJ1“大白鲨”电力动车组 |
223 km/h |
广深铁路 |
2000年11月 |
DJJ1“蓝箭”电力动车组 |
235.6 km/h[245] |
广深铁路 |
2001年11月11日 |
DJF2“先锋”电力动车组 |
249.6 km/h[246] |
广深铁路 |
2002年9月10日 |
DJF2“先锋”电力动车组 |
292.8 km/h[247] |
秦沈客运专线 |
2002年11月27日 |
DJJ2“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 |
321.5 km/h[248] |
秦沈客运专线 |
2008年4月24日 |
CRH2C“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验 |
370 km/h[249] |
京津城际铁路 |
2010年2月6日 |
CRH2C“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运行 |
394.2 km/h |
郑西客运专线 |
2009年12月9日 |
CRH3C“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运行(两车重联) |
394.2 km/h |
武广客运专线 |
2008年6月24日 |
CRH3C“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验 |
394.3 km/h[250] |
京津城际铁路 |
2010年9月28日 |
CRH380A“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运行 |
416.6 km/h[251] |
沪杭客运专线 |
2016年7月15日 |
复兴号电力动车组 |
420 km/h |
郑徐客运专线 |
2010年12月3日 |
CRH380AL“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运行 |
486.1 km/h[252] |
京沪客运专线 |
2011年1月9日 |
CRH380BL“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试验编组 |
487.3 km/h[253] |
京沪客运专线 |
车次运行长度
自2017年1月5日起延长运行的京昆高速动车组列车(G403/4次、G405/6次,运行里程2760公里,运行时间约12-13小时),是至今为止世界上运行长度最长的动力分散式动车组运行车次[254],超越了G529/530次列车(北京西↔北海)2697公里的纪录[255]。
注释
^ 若採"營運時速每小時200公里以上"的國際定義,不含提速改造的既有線,僅計算新建路線,包括客貨混合線,總長度計27,077公里,本資料是依中國高鐵路線列表所示各路線,將開通時即達到時速200km/h以上各路線長度加總而成,包括新建的客貨混合線。
^ 仅列出速度超过200公里/小时、达到高速铁路标准的纪录。
參考文献
^ 我国高铁总里程占世界总量66.3% “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形成.
^ 高铁时代 迎面驶来.新華絲路.
^ 我国高铁总里程占世界总量66.3% “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形成.
^ 蘇昭旭;世界高速鐵路百科ISBN 9789864610471
^ Chinese high speed network to double in latest master plan. Railway Gazette. 2016-07-21 [2016-11-05].
^ 6.06.16.26.3 短短10年,中国悄然迈向“高铁社会”. 新华每日电讯. 2015-01-26 [2016-11-05].
^ 华尔街日报:高铁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 中国网. 2010-12-29 [2016-11-05].
^ 寧夏首條高鐵開工 銀川2小時抵蘭州. 文汇网. 2015-10-11 [2016-11-05] (中文(香港)).
^ High-speed rail a vital social good. 环球时报. 2014-12-15 [2016-11-05].
^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道部令第3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2013-02-20 [2016-11-05].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2013-09-06 [2016-11-05].
^ 世界高铁看中国. 人民网.
^ 13.013.1 中国高铁技术6年跨越发达国家30年历程. 广州日报.
^ 算一算高铁的经济账与政治账. 浙江日报.
^ 张曙光庭审披露:行贿者80万元购温家宝画像送张. 大公网.
^ 16.016.116.2 日本等待中国“求婚”. 千龙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7).
^ 17.017.1 从总设计师之叹到总理的底气——中国高铁设计历程寻访. 中国记协.
^ 京沪高铁开工计划5年建成 北京到上海只需5小时. 北京晨报.
^ 19.019.1 温家宝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 并为铁路奠基.
^ 20.020.120.2 「高鐵王」:零配件國產化90%. 香港文汇网.
^ 《建设全国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中国交通报》. 1996年12月23日. 缺少或|url=
为空 (帮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2).
^ 23.023.123.2 中国速度. 经理日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1).
^ 中国需要高速铁路.
^ “十五”交通规划简介[永久失效連結]
^ 铁路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 27.027.1 新闻背景:中国铁路的前六次大提速. 新华网.
^ 龚深弟. 铁道部通过广深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160km的实施方案. 《中国铁路》 (北京: 铁道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990年9月. ISSN 1001-683X.
^ 葛闻安. 广深准高速铁路——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起点. 《铁道知识》 (北京: 中国铁道学会). 1995年3月: 8–9. ISSN 1000-0372.
^ 发展历程.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2011-05-27].
^ 閻志禎、李漢君. 深圳市交通運輸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1. ISBN 7-80122-699-2.
^ 高铁改变中国. 凤凰网.
^ 铁路18日第六次大提速 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 新华网.
^ 铁路第6次提速4大亮点:更快、更多、更好、更省. 新华社.
^ 磁悬浮的中国困惑.
^ 36.036.136.2 中国高铁“和谐号”前传. 大众网.
^ 立项背景-SMT-上海磁浮.
^ 上海磁浮优化案仍引争议 有公众称健康已受影响. 新华网、法制日报. 2008年1月17日 [2013-10-01].
^ 8号线磁悬浮的4年之争. 南方日报. 2013年6月20日 [2013-10-01].
^ Hundreds protest Shanghai maglev rail extension. Reuters. 2008-01-12.
^ 中国高速铁路.國家鐵路局.
^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國家鐵路局.
^ 中国高铁断代史: “第一高铁”秦沈客专如何被湮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年6月20日 [2013-10-01].
^ 中国是怎样“消化”高铁技术的?(上). FT中文网. 2010-10-08 [2013-10-01].
^ 45.045.1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内容简介.
^ Rail track beats Maglev in Beijing–Shanghai High Speed Railway. People's Daily. 2004-01-18 [2011-10-17].
^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Line, China. Railway-technology.com. 2011-06-15 [2011-10-17].
^ 48.048.148.2 中国式高铁的诞生与成长. 《环球》杂志. 2010-03-04 [2016-10-16].
^ 科技部、铁道部联合签署《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2008年2月27日.
^ 最快动车组青岛造 明年下线设计时速380公里. 青岛新闻网. 2009-06-06 [2012-04-10].
^ 铁道部时速350公里速度级铁路动车组项目招标公告. 中技国际招标公司. 2009-06-10 [2011-11-21].
^ 52.052.1 沪杭高铁通车.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10-27.
^ China's 'Super-Speed' Train Hits 500km. 2010-10-20.
^ “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下线 时速350公里(图). 2015-06-30.
^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7).
^ 中国标准动车组综合试验取得成功. 新华网.
^ 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 新华网.
^ 58.058.1 自主创新助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新华网.
^ 我国造出高铁最核心部件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 中国证券网.
^ 中国高铁狂热症. 网易.
^ 日本震驚高鐵專利被搶先申請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11-07-03 [2017-04-08] (中文(台灣)).
^ 日本對中共申請高鐵專利表示震驚. 阿波羅新聞網. 2011-07-02 [2017-04-08].
^ 韩媒:仅用10年 中国高铁成为世界高铁. 海外网. 2015-04-10.
^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方案颁布实施. 新华网.
^ 65.065.165.265.3 发挥高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 国家发改委网站.
^ 城際鐵路:“大投資”時代漸近. 證券時報.
^ 67.067.1 最尖端的支柱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十年.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 京津城际铁路成显示中国自主创新实力的国家名片. 人民日报.
^ 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两年 撬动跨区域"同城时代". 华声在线.
^ 武广高铁明天开通 动车时速达350公里. 央视网.
^ 世界首条湿陷性黄土区高铁运营 展现中国人智慧. 中国新闻网.
^ 新华网英文版. High-speed rail broadens range of options for China's New Year travel. 2011-02-04 [2011-02-04].
^ 2011年中国铁路将投资7000亿元_公司频道_财新网. 财新网. 2011-01-05 [2011-10-17].
^ 高铁之父刘志军与中国高铁建设的盛衰路. 新浪网.
^ 75.075.175.2 Off the rails?. The Economist. 2011-03-31.
^ China finds 187 mln yuan embezzled from Beijing-Shanghai railway project. 新华网英文版. 2011-03-23 [2011-08-14].
^ 前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被公诉 妻子孩子在美国.
^ 78.078.1 China acts on high-speed rail safety fears. Financial Times. 2011-04-14 [2011-08-17].
^ 79.079.1 China Puts Brakes on High-Speed Train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80.080.1 盛光祖先生的国铁总公司业绩简析. 杠杆游戏. 2016年10月10日 [2016年10月10日].
^ China slows down showcase bullet trains. Bloomberg Businessweek.
^ World's longest high-speed train to decelerate a bit. 人民网英文版. 2011-04-15.
^ The Backlash Is Brewing Against Chinese High-Speed Rail: Here's Why It's In Trouble. Business Insider. 2011-04-17.
^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to run trials. 新华网英文版. 2011-05-11 [2011-08-14].
^ 时速380公里高速列车明年7月开行.
^ 叫停津秦高铁跟刘志军落马无关.
^ 环保部叫停津秦铁路、胶济铁路两高铁建设运行.
^ China not slowing high-speed rail construction.
^ 京沪高铁2010年审计未发现重大质量问题.
^ Railway cuts bullet trains from schedule | Sunday Digest. 中国日报. 2011-07-23 [2011-08-14].
^ 专家评高铁降速:奔驰按夏利速度跑合理吗. [2012-09-11].
^ 92.092.1 京沪高铁降速运行 盛光祖被骂“盛高阻”. 新维月刊. 2011-09-23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1).
^ 高铁降速 欣慰还是失望. [2012-09-11].
^ 高铁降速:理性回归还是权宜之举. [2012-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8).
^ 赵炎雄. 忆“七二三”动车事故:当时高铁中国梦达顶峰. 网易. 2013-07-24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1).
^ 96.096.1 China's high speed rail projects on hold due to cash crunch. Economic Times. 2011-10-27 [2011-10-27].
^ 97.097.1 财政部助力铁道部发债 债券收益征税减半. 网易.
^ 铁道部负债近2万亿 净资产收益率偏低. 南方周末.
^ 99.099.199.299.3 铁路建设9成缺钱停工 多地高铁项目拖欠工人工资停工. 搜房网.
^ 100.0100.1100.2100.3 Rabinovitch, Simon. China’s high-speed rail plans falter. China: Financial Times. 2011-10-27 [2011-10-27].
^ 铁路工地一线直击:2700亿掀不起复工潮. 搜狐.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6日).
^ 市发改委:渝西高铁搁浅 重庆到西安将借道西成高铁.
^ 揭秘:贵广高铁如何穿越喀斯特. 南方网.
^ 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从贵阳到广州4小时可达. 南方网.
^ Simon Rabinovitch, China’s high-speed rail gets back on track. 华盛顿邮报.
^ 哈大高鐵開通 我國“四縱四橫”鐵路網主骨架獲重要進展. 新华网.
^ 京广高铁今日全线贯通 27位院士考察后称“放心”. 科学网.
^ Fischer, Elizabeth. China's high-speed rail revolution. Railway-technology.com. 2012-11-21 [2013-05-04].
^ Shasha, Deng. World's longest high-speed rail line makes debut. Xinhua. 2012-12-26 [2013-05-04].
^ China High Speed Train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The China Perspective. 2012-12-27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3).
^ 111.0111.1 Sound financials recharge China’s fast trains. marketwatch.com. 2012-09-10 [2013-02-03].
^ 112.0112.1112.2 Bullet trains trigger profit growth for railways. The Irish Times. 2012-09-25 [2013-02-03].
^ 113.0113.1 China's high-speed rail still reporting staggering losses. chinawatch.com. 2013-02-03 [2013-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0).
^ China's railways mileage tops 100,000 km. 中新网英文版.
^ 中国高速铁路突破10000公里 占世界总长近一半.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09-27 [2013-09-27].
^ 中国高铁首进沙漠 长客研制“抗风御沙”动车驰骋兰新线. 中国吉林网. 2014年11月16日 [2014年11月16日].
^ 青藏高原首列高铁开行 兰新高速铁路全线通车. 新华网. 2014-12-26 [2014-12-26].
^ 大西高铁正式开通 太原至西安段票价最低178.5元. 网易.
^ 杭长高铁正式开通 浙江在线记者体验3.5小时速度之旅. 浙江在线.
^ 贵广、南广高铁正式开通. 新华网.
^ 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今日通车. 中新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0).
^ 青荣城际今日通车 青烟威三城连心. 凤凰网.
^ 123.0123.1 铁路2014年投资8088亿元 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证券日报. 2015年1月30日.
^ 124.0124.1 12月10日起铁路再调图. 新华网. 2014-11-15.
^ 7月1日全国铁路再调图 增开动车组列车53对. 人民日报. 2014-06-12.
^ 126.0126.1126.2126.3 发改委再批复两城市铁路规划 总投资超2000亿. 中证网.
^ 郑州-重庆万州高铁获批 中部再添开发主轴. 搜狐.
^ 连云港至镇江高铁获批 预计2019年下半年通车. 腾讯.
^ 临沂至曲阜客运专线并轨京沪高铁获批. 搜狐.
^ 哈牡客运专线项目启动建设 打通亚欧国际货运大通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2).
^ 浙江11条城际铁路线昨日获批 2020年前将全部建成. 新浪.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2).
^ Chinese Trainmakers To Merge And Form Export Powerhouse. 商业内幕.
^ 中国高铁盈利地图:东部线路赚翻 中西部巨亏(图)-新华网. 新华网. [2016-08-08].
^ 外媒:京沪高铁首次实现盈利 平均票价仅为新干线1/4. 参考消息网. 2016年7月20日 [2016年7月20日].
^ 环岛高铁带你“玩转”海南. 新华网.
^ 细数新铁路运行图的惠民红包. 新华网. 2016年5月16日 [2016年7月20日].
^ 中国铁路“7·1”大调图 动车成为“主力军”. 新华社. 2014年6月30日 [2016年7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0月31日).
^ 中国高铁迈入2万公里新时代. 新华社. 2016-09-12 [2016-11-05].
^ 沪昆高铁今天将全线贯通 上海至昆明仅需10小时. 新浪网-新华网. 2016-12-28.
^ 南昆高铁12月26日将开通 深圳人去昆明只要10小时. 新浪网-深圳晚报. 2016-12-01.
^ 网易. 渝贵铁路今起开通 成渝快速“牵手”珠三角.
^ 142.0142.1 中國高鐵“八縱八橫”線路確定 包含京台高鐵. 中國網.
^ 143.0143.1 Forsythe, Michael. Michael Forsythe "Letter from China: Is China's Economy Speeding Off the Rails?". China: Nytimes.com. 2009-12-22 [2011-08-17].
^ 144.0144.1144.2144.3 中国高铁动车组发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 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0%以上. 央广网. 2016-07-21 [2016-07-21].
^ 145.0145.1 Bradsher, Keith. Keith Bradsher, "China's Route Forward". China: Nytimes.com. 2009-01-22 [2011-08-17].
^ 146.0146.1146.2 Freeman, Will. Freeman & Kroeber, "Opinion: China's Fast Track to Development". Wall Street Journal. 2010-06-02 [2011-08-17].
^ 147.0147.1 Bradsher, Keith. Keith Bradsher, "China Sees Growth Engine in a Web of Fast Trains". China; United States: Nytimes.com. 2010-02-12 [2011-08-17].
^ 148.0148.1148.2 China's amazing new bullet train. CNN.
^ China’s high-speed-rail net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tier cities.
^ Japan Inc shoots itself in foot on bullet train. Ft.com. 2010-07-08 [2011-08-17].
^ 151.0151.1 走向世界的中国技术——高铁 (下). 科普中国. 2015-12-24 [2015-12-24].
^ 中國高鐵開闢陸權時代新絲路. 《紫荊》. 2015-05-03 [2015-12-24].
^ 153.0153.1153.2153.3 铁道部有意打包高铁资产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经济观察报. 2010-09-25 [2015-12-24].
^ Shelley Smith Yuan Bond Sales Climb to Record Led by Railways: China Credit. 商业内幕.
^ 我国首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开通. 新浪网. 2003-10-12.
^ 合宁铁路今天通车运营. 人民网. 2008-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 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施工进入决战阶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
^ 合武铁路昨建成通车.
^ 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8月1日开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8).
^ 温福铁路温州段明天通货运 温州将迎来高铁时代.
^ 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打造绿色环保"快车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0).
^ 成灌铁路架梁顺利 即将进入铺轨阶段.
^ 昌九城际高铁今日开通 江西迈入高铁时代.
^ 东北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开通 总投资达96亿(组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4).
^ 东环铁今开通 本报今推《东环铁乘车指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新闻发布会.
^ 武广快线驶出中国新速度.
^ 郑西高速铁路昨成功试运行.
^ 沪宁城际高铁通车 沪宁对开客运列车每日近百对.
^ 沪杭高铁简介及线路站点图示.
^ 京沪高铁是全球最赚钱高铁? 专家:每年运营成本300亿.
^ 京沪高铁资金成本每日2630万 能否盈利有待观察.
^ 174.0174.1174.2 不计建设投资 京津高铁今年持平.
^ 京津城际高铁二线拟明年开工 或通过三河、香河、大厂.
^ 176.0176.1176.2 4万公里快速铁路网冲刺.
^ 火爆城际铁路的上座率考验. [2014-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 河南对城际铁路实行运营亏损补贴 补亏期暂定5年.
^ 179.0179.1 Bradsher, Keith. Speedy Trains Transform China. 纽约时报. 2013-09-24 [2013-09-26].
^ 此武夷山站到不了武夷山 高铁站名中的“李逵”与“李鬼”. 南方周末. [2016-09-19].
^ 高铁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 凤凰网. [2018-05-09].
^ China starts work on Beijing-Shanghai express railway. 新华网英文版.
^ 30,000-kilometer high-speed railway to cover 80% of urban areas by 2020. 人民网英文版. 2016-07-21.
^ 图文:我国首款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获“准生证”. 湖北日报转载新华社电.
^ 遂渝线跑出全国列车时速第一.
^ 创新者威海.
^ 奋战京广高铁竞风流.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1).
^ 刘志军被查实受贿300万 女商人或成贿案焦点.
^ 我国首台博格板专用数控磨床生产合同在京签订-搜狐财经.
^ “中国第一板”CRTS I 型无砟轨道板.
^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全国首次采用无碴轨道.
^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研发高铁无砟轨道板 擎起高铁强国梦.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2015-11-26.
^ 中国海外承建首条高铁在土耳其通车. 2014-07-27.
^ 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线路地图和地理位置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 印尼表示采用中国高铁方案.
^ 高铁与动车有什么区别?.
^ 这次彻底明白:白话说说高铁站选址的科学.
^ GB/T 1062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高速铁路: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
^ 动车与高铁 区别何在. 腾讯新闻.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0月30日).
^ 配合实名制京津城际快通卡升级. 人民铁道报. 2011-05-21 [2016年3月28日].
^ 新华闻综合. 铁路部门详解春运火车实名购票流程. 新华网. 2010-01-10 [2010-01-10] (中文(简体)).
^ 哈尔滨火车站自动售票机只认二代身份证. 哈尔滨日报.
^ 港人要用回鄉證 廣深線實名制售車票. 香港苹果日报.
^ 常见问题.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
^ 25日起“老赖”不得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 城市晚报电子版. 2015-08-27.
^ 动车组最严禁烟新规:车上吸烟被抓两次终身禁乘. 贵阳日报. 2015-08-23.
^ 中国铁总:“动车组吸烟将被终身禁乘”是误传. 法制网. 2016-09-30.
^ 多部门联合发文: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航、火车. 界面新闻. 2018-03-16.
^ D301追尾致D3115两车厢脱轨坠桥. 新浪网. 2011-07-23 [2014-10-30].
^ 动车与高铁知识解读:时速300的动车即高铁,本次温州脱轨动车是CRH1B型. 网易. 2011-07-24.
^ 温州动车脱轨事故已致33人死亡 191人受伤. 网易. 2011-07-24 [2011-07-24].
^ Coonan, Clifford. Outrage at Wenzhou disaster pushes China to suspend bullet train project. London: The Independent. 2011-08-12 [2011-08-17].
^ China's High-Speed Rail Accident 'Struck a Nerve' | The Rundown News Blog | PBS NewsHour. PBS. 2011-08-10 [2011-08-17].
^ 温州动车脱轨事故引发民众对高铁安全担忧. 凤凰网. 2011-07-24 [2011-07-24].
^ Reuters in Beijing. China steps up train safety amid anger after crash | World news | guardian.co.uk. The Guardian (UK). 2011-08-10 [2011-10-17].
^ China freezes new railway projects after high-speed train crash. Reuters. 2011-08-10 [2011-10-17].
^ Rabinovitch, Simon. China suspends new high speed rail plans. FT.com. 2011-08-11 [2011-08-17].
^ China freezes new railway projects after high-speed train crash. Reuters. 2011-08-10 [2011-08-17].
^ 全国九千余公里高铁降速降价 被视为铁路运营改革机遇. 和讯网.
^ 京沪高铁今起调整运行图 春运将开满92对动车组,人民网
^ 订票网站瘫痪电话订票抢光 春运网购车票如秒杀. 凤凰网.
^ Pilling, David. China crashes into a middle class revolt. FT.com. 2011-08-03 [2011-08-17].
^ 224.0224.1 中国高铁票价全世界最低 优势被收入水平抵消. 齐鲁晚报. 2013-01-15.
^ 京广高铁865元票价贵吗. 腾讯.
^ 搜狐. 京津城际一等、特等座将涨价 一等座票价涨至88元 2018-04-04 22:54.
^ 227.0227.1 高铁分流民航客源:多条短程航班停飞
^ 800公里以下航线票价将放开 “白菜价”机票会更多. 现代金报. 2016-10-25.
^ 高铁提速中国 每年9亿人次离不开它. 人民网-财经频道. 2015-10-27.
^ 世界银行:中国高铁作为出行新选择快速发展. www.shihang.org. 2014-12-19.
^ 把脉中国高铁发展计划:高铁运行头三年 (PDF). worldbank.org. 2012-02-01.
^ 232.0232.1 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方興未艾 中國躍居首位. www.gov.cn. 2014-03-05.
^ 中国高速铁路: 运量分析 (PDF). World Bank. December 2014 [2015-1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21).
^ China Exclusive: Five bln trips made on China's bullet trains. 新华网英文版. 2016-07-21.
^ 今年全国铁路投资8000亿元. www.gov.cn. 2017-01-04.
^ 我国高铁总里程占世界总量66.3% “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形成. 新华网. 2018-02-14.
^ 政协委员:高铁应恢复350公里时速 降速是浪费. 凤凰网.
^ 习近平之问:高铁能否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2017年4月1日,中國所有高鐵恢復速度,運營時速300公里恢復350公里,原設計時速250公里恢復250公里. 中华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6月6日).
^ 京沪高铁9月起时速提至350公里 两地4.5小时可到达. 新华网.
^ 京津城际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 新华网.
^ 我国试验列车创212.6km/h最高试验速度纪录. www.cnki.com.cn.
^ 时速240公里:中国铁路第一速. www.people.com.cn.
^ 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 广深铁路X2000型摆式列车. www.tworker.cn.
^ 蓝箭"开始在广深准高速铁路上试运行. www.cnki.com.cn.
^ 为高速列车提供安全保障. 人民网.
^ "先锋号"电力动车组详细资料及技术参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8).
^ "中华之星"创造中国铁路最高时速321.5km. www.cnki.com.cn.
^ 京津城际列车跑出370公里时速 创国产动车组纪录. www.cnki.com.cn.
^ 中国北车研制的CRH3型动车组京津城际试运行创394.3km/h中国第一速. www.cnki.com.cn.
^ 沪杭高铁试运行时速达416.6公里 破运营时速纪录.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4).
^ 时速486.1公里!中国再度演绎"高铁奇迹". 央视网.
^ 中国北车刷新高铁运营试验世界纪录速度(图). 搜狐.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0).
^ 高铁首次直通昆明 13小时抵达. 北京青年报. 2017-01-06 [201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7).
^ 北京西至北海将开通全国运行里程最长动车. 中国青年报. 2016-06-15 [2016-07-01].
外部链接
![]() |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简体中文)人民铁道网:中国高铁
(简体中文)央視-走進高鐵製造廠
(简体中文)央視-高鐵奇蹟世界第一
(简体中文)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路线(摘要)
(简体中文)中国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201606版)
(简体中文)中国已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图(201707版)作者:陶岸君
參見
高速铁路、轨道车辆速度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列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铁路标准列表
中国铁路高速列车、中国动车组列表
刘志军、张曙光、陆东福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