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灵光 |
出生 |
1916年 福建省永春县
|
逝世 |
2006年2月25日 |
职业 |
政治家
|
梁灵光(1916年11月3日-2006年2月25日),福建省永春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原省长。夫人朱含章。
生平
民国时期
1935年,梁灵光参加一二·九运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6年2月,参加中共秘密组织上海抗日青年团,同年6月,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尊孔中学任教,组建了“雪兰俄邦反帝大同盟”、“华侨抗日救国会”、“左翼作家联盟”三个进步团体并担任主席[1]。七七事变后回国,在苏北参加抗战。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中三分区如皋县县长兼警卫团团长,苏中军区四分区游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兼保安旅旅长、警卫团团长,四分区专署专员[2]。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历任新四军华中第9军9分区司令员兼专员、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3旅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参谋长,率部率先攻入厦门[3]。
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灵光历任厦门市第一任市长、市委书记,福建省工业厅厅长兼省财委副主任、省委工交部部长。1956年3月,后任福建省副省长,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问受到冲击。1975年初恢复工作,任福建省革委会副主任[4]。
1977年11月,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197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广东率先进行改革开放[5]。1980年11月,梁灵光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长[6]。1983年3月,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第一书记任仲夷)、省长,并兼任暨南大学校长(至1991年6月)。1985年7月任广东省顾委主任。1986至1988年,兼任香港中旅集团董事长[7]。1988年5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此外,他还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二、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8]。
2006年2月25日,梁灵光在广州逝世,终年90岁[9]。
参考
^ 福建省泉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编;庄晏成主编. 泉州华侨与新四军文集. 福建省泉州市新四军研究会. 2008年11月: 89.
^ 刘干才编写. 蛟龙出海 厦门战役. 北京:蓝天出版社. 2014: 117. ISBN 978-7-5094-1059-2.
^ 刘标玖,王海英编著. 进城赶考 共和国首任市长治城方略. 北京:华文出版社 ,. 2014: 191–192. ISBN 978-7-5075-4211-0.
^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构五十年.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年6月: 299. ISBN 7-80098-406-0.
^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广州市政协编. 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纪实 广州卷.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年4月: 124–125. ISBN 978-7-5034-5930-6.
^ 陈泽泓主编;邱捷副主编. 文史纵横.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2015: 1–2.
^ 中共永春县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永春基层委员会编. 永春县革命遗址通览. 2012: 88.
^ 陈雄,逄立左丛书主编;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福建红色文物.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2: 141. ISBN 7-5098-1920-2.
^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辑. 中国人物年鉴 2007 总第19卷. 中国人物年鉴社. 2007年12月: 455–456.
官衔
|
前任: 刘田夫
|
廣東省省長
|
繼任: 叶选平
|
前任: 杨尚昆 (革委會主任)
|
广州市市長 1981年-1983年
|
繼任: 叶选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五大机构正职领导人
|
|
省会:广州市
|
|
省委书记
|
叶剑英 → 陶 铸 → 赵紫阳 → 黄永胜 → 刘兴元 → 丁 盛 → 赵紫阳 → 韦国清 → 习仲勋 → 任仲夷 → 林 若 → 谢 非 → 李长春 → 张德江 → 汪 洋 → 胡春华 → 李 希
|
|
|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李坚真 → 罗 天 → 林 若 → 朱森林 → 张帼英 → 卢钟鹤 → 黄丽满 → 欧广源 → 黄龙云 → 李玉妹
|
|
省政府省长
|
叶剑英 → 方 方 → 陶 铸 → 陈 郁 → 林李明 → 黄永胜 → 刘兴元 → 丁 盛 → 赵紫阳 → 韦国清 → 习仲勋 → 刘田夫 → 梁灵光 → 叶选平 → 朱森林 → 卢瑞华 → 黄华华 → 朱小丹 → 马兴瑞
|
|
省政协主席 |
陶 铸 → 区梦觉 → 王首道 → 尹林平 → 梁威林 → 吴南生 → 郭荣昌 → 刘凤仪 → 陈绍基 → 黄龙云 → 朱明国 → 王 荣
|
|
省监察委主任 |
施克辉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市四大机构首长
|
|
1947年广州市改为院辖市兼广东省省会;1955年1月1日改为广东省省辖市。 |
|
中共市委(第一)书记
|
叶剑英 → 朱 光 → 何 伟 → 王 德 → 赵武成 → 雍文涛 → 黄荣海 → 焦林义 → 杨尚昆 → 梁灵光 → 许士杰 → 谢 非 → 朱森林 → 高祀仁 → 黄华华 → 林树森 → 朱小丹 → 张广宁 → 万庆良 → 任学锋 → 张硕辅
|
|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范 华 → 欧 初 → 赖竹岩 → 黄伟宁 → 曾庆申 → 黄华华 → 林树森 → 朱小丹 → 张桂芳 → 陈建华
|
|
市人民政府市长
|
叶剑英 → 何 伟 → 朱 光 → 曾 生 → 黄荣海 → 焦林义 → 杨尚昆 → 梁灵光 → 叶选平 → 朱森林 → 杨资元 → 黎子流 → 林树森 → 张广宁 → 万庆良 → 陈建华 → 温国辉
|
|
市政协主席 |
叶剑英 → 何 伟 → 王 德 → 雍文涛 → 薛 焰 → 罗培元 → 张汉青 → 杨资元 → 邬梦兆 → 陈开枝 → 朱振中 → 林元和 → 苏志佳 → 刘悦伦
|
|
广东行政长官(1912年至今)
|
|
广东政府 |
|
广东都督府都督
|
张鸣岐 → 胡汉民 → 陈炯明(代) → 胡汉民 → 陈炯明 → 苏慎初(公推) → 张我权(自封) → 龙济光
|
|
广东行政公署民政長
|
胡汉民 → 陈昭常 → 陈炯明(兼署) → 龙济光(兼署) → 李开侁(署)
|
|
附: 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 |
龙济光 |
|
广东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李国筠 → 张鸣岐(龙济光暂兼代) → 龙济光(兼署)
|
|
附: 广东督軍府督軍
|
陆荣廷 → 陈炳焜 → 李耀汉(兼署) → 莫荣新(陆荣廷任命)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
朱庆澜 → 刘承恩(陈炳焜暂署) → 李耀汉 → 魏邦平 → 叶举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护法军政府任命)
|
翟汪 → 张锦芳 → 莫荣新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任命)
|
陈炯明 → 伍廷芳
|
|
附: 广东总司令 (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任命)
|
陈炯明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广东省议会任命)
|
陈席儒 |
|
附: 广东总司令
|
陈炯明(自任)
|
|
附: 督理广东军务善后事宜
|
沈鸿英 → 林虎
|
|
附: 督办高雷罗阳钦廉琼崖八属善后事宜
|
邓本殷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命)
|
胡汉民 → 徐绍桢 → 廖仲恺 → 杨庶堪 → 廖仲恺 → 胡汉民
|
|
附: 广东总司令 附: 建国粤军总司令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命)
|
许崇智 |
|
广东省政府省务会议主席 |
许崇智 → 古应芬
|
|
广东省务委员会主席 |
孫科 → 朱家驊(代)
|
|
广东省政府主席 |
朱家驊(代) → 李济深 → 冯祝万(代) → 陈铭枢 → 陈济棠(广州国民政府任命) → 林翼中(西南政务委员会任命) → 林云陔 → 黄慕松 → 吴铁城 → 李汉魂 → 罗卓英 → 宋子文 → 薛岳
|
|
附:(日军占领) 广东治安维持委员会委员长 |
彭东原 |
|
附:(日军占领) 广东省政务委员会筹备处主席 |
彭东原 |
|
广东省政府主席 |
陈公博(陈耀祖代) → 陈耀祖
|
|
广东省政府省长 |
陈耀祖 → 汪屺(代) → 陈春圃 → 褚民谊
|
|
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 |
叶剑英 → 陶铸
|
|
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省長 |
陶铸 → 陈郁 → 黄永胜
|
|
附: 广东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黄永胜 |
|
廣東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
黄永胜 → 刘兴元 → 丁盛 → 赵紫阳 → 韦国清
|
|
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 |
习仲勋 → 刘田夫 → 梁灵光 → 叶选平 → 朱森林 → 卢瑞华 → 黄华华 → 朱小丹 → 马兴瑞
|
|
|
|
厦门市市长
|
|
厦门市政府 |
|
附: 厦门市政督办公署督办
|
林国赓 |
|
附: 厦门市政筹备处处长 |
许友超 |
|
厦门市政府市长 |
许友超 |
|
厦门特别市政府市长 |
黄强 |
|
附: 厦门市政筹备处处长(续)
|
刘光谦(刘亮斋代) → 王固磐
|
|
厦门市政府市长 |
王固磐 → 余晉龢 → 李时霖 → 高汉鍫 → 萨君豫(流亡) → 王笑峰(流亡)
|
|
附:(日军占领)厦门治安维持会会长 |
洪月楷 → 卢用川(代) → 李思贤
|
|
 厦门特别市政府市长 |
李思贤 |
|
厦门市政府市长(续)
|
黄天爵 → 陈荣芳 → 李怡星
|
|
附: 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叶飞 |
|
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 |
梁灵光 → 张维兹
|
|
厦门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
张道时 → 李文陵(代) → 李文陵
|
|
厦门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
张志勇 → 刘茂堂 → 张维兹 → 郑重 → 曾鸣(代) → 边圻(代) → 吴星峰
|
|
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 |
吴星峰 → 邹尔均 → 洪永世 → 朱亚衍 → 张昌平 → 刘赐贵 → 刘可清 → 裴金佳 → 庄稼汉
|
|
厦门市市长列表 |
|
广州市市长
|
|
1918年10月22日成立市政公所,1921年2月15日正式設市,開創中國都市建制先河。時為廣州市政廳。1925年7月4日改組為廣州市市政府。 |
|
附: 广州城厢市政公所总办
|
杨永泰 |
|
附: 广州市市政公所总办
|
杨永泰 |
|
广州市市政厅市长 |
孙科 → 吴飞 → 金章 → 林云陔 → 孫科 → 李福林
|
|
广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 |
伍朝枢 → 孫科 → 林云陔 → 甘乃光 → 林云陔
|
|
附: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 |
苏兆征(先后由张太雷 → 杨殷代理)
|
|
广州特别市政府市长 |
林云陔 → 程天固 → 刘纪文 → 曾养甫
|
|
(日军占领)广州特别市公署市长 |
彭东原 |
|
广州特别市政府市长 |
彭东原 → 关仲羲 → 周化人 → 陳耀祖 → 周应湘 → 汪屺 → 张焯堃
|
|
广州特别市政府市长(续)
|
陈策 → 欧阳驹 → 李扬敬
|
|
附: 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叶剑英
|
|
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
叶剑英 → 何伟
|
|
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
何伟 → 朱光 → 曾生
|
|
附: 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黄荣海 |
|
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
黄荣海 → 焦林义 → 杨尚昆
|
|
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
梁灵光 → 叶选平 → 朱森林 → 杨资元 → 黎子流 → 林树森 → 张广宁 → 万庆良 → 陈建华 → 温国辉
|
|
广州市市长列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五届:1978年3月5日至1983年6月18日)
|
|
国务院组成人员
|
|
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
|
|
总理 |
华国锋 → 赵紫阳
|
|
副总理 |
邓小平(后辞职) · 李先念(后辞职) · 徐向前(后辞职) · 纪登奎(后免职) · 余秋里(后改任) · 陈锡联(后免职) · 耿飚(后改任) · 陈永贵(后解职) · 方毅(后改任) · 王震(后辞职) · 谷牧(后改任) · 康世恩(后改任) · 陈慕华(女,后改任) · 王任重(增补,后辞职) · 陈云(增补,后辞职) · 薄一波(增补,后改任) · 姚依林(增补) · 姬鹏飞(增补,后改任) · 赵紫阳(增补,后改任) · 万里(增补) · 楊靜仁(增补,后免职) · 张爱萍(增补,后免职) · 黄华(增补,后改任)
|
|
国务委员 |
余秋里 · 耿飚 · 方毅 · 谷牧 · 康世恩 · 陈慕华(女) · 薄一波 · 姬鹏飞 · 黄华 · 张劲夫 · 张爱萍(增补)
|
|
秘书长 |
姬鹏飞(兼) → 金明 → 杜星垣
|
|
顾问 |
钱之光 · 刘澜波 · 李强 · 曾生
|
|
历次常务会议 |
|
|
|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负责人
|
|
|
1. 外交部部长 黄华 → 吴学谦
2. 国防部部长 徐向前(兼) → 耿飚(兼) → 张爱萍(兼)
3. 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余秋里 → 姚依林
4.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康世恩 → 袁宝华 → 张劲夫(兼)
5.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 韩光
6.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方 毅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楊靜仁
8. 公安部部长 赵苍璧
9. 民政部部长 程子华 → 崔乃夫
10. 对外贸易部部长 李强 → 郑拓彬 → 陈慕华(兼)
11. 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 陈慕华
12. 农林部部长 杨立功
- 后改为农业部部长 霍士廉 → 林乎加
- 后改为农牧渔业部部长 林乎加
13. 冶金工业部部长 唐克 → 李东冶
14.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周子健 → 饶斌
15. 农业机械部部长 杨立功
16. 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部长 刘伟 → 张忱
17. 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部长 吕东 → 莫文祥 → 张钧
18. 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部长 王诤 → 钱敏 → 张挺
19. 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部长 張珍 → 于一
20. 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 柴树藩 → 安志文
21. 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 宋任穷 → 郑天翔
22. 煤炭工业部部长 肖寒 → 高扬文
23. 石油工业部部长 宋振明 → 康世恩(兼) → 唐克
24. 化学工业部部长 孙敬文 → 秦仲达
25. 水利电力部部长 钱正英
- 拆分为电力工业部部长 刘澜波 → 李鹏
- 拆分为水利部部长 钱正英
26. 纺织工业部部长 钱之光 → 郝建秀 → 吴文英
|
27. 轻工业部部长 梁灵光 → 宋季文 → 杨波
28. 铁道部部长 段君毅 → 郭维城 → 陈璞如
29. 交通部部长 叶飞 → 曾生 → 彭德清 → 李清
30. 邮电部部长 钟夫翔 → 王子纲 → 文敏生
31. 财政部部长 张劲夫 → 吴波 → 王丙乾
3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李葆华 → 吕培俭
33.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 陈国栋 → 牛荫冠
34. 文化部部长 黄镇 → 朱穆之
35. 教育部部长 劉西堯 → 蒋南翔 → 何东昌
36. 卫生部部长 江一真 → 钱信忠 → 崔月犁
37.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王猛 → 李梦华
38. 商业部部长 姚依林 → 王磊 → 金明 → 王磊 → 刘毅
39. 国家农业委员会主任 王任重(兼) → 万里(兼)
40. 林业部部长 罗玉川 → 雍文涛 → 杨钟
41. 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 宋养初
42. 农垦部部长 高扬
43. 粮食部部长 陈国栋 → 赵辛初
44. 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陈云(兼)
45. 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46. 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47. 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 焦若愚
48. 司法部部长 魏文伯 → 刘复之
49. 地质部部长 孙大光
50. 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 薄一波(兼)
51. 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 余秋里(兼)
52.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 黄镇
53.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陈慕华(兼) → 钱信忠
54.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 李锡铭
55. 劳动人事部部长 赵守一
56. 广播电视部部长 吴冷西
57.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陈彬
|
|
|
|
|
历次全体会议 |
|
|
|
第四届国务院(第5届周恩来内阁) → 第五届国务院(华国锋内阁) → 第六届国务院(赵紫阳内阁)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