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
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匯報》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1]。
三突出指:
-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文革之后,有些其他事物借用这一词汇,如某某菜肴的“三突出”特色,等等。
参考文献
^ 学习"三突出"创作原则 不断提高创作质量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6-06-28.
参见
- 抗日神剧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