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朱德熙

Zhu Dexi.jpg
性别
出生
吕湘
(1920-10-24)1920年10月24日
中國江苏省南京
逝世
1992年7月19日1992-07-19
 美國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墓地
北京市万安公墓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
古文字学家
语言学家
语法学家
教育家
政党
民盟
配偶
何孔敬







朱德熙(1920年10月24日-1992年7月19日),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江苏省苏州市人。




目录






  • 1 生平


  • 2 著述


  • 3 参考资料


  • 4 链接





生平


1952年-1955年,朱德熙被高教部派往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教授汉语。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1]



著述


书籍方面



  •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开明书店 1951)

  • 《作文指导》(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开明书店 1952)

  • 《语法修辞正误练习》(吕叔湘,著/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朱德熙,著)(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56)

  • 《现代汉语语法:1956-1957学年》(朱德熙,编)(北京大学汉语教研室 1957)

  • 《定语和状语(朱德熙,著)(新知识出版社 1957)

  •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 《文章评改》(1979)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 1980)

  •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

  • 《语法·修辞·作文》(朱德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 《语法答问》(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5)

  • 《语法丛稿(朱德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 《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补释》《朱德熙古文字论集》(朱德熙著,裘锡圭、李家浩整理,中华书局 1995)

  • 《朱德熙文集》(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 1999)

  • 《朱德熙选集》(朱德熙,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著/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论文方面



  • 《寿县出土楚器铭文初步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 《洛阳金村出土方壶之校量》(《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4期)

  • 《战国记容铜器刻辞考释四篇》(《语言学论丛》1958年第2辑)

  • 《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合作,《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 《信阳楚简考释》(《考古学报》1973年第3期)

  • 《战国铭文中的私官》(合著,《文物》1973年第12期)

  • 《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 《望山楚简里的“軗”和“墨”》(《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页194-197,中华书局 1989)

  • 《望山一、二号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合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合编《望山楚简》,页68 - 133, 1995年6月,北京·中华书局。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附录三,页237-309,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6年4月,)

  • 《望山一号墓竹简的性质和内容》(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合著)(《望山楚简》,页134-135。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附录二,页310-312,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6年4月)

  • 《江陵望山楚墓竹简考释》(合著)

  • 《银雀山汉墓竹简》(集体编著)



参考资料





  1. ^ 北大对外汉语学院介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6-04.




链接



  • 怀念哥哥朱德熙

  • 朱德熙与汪曾祺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