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

INDOPACOM Emblem 2018.png
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徽章




存在時期
1947年至今
國家或地區
 美國
種類
聯合作戰司令部
司令部
夏威夷霍蘭·史密斯營英语Camp H. M. Smith
別稱
USPACOM
USINDOPACOM (2018-)
參與戰役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指挥官
作戰司令
海軍上將 菲利普·戴維森
副司令
陆军中將 安东尼·克拉奇菲尔德

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英语: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缩写:USINDOPACOM[1],中國大陸譯為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原稱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英语: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缩写:USPACOM),是美軍最早成立的聯合作戰司令部,也是目前9個聯合司令部中規模最大、責任區最廣的一個,下轄人數約30萬,佔美國現役軍人總數的20%。




目录






  • 1 介绍


  • 2 历史


  • 3 霍尔·史密斯营的历史


  • 4 責任轄區


  • 5 總部


  • 6 部隊與組織架構


    • 6.1 各軍種司令部


    • 6.2 次級聯合司令部(Subordinate unified commands


    • 6.3 常設聯合特遣部隊(Standing joint task forces


    • 6.4 其他支援單位




  • 7 歷屆指揮官


    • 7.1 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


    • 7.2 太平洋司令部司令


    • 7.3 印太司令部司令




  • 8 參考文獻


  • 9 外部連結





介绍


美国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责任区英语Area of responsibility(AOR)涵盖了从美国西海岸以西到印度西部边界以及从南极到北极的地球表面的一半左右。很少有地方像亚太地区的文化,社会,经济,地理,政治多样性那样丰富。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36个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50%以上,3000种不同的语言,几个世界最大的军队,以及通过相互防卫条约与美国结盟的五个国家。三大经济体中有两个位于亚太地区,十四最小经济体中的十个也是如此。责任区包括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民主国家和最大的穆斯林多数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亚太国家是小岛屿国家,包括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国和亚洲最小的国家。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是美国武装部队的六个地理统一战区司令部之一。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CDRUSPACOM)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责任区内的最高长官。 CDRUSPACOM通过国防部长向美国总统汇报,得到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太平洋空军,美国陆军太平洋和美国海军部队太平洋四项指挥部的支持。这些指挥部总部设在夏威夷,部队驻扎在整个地区。


约375,000名美国军人和文职人员被分配到USPACOM责任区。美国太平洋舰队由约200艘舰船(包括5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近1,100架飞机和超过13万名水手和勤务人员组成。美国太平洋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地区包括两支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约86,000名人员和640架飞机。美国太平洋空军包括约46 000名飞行员和勤务人员,以及420多架飞机。美国太平洋陆军拥有一个军团和两个部门大约106,000人,另外还有从日本和韩国到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AOR分配的300多架飞机和5艘船只。值得注意的是,部队人员编制包括1200多名特种作战人员。太平洋司令部文职人员约38,000人。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一道,保护和捍卫美国领土,其人民及其利益。与盟友和合作伙伴一道,USINDOPACOM致力于通过促进安全合作,鼓励和平发展,应对突发事件,遏制侵略,必要时争取胜利,加强亚太地区的稳定。这种方法基于伙伴关系,军事存在和军事准备。


USINDOPACOM认识到亚太地区的全球意义,并认识到要共同面对挑战。因此,USPACOM将继续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持续繁荣的安全,稳定和自由。


USINDOPACOM总部位于夏威夷檀香山旁H.M.SMITH营地的尼米兹-麦克阿瑟大厦。[2]



历史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于1947年1月1日成立统一指挥部,是美国统一指挥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


目前的美国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包括最初分配给另外两名统一指挥官的地区。 1947年1月1日建立的远东指挥部于1957年7月1日被解散,其所有责任由太平洋司令部承担。同一天,该指挥部承担了阿拉斯加指挥部的一些责任,太平洋地区的单独的陆空部队指挥部也在夏威夷设立。


1957年10月,当时的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总部从马卡拉帕迁至H.M.SMITH,这里也是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的总部。太平洋司令部总部也曾作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直到1958年1月,当时美国太平洋舰队与自己的指挥官成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


在1972年1月1日,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包括印度洋,南亚和北极的军事力量。原本建立于1947年1月1日的阿拉斯加司令部是最初几个建立的指挥部之一,其于1975年被解散,责任转移到太平洋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的责任范围在1976年5月1日进一步扩大到非洲东海岸。太平洋司令部负责地球表面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面积,大到一亿多平方英里。


1983年10月,USINDOPACOM负责地区又一次扩大,太平洋司令部被指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所在区域负责。美洲空军委员会也重新指定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SCINCPAC)的司令。


1986年,随着“Goldwater-Nichols”重组法案的出台,指挥官拥有下达完成指定任务的统一命令的权力,并能够雇用私人部门提供的战斗力。


一个新的阿拉斯加指挥部(ALCOM)成立于1989年7月7日,在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统一作为下属指挥部向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负责。 (与原来的ALCOM没有任何关系,统一的司令部在1975年解散。)这使得阿拉斯加及其周围的水域的防御在一个指挥官的领导下,提供了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这个州缺乏的统一指挥。


从1989年到2000年,三个统一指挥方案略微削减了USPACOM的责任范围。由于注意力集中在中东,1989年8月16日,计划将阿曼湾和亚丁湾分配到美国中央司令部指挥官(USCENTCOM)。 1996年1月1日的计划将塞舌尔和相邻的水域转移到了USCENTCOM。 2000年10月1日,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南非以外的印度洋水域的责任由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转交给美国欧洲司令部(USEUCOM)。


由于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和随后的恐怖主义战争以及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出的新的防务战略,统一指挥方案发生了变化。地球的整个表面首次在不同的指挥区域之间分开。为了国土安全而建立了新的北方指挥部(USNORTHCOM),各种指挥部职责的其他变化导致了USPACOM的重大变化。北美西海岸从USPACOM重新分配到USNORTHCOM。当阿拉斯加被纳入对USNORTHCOM的重新分配时,阿拉斯加指挥部队仍然被分配到USPACOM的“统一命令部队备忘录”。南极也被添加到USPACOM的责任范围。 2002年4月批准后,新的统一指挥计划于2002年10月1日生效。


自2002年10月24日起,按照国防部长的指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USCINCPAC)改称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CDRUSPACOM)。正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只有一名总司令,那就是美国总统。


2008年12月17日签署的2008年统一指挥计划记录了以前分配给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东经68度以西的印度洋区域向新成立的美国非洲指挥部(USAFRICOM)的转移。结果,以前被分配给太平洋司令部的非洲东海岸以外的四个岛屿国家被转到非洲司令部: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留尼旺。[3]


2018年5月30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宣布将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为印太司令部[4]



霍尔·史密斯营的历史


H.M.SMITH基地,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部以及太平洋海军陆战队司令所在地,位于瓦胡岛珍珠港上的Halawa 高地,海拔约600英尺,靠近aiea社区。这里曾经被甘蔗田覆盖。史密斯营地选址1941年3月17日就被国会的一项法案通过,作为新的海军医院的地址。 占地220.5英亩,初步投资为912,000美元,后额外增加了1400万美元。医院建设始于1941年7月。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对珍珠港进行攻击后,这个计划中要兴建1650个床位的设施竣工了。 1942年11月11日,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参加“爱亚海军医院”的投入使用仪式时,已经需要扩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亚海军医院在太平洋战争中成为数千名受伤的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员的临时治疗站。在1945年2月至3月的硫磺岛战役之后,医院充满了5,676名住院患者,是历史上任何时候最高的。


1949年6月1日,在陆军和海军医疗机构转移到新建的三平陆军医疗中心的同时,该医院停止运行。这里被空置并将要出售,海军陆战队于1955年将该地点选为“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之家”。该处于1955年6月8日更名,以纪念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第一任总司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高度评价的海军陆战队领导人霍尔·麦克蒂耶史密斯将军。海军陆战队于1955年10月开始重建原址,史密斯军营在1956年1月31日投入使用之前两周就全面运作。


1957年10月,史密斯军营也成为USPACOM的总部,其也位于aiea海军医院。 2001年2月,一个新的USPACOM总部大楼拔地而起。 2004年2月至4月期间,建筑工程已经完成,人们开始进入新的700号楼。虽然两人都没有指挥过太平洋司令部,但这座建筑是为了纪念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两位将军而命名的:美国海军总参谋长尼米兹,美国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 尼米兹-麦克阿瑟太平洋指挥中心于2004年4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5]



責任轄區




印太司令部責任區示意圖


美國印太司令部的管轄區域覆蓋超過50%的地球表面面積 - 約1.05億平方英里(2.72億平方公里),近60%的世界人口,橫跨36個國家和16個時區[6]。世界上兵力達前6大的軍隊(即美軍、俄羅斯聯邦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印度軍隊、朝鮮人民軍及大韓民國國軍)與地區性防禦部隊(日本自衛隊)、獨立國家軍隊(菲律賓武裝部隊)(蒙古人民軍)(澳大利亞國防軍)均集中於此區內。


責任轄區包括:太平洋自西經092°北至北緯8°,西至西經112°,西北至北緯50°/西經142°,西至東經170°,北至北緯53°,東北至北緯65°30'/西經169°,北至北緯90°;北冰洋自西經169°,東至東經100°);以區域分,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此三國於1983年1月劃入)、韓國、日本、台灣(依據1979年《台灣關係法》而納入)、東南亞、印度洋(1972年1月1日劃入,不含東經68°以西區域)、澳洲、紐西蘭、南極大陸等 。



總部


美國印太司令部總部目前設於夏威夷歐胡島上、霍蘭·史密斯營英语Camp H. M. Smith海軍陸戰隊基地內的尼米茲-麥克阿瑟指揮中心(Nimitz-MacArthur Pacific Command Center)。指揮部內約有530名現役官兵,來自海陸空三軍、陸戰隊及海岸警衛隊,此外亦有110名民間雇員。其內設人事、情報、作戰、後勤及通信等部門。



部隊與組織架構


由於印太司令部為一聯合司令部,人員來自陸軍、海軍、空軍及海軍陸戰隊,共計30萬人(佔美軍現役官兵的20%)。其中又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前緣部署人員(Forward-Deployed),為數10萬人。其餘20萬人則由前緣基地人員(Forward-Based)及美國本土基地人員(CONUS-Based)構成[7]



各軍種司令部




  • 太平洋陸軍司令部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Pacific Command


    • 第25步兵師(夏威夷、阿拉斯加)

    • 第94陸軍空中與導彈防禦司令部(94th Army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Command,夏威夷與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

    • 阿拉斯加陸軍司令部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Alaska


    • 美國駐日陸軍司令部(日本座間基地)


    • 美國太平洋陸軍化學設施(U.S. Army Chemical Activity Pacific,夏威夷強斯頓環礁)(已裁撤)

    • 第9區域支援司令部英语9th Mission Support Command




  •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 第三艦隊(加州洛瑪角基地英语Naval Base Point Loma


    • 第七艦隊(日本橫須賀基地)




  • 太平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8]


    • 第1遠征軍(加州潘德頓營)


    • 第3遠征軍英语3rd Marine Expeditionary Force(日本沖繩考特尼營英语Camp Courtney




  • 太平洋空軍司令部:


    • 第五航空隊(日本橫田基地)


    • 第七航空隊(韓國烏山基地)


    • 第十一航空隊(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夫基地英语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


    • 第十三航空隊(夏威夷希卡姆基地)




註1:美國陸軍第1軍英语I Corps (United States)I Corps,軍部設於華盛頓州)的任務亦在太平洋地區,其前沿基地設於日本座間基地,並負責指揮第2步兵師4個旅級戰鬥部隊中的3個(史崔克旅)。



次級聯合司令部(Subordinate unified commands




  • 太平洋特戰司令部英语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PacificSOCPAC,夏威夷史密斯營英语Camp H. M. Smith

    • 第510聯合特遣隊(Joint Task Force 510

    • 聯合特戰特遣隊-菲律賓分隊(Joint Special Operation Task Force – Philippines[9][10]

    • 第1特種部隊群英语1st Special Forces Group (United States)

    • 第353特戰群英语353d Special Operations Group

    • 海軍特種作戰第1小隊(Naval Special Warfare Unit-1




  • 駐日美軍司令部(東京橫田空軍基地)


  • 駐韓美軍司令部(首爾龍山基地)


  • 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台北圓山)(1979年裁撤)[11]


  • 阿拉斯加司令部英语Alaskan Command(安克拉治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英语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



常設聯合特遣部隊(Standing joint task forces




  • 西部聯合跨部特遣隊英语Joint Interagency Task Force West史密斯營英语Camp H. M. Smith,掃毒任務支援機構)


  • 聯合戰俘及失蹤人員統計司令部英语Joint POW/MIA Accounting Command(夏威夷希卡姆空軍基地)


  • 國土防禦聯合特遣隊英语Joint Task Force-Homeland Defense(夏威夷夏夫特堡英语Fort Shafter



其他支援單位




  • 亞太安全研究中心英语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夏威夷檀香山)

  • 聯合情報作戰中心(Joint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Center,夏威夷珍珠港)


  • 高效災害管理和人道救援中心英语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Humanitarian Assistance[12](夏威夷崔普勒陸軍醫學中心英语Tripler Army Medical Center

  • 太平洋災害中心英语Pacific Disaster Center



歷屆指揮官


印太司令部的戰鬥指揮官可直接向美國國防部長匯報,在正式體制上則需透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7]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原本兼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在1958年1月後,太平洋艦隊經改組而成為太平洋司令部下轄單位,艦隊司令職位才與太平洋司令分離[6]。2002年以前,太平洋司令的頭銜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最高指揮官」(Commander-in-Chief, U.S. Pacific Command,簡稱CINCPAC)。2002年10月24日後,應時任國防部長唐纳德·倫斯斐之令,改為「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Commander, U.S. Pacific Command,簡稱CDRUSPACOM),2018年隨單位改名為「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



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



















































任次.
肖像
姓名
服役单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1.

John H. Towers.jpg

约翰·亨利·托尔斯英语John Henry Towers 上将

美国海军
1947年1月1日
1947年2月28日
2.

Louis E. Denfeld -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20587.jpg

路易斯·埃米尔·登菲尔德英语Louis Emil Denfeld 上将
美国海军
1947年2月28日
1947年12月3日
3.

Adm ramsey.jpg

德威特·克林顿·拉姆齐英语DeWitt Clinton Ramsey 上将
美国海军
1948年1月12日
1949年4月30日
4.

ADM Arthur Radford.JPG

亚瑟·雷德福 上将
美国海军
1949年4月30日
1953年7月10日
5.

Felix B. Stump2.jpg

菲力克斯·斯顿普英语Felix Stump 上将
美国海军
1953年7月10日
1958年1月14日


太平洋司令部司令



























































































































































































任次.
肖像
姓名
服役单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5.

Felix B. Stump2.jpg

菲力克斯·斯顿普英语Felix Stump 上将

美国海军
1958年1月14日
1958年7月31日
6.

Harry Donald Felt.jpg

哈里·唐纳德·费耳特英语Harry D. Felt 上将
美国海军
1958年7月31日
1964年6月30日
7.

Ulysses S Grant Sharp.jpg

小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夏普英语U. S. Grant Sharp, Jr. 上将
美国海军
1964年6月30日
1968年7月31日
8.

John S McCain Jr.jpg

小约翰·席德尼·麦凯恩 上将
美国海军
1968年7月31日
1972年9月1日
9.

Noel Gayler.jpg

诺埃尔·阿瑟·梅雷迪斯·盖勒英语Noel Gayler 上将
美国海军
1972年9月1日
1976年8月30日
10.

Maurice F Weisner.jpg

莫里斯·富兰克林·韦斯纳英语Maurice F. Weisner 上将
美国海军
1976年8月30日
1979年10月31日
11.

Robert LJ Long.jpg

罗伯特·莱曼· 约翰·朗英语Robert L. J. Long 上将
美国海军
1979年10月31日
1983年7月1日
12.

Adm William Crowe Jr.JPG

小威廉·詹姆斯·克罗英语William J. Crowe 上将
美国海军
1983年7月1日
1985年9月18日
13.

Ronald J Hays.jpg

罗纳德·杰克逊·海斯英语Ronald J. Hays 上将
美国海军
1985年9月18日
1988年9月30日
14.

Huntington Hardisty.jpg

亨廷顿·Hardisty英语Huntington Hardisty 上将
美国海军
1988年9月30日
1991年3月1日
15.

Adm Charles R Larson - official portrait, Superintendent of US Naval Academy.jpg

查尔斯·罗伯特·拉尔森英语Charles R. Larson 上将
美国海军
1991年3月1日
1994年7月11日

代理


哈罗德·菲尔茨英语Harold T. Fields 中将英语Lieutenant General (United States)

美国陆军
1994年7月11日
1994年7月19日
16.

Richard C. Macke, VADM, USN, 1991.jpg

理查德·切斯特·马克英语Richard C. Macke 上将
美国海军
1994年7月19日
1996年1月31日
17.

Joseph W. Prueher, ADM USN, 1996.jpg

普理赫 上将
美国海军
1996年1月31日
1999年2月20日
18.

Dennis Blair.jpg

丹尼斯·布莱尔英语Dennis C. Blair 上将
美国海军
1999年2月20日
2002年5月2日
19.

Thomas fargo.jpg

湯瑪斯·法戈英语Thomas B. Fargo 上將
美国海军
2002年5月2日
2005年2月26日
20.

ADM Fallon Portrait.jpg

威廉·法倫英语William J. Fallon 上將
美国海军
2005年2月26日
2007年3月3日
代理

Daniel P. Leaf.jpg

丹尼爾·里弗英语Daniel P. Leaf 中將

美国空军
2007年3月3日
2007年3月23日
21.

Timothy J. Keating 2007 2.jpg

蒂莫西·J·基廷 上將
美国海军
2007年3月23日
2009年10月19日
22.

Willard 2010.jpg

羅伯特·威拉德英语Robert F. Willard 上將
美国海军
2009年10月19日
2012年3月9日
23.

Admiral Samuel J. Locklear III 2012.jpg

薩繆爾·洛克利爾三世 上將
美国海军
2012年3月9日
2015年5月27日
24.

Admiral Harry B. Harris Jr.JPG

哈里·B·哈里斯 上將
美国海军
2015年5月27日
2018年5月30日


印太司令部司令



















任次.
肖像
姓名
服役单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25.

Davidson PACOM.jpg

菲利普·戴維森 上將
美国海军
2018年5月30日
現任


參考文獻





  1. ^ 高山.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新华网新闻. [2018-06-01]. 


  2. ^ About 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 www.pacom.mil.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美国英语). 


  3. ^ U.S. Pacific Command > About USPACOM > History. www.pacom.mil.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美国英语). 


  4. ^ 加洛.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更名 意味深长. 美国之音. [2018-05-31]. 


  5. ^ U.S. Pacific Command > About USPACOM > History. www.pacom.mil.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美国英语). 


  6. ^ 6.06.1 柳惠千,2008,《21世紀美軍在東亞的戰略部署》,台北:高手專業出版社。


  7. ^ 7.07.1 U.S. Pacific Command: About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9-15.


  8. ^ About MarForPac. Usmc.mil. [19 May 2011]. 


  9. ^ 大紀元 - 值得部署 美國特戰特遣隊續留菲律賓


  10. ^ 美國或在菲律賓“半永久性”駐軍-新華國際-新華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3-05.


  11. ^ Cole, R.H., W.S. Poople, J.F. Schnabel, R.J. Watson and W.J. Webb. 1995. The History of the Unified Command Plan 1946-1993 (page 42) on Google Books. Retrieved July 25, 2013.


  12. ^ 新闻公告:美国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合作 | IIP Digital-美國國務院




外部連結






  • 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 official website

Template: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英语Template: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
Template:DOD agencies navbox英语Template:DOD agencies navbox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