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抽象語法樹。
aspartate transaminase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bound with cofactor pyridoxal 5-phosphate.[1]
|
|
识别码
|
EC编号
|
2.6.1.1
|
CAS号
|
9000-97-9
|
数据库
|
IntEnz
|
IntEnz浏览
|
BRENDA
|
BRENDA入口
|
ExPASy
|
NiceZyme浏览
|
KEGG
|
KEGG入口
|
MetaCyc
|
代谢路径
|
PRIAM
|
概述
|
PDB
|
RCSB PDB PDBj PDBe PDBsum
|
基因本体
|
AmiGO / EGO
|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
- 催化反应:L-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L-谷氨酸
- 系统名称:L-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 英文:L-aspartate:2-oxoglutarate aminotransferase
功能
谷草转氨酶能够催化将氨基从天冬氨酸转移到α-酮戊二酸上的转氨基反应,这个可逆转氨基反应的产物为草酰乙酸和谷氨酸。
临床意义
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类似,是临床上进行肝功能测试的一个标准,来确定肝脏是否健康。不同的是谷丙转氨酶主要发现于肝脏中,而谷草转氨酶在肝脏,心脏,骨骼肌,肾脏,大脑和红血球中都存在。一般以“单位每升”(U/L)为单位进行测量。
类型 |
正常范围
|
女性 |
6 - 34 IU/L
|
男性 |
8 - 40 IU/L
|
参考文献
^ PDB 1AAMAlmo SC, Smith DL, Danishefsky AT, Ringe D.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altered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the R292D active site mutant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from E. coli. Protein Eng. March 1994, 7 (3): 405–412. PMID 7909946. doi:10.1093/protein/7.3.405.
粒線體蛋白质
|
|
外膜 |
脂肪酸降解(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长脂肪酰辅酶A合成酶)
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酶)
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单胺氧化酶) |
|
膜间隙 |
腺苷酸激酶 - 肌酸激酶
|
|
内膜 |
氧化磷酸化(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
嘧啶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线粒体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
其他(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甘油-3-磷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合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解偶联蛋白) |
|
基质 |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合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
回补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尿素循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
乙醇代谢(ALDH2)
PMPCB
|
|
其他/待分类 |
类固醇生成(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类固醇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共济蛋白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线粒体载体)
|
|
粒線體DNA |
复合体Ⅰ(MT-ND1、MT-ND2、MT-ND3、MT-ND4、MT-ND4L、MT-ND5、MT-ND6) - 复合体Ⅲ(MT-CYB) - 复合体Ⅳ(MT-CO1、MT-CO2、MT-CO3)
三磷酸腺苷合酶(MT-ATP6、MT-ATP8)
tRNA(MT-TA、MT-TC、MT-TD、MT-TE、MT-TF、MT-TG、MT-TH、MT-TI、MT-TK、MT-TL1、MT-TL2、MT-TM、MT-TN、MT-TP、MT-TQ、MT-TR、MT-TS1、MT-TS2、MT-TT、MT-TV、MT-TW、MT-TY) |
|
生化 结构: 过氧化物酶体,骨架(中心体),上皮,纤毛,线粒体,细胞核(染色体)
另见:线粒体疾病
|
|
代谢:三羧酸循环酶类
|
|
循环 |
柠檬酸合酶 · 顺乌头酸酶 · 异柠檬酸脱氢酶 · 酮戊二酸脱氢酶 · 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琥珀酸脱氢酶(SDHA) · 延胡索酸酶 · 苹果酸脱氢酶
|
|
回补反应 |
到乙酰辅酶A
|
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丙酮酸脱氢酶、二氫硫辛酸轉乙醯基酶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被丙酮酸脱氢酶激酶与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所调节)
|
|
到α-酮戊二酸
|
谷氨酸脱氢酶 |
|
到琥珀酰辅酶A
|
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 |
|
到草酰乙酸
|
丙酮酸羧化酶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
|
线粒体 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
|
主要 |
复合体Ⅰ/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 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 · 泛醌 · 复合体Ⅲ/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 · 细胞色素c · 复合体IV/细胞色素c氧化酶 泛醌合成:COQ2 · COQ3 · COQ4 · COQ5 · COQ6 · COQ7 · COQ9 · COQ10A · COQ10B · PDSS1 · PDSS2
|
|
其他 |
旁路氧化酶 · 电子传递黄素蛋白脱氢酶
|
|
|
转移酶: 含氮基团转移酶类(EC 2.6)
|
|
2.6.1:氨基转移酶类
|
谷草转氨酶(GOT1、GOT2) · 谷丙转氨酶 · GABA氨基转移酶 · 酪氨酸氨基移酶 · 鸟氨酸氨基转移酶 ·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 · 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AGXT)
|
|
2.6.3:肟基转移酶类
|
肟基转移酶 |
|
2.6.99:其他 |
吡哆醇5'-磷酸合成酶 |
|
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4.1/2/3/4/5/6 · 5.1/2/3/4/5/99 · 6.1-3/4/5-6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