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理爵士公馆
















































嘉道理爵士公馆

Kadoorie marble hall shanghai 2004 11 16.jpg
嘉道理爵士公馆


所在國家
 中国
所在地點
上海
使用机构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建築師
思九生
託建人
英商马海洋行
動工日期
1919年
完工日期
1924年
建築成本
白银100万两
建築風格
法国古典主义风格


























嘉道理爵士住宅

Kadoorie's House.JPG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
上海市静安区
分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
1917年
编号
5-29
登录
1989年9月25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嘉道理爵士住宅

Kadoorie marble hall 2012.jpg
所在

上海市静安区

时代 1924年
编号 1-29
公布 1989年

嘉道理爵士公馆,俗称为大理石宫。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现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所在地。始建于1924年,占地达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1]。曾是英籍犹太富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及半岛酒店创始人埃利·西拉斯·嘉道理爵士的私人住宅。因为整幢房屋通体使用大理石作为建材,因而被称作为“大理石宫”。




目录






  • 1 历史和概况


    • 1.1 嘉道理家族


    • 1.2 公馆的建造


    • 1.3 公馆的变迁




  • 2 建筑风格


  • 3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 4 参考文献





历史和概况



嘉道理家族



埃利·嘉道理(Elly Kadoorie)爵士,为英籍犹太富商,曾跟随上海地产大亨哈同、汇丰银行。于19世纪末开始在沪港两地兴办实业,深入各个领域,并且还举办各类慈善事业,如上海市育才中学、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等等。因此,1925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授予其二级爵士称号。20世纪三十年代,其子劳伦斯·嘉道理和霍瑞斯·嘉道理开始协助其开拓事业,嘉道理家族壮大,成为沪上与沙逊、哈同其名的知名犹太财团。1949年后,主要业务转至香港。



公馆的建造


1919年,埃利·嘉道理位于黄陂南路上的公馆着火[2]。嘉道理之妻摩卡塔为了营救被困于房屋内的家庭女教师而不幸遇难。由于原住宅被焚毁,并且为避免触景生情,嘉道理携两个儿子前往伦敦居住。同时,委托自己的建筑师好友拉汉·布朗负责新公馆的建设。新的公馆选址于大西路,即今延安西路。拉汉·布朗尽管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但是由于其嗜酒成性,便根本不负责新公馆的设计,并委托马海洋行的设计师斯金生负责,并不再过问建设一事。


1924年,历时5年建设的新公馆落成,嘉道理返沪。当其回到上海后,发现看到的是“一幢宫殿式的建筑和一个烂醉如泥、正躺在医院里的布朗”,除此之外,整个公馆日常维护需要将近三四十个仆人。更令其惊愕的是,整个公馆高昂的设计建筑费用,整座公馆耗资100万两白银。根据当时的物价,100万两白银可以购买大米5000万斤,供14万人食用一年[3]。尽管耗资如此之高,但是公馆建筑的优美和精美的设计,还是令嘉道理颇为满意。



公馆的变迁


随着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欧洲开始有大批犹太难民逃离,由于当时世界各国畏惧纳粹德国的势力,而上海却是一个实行免签证的自由港。因此使得大批犹太难民来到上海。1938年更是出现了大批的移民潮。作为同为犹太人的嘉道理家族也因此投身于救济难民的活动中。嘉道理爵士之子霍瑞斯·嘉道理首先出面,负责召集救助会议。后来沪上所有的犹太社团和社会救济组织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组成“上海援助欧洲难民委员会”,采取一致行动帮助犹太难民[4]。嘉道理爵士本人亦捐献大批钱财,并且创办了上海犹太青年会附属学校,专门接收欧洲的犹太子女[5]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此时嘉道理家族正在香港度假,而上海公馆由霍瑞斯·嘉道理负责打理。当日,日军进占上海公共租界和香港,嘉道理家族成员悉数被关入集中营。而公馆则为日军没收。后由于埃利·嘉道理年事已高,因此被日军特许返回大理石宫,但只能居住在原先的佣人房中实行软禁,不过允许霍瑞斯负责日常照顾。1944年,埃利·嘉道理在公馆去世。1945年,抗战胜利,由肖耶少校率领的一支美军先遣分队登陆上海[2],并通过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与嘉道理兄弟取得联系,希望能在嘉道理公馆暂时办公。在抗战胜利的当日,嘉道理兄弟打开了公馆所有的电灯,庆贺战争的结束。


嘉道理公馆在抗战胜利后成为美、澳、英等国军人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是沪上众多的慈善活动举办地。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即中国福利会前身)曾多次在此处举办各种慈善活动,例如举行游园会、慈善舞会、义卖活动等。嘉道理家族于1940年代末,由上海迁往香港。1953年,在征得嘉道理家族同意以后,宋庆龄于当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在嘉道理公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并邀请毛泽东题写了少年宫之名[6]


1979年,劳伦斯·嘉道理夫妇回到上海参观时,对于公馆变成儿童的乐园,曾感慨的表示:







1989年,嘉道理公馆成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风格




1964年上海市少年宫


嘉道理公馆是模仿欧洲宫廷风格进行建造的,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700平方米。别墅以南为大草坪,曾经建有马厩、鹿厩、网球场、温室等。别墅内部共有房屋20多间。一层为公共宴会场所,有舞厅、餐厅、会客室、休息室、娱乐室等。其中舞厅和餐厅,建高20米,面积将近400平方米。二层为卧室,各卧室装修风格和色调均不相同,但都仿照欧洲宫廷的风格设计。此外另有卫生间、浴室等共6处。三层为仓库、佣人房等。


建筑外墙和地面采用意大利大理石作为贴面。南部入口处设有爱奥尼式的大理石走廊,顶部亦采用大理石砌成穹顶。大厅地面四周以大理石铺设,中间铺有柚木花纹地板,以作为跳舞之用。另外,别墅的楼梯、扶手和栏杆均采用大理石构造。因而整座别墅亦被称为大理石宫[7]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于1953年6月1日起,便开设在此处,成为上海儿童课外活动基地。并且兴建了一批新的建筑,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名为“勇敢者道路”的游乐设施。进入1990年代以后,由于延安路高架的建设,中福会少年宫的南草坪不得不被挖除一大部分,勇敢者道路一度被拆除。2005年5月28日,“勇敢者道路”又重新回到了中福会少年宫[8]。目前,每年6月1日儿童节当日,中福会少年宫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参考文献




  1. ^ 精美绝伦的大理石大厦:嘉道理住宅(市少年宫)>>上海名建筑志


  2. ^ 2.02.12.2 “大理石大厦”沧桑纪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6-05.


  3. ^ 旧梦缭绕的上海老别墅 前世今生的风情[永久失效連結]


  4. ^ 老房子的如歌往事


  5. ^ “诺亚方舟”上的犹太难民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8-03


  6. ^ 大理石大厦>>关于少年宫>>首页>>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7-26.


  7. ^ 少年宫的记忆(二)-缪斯社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5.


  8. ^ “勇敢者道路”重又回到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官网.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