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里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的黎波里
طرابلس الغرب
Tarabulus al-Gharb

最上:That El Emad Towers;中间:烈士广场;左下: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拱门;右下:Souq al-Mushir – Tripoli Medina

最上:That El Emad Towers;中间:烈士广场;左下: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拱门;右下:Souq al-Mushir – Tripoli Medina






的黎波里旗幟
旗幟

的黎波里官方圖章
圖章




的黎波里在利比亞的位置

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



在利比亚的位置



坐标:32°52′31″N 13°11′15″E / 32.87519°N 13.18746°E / 32.87519; 13.18746
国家
 利比亞
地区
的黎波里
建立
公元前7世纪
創始人
腓尼基人
面积
 • 总计

400 平方公里(200 平方英里)
海拔

81 米(266 英尺)
人口(2011年)[1]
 • 總計
180万
 • 密度

4,500/平方公里(12,000/平方英里)
时区
EET (UTC+2)
電話區號
21

的黎波里(阿拉伯语:طرابلس),位於北緯32°54'8"、東經13°11'9",2011年人口180萬人,位處利比亚西北部沙漠的邊緣及地中海沿岸,是该国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主要港口、最大商业和制造中心。的黎波里於公元前7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立。由於城市歷史悠久,那裡有很多重要的考古發現。當地氣候屬於典型地中海型氣候,夏天乾燥酷熱,冬天時有冷雨。




目录






  • 1 歷史


  • 2 中文名稱問題


  • 3 地理


    • 3.1 氣候




  • 4 經濟


  • 5 相关


  • 6 友好城市


  • 7 参考文献


  • 8 外部链接





歷史




的黎波里卫星图




俯瞰市区




酒店


的黎波里在公元前就已是一個繁盛的古城,於公元前7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立。後來由昔蘭尼統治,不久卻被迦太基人驅逐。故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名字。後來此城長期被羅馬人佔領,成了他們在非洲的一個省份,名為Regio Syrtica。公元3世纪,它被改名為Regio Tripolitana,轄下有三個重要城市歐亞(Oea)、塞卜拉泰(Sabrata)及烈波提斯(Leptis)。在十字軍東征期間,穆斯林為了躲避十字軍的攻擊,放棄了老城區,在靠近內陸的地方重新修建了新的城區。


在1986年,因為利比亞卡扎菲政權觸犯美國在當地的利益,黎波里遭到美國空襲作为報復。


2011年8月20日,的黎波里之战开始,的黎波里也成为了2011年利比亚内战中政府军与反抗军进行争夺的焦点城市。最後,的黎波里被反抗军(現政府军)佔領。



中文名稱問題


中文裡,“的”一字可以是定語(例:他「的」東西),因此一般而言“的”一詞於粵語口語裡會被固有定語“嘅”取代(例:佢「嘅」嘢[2])。所以,與波羅的海這個名詞一樣,不知道的黎波里此名的粵語使用者很容易會把的黎波里誤讀為“嘅黎波里”。曾有香港電台新聞報道員犯下這個錯誤[3]



地理


的黎波里位於利比亞西部,接近利比亞與突尼西亞邊界。



氣候


的黎波里屬副熱帶半乾旱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4]





















































































的黎波里, 1961–1990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32
(90)
34
(93)
38
(100)
42
(108)
43
(109)
48
(118)
47
(117)
48
(118)
46
(115)
42
(108)
37
(99)
31
(88)
48
(118)
平均高温​℃(℉)
17.9
(64.2)
19.1
(66.4)
20.7
(69.3)
23.7
(74.7)
27.1
(80.8)
32.4
(90.3)
33.7
(92.7)
33.6
(92.5)
31.0
(87.8)
27.7
(81.9)
23.3
(73.9)
19.3
(66.7)
26.4
(79.5)
平均低温​℃(℉)
8.9
(48)
9.5
(49.1)
11.2
(52.2)
13.7
(56.7)
16.7
(62.1)
20.1
(68.2)
21.7
(71.1)
22.7
(72.9)
21.4
(70.5)
18.0
(64.4)
13.4
(56.1)
9.9
(49.8)
15.6
(60.1)
平均降水量​㎜(英⁠寸)
62.1
(2.445)
32.2
(1.268)
29.6
(1.165)
14.3
(0.563)
4.6
(0.181)
1.3
(0.051)
0.7
(0.028)
0.1
(0.004)
16.7
(0.657)
46.6
(1.835)
58.2
(2.291)
67.5
(2.657)
333.9
(13.146)
来源:世界氣象組織[5]


經濟


物產除農產品外,有駝毛、棉花等纖維和醫藥品等。



相关



  • 义土战争

  • 的黎波里之战

  • 的黎波里国际机场

  • 烈士广场

  • 開羅-達卡高速公路



友好城市









  • Flag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svg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


  • Flag of Serbia.svg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 Flag of Spain.svg西班牙马德里


  • Flag of Algeria.svg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参考文献





  1. ^ Table (undated). "Libya" (requires Adobe Flash Player). Der Spiegel. Retrieved 31 August 2011.


  2. ^ 粵語白話文,「他的東西」的意思。


  3. ^ Executive日記——港台新聞報道:「嘅黎波里」. 頭條日報. hkheadline.com. 2011-02-23 [2014-08-06]. 


  4. ^ Map


  5. ^ Weather Information for Tripoli.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May 2011 [15 October 2011]. 




外部链接








  • 维基导游中有關Tripoli的旅遊指南

  • Living tips and advices for Tripoli.


  • Tripoli at goruma (German). Machine translation by Freetranslation.com.


  • Google Maps showing "greater" Tripoli, roughly bounded by Tajura on the east, Janzur on the west, Qaşr Bin Ghashīr on the south. (View at 1024x768 screen resolution or adjust the map to the described boundaries).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Daniel Guggen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