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

































楊森

Yang Sen2.jpg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884年2月20日(光緒十年正月二十四日)
 大清四川省順慶府广安州
逝世
1977年5月15日(1977-05-15)(93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籍贯
四川省廣安縣
政党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1]旧名淑泽伯坚,字子惠,四川省順慶府广安州龙台寺(在今广安市广安区)人。国民革命军將領,川军高级将领。




目录






  • 1 生平


    • 1.1 北京政府時代


    • 1.2 国民政府時代




  • 2 家庭


  • 3 参考文献


  • 4 外部链接





生平



北京政府時代


杨森早年有志于学問,入順慶府聯合中学堂学习。后来转而从军,1904年(光緒30年)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在校期间,1906年(光緒3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光緒34年)自速成学堂毕业,加入四川的新軍第十七鎮(朱慶瀾任该镇統制)。[2][3][4]


1911中华民国成立後,杨森成为川軍。二次革命之際,初属革命派,后被滇軍黄毓成部俘虏,乃加入滇軍。


1915年(民国4年)12月,護国战争爆发,杨森作为蔡鍔手下第2梯团趙又新的随从回到了四川。[2][3][4]此後,楊森仍属滇軍。


1920年(民国9年)3月,为响应「川人治川」的口号,楊森发表脱离滇軍宣言,从而复归川軍。此後,他积极参与扫荡四川境内的滇軍。


1921年(民国10年)2月,杨森升任川軍第2軍軍長,驻扎重慶。[2][3][4]


後来,楊森和川軍的劉湘合力击败南方政府派的熊克武。1923年(民国12年)8月,吴佩孚任命杨森为中央陸軍第16師師長。9月晉升陸軍中将。


1924年(民国13年)3月,升为陸軍上将,5月任命为四川督理。杨森率部驻扎成都,成为川軍内最大的勢力。然而,劉湘和其他川軍指揮官对杨森的反感与日俱增。[5][2][3][4]


1925年(民国14年)7月,楊森在吴佩孚的支援下开始了四川統一之战。劉湘和其他川軍指揮官则结成反楊联盟,同黔軍袁祖銘共同攻撃杨森。8月,楊森惨敗,退出四川,一度依赖吴佩孚。但随后,劉湘同袁祖銘发生对立,楊森和劉湘重新修好,楊森重归四川,和劉湘共同将袁祖銘逐出四川。


1926年(民国15年)5月,吴佩孚任命杨森为四川省長。[2][3][4]9月萬縣慘案中,杨森同英国軍队交战[6]



国民政府時代


1926年10月,随着中国国民党勢力扩張,楊森宣布加入国民革命軍,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軍長。但是,1928年1月,杨森因庇护吴佩孚而被问罪免職。[2][3][4]


即便如此,楊森仍忠于国民政府。1936年2月,杨森升为陸軍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後,杨森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团軍团長,在上海方面展开軍事活動。


193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集团軍总司令。1939年10月,兼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長官。[2][3][4]


抗日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1月,杨森被任命为貴州省政府主席。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楊森為貴州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7]:8385-8386。1948年(民国37年)7月,转任重慶市政府市長。1949年6月,兼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12月7日,重慶衛戍總司令部着即撤銷;派楊森為西南軍政副長官並兼代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8]。同年12月,中国西南部的國軍溃败,杨森逃往台湾。此後,杨森历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中國奥林匹克委員會主席。[2][3][4]


1966年8月15日,杨森登上玉山。1971年重陽節,楊森再度登上玉山。[9]:140


1977年5月15日,杨森在台北病逝。享耆壽94岁(满93歲)。[2][3][4]



家庭




杨森赠给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的照片


楊森兄長是辛亥革命先烈,臨終託孤女於楊森。是為楊漢秀。


楊森一生有原配妻子1人、续弦妻1人、妾11人,儿子21个,女儿22个。



  • 第一任妻子(元配):张氏,无子女。

  • 第二任妻子(续弦):谭正德,又名谭继贞,四川广安人,有长子杨汉忻、次子杨汉烈。

  • 三姨太:刘谷芳,云南禄丰人,有子女5人。

  • 四姨太:田蘅秋,四川阆中人,有子女7人。

  • 五姨太:萧邦琼,四川泸县人,有子女5人。

  • 六姨太:陈顺容,又名陈凤英,有子女5人。

  • 七姨太:曾桂枝,贵州毕节人,有两个女儿。1929年被杨森杀害。

  • 八姨太:汪德芬,四川成都人,有子女4人。

  • 九姨太:蔡文娜,四川泸县人,有两个儿子。被杨森杀害。

  • 十姨太:郑文如,四川重庆人,有子女2人。

  • 十一姨太:胡洁玉,四川广安人,后成为美国核物理学教授,有一个女儿。

  • 十二姨太:张灵凤,台湾新竹人,17岁时成为90岁的杨森的如夫人,有一个女儿。[10]



参考文献





  1. ^ 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2114頁、吴嘉陵「楊森」作生于1884年2月20日。徐必鴻「楊森」作生于1882年3月13日;Who's Who in China 3rd ed.,p.906作生于1887年。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吴嘉陵「楊森」作卒于1977年5月15日。徐必鴻「楊森」作卒于1977年5月17日。


  2. ^ 2.02.12.22.32.42.52.62.72.8 徐必鴻「楊森」民国高級将領列传 1.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0261-5. 


  3. ^ 3.03.13.23.33.43.53.63.73.8 吴嘉陵「楊森」謝本書主編. 西南十軍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7-208-01642-9. 


  4. ^ 4.04.14.24.34.44.54.64.74.8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5. ^ 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6. ^ 日本外交文書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大正15年(1926年)第2冊下巻


  7. ^ 李新 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 編,韓信夫、姜克夫 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8. ^ 總統府第五局 (编). 《總統府公報》第貳肆伍號. 1949-12-31. 


  9. ^ 中外杂志1999年66卷(389-394期)


  10. ^ 吴越,杨森的姨太太们,载 吴越文选,于2012-11-28查阅




外部链接



  •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分類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前任:


劉湘(四川善後督办)


四川督理

1924年5月 - 1925年2月


繼任:

(改称四川督办)







前任:

(四川督理改称)


四川督办

1925年2月 - 5月


繼任:


劉湘(四川督办)
邓錫侯(四川清乡督办)







前任:

李烈鈞


参謀總長(署理、未就任)

1925年5月 - 1926年1月


繼任:

劉汝賢


  中華民國(国民政府)





前任:

吴鼎昌


貴州省政府主席

1945年1月 - 1948年4月


繼任:

谷正倫







前任:

張篤倫


重慶市長

1948年4月 - 1949年12月


繼任:

(废止)


體育角色





前任:

鄧傳楷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长

1961年2月24日-1973年6月


繼任:

黎玉璽







前任:

鄧傳楷


中國奥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1961年2月24日-1973年6月


繼任:

黎玉璽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