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法系

世界法律体系
欧陆法系(civil law、civilian law、Roman law),亦称民法法系、大陸法系、市民法、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日尔曼法系,受羅馬法影響而成立的法律系統,与英美法系并列的当今世界两大重要法系之一,覆盖了当今世界的广大区域。
目录
1 名称
2 特点
3 历史
4 影响
5 参考文献
6 参见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
名称
“民法法系”是最为通用的名称,因为民法法系的国家通常都有完整、独立的民法典。在历史上,“民法法系”的国家受到了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以及后来法国和德国民法典编纂的影响。另外称之为“大陸法系”,但是由于民法法系早已不局限在欧洲大陆,所以这一名称已经很少使用。或称民法法系为“罗马法系”,是强调罗马法对其的重要影响。[1]
特点
- 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通常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但也有例外,如法国行政法、台灣就承认判例法);
- 具有悠久的法典编纂的传统;
- 在法学理论上崇尚理性主义、倾向于建构重視邏輯,抽象化的概念体系;
- 在司法审判中传统上要求法官严格按照法条审判,以三段论为最重要的推理模式。
- 強調公、私法的區別。(這些法系的國家通常都有完整、獨立的民法典)
历史
欧陆法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法。其中,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于6世纪主持编纂的《民法大全》是现代欧陆法系极为重要的来源;此外,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法、日尔曼法和商人法也对欧陆法系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12世纪,欧洲第一所近代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成为了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中心。对《民法大全》进行考订和注释,形成了欧陆法系法学中最早的“注释法学派”。由于《民法大全》的内容比当时欧洲大陆的许多法律更加先进,因此很快在欧洲大陆掀起了研究罗马法、适用罗马法的高潮,史称“罗马法复兴”,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称为“欧洲三大思想运动”(由于这三个词的开头字母都是R,因此又简称“3R运动”)。“罗马法复兴”的结果是欧洲大陆的法律基本上都以罗马法为仿效对象,进而形成了欧陆法系的雏形。
西欧中世纪中后期,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在意大利以及随后在其他国家,封建的手工业和农业开始分离,商业和航海业也逐渐发达,中世纪的领主封建法和教会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和财产关系。以《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在内容和特征上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因此,罗马法开始了在西欧的广泛传播。[2]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民法大全》的内容基本上属于民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因此民法至今仍然是整个欧陆法系的基础。在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是市民社会中规范私权利的基本法,是国家中规范公民权利的基本法,两者的重要性是相当的。相对而言,英美法系中也有规范市民社会中私权利的法律,但多以单行法、特别法的形式出现,通常不存在体系化的民法典。
影响
由于欧陆法系具有集中化、以立法权为中心的特点,因此有学者将欧陆法系与专制君主制相联系;而将分散化、以司法权为中心的英美法系与共和制相联系。从历史上看,欧陆法系的国家确实多为专制王权治下,但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有值得商榷之处,且不能为欧陆法系的学者所接受。
由于欧陆法系在形式上具有体系化、概念化的特点,便于模仿和移植,因此容易成为后进国家仿效的对象。例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和清末及後來的中國都採行歐陸法系國家(主要是德國)的法律制度。
欧陆法系在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全球化的趋势中,与英美法系經常性的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 鄭祝君. 比較法總論.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4. ISBN 978-7-302-22219-4 (中文).
^ 鄭祝君. 較法總論.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50. ISBN 978-7-302-22219-4 (中文).
参见
法律體系
- 英美法系
參考文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Lydorf, Claudia. Romance Legal Family. Mainz: Institute of European History. 2011.
- MacQueen, Hector L. "Scots Law and the Road to the New Ius Commune."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4, no. 4 (December 2000).
- Moustaira Elina N., Comparative Law: University Courses (in Greek), Ant. N. Sakkoulas Publishers, Athens, 2004, ISBN 960-15-1267-5
Reynolds, Thomas H.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and Comparative Law. (编) Rehberg, Jeanne; Popa, Radu D. Accidental Tourist on the New Frontier: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Global Legal Research. 1998: 47–86. ISBN 978-0-837-71075-4.
外部連結
![]() |
維基文庫在1905版《新國際百科全書》有Civil Law的描述。 |
A collection of Roman Law resources maintained by professor Ernest Metzger.
The Roman Law Library by Professor Yves Lassard and Alexandr Koptev
A Primer on the Civil Law System from the Federal Judicial Center ║
Brasil Law Articles in English ┌─┐║┌─┐
A Civil Law to Common Law Dictionary by N. Stephan Kinsella, Louisiana Law Review (1994) └─┘ └─┘- Brehon Law (King Ollamh Fodhla)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