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赫蒙族(H'Mông Hơ Mông)就是苗族,在越南被劃為分53個法定少數民族之一。现在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甚至美国(见苗族裔美國人)等西方国家。在18世紀時,由於政治動盪以及為了尋找更多的耕地,大量的赫蒙族人開始由中國南部大規模南迁。在越戰結束後以及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建立後,許多赫蒙族人受到越南和老撾兩國的嚴重的民族宗教迫害,通過泰國難民營進入美國。最早一批是在1975年,只有3,466人獲准庇護身份進入美國。
2011年越南西北部邊境地區的奠边省发生罕见大型骚乱,多达7000越南的赫蒙族人(苗族)发动和平抗争,要求越南当局消除对少数民族的压迫、给予更多宗教自由及自主权。越南当局调动军队镇压,据称最少28死、数百人失踪。越南当局禁止外国传媒到当地采访,又截断当地电源及通讯。德新社引述当地官员指,示威民众架设了路障,并建立了防御设施,当局已有1300名警察及为数不明的士兵派到当地。
参考文献
^ 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Phần I trang 134
參見
越南主题
- 苗族
- 越南民族
- 苗瑤語族
- 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赫蒙族(分類) |
越南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
|
|
南亞語系 越芒語支1
|
哲族 · 芒族 · 越族 · 土族2 · 源族 ·
阿森人 · 單萊人
|
|
壯侗語系 |
布依族 · 热依族 · 佬族 · 卢族 · 侬族 · 山泽族(高栏人) · 岱依族 · 泰族 · 仡佬族 · 拉基族 · 拉哈族 · 布标族
|
|
苗瑤語系 |
瑤族 · 赫蒙族(苗族) · 巴天族 · 山瑶族 · 水族
|
|
南亞語系 其它预支 |
巴拿族 · 布娄族 · 布鲁-云乔族 · 遮罗族 · 戈族 · 格贺族 · 戈都族 · 叶坚族 · 赫耶族 · 抗族 · 高棉族 · 克木族 · 麻族 · 莽族 · 墨侬族 · 俄都族 · 勒曼族 · 达渥族 · 欣门族 · 色当族 · 斯丁族 · 帕古人 · 塔门人
|
|
漢藏語系 漢語族
|
華族(胡志明市華人、臺灣人、明鄉人) · 艾族(畲人、疍家人、黎人) · 山由族 · 山泽族
|
|
南岛语系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
占族 · 朱鲁族 · 埃地族 · 嘉莱族 · 拉格莱族
|
|
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
贡族 · 哈尼族 · 拉祜族 · 苦聪人 · 倮倮族 · 夫拉族 · 西拉族
|
|
其他 |
尼日利亚人 · 越南印度人 · 越南法国人(亚欧混血儿) · 越南朝鮮人(越战韩越混血儿) · 越南日本人 · (美亞人)
|
|
註1:語言歸屬有爭議 註2:與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土族并無關聯。越南有两个自称为土的族群,一个说与岱-侬语相近的土语,风俗上也十分相似,目前已归为岱依族。另一个自称为土的族群,其语言与越族、芒族相近,目前越南将其划分为单一民族。 註3:一些高棉語族戈都語支,巴拿語支和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占語支及壮侗语族的民族,如嘉莱族,埃地族,巴拿族,格贺族,墨侬族,斯丁族等民族,也被称呼為高地族。 註4:粗体字为越南为官方识别的54民族
|
|
柬埔寨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系分類)
|
|
南亞語系 孟-高棉语族
|
高棉族(中央高棉人、下高棉人、北高棉人、高地高棉人1)、布鲁族、皮尔族/Por族、Kachok、Kavet、Kreung、桂族、萨奥芝族、Suoi族
|
|
越芒語支2
|
京族 |
|
巴拿语支 |
坦普安族、斯丁族、墨侬族(Pnong人)
|
|
|
|
漢藏語系 |
漢語族 |
华裔(潮汕人、广府人、福建泉漳人、海南人、客家人)
|
|
壮侗语族 |
佬族、傣族(裕人、普安人)、掸族(库拉人)、泰族
|
|
藏缅语族 |
缅族 |
|
苗瑶语族 |
苗族(赫蒙人)、瑶族(勉人)
|
|
|
南岛语系 马来多岛语族
|
占族、嘉莱族、埃地族
|
|
其他 |
柬埔寨印度人、柬埔寨法国人、柬埔寨日本人 · 柬埔寨朝鲜人
|
|
註1:指墨侬族、桂族、坦普安族、嘉莱族、皮尔族、斯丁族、布鲁族、埃地族等山地民族的统称。 註2:語言歸屬有爭議 |
|
规范控制 |
- AAT: 300240013
- BNF: cb119542352 (data)
- GND: 4074770-0
- LCCN: sh85061298
- NDL: 00561168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