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2005年中華民國國大代表選舉








← 1996年
2005年5月14日 無,末屆 →




















































































































 
多數黨
少數黨
第三大黨
 

Su-DPP-Cropped.jpg

2005KMT NanjingTour LienChan.jpg

Sunrise Island.svg
领袖

蘇貞昌

連戰

蘇進強
政党

民進黨

國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上届结果
99席,得票率29.9%
183席,得票率49.7%

赢得议席
127席
117席
21席
议席差额

28

66

21
民選得票
1,647,791
1,508,384
273,147
得票率
42.52%
38.92%
7.05%
得票变动

12.62%

10.78%

7.05%

 
第四大黨

 

James Soong cropped.png

领袖

宋楚瑜

政党

親民黨

上届结果


赢得议席
18席

议席差额

18

民選得票
236,716

得票率
6.11%

得票变动

6.11%





2005ROCNA-cartogram.svg


  民主進步黨

  中國國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親民黨


  張亞中等150人聯盟


  中國民眾黨


  新黨


  無黨團結聯盟


  建國黨

  農民黨


  公民黨

  王廷興等20人聯盟







  民主進步黨得票較多之縣市

  中國國民黨得票較多之縣市





任務型國民大會議席黨籍分布圖:

  民主進步黨:127席

  台灣團結聯盟:21席

  建國黨:1席

  農民黨:1席

  公民黨:1席

  無黨籍:1席

  民主行動聯盟:5席

  中國民眾黨:3席

  無黨團結聯盟:2席

  親民黨:18席

  新黨:3席

  中國國民黨:117席









































































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的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同時也是目前中華民國最後一次國大代表選舉,於2005年5月14日舉行,用以複決2004年8月立法院所提出的修憲案。


此次選舉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首次使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1]。民眾依照本次立法院所提出的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次增修條文草案內容,投票給與自己意見一致的修憲意見的政黨之一。依據2000年修改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本次第四屆(任務型)國民大會不設議長、副議長。開議後,國大代表選舉葉菊蘭等11人爲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2]




目录






  • 1 選舉議題


  • 2 各政黨聯盟參與狀況


  • 3 選舉結果


    • 3.1 席次及得票統計


    • 3.2 各政黨聯盟領先之縣市


    • 3.3 當選名單




  • 4 各方反映


  • 5 參考資料





選舉議題


由於立法院的修憲案是因為立法委員改選時爭取選票的強大民意壓力下才通過的,所以今次選舉所有小黨(包括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新黨等)全都反對這修憲案。由於最大在野黨中國國民黨與執政黨民主進步黨聯手支持修憲案,故這次為小黨最後的反撲。



各政黨聯盟參與狀況


各政黨聯盟國大代表候選人數:













































































政黨聯盟
候選人數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50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47


  中國民眾黨
4


  農民黨
1


公民黨
3


Yes check.svg贊成修憲案政黨

305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50


LogoPFP.svg親民黨
83


張亞中等150人聯盟(民主行動聯盟)
150


新黨 新黨
26


無黨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
30


 建國黨
22


王廷興等20人聯盟
20


X mark.svg反對修憲案政黨、聯盟

381


選舉結果


根據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結果,此次任務型國代選舉投票率僅約23%,創下歷史新低。


此次投票率較低,是因為民眾根本不清楚任務型國大到底是選甚麼的;也有的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聯手,修憲案一定通過」,故沒有出來投票。


民進黨在這次以政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得到第一,而國民黨第二。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台灣團結聯盟獲得席次超過親民黨,得票數排到第三位,而親民黨則居第四。


有人認為,國民黨的連胡會,雖被國民黨拿來凝造利多的局面,但由於選民反感,故流失選票。國民黨這樣的結果,投票率低是第一原因,有人認為,民眾黨與國民黨的黨名相似,使支持國民黨的人們錯投給民眾黨,使國民黨失去三席。


親民黨之所以變成第四位,也是因為扁宋會與民親合作,以致親民黨的深藍選票迴流到國民黨,結果加速親民黨泡沫化,使他們急於在選舉中大展權腳,決定派出成員在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於藍軍重鎮參選,演變成國親在某些縣市未能整合。[來源請求]


當屆國民大會開議後,國大代表依法選舉出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為民進黨葉菊蘭、周清玉、李元貞、許志雄、顧立雄等5人,國民黨陳金讓、趙麗雲、葛永光、蔡政文等4人,台聯黨李安妮1人,親民黨葉耀鵬1人,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全部共11人;主席團開會遴選葉俊榮為國民大會秘書長[2]



席次及得票統計


中選會所公布之結果:














































































































政黨聯盟
共300席
得票數
得票率
席次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647,791
42.52%
127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508,384
38.92%
117


  中國民眾黨
41,940
1.08%
3


  農民黨
15,516
0.40%
1


公民黨
8,609
0.22%
1


Yes check.svg贊成修憲案政黨
3,222,240
83.14%
249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273,147
7.05%
21


LogoPFP.svg親民黨
236,716
6.11%
18


張亞中等150人聯盟(民主行動聯盟)
65,081
1.68%
5


新黨 新黨
34,253
0.88%
3


無黨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
25,162
0.65%
2


 建國黨
11,500
0.30%
1


王廷興等20人聯盟
7,499
0.19%
1


X mark.svg反對修憲案政黨、聯盟
653,358
16.86%
51


各政黨聯盟領先之縣市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得票較高之縣市

臺北縣

宜蘭縣

臺中縣

臺中市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縣 臺南市 高雄市
高雄縣
屏東縣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得票較高之縣市
臺北市 基隆市 桃園縣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南投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當選名單




































































政黨聯盟 當選名額 當選名單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21
李安妮、陳儀深、廖輝英、辜王美琇、陳文貴、陳惠凰、錢林慧君、曹嘉俐、陳士章、陳芝余、黃士杰[3]、游建華、廖文生、蔡達雄、鍾尚衡、吳淑芬、趙國珊、蔡重吉、吳雨學、吳琪銘、陳燦鴻

 建國黨
1
林志昇

  中國民眾黨
3
陳源奇、朱志鵬、樂夢溪(因喪失黨籍改由潘碧月當選)[4]

無黨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
2
吳慶堂、朱星羽(因喪失黨籍改由顏寬恒當選)[4]

LogoPFP.svg親民黨
18
李桐豪、葉耀鵬、陳一新、林騰鷂、胡祖慶、景鴻鑫、秦慧珠、鄭美蘭、陳琪惠、李妙梅、柯雪琴、李慧馨、范宇文、黃巧勻、廖淑櫻、鄧秀淑、鄭秀珠、陳美惠

新黨 新黨
3
周陽山、盧瑞鍾、紀欣

  農民黨
1
張銘顯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27
葉菊蘭、葉俊榮、許志雄、李元貞、陳明通、顧立雄、陳惠馨、高萬金、鄭玉娟、紀惠容、廖碧英、陳曼麗、林綠紅、林靜萍、吳宜臻、周綉珍、李麗芬、潘美華、鴻義章、周清玉、沈富雄、林豐喜、段宜康、邱議瑩、鄭貴蓮、王麗情、許金鈍、徐慶煌、陳秀惠、高振蕙、高嘉瑜、孫德至、打赫史·達印·改擺刨、楊智偉、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黃慶林、趙文男、李清福、張甲長、沈國榮、陳文宏、陳大鈞、蘇聰祥、徐進榮、陳歐珀、賴燕雪、王高興、蔡坤財、張基長、陳作生、郭國文、洪當舞、林子欽、彭銘輝、蔡豐武、許崇文、林瑞彥、洪文榮、吳萬居、吳南宏、林佳龍、楊四海、趙健明、李宏仁、高志斌、何黎星、連立堅、李蒼棟、曾劍虹、朱文財、楊隆源、陳坤和、方禎璋、陳超明、曾智勇、林翠芸、林文彬、呂平清、李旭寧、許文獻、邱宇銘、黃禎祥、陳宗禮、許石井、范美華、陳茂松、魏清圳、李玲玲、莊國明、邱志偉、賴玉梅、陳欣欣、周平德、林俊福、黃子堯、鄭素華、施朝賢、陳鵬雲、李余典、江仁壽、林怜妍、劉月娥、余玲雅、陳茂男、周雅淑、張秀珍、黃炯明、張登瑞、黃添丁、王金丁、林愛玲、蘇高松、塗榮立、陳光華、沈明耀、何碧珍、彭富鈺、張勝勛、陳輝雄、林純美、溫永銘、林麗霜、賴奇宏、林國維、廖冠博、蔡鼎三、陳榮春
公民黨 1 錢漢清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7
陳金讓、蔡政文、朱浤源、趙麗雲、姚江臨、詹朝立、華加志、陳皎眉、李德維、林新欽、陳萬生、蔡鈴蘭、葉雲勗、劉德成、江綺雯、洪茂俊、施西田、莊武源、方醫良、蕭金蘭、廖述嘉、黃瑞吉、黃玉雲、黃德鴻、張森鴻、張志成、熊俊平、鄭麗文、吳俊岸、林明昌、陳亦文、陳勝賢、王廷升、羅國榮、林嶺旭、陳麗惠、張端美、陳建民、陳元利、莊隆昌、陳武雄、葛永光、江岷欽、宋煦光、李炳南、馬賴‧古麥、王高成、顏素秋、陳新民、洪俊德、王勳煇、呂麗莉、陳政寬、鄭遠、周育仁、江惠貞、陳政峰、張瑞星、王鼎銘、闕枚莎、何慶紋、蔡圖晉、何語、黃呂錦茹、張政治、林錦洪、高超文、馬愛珍、徐鴻進、呂吉助、林銘德、林羿伶、黃永富、李國隆、陳政雄、周黃敏、林資清、林昌德、王朱東、黃秀榕、陳錫章、康世儒、紀蔡月仙、簡忠男、陳國忠、楊秀霞、陳隆昇、黃志耀、蔡國智、吳秀光、黃志雄、林鄭鈺瑛、廖榮清、于延生、余致力、張育美、林漢標、李玉文、林榮治、吳綺美、黃哲三、鄧鴻吉、陳何家、侯惠仙、邱士平、郭榮豐、林祺明、蔡吳罔市、陳根深、陳添旺、黃澄清、洪沈美珠、陳德福、林健治、呂阿厘、汪彩霞、羅世昌

張亞中等150人聯盟
5
張亞中、王清峰、黃光國、李日煌、史亞山

王廷興等20人聯盟
1
王廷興


各方反映


由於此次任務型國代關係到修憲案能否通過,因此憑藉此次投票的低投票率對選舉的正當性產生懷疑。泛綠的得票率超越泛藍,這項結果反映出台灣民意期望議會功能較統一。



參考資料





  1. ^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常見問答集[失效連結]


  2. ^ 2.02.1 國民大會歷次會議實錄


  3. ^ http://www.na.gov.tw/ch/repre/RepreSearch.html


  4. ^ 4.04.1 中央選舉委員會第346 次會議紀錄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14.,中央選舉委員會,2005年5月20日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