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基百科中的醫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詳見
醫學聲明。如需专业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
喹诺酮(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副作用高等原因现在已很少使用,当前应用的喹诺酮大多为含有氟原子的氟喹诺酮类。由于喹诺酮既不是微生物分泌物又不是微生物分泌物的类似物,所以严格来说其不是抗生素(Antibiotic)而只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Antibacterial)。
特点
抗菌谱广,对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杆菌活性較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无交叉耐药性;
- 细菌对本类药物发生耐药突变的機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药产生;
- 在体内分布广,体内和组织种药物浓度高;
- 口服吸收好,半衰期长,使用方便;
- 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抗菌作用相似,但价格便宜;
不良反应少,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和一般变态反应。
副作用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黑框警語中有包含肌腱炎、韧带断裂、软骨和软组织疼痛、惡化重症肌無力。
2016年7月26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更新所有全身性(口服或針劑)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仿單,這些藥物可能會和肌腱、肌肉、關節、中樞神經的不良反應相關。
如果病患在使用這些藥物時發生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不尋常的關節或肌腱疼痛、肌肉無力、“如坐針氈”的刺痛感、手臂或腿部麻木感、意識混亂、幻覺,請立即告知醫療人員。
仿單上的警語也包含周邊神經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的風險。其他嚴重的副作用包含心臟血管、皮膚和超敏反應。
這些副作用可能發生於用藥後幾小時甚至幾周後,而這些副作用在停藥後平均持續 14個月,甚至有案例長達 9年。有些案例是在停藥後副作用會停止或好轉,有些則是會在停藥後持續或更嚴重。
醫療人員如果有其他治療選擇下盡量避免使用全身性氟喹诺酮類抗生素於治療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細菌性發作 、非複雜性泌尿道感染,因其風險高於效益。如果正在使用的病患發生類似嚴重副作用時,應立即停藥,並且換成非氟喹诺酮類抗生素以完成病人的療程。
[1]
参见
外部連結
- Welcome to Floxie Hope
- CIPRO® XL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ciprofloxacin extended release tablets)
抗菌药:核酸合成抑制剂(J01E, J01M)
|
|
抗叶酸剂 |
甲氧苄啶及其衍生物 |
甲氧苄啶 溴莫普林 Iclaprim 四氧普林
|
|
磺胺类抗菌剂 |
速效 |
磺胺嘧啶 磺胺甲二唑 磺胺二甲嘧啶 磺胺吡啶 磺胺异恶唑 磺胺 磺胺噻唑 磺胺硫脲
|
|
中效 |
磺胺甲恶唑 磺胺嘧啶 磺胺恶唑
|
|
长效 |
磺胺二甲氧嘧啶 磺胺多辛 磺胺林 磺胺托嘧啶 磺胺对甲氧嘧啶 磺胺甲氧哒嗪 磺胺培林 磺胺甲基嘧啶 磺胺苯吡唑 磺胺马宗
|
|
|
复方 |
复方新诺明 |
|
其他 |
磺胺米隆 百浪多息 磺胺醋酰 柳氮磺胺吡啶 磺胺美曲
|
|
|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喹诺酮类抗菌剂
|
氟喹诺酮 |
第一代 |
西诺沙星 · 氟甲喹§ · 萘啶酸 · 恶喹酸 · 吡哌酸 · 吡咯米酸 · 罗索沙星
|
|
第二代 |
环丙沙星 · 依诺沙星 · 氟罗沙星* · 洛美沙星 · 那氟沙星 · 氧氟沙星 · 诺氟沙星 · 培氟沙星 · Rufloxacin
|
|
第三代 |
巴洛沙星 · 格帕沙星* · 左氧氟沙星 · 帕珠沙星 · 司帕沙星 · 替马沙星* · 妥苏沙星
|
|
第四代 |
克林沙星# · 加雷沙星 · 吉米沙星 · 莫西沙星 · 加替沙星 · 西他沙星 · 曲氟沙星*/阿拉曲伐沙星* · 普卢利沙星
|
|
兽用 |
达氟沙星§ · 二氟沙星§ · 恩诺沙星§ · 依巴沙星§ · 马波沙星§ · 奥比沙星§ · Pradofloxacin§ · 沙拉沙星§
|
|
|
#临床研究中. * 从市场撤回. § 兽用
|
|
|
其他 |
咪唑衍生物 |
甲硝唑 · 替硝唑 · 奥硝唑
|
|
硝基呋喃衍生物 |
呋喃妥英 · 硝呋妥因醇
|
|
氨基香豆素类 |
新生霉素 |
|
利福霉素类 |
利福平 · 利福布丁 · 利福喷丁 · 利福昔明
|
|
|
#世卫基本药物(WHO-EM)
‡从市场撤回
臨床試驗: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抗微生物药
|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 » 第一部分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 一、抗微生物药
|
|
青霉素类 |
1 青霉素注 2 苯唑西林注 3 氨苄西林注 4 哌拉西林注 5 阿莫西林常 6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常
|
|
头孢菌素类 |
7 头孢唑林注 8 头孢氨苄常/颗 9 头孢呋辛常/注 10 头孢曲松注 11 头孢羟氨苄注
|
|
氨基糖苷类 |
12 阿米卡星注 13 庆大霉素注
|
|
大环内酯类 |
14 红霉素常/注 15 阿奇霉素常/颗
|
|
其他抗生素
|
16 克林霉素常/注 17 磷霉素注
|
|
磺胺类 |
18 复方磺胺甲噁唑常
|
|
喹诺酮类 |
19 诺氟沙星常 20 环丙沙星常/注 21 左氧氟沙星口/注
|
|
硝基呋喃类 |
22 呋喃妥因常
|
|
抗结核病药 |
23 异烟肼常/注 24 利福平常 25 吡嗪酰胺常 26 乙胺丁醇常 27 链霉素注 28 对氨基水杨酸钠常/注
|
|
抗麻风病药 |
29 氨苯砜常 |
|
抗真菌药 |
30 氟康唑常 31 制霉素常
|
|
抗病毒药 |
32 阿昔洛韦常 33 利巴韦林常/颗/注 34 抗艾滋病用药(指国家免费治疗艾滋病的药品)
|
|
注 = 注射剂; 常 = 口服常释剂型 缓 = 口服缓释剂型 颗 = 口服颗粒剂 二、抗寄生虫病药 »
|
|
^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ucm511530.htm
Comments
Post a Comment